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铁旅游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铁旅游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为什么我们重视对高铁的研究? (5)
第二节高铁是激活旅游行业的重要变量之一 (6)
一、过去八年高铁快速发展,运营里程及客运量大幅提升 (6)
二、高铁为沿线城市带来区域性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 (8)
1、郑西高铁 (8)
2、福厦铁路 (9)
3、沪杭高铁 (11)
4、海南东环专线 (12)
5、贵广高铁 (15)
三、景区是高铁带动效应的最直接受益者 (17)
1、衡山 (17)
2、雁荡山 (18)
3、成都-青城山 (20)
4、莫干山 (22)
5、鼓浪屿 (23)
四、高铁的提升效应长短期并存 (25)
1、短期游客快速聚集效应明显 (25)
2、长期效应带动区域游客人次水平再上新台阶 (28)
第三节四大驱动铸就高铁“魅力” (29)
一、便捷性提升:高铁速度快,能有效缩短旅行的交通时间,激发出游热情.. 29
二、覆盖面延展:高铁带来长线游机会,有效激活经济腹地消费潜力 (31)
三、舒适度及容量双高:高铁舒适度高,客运量远超客车和飞机 (31)
四、营销升级:配合高铁开通,景区发力营销及旅行社合作 (33)
第四节人次是景区核心驱动之一,高铁带动景区公司业绩释放 (34)
一、黄山旅游 (34)
二、峨眉山 (35)
三、梵净山 (36)
第五节展望未来:八纵八横全面构建高铁网络 (38)
图表目录
图表1:“十二五”期间高铁快速发展 (6)
图表2:高铁占铁路营运比重不断提升 (6)
图表3:2015年高铁客运量已达到9.61亿人次 (7)
图表4: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高铁出行 (7)
图表5:郑西高铁带动西安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8)
图表6:高铁开通前后西安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9)
图表7:福厦铁路带动厦门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10)
图表8:铁路开通前后厦门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0)
图表9:沪杭高铁带动杭州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11)
图表10:高铁开通前后杭州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1)
图表11:高铁带动三亚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12)
图表12:高铁开通前后三亚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3)
图表13:高铁带动海口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13)
图表14:高铁开通前后海口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4)
图表15:高铁带动桂林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15)
图表16:高铁开通前后桂林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5)
图表17:高铁带动贵阳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16)
图表18:高铁开通前后贵阳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6)
图表19:高铁带动衡山旅游人次增长 (17)
图表20:高铁开通前后衡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8)
图表21:高铁带动雁荡山旅游人次增长 (19)
图表22:高铁开通前后雁荡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19)
图表23:成灌城际高铁带动成都旅游人次增长 (20)
图表24:高铁开通前后成都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21)
图表25:成灌城际高铁带动青城山旅游人次增长 (21)
图表26:高铁开通前后青城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22)
图表27:沪杭高铁明显提升莫干山旅游人次 (23)
图表28:沪杭高铁开通前后莫干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23)
图表29:福厦铁路明显提升鼓浪屿旅游人次 (24)
图表30:福厦铁路开通前后鼓浪屿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24)
图表31:合福高铁沿线景区密布 (25)
图表32:2016年1-6月黄山景区接待游客数同比上升8.83% (26)
图表33:武夷山受高铁拉动效应明显 (26)
图表34:九华山、婺源、上饶近三年上半年接待人数情况 (27)
图表35:九华山、婺源、上饶受高铁拉动效应不明显 (28)
图表36:高铁出行具有较大时间优势 (29)
图表37:高铁构建长三角“分钟圈” (30)
图表38:高铁座位宽敞 (32)
图表39:高铁配套设施完全 (32)
图表40:途牛网推出“高铁游”产品 (33)
图表41:人次是景区营收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34)
图表42:黄山旅游人次及营收、净利润情况 (34)
图表43:2015年6月高铁开通带动黄山旅游净利润增长 (35)
图表44:峨眉山A旅游人次及营收、净利润情况 (36)
图表45:2014年高铁峨眉山站开通拉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36)
图表46:梵净山旅游人次及营收、净利润情况 (37)
图表47:高铁开通带动梵净山净利润增长 (37)
图表48:八纵八横铁路网络 (39)
表格目录
表格1:高铁缩短城际交通时间 (29)
表格2:游客对各种交通方式偏好统计 (31)
表格3:"四纵四横“主要覆盖城市 (38)
表格4:"八纵八横“主要覆盖城市 (39)
表格5:2016年12月-2018年将开通高铁及辐射景区 (41)
第一节为什么我们重视对高铁的研究?
为什么我们重视对高铁的研究?
纵观过去十年中国旅游市场的黄金时代,与高铁的贡献密不可分。

