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现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
身疾病。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多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变化上,社会心理因素与其关系密切,大量的证据表明,焦虑与抑郁的发生在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并且与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近年来综合心理干预已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本文拟从冠心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对其预后的影响及临床干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焦虑和抑郁;心理干预;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也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在其病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对冠心病的预后产生极大影响,需引起医患双方的重视。在冠心病各类型中,以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伴发的最为严重,多表现为焦虑与抑郁。文献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冠心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较高[1]。冠心病的治疗方针除内科躯体治疗外,还需要采用一系列以消除精神心理症状、维持疗效、稳定病情、促进康复、减少复发为目标的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本文拟从冠心病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对其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干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1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发病率
迄今为止,人们对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横、纵断面研究。心血管疾病可引起或加重抑郁,而焦慮和抑郁又可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与焦虑、抑郁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冠心病。Atoosheh指出在由运动负荷试验诱发的胸痛患者中42%的患者有焦虑,而31%的患者有抑郁[2]。国内王宽等对314例中国冠心病患者运用中国版的HADS(C-HADS)进行评估后发现有超过1/3的患者出现心理困扰[3]。国内综合医院门诊冠心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焦虑(78.2%)、抑郁(54.0%)、恐怖(33.3%)、强迫(33.3%)[4]。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7%,抑郁发生率为43%;不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发生抑郁的人数显著增多[1]。冠心病患者伴有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甚至是焦虑症和抑郁症,但多数以躯体化或行为症状为主诉表现,包括胸闷、乏力、食欲减退、恐惧、活动迟钝等,与冠心病本身症状难以区分,是心血管门诊一种常见的“心脏神经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过程。
Pajak对来自22个欧洲国家中因冠心病住院的8580个患者使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考察至少6个月后指出:男性中抑郁症的患病率(HADS抑郁评分≥8)的变化范围为8.2%~35.7%,而女性为10.3%~62.5%;男性中焦虑的患病率(HADS焦虑评分≥8)为12.0%~41.8%,女性为21.5%~63.7%[5]。由此可见女性冠心病患者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邓必勇等[6]对中国1083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长期随访中,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及两者并有的发病率分别为
7.9%、28.3%和14.3%,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老年高于中年;马骏等[7]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焦虑患者49例,占48.04%;抑郁患者53例,占51.96%;102例患者中同时存在焦虑与抑郁患者46例,占45.10%;男女焦虑及抑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分,持续2周以上的诊断为抑郁患者共62例,年龄66~85(72.0±5.0)岁,冠心病伴抑郁患者在常规、扩冠、抗凝营养心肌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但能改善抑郁状态,而且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降低,心功能有所改善,死亡率下降。刘梅先[26]在观察抗焦虑抑郁药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的研究中,将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随访患者147例,分为对照组49例和抑郁干预组98例,两组均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抑郁干预组加用米氮平(55例)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43例)治疗,8周末再次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P < 0.05);抑郁干预组的焦虑抑郁与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 <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一旦合并焦虑抑郁,早期进行抗焦虑药物治疗非常有效。
3.2 心理干预
国内曹春凤[27]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心理影响的研究中,将12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支持疗法、认知干预、个别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治疗4周后再次用SAS及SDS 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及SDS的评分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发现,120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例数为107例,占89.2%,干预组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对冠心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行为训练、冠心病知识的宣传和个别咨询,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消除焦虑、抑郁等症状,改善躯体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开展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他们能正确的认识并面对疾病所带来的危害,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有较大临床价值[28]。
国内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干预可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情绪,增加积极的心理因素及适应应对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通过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诉说内心压抑的感受,设身处地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并给予理解、同情、安慰,让患者认识到抑郁对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选择最佳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指导其在感情上安慰、在生活上照顾患者,让患者体验到亲人的关爱,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鼓励患者亲友探视、陪护,社会的支持可给患者心理安慰,从而减轻其孤独无助感,建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其了解病因、治疗及相关保健知识,从而正确对待疾病。本研究也表明冠心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 < 0.05),说明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增加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