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蒙学导读剖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蒙书的类型与功能
四大类及其功能
一、综合性识字课本:以识字为主要目的, 兼有伦理性、历史性、文学性。 二、伦理课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培养 伦理道德意识。 三、历史读本:传授社会、自然常识,提 高阅读能力。 四、文学读本:陶冶性情,提高写作能力。
一、综合性识字课本
1、经典字书 西汉史游《急就篇》:今本2144字。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1000字。 唐佚名《开蒙要训》:1400多字。 宋王应麟《三字经》:经明清陆续补充, 清初本有1140字。
1、理学教材 宋吕本中《童蒙训》、吕祖谦《少仪外 传》、陈淳《小学诗札》 宋程端蒙《性理字训》,元程逢原又扩充 成《增广性理字训》,分为造化、情性、 学力、善恶、成德、治道等六门。
二、伦理课本
2、家训与格言 唐佚名《太公家教》、《武王家教》 明佚名《增广贤文》 明吕得胜《小儿语》、吕坤《续小儿语》 清李毓秀《弟子规》:伦理课本的集大成之作。 另外,《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非蒙 书。记弟子事师、受业、饮食、洒扫、执烛、 进退之礼。
三、宋元明清时期
3、明清蒙书的集大成 《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声律启 蒙》、《弟子规》、《龙文鞭影》、《古 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在各自的领 域内都是集大成的作品。 4、小结: 宋元明清时期是蒙书的鼎盛期,各种类型 的蒙书均蓬勃发展。
四、总结:蒙书发展与历史变迁
蒙书是历代教育制度的产物,尤其受科举 制度影响最大。 蒙书是儒家世俗伦理的表达与实践,与儒 学发展息息相关。 蒙书的壮大史就是社会的进步史,教育永 远是民族生命力的窗口。 由此可见,蒙书是历史的镜像。
1、蒙书是历史的镜像 历史地看待蒙书: 第一,蒙书是不断发展壮大的,分类渐细, 各成系统。 第二,各个类型的蒙书承担了不同的教育 功能。 第三,各个时代的蒙书反映了各个时代的 历史文化。
三、本课程对“蒙书”的讲解定位
2、蒙书是国学的基础 辨证地看待蒙书: 虽是基础,却能反映全局;虽能反映全局, 但终究是基础。 蒙书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也有不可替代 的优越性。
2、隋唐蒙书的新特点 第一,由识字教育转向综合教育。 《开蒙要训》继承《千字文》,但涉及知识更 广;《俗务要名林》、《杂集时用要字》、 《碎金》等字书,也涉及更多汉字和知识; 《杂抄》汇集各种知识;《兔园策》汇集典故, 便于写作骈文,应付科举;《蒙求》专讲历史 知识;《太公家教》、《武王家教》,侧重道 德训诫。著名的《王梵志诗》,其实也是一种 训诫格言书。
例:《历代蒙求》
太极既判,高下定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 中处者人,必立之君。三皇五帝,世质民淳。 伏羲画卦,更造书契。…… 唐起义兵,始于高祖。佐以太宗,实为英主。 十八学士,号为登瀛。贤相房杜,共致太平。 继之玄宗,称唐三宗。闺门多惭,杂以夷风。 外乱藩镇,内乱宦官。迄于唐亡,亦三百 年。…… 然观赵宋,亦三百祀。国势如周,弱而已矣。 仁厚崇儒,始终不渝,天生大贤,周程张朱。
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人若不遭 天祸,舍施能费几文。 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一些不由 自己,可惜坏了心肠。 天来大功,禁不得一句自称。海那深罪, 禁不得双膝下跪。 你看人家妇女,眼里偏好。人家看你妇女, 你心偏恼。
引申:关于“家训”
颜之推《颜氏家训》非蒙书,而是涉及很 广的子部书,原来归入儒家,后归入杂家。 二十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 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 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 音辞,杂艺,终制。
例:《小儿语》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 张。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 人笑骂。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 一生不济。能有几句,见人胡讲,洪钟无 声,满瓶不响。……事不干己,分毫休理。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如父母。却教惹怒 生嗔,只是我不成人。
例:《小儿语》
引申:关于“家训”
明朱柏庐《朱子家训》:属于蒙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念物力维艰。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往。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 恶。
三、历史读本
1、通史读本 唐李翰《蒙求》(原作李瀚,是五代十国 时期后晋人,余嘉锡先生考证应为唐代李 翰) 宋王令《十七史蒙求》,胡寅《叙古千字 文》,黄继善《史学提要》 元陈栎《历代蒙求》,明李延机《鉴略妥 注》(《五字鉴》),清鲍东里《史鉴节 要便读》
二、何谓“蒙学”
小结: 第一,蒙学是幼童阶段的教育类型的统称, 可包括教育机构、教育方法、教育书籍。 第二,蒙学包含“启蒙-养正-入圣”的深层 意旨,是一个完整教学序列的基础,同时 以特定方式映照出整个古代教育和学术。 第三,本课程只讲作为教育书籍的蒙学, 即蒙书。
三、本课程对“蒙书”的讲解定位
例:《声律启蒙》
九佳: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 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挑荠女,采莲娃, 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欲 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 多蚁阵先排。
五、小结:蒙书四类与国学四部
综合性识字课本——经部(经部是群书之 源。小学、字书,原属经部) 伦理课本——子部(子部是阐述思想的) 历史读本——史部(史部是记录知识的) 文学读本——集部(集部是陶冶情操的) 由此可见:蒙书是国学的基础。
二、何谓“蒙学”
4、蒙学· 小学· 大学 蒙学:从字书发轫。 小学:就是字书。后发展为传统语言文字学。 大学:《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 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 《易· 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因此,蒙学应该:给孩子智慧,促进孩子成长, 照顾孩子的幼稚。 因此,蒙书的特点应该是:浓缩的知识,鲜明 的教化,平易的形式。