对于观光游市场广阔的中国旅游市场,高铁是各景区人次的最直接带动者,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各景区经营者,当地高铁开通正成为业务发展最重要的分水岭之一。

随着未来十年高铁网的进一步密集建设,更多中西部地区接入高铁网络,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并更加深化。

我国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受制于交通问题,很多绝世美景只存在于探险家的相机中,普通游客难以一睹为快。

而高铁的开通,以较平实的价格,缩短了从前舟车劳顿的时空距离,为普通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也极大刺激了其去远方一探究竟的冲动。

相信随着更多的“天堑变通途”,沿着高铁建设的经纬纵横,我国的旅游发展也将不断提速,期待“高铁时代”旅游市场的更大潜力释放。

第二节高铁是激活旅游行业的重要变量之一
一、过去八年高铁快速发展,运营里程及客运量大幅提升
过去八年,中国高铁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并成为全球最大高铁市场之一的壮举。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行,此后中国高铁开启了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十二五”期间,高铁作为重点发展的基建项目成长十分迅速,2008年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仅为672公里,但到2015年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1.9万公里,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1.9%,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高铁在我国铁路营运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铁已占铁路营运总里程的15.7%,已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图表1:“十二五”期间高铁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2:高铁占铁路营运比重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高铁不断发展带来了居民出行的便利,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选择高铁作为出行工具。

截至2015年底,高铁客运量已经达到9.61亿人次,占铁路客运总量的37.9%。

图表3:2015年高铁客运量已达到9.61亿人次
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4: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高铁出行
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二、高铁为沿线城市带来区域性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
高铁的快速发展激活了沿线城市的旅游业,带动区域性旅游人次的快速增长。

2008年以来,我国进入高铁的快速扩张期。

1、郑西高铁
郑西高铁(郑州-西安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四横四纵”客运专线中的徐兰客运专线中最先开工、最先建成通车的一段,线路全长50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009年6月28日全线铺通,2010年2月6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高铁。

同时,郑西高铁与石太、京石高铁连通,西安到北京、上海、石家庄、太原等中国北部城市的直达距离及旅程时间将大大缩短,西安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也带动了区域性游客的快速增长。

开通当年——2010年西安游客人次同比增长达33%,通车至今游客人次年平均增速达23.25%,远高于通车前的10.28%。

图表5:郑西高铁带动西安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数据来源: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6:高铁开通前后西安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2、福厦铁路
2010年4月,福厦铁路正式通车。

列车开行后成为连接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的交通大动脉:每个车站下车后,都有快速通到市中心的道路,其中福州、厦门还将有地铁或快速公交连接市区。

从车程来看,福州—厦门只需约1.5小时,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

借客运线开通之机,旅游城市厦门积极筹划吸引游客,特别是福州地区游客的政策,对于持动车车票入厦门4A级以上景区(点)游玩的旅客,门票一律打八折优
惠。

铁路很大程度带动了赴厦门观光的游客:2008年福建地区因遭受雪灾、禽流感等影响,游客数量受到很大影响;2009年低基数上实现快速反弹;2010年福厦动车开通后,厦门游客增速维持在2009年高位。

