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城市产生的经济学解释:从历史看,产业革命前,城市的形成主要与军事、宗教、政治等有直接关系;但从目前看,绝大多数的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经济因素是决定城市规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2、市场型城市的产生:
比较优势原理: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市场型城市的产生条件:从生产者的角度,生产率差异足够大,使贸易收益能够补偿运输成本;从商人的角度,贸易公司能实现规模经济;从农业的角度,农业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足以养活城市中的贸易者;(美国历史上的港口城市纽约、新奥尔良;我国宋代以后长三角地区苏州、杭州)
3、工业型城市的产生
规模经济: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产生条件:从生产者的角度,工厂生产的规模经济显著,平均成本足够低,即使考虑工人的通勤费用也有净收益;从农业的角度,农业的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能够养活城市中的工人。
4我国的“城市”包括直辖市、市、镇,其中“市”包括地级市和县级市。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5我国城市的行政层级:1直辖市:与省、自治区同一行政级别: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共4个。2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包括10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3地级市:直属省(自治区)管理的城市4县级市:由省管辖,但由地级市代管的城市
6、1965年,美国的威尔帕﹒汤普森《城市经济学导论》,城市经济学诞生
7、城市经济学的主要派别:1、传统城市经济学:人的自由极其重要;竞争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自由经济系统;不同意通过政府的垄断性的调控和公共政策来纠正外部性问题。政府只应提供纯公共物品。
2、主流城市经济学: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研究如何使社会成员效用水平最大化。市场会失灵:原因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他们观察揭示城市发展规律,而后针对市场失灵,研究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弥补市场不足,以求最大的社会效用,并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成本效益关系,找到一个最优点,使得效益大于成本。
第二章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社会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的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2、城市化的涵义: a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b、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c、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d、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e、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3、城市化的起源: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催化剂”;城市化不是发源于城乡分离、城市诞生之初:城市化起源于工业革命,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对“孪生子”。
4、城市化的测度:1、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Y=Pu/(Pu+Pr)=Pu/P ;Y为城市化水平;P为区域总人口;Pu为城市人口;Pr为乡村人口缺点:1)各国设市标准中人口数量差距悬殊2)行政区划的调整与人为社会政治因素影响3)城市人口的认定较困难
2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 Y=P1/(P1+PA)=P1/P ;P1为非农业人口;PA为农业人口难点:国内近几十年农民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对非农人口认定造成较大困难。
3、综合指标法:综合各种城市要素,建模评测;缺点:各权重因子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通用的测量方式主要为单一指标法;以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测量值。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发生与发展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
(1)产业演进推动的城市化: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由于各次产业间存在着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依次从低级向高级产业转移。形成机制:各产业间的收入弹性差异、技术进步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可以带来城市化水平的同步提升;城市化量的扩张;服务业与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并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加
速器;城市化质的提高。就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主导产业的不断更替,就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2)多元主体推进的城市化:1.“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政府的行政决策及制度安排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规划等政府行为,以及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注: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1978,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08,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
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1958年前,属自由迁徙阶段;1958-1978,严格控制;1958年1月,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1978以后,半开放期;1984年,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1985年,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2001年,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乡镇政府及农民自愿加入城市化进程的自发需求。江浙模式、广东模式。
制度创新推进的城市化:户籍及就业政策、城市发展方针、土地政策等。制度创新通过降低城市化交易成本和系统风险,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迁移的成本,促进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5、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城市化各阶段的特点: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积聚,城市化发展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市化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工商业开始迁往中小城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6、、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集聚经济效益\聚集效益: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或者说不增加要素投入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优位经济效益\优位经济: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益 \外部经济:经济体内部效率提高,但其本身无须支付代价,而由其外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
7、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在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慢;在中级阶段,发展速度加快;在高级阶段,发展速度放缓
2、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就业人口比较)在初级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50%以上,二三产业各占20%左右;在中级阶段,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崛起: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在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稳居首席:第一产业10%下,第三产业上升到50%以上。
3、动力机制的变化:在初级阶段,农业的先导发展和工业的蓬勃兴起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在中级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在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空间形态的变化1)在初级阶段,城市规模较小、数量较少,且功能较单一。城市就像孤岛。2)在中级阶段,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城市由“点”演变成“面”或“带”,形成所谓的“城市群”和“城市带”。3)在高级阶段,由“面”或“带”演变成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结构。城乡之间的界限已变得非常模糊,一体化的趋势大为增强。
第三章城市经济增长
1、城市基础部门模型:基础部门是城市以外部市场为导向的产出部门,可以理解为以出口为基础的产业集合;此外还有很多城市产业主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如零售业、餐饮业等,这些服务部门构成了城市的非基础部门
核心思想是:城市外部(本国市场或国际市场)向本市的基础部门提出需求,本市基础部门又向本市非基础部门提出需求,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这一比例越高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
2、凯恩斯的乘数增长模型:Y=1/(1-m) ×(C+I+G+NX) m为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K=1/(1-m)为增长乘数;
3、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的运用:测算各生产要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各生产要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制定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的调控政策
4、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城市集聚经济会使城市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使城市间经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