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_孔子与老子回顾.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课件
核心

爱人
实施方法 “忠恕”
之道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课件
核心

西周等级 名份制度
实施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
想一想:礼的主张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 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一思想主张在当时 是进步的还是保守的?
山东曲阜孔课件 庙全景
孔庙大成殿
课件
孔庙杏课坛件
孔子先后获得这些封号:
汉平帝谥孔子为“褒 成宣尼公” 唐玄宗封孔子 “文宣 王” 元代封他为“大成至 圣文宣王” 清代孔子被尊为 “大 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课件
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韩国大学生祭拜孔子
课件
孔子在巴黎 西 方 社 会 兴 起 了 一 阵 孔 子 文 化 热
仍有极大影响。
• 神化原因:
• (1)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
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2)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课后件 ,孔子受到重视; 社会动乱时,
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 【合作探究一】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件
知识体系:
春 秋 孔子 时 期 的 思
老子
想 家
地位 核心思想:“仁”、“礼”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思想
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学习方法 思想影响
地位 思想
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精华)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思想影响
课件
第2课 战国时期的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影响 《孟子》为四书之一,被尊称为“亚 圣”, 地位仅次课于件 孔子
2、荀子学说:
生平
年代: 地位:
战国 国籍: 著作:
儒家学派重要代表
赵国 《荀子》
自然观:“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朴素的唯物论
想 人性观: “性恶论”---人性本恶
学 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目好色、耳好觉、口 味 、心好利”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取之于水,而
寒于水;”
政治观: 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影响
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
远影响
课件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 想异同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同
仁政
仁义 (礼教为主)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礼法并施
(民本)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代表下层劳动者,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一度成为战国的显课学件 ,战国后不再受重视
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 时期的显学呢?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 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产生,墨 家学派思想能够在小生产者群体中产生 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 受限制
•背景:社会大变革时期(奴—封)
课件
1、孟子学说:
生平
年代: 地位:
战国
国籍:
著孟作子: 政治思想
邹国
儒家奠基人,“的亚核圣心” 《孟子》
政治观:“仁政”学说
思 想 学
主要内容:以仁对民、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人性观:“性善论”---人性本善

人格观: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课件
(三)庄子和道家
年代:
战国
国籍:
地位:
著作:
生平
战国时道家代表人物
宋国 《庄子》
宇宙观:“齐物”,万物本质相
反映了没同落贵族悲观失望,完全丧失了
思 想
探求真理的信心。自然观:天与人不相胜.
学 人生观:“逍遥”“无所恃” ,即不受限制

反映了没落阶级逃避现实,去追求一种精
神上的绝对自由。(自我精神麻醉法)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
顺则事不成。”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
语》
• (2)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 实现“礼”?
“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实现:“克己复礼”、“正名”。
课件
• 【合作探究三】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评价:对自老然子观思:想“的天继与承人和不发相胜展”,,但人比要老子更 为消极,代表是战顺国从中自期然课没件 ,落“的天贵人族合一”
生平 思 想 学 说
年代:
战国 国籍:
韩国
地位:
法:著作公: 布于众的法令、法规、
法家的法集律大,成是者君臣、民《共韩同非子遵》守
政治观: 的东西。
法、术术、:势君主相驾结驭合群,臣建的立一
封制宗度法的分原封则遭制到遭破到坏破,坏原,为周周王王垄失断去的天分下封共权力主受到 削弱的,地诸位侯。不断擅自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
发生,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材的料旗三号诸春进侯秋行争时争霸期霸战,战一争争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
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课件
学派 儒家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代 春秋
战国
主要思想 “仁”和“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仁政”;性善说;浩然之气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道家
老子 庄子
春秋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战国 “齐物”;“逍遥”;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中央集权观;改革观
兵家
孙膑
战国 强调战争规律;“造势”;重视人的作用
课件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 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 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 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墨子 生平
年代: 地位:
战国 国籍: 著作:
墨家的创始人
鲁国 《墨子》
墨 子 的 思 想 学 说
墨子 的影响
“兼爱”或“仁”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 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尚力(热爱劳动)
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
节用、节葬
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
课件
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 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儒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道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法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儒家)
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
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课件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课件
问题导引:
2、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 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 消极影响: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思想中保守的一面,违背了社会 发展的规律。
• 积极影响:“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 思
想在今天
想文化的主流。 “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
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 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件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
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三教九流” 泛指宗教和学术中的各种流派, 后指社会人物复杂多样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 名家、
个君主专制方的法中(神央秘集、权决国策家、。御臣)
势:“权重位尊”的权势、权威
历史观: 历法、史术是、不势断三发者展结的合,。
主张变法革新。
影响
适应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 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课件
(五)孙膑和兵家
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 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 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 用。
士野时人,代冲促破 进变礼 了化法 文士束 化阶缚觉,醒层四。兴处起游说,课件、使讲得学思,极想大活的跃开阔。了视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 因
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根本原因)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 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 跃
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 民间”
主流? 6、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包括哪些主张?
课件
问题导引:
1、如何理解孔子的“仁者爱人”?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理解:“仁”即“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 稳定社会秩序。
• 意义:要求执政者关注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孔子以“仁”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对当今构 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件
孔子:性相近;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
你认为哪个观点是合理的?谈谈你对 “人性”的看法:
• 孔、孟、荀、对“人性”的看法都有局限 性,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来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 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 的发展而发展的。
•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课件
孔子拜谒老子
课件
老子名言欣赏
以柔克刚 以德抱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遇弱示强 遇强示弱 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老子《道德经》
课件
感悟历史
相比较而言,这两位思想家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 说说你的理由。
孔子的进取、德治、爱 人、中庸、和谐等 老子的尊重规律、辩证 智慧等
法国文化部长说到“孔子属 。
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 课件
孔子在柏林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思想的形成, 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课件
基础知识小组互查(5分钟)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何理解?如何做 到?
2、作为政治理论家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3、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4、孔子的思想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5、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3)材料涉及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
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课件
• 【合作探究四】 • 结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相关内容分
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开始瓦解。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
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课件
老子简介
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 春秋楚国人 • 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课件始人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语》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
• (1)你认为孔子的“仁”的含义是什么?通过 什么途径来实现?在治国方面如何运用?
含义:仁者爱人; 途径:忠恕之道; 治国:为课件政以德。
• 【合作探究二】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墨家、纵横家 、杂家课件、 农家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
具逐铁渐器代的替了使过用去和的石牛制耕、的骨推制等广笨,重促易损使的井农田具,由 此出制现走了向借助瓦铁解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
促使井田制走向崩溃。
材料二 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宗法分
课件
孙膑
三、 “百家争鸣” 的影响
对后 世文化 学术的 发展产 生了极 大的影 响: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 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准则;
2、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年 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百家的 思想,共 同构成了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的基本精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