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宣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知识
一、税赋的产生:我国早在夏朝就产生了纳贡形式的税收雏形,但最早“税”这个字出现在春秋时代。

二、税的概念:指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个人或组织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

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利。

3.国家征税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税收的特性:
1、强制性。

是国家强制征收的,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2、无偿性。

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不需要返回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

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经济组织和纳税人应不应纳税、应纳什么税、纳多少税,这表明国家与纳税人的根本关系具有固定性。

四、税收的作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国家财力保障(聚宝盆)。

税收在国家财力中的贡献力维持在90%左右。

2、有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杠杆)。

如“亩产税收”。

对资源、环境等要素的调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集中体现在“再分配”功能,有助于实现分配公平化。

4、国际经济和政治交往重要政策工具。

如国际税收协定。

五、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按照税法相关税种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五种:
1、商品和劳务税(间接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占全部税收收入60%
(间接税):商品和劳务虽然是由纳税人负责缴纳,但最终是由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即消费者负担的,所以称为间接税。

2、所得税(直接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占全部税收收入25%
(直接税):所得税类税种的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一般不存在税负转移或转嫁问题。

3、其他辅助税种:
(1)财产、行为税:房产税、印花税等
(2)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3)特定目的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等
六、现行税收法律体系: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实体法。

税种一共18个。

现行税种中,除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是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外,其他各种税种都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立法,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的。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组成了我国的税收实体立法体系。

2、程序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
在东汉时期的许慎所编著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收录了“税”,释文:“税,租也,从禾,兑声。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税,按田亩收敛谷物。

从禾,兑声。

”其寓意大概是我国自夏朝产生的税收,开始是以缴纳粮食等农产品为主,而且该缴的一定要缴清,必须兑现。

故将“禾”和“兑”二字合并组成税字。

早在我国祖先黄帝时,或者更前一些,如传说中的神农氏,那时农业已相当发达,农业当然又大大前进一步,当时某个权力集团对辖属居民生产的农作物征收赋税,也是很可能的事情。

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史,税收已发展成为现在的以货币形式的纳税方式,但国家财政收入仍主要依靠税收。

为此,敬请当今的纳税人仍要效仿古人的行为,将该缴的税按时全部缴清,及时兑现,不得拖欠。

“税”字是个产生年代较为久远的老资格的汉字,但形体与意义的变化并不大―从字形上说,“税”字从产生那天就是今天这个样子。

分析“税”字字形,可以知道最原始的税种是农业税,而税金是以农产品来支付的,这从“税”字的表义部分“禾(代表粮食)”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税”字最早见于《春秋》一书,书中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

从第一部史书《春秋》的记载看,那个时期已经有了上述情况。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国家,这与恩格斯所说的“捐税是以前的氏族
社会完全没有的”完全吻合。

《周礼》中明确指出:“凡税敛,掌事者受法焉。

”就是说,税收这种事从它出现时起,就是由国家控制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税”的内容也有了变化,“禾”已经不能概括这个概念了。

《前汉食货志》载:“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虞衡之入也。

”意思是说,除了农业之外,工、商乃至运输等业也一律纳税。

很明显,那时已经有了货币,那么,税款应当是用货币来支付的。

关于税款的用途,《前汉食货志》说得也很清楚:“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也就是说,税款用于祭祀和国家官吏的工资,那个“庶事”,指的是国家的其它开支,如基建,战争之类。

除了祭祀活动现在已经取消之外(在有些宗教国家可能还有这笔支出——我们对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事业的拨款,可能已不属此列了),税款的用途与今天大体相同。

三、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如何解释?税shuì形声。

从禾,兑声。

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释义】国家根据规定向单位或个人征收的钱或实物:税收|缴税|纳税|偷税漏税。

“税”字形神兼备,其妙无比。

对于“税”字,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从“禾”、从“兑”。

“禾”指谷物,泛指农作物。

“税”字从“禾”说明我国古代最初的赋税是与农作物有关的。

我国是农业古国,历朝历代均以农为本,征税先征农业税,亦势在必然。

关于“兑”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为以旧换新或者支付,按这种解释与“禾”构成“税”字,就是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农产品;第二种解释,“兑”是《易经》里面的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沼泽,下边两横,象征土地,上边两个断开的小横好象波浪,象征水。

