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利工程决策始末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峡水利工程决策始末分析
一、三门峡水利工程简介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和来沙量的98%。工程始建于1957年,1960年基本建成,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量大坝高106米,长713.2米,枢纽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为国家大型水电企业。旧时黄河河床中有岩石岛,将黄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东,北面一股处为“人门”,中间一股处为“神门”,南面一段处为“鬼门”,故此峡称为三门峡。三门峡以西是渭河、洛河水的汇合处,两水汇合后再向东流到风陵渡入黄河,所以黄河入河南省后水流急、流量大,在旧社会经常泛滥成灾。为根治黄河水害,1957年开始在三门峡修堤筑坝,1960年建成著名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坝高353米,库容162亿立方米。由于泥沙冲积及修建中的问题,1965年又逐步对工程进行改建,使其能正常发挥效益。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发电、灌溉、防洪综合工程,它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丰富的电力,为河南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对河南、山东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二、三门峡水利工程决策过程及分析
决策过程并不是一个瞬时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包括一系列的步骤。了解这些步骤可以提高个人分析和决策能力。决策是一门技术,是一种管理工具。形成这门技术的一个途径就是运用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提供了包括决策基本规则的体系。成功的决策人员可以依据其具有一系列规则的模式、依据自己的经验看到问题的整个画面并运用够获得的所有事实资料来帮助进行决策。
一般的决策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情报分析、拟定备选方案、作出决策,选择方案、执行方案、反馈及评价。具体的说就是,决策者要首先明确自己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来搜索相关方面的信息以帮助决策,然后拟定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确定每一方案可能的结果,在对这些可能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出所有方案中的最佳方案,紧接着就可以执行该方案,最后根据实际的执行效果来评价该方案成功与否,得失在何处等。三门峡水利工程是我国历史一个比较大的工程,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完功,形成了对黄河的截流。然而,从建成到现在不过六十多年的时间,问题频发,隐患重重,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该项大工程决策始末的探究,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分析,我对其也略有知晓:首先,从信息资料的收集这方面来看,三门峡工程的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不仅仅是技术、资金,还有就是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沿河附近的居民及良田等,如果由于信息不全面导致有哪一方面没有思考到,或没有考虑周全,最终带来的结果都将是致命性的打击。然而,回顾三门峡水利工程,我们却吃惊的发现:孕育了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几千年来水患频频,为历代统治者视为心腹大患。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编制黄河流域规划。苏联专家参与设计的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的《规划报告》,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于同年年底出台。这个报告选定三门峡水利枢纽为黄河综合利用的第一期重点工程,蓄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方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黄河的洪水问题,同时实现发电和挡沙的目标。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1956年4月,苏联专家进一步完成了《三门峡工程设计要点》,建议水库的正常水位360米,比《规划报告》中的350米高出10米。这意味着必须淹没农田333万亩,移民90万,远远超过350米规划中的60万移民。
苏联的地理条件与中国的地理条件有很大不同,苏联境内很少有泥沙量大的河流,他们的专家缺少泥沙河流治理经验,所以他们的整体思路就是蓄水拦沙,认为水土保持将很快生
效,进入三门峡的泥沙能很快减少,因此可用三门峡的高坝大库全部拦蓄泥沙,使三门峡下泄清水来刷深黄河下游的河床,从而把黄河一劳永逸地变成地下河,建议虽好却不适合“国情”,所以,苏联专家的“建议”就不能照搬照抄。然而当时的中国由于技术比较落后,缺乏相关这方面的专家,无法搜集到比较全面的信息,又加之“治黄心切”,因而听了苏联老大哥的话,酿成了今日的苦果。
其次,从拟定备选方案这个角度来看,三门峡工程成败与否的意义重大,因而,在决策过程中要听多家之言,防止决策失误,每一种意见都值得考虑,让专家拟定出若干可能的结果进行仔细的权衡和评估,不能草率决定。在实际过程中,经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迷信权威,就像毛主席说的“我们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我觉得这里同样适用。三门峡建设还是不建设,如何建设,建设成什么样,用什么方法建设,以及每一种方案可能会有的结果,专家们都应该仔细思考,与会讨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黄万里。
1957年6月10日至24日,水利部召集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召开“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给苏联专家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给两个月前正式开工的三门峡工程出主意,想办法。准确地说,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除了温善章提出改修低坝水库和滞洪排沙的方案外,大部分人不说话,其余的人异口同声地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就要清水长流了。
这时,黄万里站了出来。他不肯迷信苏联权威,大胆进谏,不惜引火烧身,与主张建坝的人争辩了7天。他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建立在一个错误设计思想基础上的工程,因为它违背了“水流必须按趋向挟带一定泥沙”的科学原理。“黄河清”只是一个虚幻的政治思想,在科学上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坝修不得。他说:“一定要修三门峡水库,将来要闯祸的,历史将要证明我的观点。”立即有人反驳他,黄万里自感人微言轻,便换了一种口气:“一定要修,请别将河底的施工排水洞堵死,以便他年觉悟到需要冲刷泥沙时,也好重新在这里开洞。”
最后这一条与会者全部同意了,也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但现场主持施工的“水利专家”仍按苏联专家原设计将6个施工泄水洞全部堵死。
在不能宽容不同意见的年代,黄万里独自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其结果却是失去了对这项水利工程的发言权,46岁的壮年被剥夺了教书、科研、发表文章的权利,被下放工地劳动,被打成右派,接受几乎是侮辱人格的批判,还要递上一份份违心的检讨书,子女的升学也受到影响。与苏联专家的设计意见相左本来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就被视为重大的政治问题,不得不为其可惜。历史的无情证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黄万里的“右派”终于被改正。1979年,他被允许在有关专业会议上就自己提出的治黄方略作讲解。此时,虽不再受责问受批判了,但并未得到重视。其后,黄万里仍孜孜不倦地研究治理江河的策略以及中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在科学上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写出或发表了《论分流淤灌策治理黄河》、《论黄河断流及其对策》、《论黄淮海河的治理与华北平原的整体开发》、《我看“黄河治理开发纲要”》、《论江河淮海综合治理》等文章。到90年代,他不仅完成了关于黄河治理方略的多篇论述,而且对长江三峡卵石输移量和三峡高坝的可行性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并向国家决策部门反映意见,表现出一个老科学家崇高的敬业精神。2001年8月20日,黄万里在清华园度过了他的90岁生日,7天后辞世。两年后,也是在8月下旬,发生在渭河流域的洪灾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他在40多年前的预言不幸成为现实。
人类总会想假如当时听取多一个人的意见,或许我们今天黄河附近的境遇会好很多,然而历史是不可以被复制的,沉痛的教训却是可以学习的,所以,在决策过程中要学会听取不同的声音,哪怕另一种声音只有一个,因为往往真理就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1992年1月8日的《政协全国委员会简报》第10期(经济10期)记载:“张光斗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