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兹莱的插图设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世纪末英国著名插画家奥勃莱·比亚兹莱以及他的作品,探悉他的创作背景、风格的形成、黑白线条装饰艺术特点以及作品赏析等方面。比亚兹莱插图所表现的优美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神秘的东方氛围的设计风格,以及他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是值得本土插图设计师借鉴的。
关键词:黑白插图新艺术风格线条艺术
比亚兹莱的插图设计分析
目录
前言
一、风格的形成
二、黑白线条装饰艺术
三、另一个创作高峰
结语
参考资料
比亚兹莱的插图设计分析
奥勃莱·比亚兹莱(1872-1898)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黑白插图装饰艺
术家,以其平面装饰风格,清晰优美的线条和强烈的黑白色块而闻名于世。他以惊人的才华和短暂的生命构成了英国绘画史上世纪末最璀璨的一页。
我们一代伟大的革命文豪鲁迅先生这样评价比亚兹莱的黑白插图:“没有一个艺术家,作为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声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一般广阔。”“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性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
——摘自鲁迅《比亚兹莱画选》小引
一、风格的形成
比亚兹莱(1872~1898)少年时代对于戏剧和音乐的热爱,这给他的作品注入了戏剧化的元素;除了对于绘画的热爱,他最想成为的是一个诗人,这使他的插图充满了无尽的浪漫情素和幻想,他用自己的方式精心的描绘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细致入微的刻画每一个细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亚兹莱生活在以新艺术运动为背景的时期,而他的天赋才华无疑让他成为新艺术运动中的一个核心人物。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从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中发展而来,不同于工艺美术运动的是,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主张向自然学习。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
以动物和植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并且受到日本的平面的装饰风格,特别是江户时代的装饰艺术和浮世绘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线条就是力量,线条成为新的装饰性基础。新艺术运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线条装饰倾向或潮流。比亚兹莱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非常前卫激进的人物,是一个纯粹的新艺术运动的设计者。他的作品神秘,黑白分明,唯美,梦幻怪诞,富有装饰意味,除了自身从小受到的戏剧和音乐教育的影响之外,还有当时其他风格的影响。
比亚兹莱的作品早期明显受到布莱克,以及拉斐尔前派风格的影响,他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绘画完全是自学而成。十九岁那年,比亚兹莱拿着自己的画向他一直崇拜的拉斐尔前派画家伯恩·琼斯请教,这位已近暮年的大画家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并对他说:“自然给了你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天赋,我很少或从不劝告别人以艺术为职业,但对于你,我只能如此建议”。伯恩·琼斯的建议对比亚兹莱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促使他鼓起勇气选择绘画作为人生的第一职业,他的艺术也因此明显地带有伯恩·琼斯的影响。惠斯勒的绘画和日本版画也是比亚兹莱艺术风格形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1892年他开始对日本版画感兴趣,东方艺术线条的简练、醒目使他大受启发,比亚兹莱很快就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黑白画装饰风格。与伯恩琼斯相似,比亚兹莱善于发挥想象,极尽女性柔媚,使所绘人物具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强烈的形式感和抽象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黑白线条装饰艺术
比亚兹莱的作品完全用线条和黑白色块来装饰,正如他自己这样说:“把虚拟的精细线条和连续不断的众多的黑点组合起来,以便整个画面产生梦幻般的感觉。”在欣赏比亚兹莱的艺术之后,让我感受颇深的是他的富有神秘气息的东方符号的黑白装饰艺术,唯美,韵律,新奇,怪诞,甚至魔幻。下面就通过分析他的经典传世之作来感受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比亚兹莱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的26年,但是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插画、书籍封面设计、扉页装饰画、招贴画等作品,尤其以插画最为突出。他的插画代表作有《阿瑟王之死》、《莎乐美》、《萨沃依》等。
1892年,比亚兹莱的第一份插图工作,为15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马罗里所写的有关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亚瑟王之死》作插图。比亚兹莱为该本书作了封面,以及20幅黑白插图,100幅题图题尾,350个首字母的装饰画。与学院派的画家不同,比亚兹莱没有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来表现,而是采用了仿木刻的手法,用黑白线描来完成。他以简练、概括而富有装饰意味的线条刻画了所有故事,黑白画的效果所表现出的神秘感;简练、有力的线条表现都奠定了他以后的艺术风格。虽然这种类似版画的特殊方法不像油画那样是一种重要的绘画媒介,但它却能很好地回避比亚兹莱在绘画基础训练方面的欠缺,而发挥他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的天赋,使他在短暂的生命旅
途中充分地展示了他过人的艺术才华。
他为《黄皮书》做的一系列的插图,以为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中的插图最为引人注目。他的《莎乐美》系列插图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轰动。他的作品成为19世纪90年代的象征,其中《孔雀裙子》《高潮》、《肚皮舞》《舞者的报酬》等都是他的经典传世之作。比亚兹莱从惠斯勒那里学习了孔雀的画法。在《莎乐美》的插图创作中,把莎乐美描绘成一个华丽而唯美同时又充满了神秘的气氛的孔雀。构图上比惠斯勒更加的胆大和极端。画面是莎乐美与约翰两个人物,其中莎乐美的孔雀裙占据了画面的大部,使她本身就构成了一支巨大的孔雀翎。她的头上也是蓬勃上昂的孔雀翎,身后是一个圆形的孔雀开屏图案。在西方,孔雀开屏是淫欲的象征,是主动的性诱惑。约翰用直的线和欲走的姿态表示他的躲避。莎乐美的笑容使这些纤细的线条组成的图案仿佛发出甜蜜的咒语,华丽衣饰与放浪的表情构成了一个荒唐的诗句。原诗剧中虽然有孔雀的描写,但旨趣大不相同,比亚兹莱的设计与剧本无关,他在此只建构了一个审美世界。他用寥寥几笔就勾勒了莎乐美曼妙的曲线,把大量的笔墨用在她的奢侈而艳丽的裙上,用的虽然是简单的黑白两色,感觉上确是如此的绚丽夺目。而孔雀鳞片又像龙鳞的大量运用,产生了一种怪诞晕化的装饰效果,成为他的一个经典的象征。
在《高潮》这幅作品中,他的技法更加成熟,构图和线条更加简明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