铁路开通后至今游客年均增速维持在14.81%,高于开通前10.19%的平均水平。

图表7:福厦铁路带动厦门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数据来源:厦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8:铁路开通前后厦门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厦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3、沪杭高铁
沪杭高速铁路(沪昆客运专线-沪杭段),连接上海与杭州,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中沪昆客运专线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东部地区最重要的高铁线路之一。

2010年沪杭高铁通车,杭州正式显现背靠上海的强大优势,直接拉动杭州旅游人次在2010年增长到6304.9万人次,同比增长23.78%,相比2014年增速提升11.87pct,提升效应显著。

高基数之上,高铁开通后的11-13年,游客人次仍然保持同比15%左右的增速,高于高铁开通前低基数下的11%左右平均增速。

图表9:沪杭高铁带动杭州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数据来源:杭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10:高铁开通前后杭州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杭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4、海南东环专线
海南东环专线总投资约202.24亿元,是海南岛交通史上的“一号工程”,是海南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11月海南东环专线试运营,12月正式开通,途经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和黎族自治县长流,给海南和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1年至2015年三亚市旅游接待人数平均增速为11.13%,比通车前增速高3.65pct;海口市2010至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平均增速也达到11.13%,比通车前高4.09pct,可见高铁对地区旅游接待人次的提升效应。

图表11:高铁带动三亚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数据来源:三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12:高铁开通前后三亚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三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13:高铁带动海口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数据来源:海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14:高铁开通前后海口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海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5、贵广高铁
贵广高铁目前是西南云贵川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是连接“一带一路”,实现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中孟缅印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的高速通道,大大缩短了西南与珠三角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贵广高铁线路走向非常直,比飞机航线还要短15公里。

相较于普速列车需经湘黔铁路、京广铁路绕行湖南株洲,贵广高铁里程大大缩短,故相对来讲又便宜又快,性价比较高。

贵广高铁全长857公里,广东境内207.5公里、广西境内348.5公里、贵州境内301公里。

通车后贵阳至广州的列车运行时间由20小时缩至4-5小时。

其2014年底正式开通后,对桂林及贵阳的游客带动十分明显。

图表15:高铁带动桂林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数据来源:桂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16:高铁开通前后桂林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桂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17:高铁带动贵阳旅游接待人次提升
数据来源:贵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18:高铁开通前后贵阳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贵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三、景区是高铁带动效应的最直接受益者
高铁的快速发展为沿线城市输送净流入的客流,各沿线城市的知名景区成为高铁带动效应的最直接受益者。

1、衡山
武广高铁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于26日正式运营,经停衡阳站,衡山自此正式接入高铁网络,实现了游客的快速增长。

图表19:高铁带动衡山旅游人次增长
数据来源:南岳统计局,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20:高铁开通前后衡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南岳统计局,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2、雁荡山
杭福深高铁甬台温段北起宁波,南至温州,是中国沿海通道杭深高铁的重要组成
部分,全长282.39公里,于2009年9月开通。

杭福深高铁甬台温段中设置雁荡山站,从上海到雁荡山站约4个小时,从宁波到雁荡山约1个小时,从厦门到雁荡山约4个小时。

高铁大幅缩减了经济发达的游客客源地区到雁荡山景区的时间,同时也为雁荡山景区带来持续的客流增长,从2010年开始,雁荡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上。

图表21:高铁带动雁荡山旅游人次增长
数据来源:乐清市统计局,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22:高铁开通前后雁荡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乐清市统计局,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3、成都-青城山
成灌快铁,又称成灌线,是成都市域铁路的第一条线路,正线于2010年5月12日开业,连通了成都和青城山、都江堰等著名景区。

一方面提升了成都周边游玩内容的丰富度及便捷性,成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也为青城山等景区输送了客流。

10年起,成都及青城山都实现了客流的快速提升。

图表23:成灌城际高铁带动成都旅游人次增长
数据来源:成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24:高铁开通前后成都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成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25:成灌城际高铁带动青城山旅游人次增长
数据来源:当地旅游局,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26:高铁开通前后青城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当地旅游局,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4、莫干山
前述2010年沪杭高铁通车,对莫干山景区的拉动作用明显。

