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
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Fra Baidu bibliotek
艾草
蕲艾足贴:使用正宗蕲春艾草,配合几种中药成分,通过足底给药的一种保健
疗法。
功效: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睡眠、舒缓疲劳、改善便秘、口臭及腹胀的功效。还
有活化细胞,排出体内湿气,缓解足底和关节部位的压力的作用。
艾草
艾绒: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
的物品。制作艾条的主要原材料。
灸法
瘢痕灸
灸法
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土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 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 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 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 法。
艾灸功效
温经散寒
《素问· 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 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艾灸功效
扶阳固脱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 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 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灸法
隔盐灸
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 大艾炷施灸。 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 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灸法
隔盐灸
灸法
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 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 规定壮数为止。 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 作用。
灸法
温和灸
灸法
悬起灸 – 雀啄灸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 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施灸10~15分钟。 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术后腹胀,足跟痛
灸法
雀啄灸
灸法
悬起灸 – 回旋灸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 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
灸法
回旋灸
灸法
悬起灸
以上悬起灸诸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 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 多用灸治急性病。
灸法
实按灸
施灸时,将太乙针/雷火针的一端烧着,用布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 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 7~10次为度。 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灸法
温灸器灸
灸法
艾灸贴灸
家庭式简便灸疗方法。灸条与底座于一体,随身可贴任何部位,操作简单 方便。 施灸时,将艾柱点燃后,将艾灸贴胶纸揭掉,随即贴至相应腧穴或部位。
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止弊痛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 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灸法
温灸器灸
施灸
施灸的先后顺序
部位
灸法
瘢痕灸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或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 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 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 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 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黄帝内经》-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 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孙思邈-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艾草
艾草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 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 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 艾草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隔姜灸
灸法
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 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灸法
隔蒜灸
隔 蒜 片 灸
隔 蒜 泥 灸
艾草
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 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平喘、镇咳及 祛痰作用;止血与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等 作用。
艾草
艾草茶:艾草茶采集艾叶的第一次发牙的芽头制作而成,经过数道工艺,在保留
艾叶的药用价值的同时,除去艾叶的苦味,浸泡过后的艾茶,具有艾叶独 有的清香。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用于妇女行经腹痛、产后感寒腹痛等。用于胃寒疼痛。 亦可用于便秘、排便不畅。
艾灸养生
什么是灸?
针灸,针即针刺;灸即艾灸。唯有“艾灸”才能称作是灸。 二者古代往往同时使用,故称针灸。 艾灸,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穴位 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灸,久也。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 官能》
神奇的艾灸
灸法
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 度。
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 作用。
灸法
艾炷
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
先小后大 先少后多
壮数
施灸
施灸的禁忌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位、关节
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施灸
施灸的注意事项
1、如因施灸不慎烧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 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 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保持 创面洁净。 2、注意晕灸的发生。如发生晕灸现象,按晕针处理。 3、在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艾灸。 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尤其幼儿患 者更应该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
艾灸功效
消瘀散结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 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
艾灸功效
防病保健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 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功效: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
外用灸法则能灸治百病。
瘢痕灸
艾 灸
艾灸
直接灸
艾炷灸
间接灸
悬起灸
艾条灸
无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太乙针灸
常用灸法
悬起灸 温针灸 雷火针灸 温灸器灸 灯火灸 白芥子灸 其他灸法 蒜泥灸 天灸 斑蝥灸 ……
灸法
隔附子饼灸
灸法
艾条灸 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
灸法
悬起灸
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 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 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灸法
悬起灸 –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 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 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 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 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灸法
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 病证。 操作方法: 将针刺人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 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 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灸法
温针灸
灸法
温灸器灸
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 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 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 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 为度。 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 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