兑卦之象为土上有水,取其平,水的物质是持平,所以食“水平”之意。

因此,“兑”字有平有的意思,与“禾”字结合成“税”字,引申为公平、公正,就是说税率要公平,收税要公正,而这正是税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从汉字造字法的角度来看,“税”字是《说文解字》经常与“赋”、“租”、“捐”等字连用,组成“赋税”、“租税”、“捐税”等词语,只是到了上世
纪初,才正式出现“税收”这个词。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无论名称如何变化,都得到了我国历朝历代以及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最为重要的工具。

自古以来政府向农民征收皇粮国税,天经义地,亘古不变。

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政府宣布取消农业税,还给种粮农民给予现金补贴,这种补贴是直接发放给农民手中,名曰“直补”免交农业税,打破了亘古不变的制度,中国农民再也不要向政府交公粮了,两千多年“皇粮国税史”终于划上了句号,农民兄弟也放下了一副挑了两千多年的经济重担.这一改革将永远载入史册。

我国古代就有贡、助、彻,租、庸、调,课、捐、赋等各种名称。

在我国的古代,“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泛称租税或赋税。

在《说文解字》里关于税字的解析是:“税者,租也”:“租者天赋也”:“赋者敛也”。

在《周礼》中有“周官太宰,以九赋敛财贿”,指的就是周朝财政预算主管官员以九种赋税形式构成复合税制,集中财政资金。

至于“租、税、赋”组合连用,则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式、生产发展状况决定的。

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情况下,国君占有全部或大部土地,不管其以政治统治地位收取的“税”,还是以土地所有权收的“租”都是一回事,没有严加区分的必要。

而“赋”则是一种特别税,是专为军事开支而设置征收的份额,所以“赋”字左边从贝,右边从武。

由于古代国家职能主要是祭神和打仗两大桩,即“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当然也就与税连用而成“赋税”了。

而最有概括力的还是“税”字,因为古代的中国以农立国,所能取得的国家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农产品,而“税”字从禾从兑,在象形字的使用中就隐晦地说明了其含义,禾暗示其内容,兑阐明其手段,有上缴、送达的含义。

当今经济学家则将税收定义为:国家为行使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固定地、无偿地取得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由于税收渗透到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以致于某西方经济学家对税收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纳税和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

看了多篇税收历史,发现税收发展史蛮有趣的,今天笔者就将这些小故事拼成一篇税收起源趣味故事杂谈。

税在中国的起源:早于夏商,早于历史文件的记录,大略知道最早的税其实并不是税,而是叫籍是土地税收的前身,在奴隶社会每个部族的族长都会要求部族成员将自己年收成的一部分上缴以祭祖,祭天。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时代,税亦有了文字记载,说文解字中说:税,租也,禾中兌也。

白话的意思便是税是从农
田产生的租子,早期税其实本身并不叫税,分为贡和赋,贡主要是下属臣子贡献给君王的小意思,而赋是为了军事为战争君主向所有居民收的军费,这时候就产生税赋说一说。

从税收角度来说,主要分为流转税及非流转税,流转税收入在我国占得比重较大,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

而非流转税分为:所得税系、财产税系、行为税系等十多个税种,这里我就主要介绍下流转税历史,次要谈谈非流转税故事。

增值税是最新的大税了,它能有效的抑制重复纳税,减少税负负担。

增值税起源于二次工业革命晚期,在1917年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提出的理念,但实际是在法国正式推行的,经过了近30年的改进更新,于1954年正式诞生。

此后世界各国都看到增值税的便利,于70年代在全球大量国家普及。

而我国的增值税是在1980年税制大改革时提出,至今已有30年历史,并愈发的高效、成熟。

消费税源自增值税,从很大意义上说消费税是税收历史上的一个大突破,因为它建立的基础不是税收的财政职能,而是充分发挥税收第二大职能--税收调节及宏观调控职能,如美国经济学家格力高利.曼昆所说:“当对一种商品征税时,这种税收由生产者承担还是消费者承担,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实质上就是说:消费税就是利用高税率,抬高奢侈品价格,从而打击奢侈品的购买力,而减少奢侈品消费。

营业税是世界史上最古老的税种了,它的起源就是我前文所提的早于夏商,早于历史的“籍“了,在我国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周朝的初税亩制度,但实际上它的诞生远比这早的多,在人类历史上有剩余产品开始,各大部族就开始囤积食物货物,这就是营业税的原型。