2010年,莫干山景区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23.57%,一改之前下降趋势,随后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图表27:沪杭高铁明显提升莫干山旅游人次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28:沪杭高铁开通前后莫干山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5、鼓浪屿
前述2010年福厦铁路通车,对厦门众多景区拉动作用明显,以厦门最具代表性的
景区鼓浪屿为例。

高铁通车后,鼓浪屿接待人次平均增速为16.04%,远高于先前1.1%的增速。

图表29:福厦铁路明显提升鼓浪屿旅游人次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30:福厦铁路开通前后鼓浪屿旅游人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四、高铁的提升效应长短期并存
1、短期游客快速聚集效应明显
短期来看,高铁对游客人次的带动效应毋庸置疑。

从前述的各大城市及景区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高铁开通的当年或第二年,往往会呈现游客人次增速的阶段性峰值。

我们再选取近期,2015年6月刚刚开通的合福高铁为例,进一步说明高铁的短期人次快速聚集效应。

合福高铁
合福高铁是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合肥南站,南至福州站,全线共22个站点,全长852公里,开通于2015年6月28日,被誉为“中国颜值最高”的高铁。

作为联通华中与华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合福高铁不仅实现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和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快速连接,也带动了沿线诸多景区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

图表31:合福高铁沿线景区密布
数据来源:合肥热线、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合福高铁沿线景区众多,以黄山景区、九华山景区、上饶市(三清山景区)、婺源景区和武夷山景区2014-2016一月至六月数据为例。

考虑到16年二季度雨水对景区的
较大影响,我们认为高铁对黄山景区和武夷山景区的拉动效应仍还未得到充分显现,2016年上半年黄山景区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8.83%,增速同比提升7.03pct;武夷山景区2016年Q1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17.31%,增速同比提升1.61pct。

相比而言,九华山、婺源等受高铁的拉动效应并不明显,我们认为一方面和16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的异常雨水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沿同一高铁线,各景区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高铁的带动效应在越著名的景区中会大概率体现越充分。

图表32:2016年1-6月黄山景区接待游客数同比上升8.83%
数据来源:黄山旅游公司年报、半年报、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33:武夷山受高铁拉动效应明显
数据来源:武夷山市政府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34:九华山、婺源、上饶近三年上半年接待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35:九华山、婺源、上饶受高铁拉动效应不明显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2、长期效应带动区域游客人次水平再上新台阶
对上述各大旅游城市及景区的情况总结可以发现,高铁开通对旅游目的地的人次提升是具有持续性的,尽管高铁开通后人次基数面临大幅提升,但开通5年内的游客年化平均增速水平仍大概率大幅高于开通前。

我们认为一方面,高铁开通初期的磨合、大众对于高铁线路的开通信息和熟悉知晓有一定滞后性,需要一定时间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各目的地也往往会借高铁开通契机进行客源地的旅行社深度合作及相应营销活动,由于高铁线路往往较长,其促销活动的全面开展往往需要2-3年的时间。

也因此在没有异常天气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情况下,高铁开通后的3年内,人次增速往往会延续在高位水平。

第三节四大驱动铸就高铁“魅力”
为何高铁可以很大程度带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人次?深入解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便捷性提升:高铁速度快,能有效缩短旅行的交通时间,激发出游热情
高铁理论试验速度超过500公里/小时,基于安全考虑,目前我国高铁实际运行速度在200到250公里/小时之间。

相比于客车,高铁有明显的速度优势;相比于飞机,高铁不需要候机时间,因而在中短距离旅途中也有一定的时间优势。

表格1:高铁缩短城际交通时间
资料来源:万文平(2011)、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36:高铁出行具有较大时间优势
数据来源:携程、高铁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37:高铁构建长三角“分钟圈”
数据来源:百度图片、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高度运行的列车速度大大缩短了异地之间的时空距离,给旅游者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