二、何谓“蒙学”
1、蒙学作为教育机构 《汉语大词典》:蒙学,即蒙馆,旧时对 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辞海》同) 《说文》:塾,门侧堂也。 《礼记· 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 庠,术(通遂)有序,国有学。
四、文学读本
2、诗律启蒙 明佚名《对类》 清李渔《笠翁对韵》 清车万育《声律启蒙》
例:《声律启蒙》
按平水韵编排。包括天文、地理、花木、 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 一直到十一字。 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 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 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 钓之翁。
二、隋唐五代时期
第二,形式多样,更为浅显、活泼,便于学习。 比如《杂抄》一问一答,较活泼;《俗务要名 林》仿照类书编排,更有系统性;还有一些采 用诗歌形式,更为轻松;至于韵律和语言,也 更为圆熟。 3、小结: 隋唐时期是蒙书独立自足、分门别类的时期, 是发生质变的关键期。
三、宋元明清时期
1、三大社会因素
宋明理学的兴起。
文化权力的下移。 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三、宋元明清时期
2、宋代蒙书的大发展 朱熹所著蒙书:《童蒙须知》,《小学》。 王应麟所著蒙书:《小学绀珠》,《补注 急就篇》,《姓氏急就篇》,《蒙训》, 《小学讽咏》。 《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都 形成于宋代。
一、《千字文》的成书与影响
2、影响: 自隋代开始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仿作极 多。唐有《梵语千字文》,宋有《叙古千 字文》、《续千字文》、《重续千字文》, 元有《稽古千字文》,明有《广易千文》、 《正字千文》,清有《训蒙千字文》。
一、综合性识字课本
2、杂字书 明清杂字类课本如《山西杂字必读》、《山东 庄农日用杂字》、《五行杂字》、《六言杂 字》、《世事通考杂字》。 例如《六言杂字》: 黄花,金针,木耳,蘑菇,大料,茴香。 鱼肚,海蜇,紫菜,香蕈,燕窝,白糖。 花椒,胡椒,芥末,红曲,酱瓜,腌姜。……
二、伦理课本
第一讲:蒙书的历史发展
一、先秦汉魏六朝时期
1、著录于史册的最早蒙书 《汉书· 艺文志》:《史籀篇》者,周时史 官教学童书也。
2、现存最早蒙书 1977年安徽阜阳出土汉简《苍颉篇》, 541字,四言韵语,将同义、近义、反义词 编排在一起。
一、先秦汉魏六朝时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汉魏六朝的蒙学字书 《汉书· 艺文志》“小学类”著录10家35篇。 《隋书· 经籍志》又增加著录了近20篇。 目前,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急就篇》和 《千字文》。
中国传统蒙学导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谢琰 encorexieyan@
导论:蒙学释名
一、何谓“蒙”
本义:覆盖。《说文》:冡,覆也。 引申义一:暗昧,不明事理。《尚书· 洪范》:
曰蒙,恒风若。
引申义二:幼稚,初生。《经典释文》:蒙,
蒙也,稚也。郑玄:蒙,幼小之貌,齐人谓“萌” 为“蒙”也。《说文》:萌,草生芽也。
一、先秦汉魏六朝时期
4、小结 先秦汉魏六朝时期的蒙书,几乎等同于字 书,作为经部的附庸。但也确立了后来蒙 书的基本特点。比如《千字文》一直影响 到清末。
二、隋唐五代时期
1、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
社会:全国统一;经济发展;科举制度。 文化:儒学集成;三教共存;类书编纂。
二、隋唐五代时期
一、综合性识字课本
宋佚名《百家姓》:400多字,后有多种改 编本。 宋佚名《对相识字》:世界最早的图文对 照的识字课本。 清王筠《文字蒙求》:从《说文》中选出 2000多字,楷书、篆书并列,分象形、指 事、会意、形声四卷。
例:《急就篇》
第一部分是姓氏名字,第二部分是常识,第三 部分是浅显道理。有三言、四言、七言。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4:急就者,谓字之 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 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疆畔 畷伯耒犁锄,种树收敛赋税租。……宦学讽诗 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
二、何谓“蒙学”
2、蒙学作为教育方法 《辞源》:蒙学,启蒙之学,犹今之小学。 幼童教育重记诵,重训练;成童教育则重 思考,重实践。
二、何谓“蒙学”
3、蒙学作为教育书籍 《中华蒙学集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汇集74部中华古代蒙学著作,附有《知见 传本蒙学书目》。 另外,张志公先生《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亦附有《蒙学书目稿》。
第三讲:《千字文》
一、《千字文》的成书与影响
1、成书: 唐李绰《尚书故实》:《千字文》,梁周 兴嗣编次,而有王右军书者,人皆不晓其 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 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 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 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 赏赐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 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留一本。
明萧良友编《蒙养故事》,经杨臣诤增订 改名为《龙文鞭影》。清代李晖吉编有 《龙文鞭影二集》。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少儿百科全书。 明陶赞廷《蒙养图说》:伦常故事。 清丁有美《童蒙观鉴》:伦常故事。 清佚名《二十四孝图说》:伦常故事。
四、文学读本
1、诗文选本 宋汪洙《神童诗》 旧题宋刘克庄《千家诗》 宋真德秀《文章正宗》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三、历史读本
2、断代读本 宋刘班《两汉蒙求》 元吴作龙《左氏蒙求》
3、典故名物 宋方逢辰《名物蒙求》。 宋朱熹《小学· 外篇》:分两门:嘉言,善行 佚名《日记故事》:分十二目:生知,勤学, 爱亲,交友,度量,家居,操守,谦让,施振, 忠节,明断,德政。
三、历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