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生活事件 日常困扰 重大变故 文化冲突
3
环境应激源
各种特殊环境、理化和生物学刺激 物。如:高温、低温、高或低气压 、辐射、强烈的噪声和振动等物理 环境;以及化学物与生物污染环境 。也把电击、损伤,生物原因造成 的疾病也包括在内。塞里在研究应 激时,采用的刺激物多来源于环境 应激源。
一、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是对事件全部的认识过程,在 心理应激的发生和强度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
应对资源
事件要求
威胁知觉
9
三步认知性评价模式 (Lazarus RS,1993)
潜在 压力源
认知性评价
初级评价 + 次级评价
(对威胁、 (应对能力 挑战性的判 的评价) 断)

认知 性
知再 评 价
应激
应 激 (威胁 、危害、
14
3、应激的生理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15
神经内分泌调节
(1)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肾上腺皮质 、甲状腺、性腺和胰腺等)
(2)下丘脑-自主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
CRF
ACTH
AH NE、DA
下丘脑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下丘脑 自主神经系统 肾上腺髓质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相应的生理变化ຫໍສະໝຸດ 16(3)免疫调节
• 急性应激
糖皮质激素 抑制作用 免疫细胞
• 持久或强烈应激
肾上腺皮质激素
内稳态失调
IL-1 IgM
IL-2 IgG 胸腺和淋巴组织
17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一)情绪反应 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是应激情境下 的主要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又称为 “情绪应激”(emotional stress)。
潜在压力源
觉察
认知评价
威 胁 挑战
现实压力源
(无法预测或无法控制的环境)
6
职业性应激源
1.职业内在因素 工作者本身 2.工作的心理压力 工作条件
挫工折作性质
工作组织
心理冲突
7
心理冲突的基本类型
1、双趋冲突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2、双避冲突
“前怕狼,后怕虎”
3、趋避冲突
“既喜欢,又讨厌” 8
压力产生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
(二)行为反应 1.针对自身的行为反应 指通过改变自身以顺应环境的要求,包 括远离应激源,或改变自身条件、自己 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如逃避;回 避。
18
回避
应激源
逃避
2.针对应激源的行为反应 通过改变环境要求(即应激源)处理心 理应激的行为,包括消除或减弱应激源 的各种活动。
攻击与敌对 退化与依赖 固着与僵化
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 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
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
条件
二、对健康的消极作用
健 康
1. 急性心理应激
与 效
2. 慢性心理应激

3. 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最适应激
积消 极极 应应 激激
21
工作倦怠(Job Burnout)
工作倦怠是与工作有关的心理-生 理-效能的衰竭状态。
心理社会因素 与健康
关于心理应激
什么是心理应激?
个体在觉察到(认知与评价)来自环境的 威胁或挑战而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表现出的 心身紧张状态叫应激。
心理应激是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健康或导致 疾病的重要环节。在心理学领域,对应激的研 究侧重三个方面:
⑴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 ⑵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 ⑶产生应激的中介机制
19
(三)认知反应
应激情境中,个体心理的内稳态受 到破坏,应激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 认知能力。心理社会文化性应激源通过 情绪反应,干扰和影响逻辑思维、智力, 造成认知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丧失,降 低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自卑感。采用 心理防御机制,通过歪曲现实改变认知。
20
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对健康的积极作用
缓冲器模型
社响会,支提供持问作题用解总决伴 随的良策好略,的保身持心个状体况 。
的身心健康。
11
三、人格特征
人格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和习惯,影响个体对心 理社会刺激物的认识与评价、情 绪的产生和生理反应。人格也影 响和决定了个体对外界挑战的适 应和应对方式、能力与效果,以 及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决定 得到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质量。
特点 三维度
1. 心理耗竭
Exhaustion
2. 工作怠慢 3. 自我效能降低
Decreased Cynicism Self-efficacy
22
应 对(coping)
•应对(coping)是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 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处理策略。 一、分类 1、问题指向性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12
四、可控制性与可预测性
• 可控制性 对压力事件具有控制力 ,能减轻应激和损害。
• 可预测性 能预测压力事件和发生 ,即使个体不能控制, 通常也能减轻应激的危 害。若事件无法预测、 或不太肯定,就会增加 个体顺应负荷。
13
第三节 应激的生理心理反应
• 应急反应:为保证脑、肌肉组织等重 要器官活动,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兴奋。机体加快了心跳,提高了供血 能力,血压升高;呼吸深快,提高供 氧能力;同时,减少脾脏、皮肤、内 脏的供血液;动员脂类转移,以满足 脑和肌肉组织能量消耗,使血中游离 脂肪酸增多;凝血时间缩短,儿茶酚 胺分泌增多,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 高,机体变得警觉、敏感。
丧失、挑战性的)

(威胁、
再 评
危害、丧
失、挑战)

10
二、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社会支持主要是指来自于家庭、亲友和社
会各方面(同事、组织、团体和社区等)的
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
社会支持对应激的影响存在两种模型。
主效果模型
社能会缓支冲压持力具事有件普对遍 的身增心益健康效的果消,极高影的
4
职业性应激源
工作因素:
任务要求 工作负荷 自主程度
组织因素:
角色需求 管理风格 职业安全 人际关系
环境因素:
理化因素 生物因素
人格特征: 资历、发展
应激过程
经济状况 家庭情况
社会支持 应对能力
心理反应:
情绪 工作不满意
生理反应:
心率 血压
行为反应:
失眠 物质滥用
疾病 亚健康
5
潜在应激源与现实应激源
指向应激源,管理或改变应激情境,适用于应 激源明确的应激情境中。
2、情绪指向性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指向自身,控制自己对应激情境的情绪反应, 适用于应激情境不明的情况 。
23
二、心理防御机制
概念界定:
是指个体处于挫 折和应激情境时 ,其内部心理活 动中具有的解脱 烦恼、减轻不安 和痛苦,以恢复 情绪平衡与稳定 的适应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