例如,沪杭沪宁等高铁开通后,长三角地区城际交通缩短在2小时以内,建
立了长三角出行“分钟圈”。

再如2013年底哈大高铁开通后,从哈尔滨到大连由原来的16小时缩短到4小时,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的时空距离,使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主要东北城市纳入“东北一日游”旅游圈。

二、覆盖面延展:高铁带来长线游机会,有效激活经济腹地消费潜力
长期以来游客到距离较远的景区旅行要先乘飞机到达临近的城市后再转公交到景区,非常不便,也限制了景区人次的增长。

高铁开通后,越来越多的地区,特别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有高铁直达景区门口,为景区带来新的客源,提升景区的覆盖范围。

表格2:游客对各种交通方式偏好统计
资料来源:梁学松“旅游空间区位优势转换发展机遇再探讨”、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根据统计,69.5%的游客在1000公里以上的旅途交通选择时会选择高铁,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刺激北上广游客前往云贵川等较远的目的地旅游需求。

三、舒适度及容量双高:高铁舒适度高,客运量远超客车和飞机
高铁舒适度较长途汽车和飞机有较大优势。

一方面,从座位舒适度来看,高铁座
位设计上加强了人性化设计,相比于长途汽车和飞机经济仓拥挤的座位,高铁的舒适度有较大优势。

另一方面,高铁车内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全,噪音较低,有智能网络覆盖方便旅途中办公与交流。

图表38:高铁座位宽敞
数据来源:百度图片,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39:高铁配套设施完全
数据来源:百度图片,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高铁在提升客运量方面也较长途汽车和飞机有较大优势。

从单程载客来看,一列高铁一般为8至12节车厢,单车厢载客在120人左右,单程高铁满载可达800至1000人,而普通客运飞机单程载客量在300至400人之间,普通长途客车载客量在50人左右,相比而言高铁单程载客量有非常大的提升。

从交通满负荷客运量来看,一条高速公路一年的客运量满负荷不超过3000万人次,但高铁线路因单次客运量大、班车频繁、速度快等特点,客运量上限远高于高速公路。

以开通三年较为成熟的京沪高铁为例,2015年日均客运量达34.7万人次,年均客运量高达1.27亿人次。

四、营销升级:配合高铁开通,景区发力营销及旅行社合作
高铁作为景区新卖点,越来越受到各大景区的重视。

借高铁开通契机,各大景区往往会选择与高铁沿线各客源地旅行社进行精准、深度合作,同时加大营销力度,投放广告宣传、开发和高铁相关的旅游产品来放大高铁对景区的拉动效应。

“高铁游”成为旅游产品的新亮点。

如途牛网,在2016年共推出了60款高铁定制产品迎合消费者需求。

图表40:途牛网推出“高铁游”产品
数据来源:途牛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第四节人次是景区核心驱动之一,高铁带动景区公司业绩释放梳理景区公司的收入环节可以发现,无论是提升客单或者提高重游,其根本的立足点都在于游客人次。

特别是在现有的听证制度下,门票及索道等(特别是门票)景区主要项目的价格一般较为稳定,较难提价,因此景区人次是影响景区营收的最重要驱动,是景区的生命线。

图表41:人次是景区营收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高铁通过提升景区的便利性进一步提升目的地的市占率,从而带来营收的快速增长。

而景区业务的主要成本及费用项为开发费、折旧摊销、人员工资等,均相对刚性,与景区游客增长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因此景区人次的快速提升往往带来净利润的放大增长。

以下是我们梳理的一些重点公司在周边高铁开通后业绩的明显提升。

一、黄山旅游
2015年7月合福高铁开通,黄山正式接入高铁网络。

高铁带动黄山15及16年人次增速不断提升,2015年全年景区游客增长7.13%,同期净利润增长40.73%;2016年上半年景区游客数量增长8.83%,同期净利润增长47.62%,均具有较显著的放大效应。

图表42:黄山旅游人次及营收、净利润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