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理解能力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视角下二语学生隐喻理解能力障碍的实证研究*
孙启耀张建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摘要:隐喻能力一直被认为是衡量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习得程度的重要标准。据此,本文基于认
知框架,从语言理解的感知阶段,解析阶段和使用阶段考察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发展,具体
表现为隐喻理解能力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英语专业学生隐喻理解障碍主要存在如下
几个阶段:感知阶段(词语辨识和注意控制)、解析阶段(语法分析能力欠缺和整体句子意识薄
弱)以及使用阶段(认知图式影响)。最后笔者就如何结合认知框架理论培养学生隐喻能力提出
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认知视角隐喻能力隐喻理解
An Empirical Study into the Obstacles of Metaphorical
Comprehension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Abstract: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s alway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proficiency of English.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ognitive framework by Anderson
(1995), this paper i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major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phases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perception, parsing and utilization.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we find English majors’barriers on decoding metaphors are mainly
exposed from the following phases: perception phase (words distinction and attention manipulation),
parsing phase (lack of grammar analysis and the holistic sentence consciousness) and utilization phase
(cognitive schema influence).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on the findings mentioned above.
Key Words: cognitive perspective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metaphor comprehension
1. 引言
隐喻性表达在语言交际中非常普遍。Weekley (1912:)认为“除了那些与最基本的物体和行为有关的表达外,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表达都是隐喻。”Richards(1936:94)深有感触:“在日常流畅的话语中,我们三句话少不了一个隐喻。”Lakoff & Johnson (1980) 成功地以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证明隐喻是日常生活的必须。Matthews (1997)定义,“隐喻是一种辞格,通过它,一个通常被用于某种物体、行动等的单词或表达扩展到了另一种物体或行动。这可能引发意义的隐喻性变化。
有关隐喻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用目的语获得、创造、理解隐喻的能力对外语学习来说很重要。Danesi(1993)也指出,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隐喻性的,用隐喻方式说话是讲本族语的能力的一种基本特征,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Danesi(同上)在“概念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懂得目的语是如何按照隐喻的组织方式来反映概念或对概念进行编码的”。从这一思想出发,Danesi (1993:489-500)类比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提出了隐喻能力(metaphorical competence)的概念。Low(1988)认为,理解与创造隐喻的能力是二语学习中的一个基本能力,因为它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拓展思想、赋予旧事物以新形象、吸引注意力和明晰思想。
由于隐喻能力对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自这一理论模块提出后,一些学者对学习者的隐喻能力进行了研究。当前从二语习得角度对隐喻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隐喻能力可学性研究,二是隐喻能力可教性研究(姜孟2006)。其中隐喻能力可学性研究主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批准号:项目已在网上公示)
对外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外语课堂环境下学习者如何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展隐喻能力。
一些学者曾经进行过探讨隐喻能力可学性问题的实证研究,如Danesi (1993:489-500),Kecskes (2000:49-120)等。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学习者对隐喻的理解和产出两个方面来考察其隐喻能力的。例如,Danesi (1993:489-500)的一项预实验考察了外语学习者对隐喻的理解情况,其结果显示,典型的外语课堂学习者即使是从隐喻理解的层面上看,其隐喻能力也是十分不够的。Danesi (同上)还考察了西班牙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的隐喻密度(metaphorical density),其结果表明这些学习者运用英语表达的直白程度很高(a high degree of literalness),他们即使使用了一些概念隐喻也多半是从母语(西班牙语)搬过来的。据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学习者在缺乏通过正式途径接触目的语概念系统的条件下,即使在课堂环境中学习外语三、四年,也没有学会按照新的方式进行概念思维,其隐喻能力很低。那么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情况如何呢? 就我们所知,国内相关隐喻能力发展研究为数不多。一般大多长于理论建构,而缺少具体实证研究。以往研究常常就隐喻而谈隐喻,没有就隐喻能力的框架属性而深入探讨;多是对于目前隐喻能力发展现状的描述,而对于学生存在的困难不是很清楚,有待探讨;缺少深度研究,只是看成绩。因此我们还应该采取具有一定纵深度的问卷进行测试,从障碍入手研究问题。这样才能揭示隐喻能力发展的认知本质。出于以上几个目的,我们进行本研究。为了避免研究工具(例如选择题型)的引导性,我们决定通过翻译的方式来考察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发展情况。
2.理论背景
基于认知框架讨论二语习得问题具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回顾语言习得研究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以心理认知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一直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主旋律之一(文秋芳2008:14)。从认知的角度展开语言习得研究具有三个优势:第一,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计算科学在信息处理领域的进步,研究者可以找到一个更为全面与详细的描述框架;第二,基于这一框架和动态过程的理论观点,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认知过程;第三,研究者最终可以依据上述路径来描摹语言学习者语言学能得以提高的宏观图景(O’Malley & Chamot 1990:19)。Anderson(1989,1995)提出的语言理解三阶段模式满足了我们在认知框架之内讨论隐喻能力发展障碍的理论要求。
Anderson(1995)提出的语言理解三阶段模式是一个以认知为导向的研究范式。他认为,语言理解分为感知(perception)、解析(parsing)和使用(utilization)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知,是指对声音或书面信息原始编码的感知过程。就书面语言理解来说,感知处理阶段主要是言语识别,即处理音素切分和音素辨别的问题。信息最初进入人的认知系统时,被登记在回声记忆内,并保持很短的时间(Anderson 1995:511)。这时信息接受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书面材料本身,并将读到的文本暂时存在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有几秒钟。读者不断将注意到的新信息存入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中信息不断更新(Anderson 1989:514)。第二阶段为解析:读者依据句法结构或语义线索,把话语切分成词或词组,并根据语言结构、规则以及语义原则来构建关于文本的有意义的心理表征(Anderson 1995:511)。读者解析一个句子,把其分成短语或构成要素,并解释每一要素的意思。此间,意义结构形成于记忆当中。第三阶段为使用,是读者对心理表征的应用(Anderson 1989:516)。读者将文本意义的心理表征与长时记忆中的陈述性知识结合起来。使用是理解的关键,也是促进理解的基本决定因素。上述三个阶段相互关联、循环往复,其间的切换没有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