志丹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油藏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丹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油藏特征

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为例,对志丹地区三叠系油藏进行了类型划分,重点对长3~长10的致密砂岩油进行了分析,利用大量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的烃源岩、储层和盖层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生储盖组合条件良好,有利于致密砂岩油的形成。通过对志丹地区致密砂岩油的分布特点以及控制因素的分析,研究了油藏的成藏动力和运移方式,总结出了志丹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油藏的特征:烃源岩大量发育;源储紧邻,近距离运移;浮力受限,一次运移为主;大面积成藏,甜点富集;广泛含油,准连续分布;分异能力差,油水共存。

关键词:致密砂岩油准连续非常规志丹地区三叠系

中图分类号:t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067-02

关于致密砂岩油的定义和特征,目前国内外的文献都很少,主要在一些油藏开发工程技术论文中提到致密油藏的概念[1-2]。

从目前的认识和生产实践来看,我们通常所说的致密砂岩油一般是指储存在致密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中的石油,如威利斯顿盆地巴肯致密砂岩油[3],其孔隙度为10%~13%,渗透率(0.1~1)×10-3μm2。在我国,使用较多的概念为低渗透、特特低渗透或超低渗透油藏,指孔隙度低、吼道小、流体渗流能力差、产能低,一般都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油田。赵靖舟[4]认为致密砂岩油藏是只有经过大型压裂改造等措施才可以获得经济产量的砂

岩油藏,其孔隙度一般12%时,浮力起主要作用,形成常规油气藏,孔隙度<12%的,浮力不起主要作用形成非常规油气藏。

1 油藏类型的划分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最终将志丹地区孔隙度<12%,渗透率<2×10-3μm2作为致密砂岩油的划分标准。统计了志丹地区7817块岩芯分析样品(表1),对志丹地区三叠系油进行了类型划分,其中长3~长10油层组为非常规的致密砂岩油,长2为常规的低渗透砂岩油藏。

2 致密砂岩油的基本特征

关于致密砂岩油气藏研究最早的是美国,始于致密砂岩气的研究,当时被称为隐蔽气藏,1995年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提出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概念[5-6],2009年邹才能提出了“连续型油气藏”的概念[7-8],赵靖舟研究了鄂尔多盆地致密砂岩油气于2011年提出了“准连续型油气藏ii”,认为油气聚集受许多在横向上彼此相邻、纵向上相互叠置的岩性圈闭控制、岩性致密、油气藏大面积准连续分布、无明确油气藏边界的油气藏群或油气田。

通过对国内外最新理论的学习研究,结合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对研究区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总结,认为志丹地区致密砂岩油藏属于“准连续型油气藏”并且具有“准连续型油气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2.1 烃源岩质量高,且大面积连续分布

通过对志丹地区测井曲线的识别,结合岩芯资料,对整个区域的

长7“张家滩页岩”和长9“李家畔页岩”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划分。研究区的烃源岩厚度较厚,平均20~60m,且烃源岩质量很高、生烃能力强。具有良好生烃能力的大面积连续烃源岩,为“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2.2 运移以初次运移为主,越邻近烃源岩含油性越好

储层致密化程度高,具有非达西流特征,二次运移的动力受到限制,油气进入储层后难以依靠浮力或水动力进行二次运移,主要还是依靠扩散作用成藏,初次运移的动力来源于烃源岩的生烃增压,油气由烃源岩的异常高压区扩散至邻近储层聚集成藏。志丹地区致密砂岩油主要分布在长6,其次是长4+5,长3、长7、长8、长9、长10较少。油气生成后首先进入长6,在这里大面积聚集,随着油气的继续充注,向上扩散到长4+5,垂向上呈阶梯状分布,长6含油性最好,然后是长4+5,总体表现出距离烃源岩越近含油性越好的特点。

2.3 油藏受构造控制不明显,主要受控于储层物性,“甜点”富集

志丹地区的致密砂岩油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一般小于12%,浮力作用受限,因此油藏分布受构造影响较小,主要受控于储层的物性,储层的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油气在“甜点”富集高产。

2.4 油藏分布广泛,无明显边界,总体呈现“准连续”分布的特点

油藏没有明显的圈闭,大面积成藏,连片分布,边界模糊。与常规油气藏不同,致密砂岩油气藏是一个大的油气聚集或者聚集带,没有明显圈闭。我们现在在生产中所见到的油藏边界只是一个经济边界,在这个界限之外依靠现今的技术无法开采,或者没有经济效益。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个边界会一步步扩大,原来没有连片的油藏都会陆续连起来。

2.5 浮力受限,油水分异差,多表现为油水共存

由于浮力作用受到限制,油水分异差,常规油藏的油在构造高部位,水在低部位的现象已不在适用。“甜点”形成油层或油水层,“甜点”外油水共存,水在构造高部位和低部位均有分布,无明显油水界线。

3 结语

(1)对研究区延长组油藏进行了类型划分,其中长3~长10是非常规的致密砂岩油藏,浮力对油藏分布不起主要作用。长2是常规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其孔隙度较高,油藏分布可能受浮力的控制。(2)研究区有生烃潜力巨大、且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烃岩源,紧邻烃岩源又发育有丰富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上部有良好域盖层,良好生储盖条件有利于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

(3)研究区致密砂岩油藏属于“准连续型油气藏”,具有“准连续型油气藏”的特点,储源互层,油气以初次运移为主,主要通过扩散作用聚集成藏;浮力受限,油水分异受到影响,多表现为油水共存,没有边底水及油水界面;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也不明显,

油气主要受储层物性的影响,在“甜点”处富集高产;由于二次运移受到限制,油气仅靠扩散作用运移,导致油气大面积紧邻烃源岩成藏,在“甜点”聚集,呈现出“准连续”分布的特点。

注释

①庞雄奇,等.致密砂岩气藏成因机制及其预测方法与应

用.2011年首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谈论会大会报告.

②赵靖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渗透储层气、水分布规律.2011年国家重大专项报告.

参考文献

[1] guanl,duy.挖掘成熟致密油气藏加密钻井潜力的快速方法[j].国外石油动态,2006,(5):21-25.

[2] 李忠兴,王永康,万晓龙,等.复杂致密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j].低渗透油气田,2006,11(3):60-64.

[3] 邹才能,等.非常规油气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52.

[4] 赵靖舟,白玉彬,王乃军,等.鄂尔多斯盆地“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油田成藏模式与分布规律.2011年4月长沙含油气系统会议论文摘要集,15.

[5] gautier d l, mast r f .us geological survey methodology for the1995 national assessment [j]. aapg bulletin,1995,78(1):1-10.

[6] schmoker j w.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f usa oil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