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对策与研究
2017 年优良天数为 235 d,为 2013 年以来最高。
2 构建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1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都是基于经 济学中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概念引申而来。孟 春、陈昌盛等人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 总体水平,保障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的基 本公共服务,比如基本公共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及 基础设施等[7]。丁元竹把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基本公共服务 项目概括为医疗卫生、基本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 老保险[8]。结合成都市的基本情况,本文从公共教育、医疗卫 生、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 6 个方面选取 23 项指标构建了成都市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 (见表 1)。
46 qiyekejiyufazhan
2019 年第 8 期(总第 454 期)
/10 万和 6.8‰的全国平均水平。
1.3 就业优先战略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险体系迈上新 台阶
就业优先战略取得新进展,201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27.61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15%,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就业率达 100%,1.5 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发放失业保险 金 15.62 亿元、稳岗补贴 5.33 亿元。城乡社保待遇稳步提升, 全市 179.73 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 调增 133.62 元,68.03 万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领取待遇 人员人均月养老金调增 28.43 元,丧失劳动能力参保人员病 残津贴月标准提高至 590.31 元。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 加,2017 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 伤、生育“五险”参保分别增至 719.59 万人、743.92 万人、 409.44 万人、435.04 万人、439.44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 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分别增至 353.56 万人、829.24 万人。
污水处理率 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占比
绿化覆盖率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单位 % 人 / 万人 人 % 个 / 万人 个 / 万人 人 / 万人 % % % % 张 % 万册 / 万人 个 个 公里 / 亿人 % % % %
%
qiyekejiyufazhan 47
科技对策与研究
2019 年第 8 期(总第 454 期)
0 序言
随着成都市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 市,成都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服务品质、资源布局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面对成都市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按 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 模和投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由此可见,客观评价成 都市公共服务水平可以为成都市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 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2 分领域公共服务质量差异分析 3.2.1 公共教育
从公共教育领域看,青羊区的师生比例结构是 11 个行政 区中最优的,学生能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因此青羊区的公 共教育水平最高。双流区拥有大量的常住人口,但是其教师 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口的需求,导致大量学生流向其他城 区进行教育。新都区同样由于存在大量的常住人口,导致其 学生获取效率低,但是近年来,新都区投入了大量的财政支 出以支持教育发展,因此其公共教育水平正处于稳步上升的 阶段。 3.2.2 医疗卫生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课题涉及的指标均来源于统计年鉴,但由于各区 市县部分统计指标存在缺失、不统一的问题,给数据获取工 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研究、经验总 结等方法尽可能准确地获取数据,针对无法获取的数据,在 不改变指标体系科学性的前提上,通过指标替换、数据二次 处理等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1.2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 改善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建立健全全市级公立 医院运行补偿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配套政 策,截至 2018 年 6 月,共组建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 80 余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进一步提升,截至 2018 年 6 月, 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完成 19 家、诊疗设备提档升级完 成 62 家,村卫生共有化标准化建设已完成 401 家。医疗服务 进一步改善,三级医疗机构实现 100%的预约诊疗服务,320 个机构间实现结果互认。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孕产 妇死亡率为 5.83/10 万,婴儿死亡率为 2.90‰,远低于 19.6
3 结果分析
3.1 总体情况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对成都市 2017 年“中心城区”11 个行政区 6 个子系统 23 个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计算出 各区县公共服务质量综合得分及各子系统得分 (见表 2)。
由表 2 可知,成都“中心城区”11 个行政区中公共服务 质量得分最高的是武侯区,其次是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 成华区、温江区、双流区、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 郫都区。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文化 体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得分最高的城区分别为青羊区、 武侯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白江区。
综上,虽然已有一些研究公共服务质量的文献,但是全 面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测度的研
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将针对成都市公共服务领域, 构建相应的公共服务质量指标体系,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 析结合,得出不同城区公共服务质量的水平,以期进一步推 动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
1.5 综合枢纽建设形成新骨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推进
国际航空、铁路港、城市交通建设高水平推进,2017 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4 980.2 万人次,居全国第四;截 至 2018 年 6 月,成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率先在全国突 破 2 000 列,位居全国中欧班列第一;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累 计达 196 km。“十三五”上半期,共新增变电容量 850.7 万 kVA,建成充 (换) 电站 296 座、充电桩 10 023 个,新建和 改造燃气管线 2 014.9 km,城市气化率达到 93.7%,2017 年宽带用户平均带宽接入能力达到 60 M,家庭宽带用户达 627 万户,4G 用户达 1 835 万户。