营业税本身是个有弊有利的税收了,虽然可能存在重复征税的嫌疑,但营业税方便管理,便于征税,能很好的杜绝偷税、漏税的风险。

关税是诞生最早的税种之一了,早期的关税源,公元前五世纪,古雅典成为了地中海、爱琴海沿岸的强国,商品贸易往来比较发达,外国商人为了取得在该地的贸易权利受到保护便向当地领主上贡礼,后来雅典便出台了政策让外地商人上缴相当于货物原值2.5%-3%的作为贡礼,这就算是比较简单的关税前身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关税有另一种叫法是“tiffa”,源自公元前711年,穆斯林侵略欧洲的前一年,有侦查营队长在“tiffa”城占山为王,在地中海对过往客商收缴过路费,逐渐形成了关税。

说完了流转税我们再来谈谈非流转税,在非流转税里最有特色的就是所得税系了,个人所得税是最臭名昭著的一个税了,源自18世纪英法战争,英国为了对付强大的拿破仑,不得不筹集战争经费,制定了新所得税法,至到1815年停征;而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也开征了所得税用于筹措经费,并于1872年停征,最终在1913年,美国将所得税写入宪法第16条:国会有权对任何来源收入规定和征收所得税,所得税的合法性才得到确认。

我国的所得税,一次是在辛亥革命期间提出,但因为清政府的腐朽,无法执行。

在1936年中华民国正式颁布开征,但民国的腐败丝毫不亚于清政府,官商勾结、偷税漏税,大量富人并未缴纳,所得税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中,设立的十四个税种,有三项涉及个人所得税,并经过七年的完善修改,于1957年正式征收个人所得税,而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也是在1980年税政改革中诞生的。

这里我在提个最有趣,也最得人心的税了----印花税,在公元1624年,荷兰政府发生财政危机,荷兰国王莫里斯采用公开招标的办法,请全国人民提出解决办法,这时从民间选出
一个最佳“杰作“,那就是印花税。

印花税的设计真的很独具匠心,在荷兰国内签订契约、合同的人很多,而国家对这些合同、契约开征低税率的印花并加盖公章,让这些合同及契约有了法律效益,在国内极受欢迎。

很快这个小税便在十七世纪内在全球普及。

最后我在介绍下房产税、契税、土地使用税,这里我将这几个税一起提出,是因为五年以前,在房地产价格飙升爆棚的年代,我们税务机关应收尽收,充分发挥了税收的财政职能,而未能发挥出税收的调节职能,没能打下房价、物价的飙涨。

房产税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大税,从最早法国开征的“烟囱税”,到英国开征过“窗户税”,再看中国封建王朝清王朝也曾效仿开征过“灶税”,很有趣,却阐述出房产征税一直世界税收的一个切点。

而新中国的房产税收分为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在1984年税改后诞生的。

而契税是中国独有的一个税了,诞生于1600年前的东晋王朝,当时叫做估税,同时对数额较大的买卖双方征收,从很大意义,它也和消费税一样,其调控职能大于财政职能,是比较有特色的税收了。

说完历史上的税,就不由得会思考下中国未来该征什么税?21实际影响中国最大的是什么?不少人会脱口而出:互联网,对,就是信息化网络上时代,还记得十年前一台电脑近一万元,而一个中小城市的房价基本不足十万;无数学子为能进学校机房雀跃欢呼。

谁曾想如今的中国互联网铺天盖地,离开电脑人们寸步难行,中国已经有了6网民,淘宝网店打压了全国50%商家的生意,而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推开,对传统产业冲击愈发严重,网络征税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间税务机关必须攻克的难题。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马云的那句话:淘宝征税,可以,但是你们可知道淘宝为中国解决了两千万人的就业。

确实网络是个好东西,帮助无数人解决了生机,但税绝对不是影响网络商品和实体商品差价的根源,我算过一笔账,在乌鲁木齐相对偏远地方的服装房租点基本是每年五万以上,加上人员工资、水电成本,一个小店如果每月的营业额低于一万五,这生意必定做不下去,如果这个偏远小店每天平均能卖五件衣服,那一件衣服必须净赚100以上,价格自然比不了网店。

当然,网络征税不是要扼杀那些依靠网络生存人士的生机,而是应当针对靠着网络发家的网络大鳄们,网络税收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一个空白,那些网络大鳄们到底利用网络金融、网络广告挣得多少利益,又放射出去多少无形资产是难以评估衡量的,这才是解决网络税收的真正难点。

很可能用不了十年,像马云这样的网络大鳄们会被手机网络、手机商店、影像技术彻底击垮,但就目前来说解决网络征税无疑是我们税务机关当务之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