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陶瓷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中国陶瓷的认知
杨天霞
摘要: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2500年的时代。陶瓷可以说是汉族的发展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代表各个时期人的审美。在今天的艺术品鉴赏市场中,陶瓷是十分受追捧的。一件制作精良的陶瓷器,可以竞争出天价,但是很多现代人对一件瓷器可以竞争出如此价格,是感到十分不解的,他们不了解陶瓷,不了解瓷文化,所以现在的人们肆意毁坏陶瓷,将它贬低的一文不值。故而本文就是来讲讲中国陶瓷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来谈谈对中国陶瓷的认知。
关键词:中国陶瓷发展史文化
在中国古代的文明史上,陶瓷是一种特殊且重要的一个文化载体。陶瓷的历史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2500年,当时是出于新石器时代,在那段时间里,陶瓷便存在了,从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陶瓷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陶瓷的发明与发展则更具有独特的意义。自新石器时代到现在社会,陶瓷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代和朝代,而各个时代与朝代都各自拥有者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制作技术的特点。China、中国、陶瓷,三者相通,连在他们中间的等于号。中国式陶瓷的故乡,是世界上第一个中最早发明陶瓷和使用瓷器的国家,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导技术1000多年前,我们中国的汉族人就已经用独特的技艺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的陶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各国人们的推崇。从我国的陶瓷发展史来啃,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分为“陶”“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其种类之繁杂,工艺之特殊,造型之精美是需要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的去进行考究。下面就来看看中国陶瓷的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新时期器时代是在据当今社会约10000年的早期时代。我国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但是当时的时代人们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的文明程度不高,是的当时做出的瓷器是十分粗糙的。造型古朴,表面凹凸不平。剧考古所知,我国最早的陶瓷制作方法可能是在篮子表面涂上粘土,经火烧后,篮子被烧去了,而留在篮子外面的粘土却被烧的坚硬,这样最早的陶器边诞生了。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的仰韵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剧当时的考古结果来看,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等。原始彩陶器大致分为这几类:壶、罐、盆、勺等。彩绘纹饰大多数以几何图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流畅,表现了惊人的技巧。
夏朝到晋代时期的陶瓷。夏朝和商朝时期所生产出的陶瓷,在总体上海沿袭着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陶瓷的种类上并没有做过多的发展。故而陶瓷还是以灰陶为主。但是当时却已经分出专门烧纸泥质灰陶和专门烧制泥质夹沙灰陶的作坊。在晚期时代出现了上釉陶器,从无釉陶器到上釉陶器是技术上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周代时期,陶瓷的用途不仅仅局限于器皿上,它开始广泛的运用到建筑方面,例如瓦、简瓦、阑干砖等。等到战国时期,陶瓷的造型变得十分优美和活泼,线条也变得更加圆润和流畅,从这一方面来讲却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春秋战国时期,陶窑的规模要比前几个朝代的大的许多,制品的数量则随之增加。有了北方的暗纹陶,铝釉陶,南方的印纹陶、原始青瓷。两汉时期,釉陶开始大量替代铜质的日制品,从而又使得陶瓷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对加工技巧的掌握,随之出现了图案及造型生动活泼的陶瓷装饰品,是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这个时代的釉陶已经发展到很高的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度的桥梁。晋代时期,当时国泰民安,越窑的青瓷的烧制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窑厂有了成倍的增加。它的
造型更加丰富,但是晋末国家分裂,且政治不稳定,在数量和质量上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只有南朝时代的一些小规模的窑厂和北朝的青瓷窑厂。在夏朝至晋末,这一段时期主要的是以越窑“秘色瓷”,以青瓷为主,作为宫廷贡品,极进装饰之能,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的。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迅速发展的时期。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到一个繁荣的成长阶段。其中最突出且主要的是白瓷。隋朝的白釉陶瓷的技术提高为唐朝注明的型窑,定窑白瓷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南青北白”制造格局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除了器皿,白瓷也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唐代是一个制作陶瓷的重心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就形成了固定的地域特征和特定的陶窑名称。如越窑的青瓷,型窑的白瓷。而彩瓷是唐朝时期的新品种。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瓷,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而得名,一般作为配藏品,大多数以器皿、人物、动物,是我国古代陶艺的精品。宋元时期的陶瓷文化。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時期,各地不断的有心窑厂,不断的涌现出了许多驰名中外的瓷窑瓷。瓷器造型古朴,器身釉色滋润丰腴,传世着你足珍贵。宋瓷在工艺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成品品种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简洁。各显独特的风格之美。元代由于战火纷飞,打击了之瓷业,但是它却为他日后成为瓷都奠定了基础。
明代以前的陶瓷釉色以请为主,明代则以白瓷为大宗,这个为瓷器的装饰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的全国制瓷业以景德镇为重心。明代,瓷器的造型极为丰富,以青花瓷为主。到明后时期,青花文具,宗教用瓷中的花觚、烛台,香炉大量生产,满足了当时人们对文化生活、宗教习俗活动的需要。在釉里红瓷器的基础上,明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斗彩瓷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
艺。五彩瓷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五彩”含多种彩色之意。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五彩瓷最有特色,如现存万历白釉餮饕纹瓶,色泽白中闪青,釉质凝厚而滋润,是仿西周青铜器餮饕纹的典型作品。清初制瓷技巧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代前期和中期,从整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人了一个繁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清代彩瓷在明代基础上也有很大发展,工艺有创新,分化出更多的彩色,墨彩、蓝彩及金彩也出现在五彩瓷器画面上,并创造了粉彩、珐琅彩、紫砂、织金、黑瓷、石湾塑等一些新的装饰品种,色彩淡雅是它的特点,从而丰富了清代的瓷器装饰,使中国陶瓷走向了辉煌。
陶瓷的制作工艺:陶瓷是陶泥烧制而成的。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搓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拉胚: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印模: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修胚: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捺水: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画胚: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上釉: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釉、刷釉等。烧窑: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