1.4 公共文化供给持续优化,体育服务品质不断优化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优化,“三城三都”建设加速推 进,天府奥体城、天府锦城、熊猫星球、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音乐坊等文化地标建设加快,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进一步提升。天府文脉加快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推 进,“天府锦城”“天府绿道”等工程扎实推进,具有“老 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文化景观不断彰显。体育服务品 质不断优化,2017 年成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 奖牌 92 枚,拥有全民健身路径 4 854 条,全市参与全民健身 活动的人数为 1 000 万人次。
2.3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熵值法综合评价成都市公共服务质量。其基本 思路如下: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 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相对变化程度大的 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
表 1 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1
公共教育 2
3
4
医疗卫生
5 6
7
8
就业与社会 9
10
保障
11
从医疗卫生领域看,武侯区是成都市医疗卫生资源最丰 富的区域,也是成都办医集中区,其医疗机构总量、万人床 位数、万人医师数等指标均处于成都市首位。青白江区仅有 5 家二级医院,于 2018 年才拥有第一家三级乙等医院,因此青 白江的优质医疗是相对不足的,同时医疗机构人才匮乏,高 端人才和一些紧缺专业性技术人员尤为明显。 3.2.3 就业与社会保障
近年来,学者们对公共服务的研究由内涵界定、制度保 障和发展对策等定性研究,逐渐开始转为对公共服务发展的 评价、差距测度等定量分析。项继权 (2008) 提出基本公 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同时提 出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合理分摊基本公 共服务的责任等制度保障建议[1]。苏春生 (2013) 从基层政 府角度分析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 议[2]。江炎骏 (2017) 从环境保护、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 和公共文化等领域研究了东莞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提出东莞 需扩大资源供给、提升供给质量等对策建议[3]。汪灏等人 (2017) 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情况出发, 在分析成都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公共服务资源 配置以引导城市人口空间均衡分布的对策建议[4]。曹莎等人 (2017) 利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 和差异的空间格局,得出全省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 势且成都市是水平最高的城市[5]。邓剑伟等人 (2018) 通过 公众满意度衡量北京公共服务质量,得出北京公共服务质量 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且呈上升的趋势[6]。
【作者简介】洪敏,男,湖北黄冈人,博士,任职于四川中鼎汇智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从事区域发展研究工作;周若如,男,湖北天门人,硕 士,任职于四川中鼎汇智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从事投资管理工作;周婧超,女,四川成都人,硕士,任职于四川中鼎汇智社会经济咨询有限 公司,从事区域规划工作;廖莎,女,四川成都人,硕士,任职于四川中鼎汇智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从事区域规划工作;雷静,女,四川遂 宁人,硕士,任职于四川中鼎汇智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从事区域规划工作。
12
13 公共文化 14
体育
15
16
17
基础设施 18
19
20
环境保护
21 22
23wk.baidu.com
二级指标 教育财政支出占比 每万人拥有老师数 每位学生拥有老师数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比 每万人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 每万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职业(助理)医师数 就业与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占比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年末常住人口比例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年末常住人口比例 每千人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公共文化体育财政支出占比 区属剧场、影剧院个数 区属体育场馆个数 每万人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公路客运周转量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占比
1.6 环境保护设施加快建设,环境保护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保护设施加快建设,2017 年,应用“走航”监测系 统、“空天一体”生态监测网络等先进技术,建成 209 个网 格化空气微站,启动 134 个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完成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 善,“十三五”上半期,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 62.3%,其中
1 成都市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1.1 教育优质均衡成果不断巩固,教育服务能力快速 提升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2017 年新建公办幼儿园 160 所,新增学位 4.8 万个,全市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 达 86.4%。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7 全年培育“新优质 学校”57 所,精准帮扶 50 所薄弱初中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择校率连续 6 年下降。教育机会公平切实保障,36.7 万名进 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 入学率达 98.58%。教育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60%的中小学 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新增 5 个“未来学校”试点区域和 29 所试点学校。
科技对策与研究
2019 年第 8 期(总第 454 期)
成都市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洪 敏,周若如,周婧超,廖 莎,雷 静 (四川中鼎汇智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成都市公共服 务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体 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 6 个领域的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成都市中心 城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结果显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和金牛区公共服务质量较高,成 华区和温江区公共服务质量中等,双流区、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郫都区公共服 务质量较低。 【关键词】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8-00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