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区域一体化下的综合客运枢纽规划探索——以佛山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一体化下的综合客运枢纽规划探索——以佛山为例
孙烨垚
【摘要】在区域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佛山市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对佛山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提供重要支撑。

本文首先分析了佛山市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关键问题。

其次,从枢纽与区域、枢纽与城市的关系角度分析综合枢纽的未来的发展态势,并从宏观层面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措施和调整要点。

【关键词】区域;枢纽;一体化
0 引言
珠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级大都市区域之一,要保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需要制定一系列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环境保护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必须有效应对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挑战,而综合客运枢纽正是实现区域交通通达战略的中的重要载体。

[1]
因此,对珠三角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把握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策略,对支撑区域及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佛山市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历程
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是随着城市化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变化和交通技术革新而发展变化。

综观几十年来的发展,佛山市综合客运枢纽发展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1.1上世纪90年代以前
此阶段为城市化初期(城镇化/工业化)时期,各城市开始步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珠三角区域经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区域运输需求特征表现为离散的城镇之间、低频率的中长距离综合运输,在这一时期,公路网运输体系尚不完善,长距离、低频率运输的铁路客运枢纽较好适应中长距离运输要求,铁路客运站成为重要的区域客运枢纽。

1.2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
此阶段为珠三角处于城市化快速扩张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城市间客运交通需求迅速增长,需求特征由原来有限点状离散型长距离的联系向多极化网状中短距离联系方向发展,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日益密切。

在这一时期,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客流特征变化,区域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步确立了公路在综合运输中的主导地位。

1.3本世纪初至今
此阶段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时期,基于区域轨道交通的高铁/城际轨道枢纽。

铁路技术革新、高铁和城际铁路兴起,以铁路车站为重点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正积极进行新的布局谋划。

2 发展趋势分析
2.1珠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集
综合客运枢纽作为是综合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珠三角各城市规划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和共识。

佛山、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都提出推进城市综合枢纽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升自身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

目前,佛山正推进佛山西站建设,珠海推进港珠澳大桥和广珠城际线,中山积极筹划深中通道建设,加快广珠城际线的建设,江门依托西部沿海铁路、广佛江珠城际,推动江门南站建设。

2.2佛山市轨道时代来临
随着武广高铁建成运营、贵广南广铁路建设推进,广佛环线、佛肇城际线等珠三角城际轨道建设积极筹划,以及广佛地铁开通运营、佛山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佛山市轨道交通时代已经来临。

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和城市地铁网络的大规模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地位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未来以铁路轨道客运站为核心构建综合枢纽将是客运枢纽发展的主战场,佛山市既有以公路客运为枢纽主导发展模式将面临重大挑战。

2.3广佛都市圈同城化融合发展加快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佛山市城区以“1+2+5”组团为集聚区的“指状发展、网络联系”的布局结构,城市空间布局正面临优化整合。

广佛都市圈同城化融合发展,需要依托城市客运枢纽设施作为战略支撑点,以客运枢纽锚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协调客运枢纽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客运枢纽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在枢纽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支持和促进广佛同城化发展和佛山市城市化空间优化整合。

3 引发的若干问题
3.1发展模式面向转变
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各城市之间的交通需求将会不断加强,单纯以高速公路网为主体的运输网络将难以支撑区域未来发展要求;此外未来高铁、城际轨道等交通方式较公路客运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服务,未来将成为区域综合运输的核心交通方式。

旧金山湾区交通目前每周客运量达到超过310,000人次。

[2]
图1 旧金山湾区BART和纽新PATH轨道系统示意图
目前佛山市区域客运交通方式主要依靠公路承担,铁路设施分担率很低。

根据统计,现状公路方式客运分担率达98.6%,而铁路客运分担率仅0.8%,而东京、纽约、巴黎和伦敦等国外几大都市圈,均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综合运输体系。

轨道方式在通勤交通中的比例达到在60%~80%。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综合运输方式结构面临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既有依托高快速路的公路客运枢纽体系难以适应未来发展要求。

表1 四大都市圈轨道交通设施及中心区高峰期轨道方式结构
3.2枢纽布局选址面临挑战
目前佛山市规划建设的公路客运枢纽基本上还是传统上意义上公路客运场站,规划重点考虑的是其交通功能,所以公路客运站选址一般在干线公路附近、城市用地开发较弱的地方。

但是同时应该注意到,综合客运枢纽作为区域之间联系的第一个节点,具有重要的交通价值(transport value)和城市的功能价值(functional value)。

因此,枢纽布局选址不单单考虑解决交通问题,更注重交通和区域、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

[3] [4]
三水汽车站(原规划)大沥汽车站(现状)龙山汽车站(现状)容桂汽车站(现状)
南庄汽车站(
规划)
图2 佛山既有规划公路客运枢纽布局选址 3.3枢纽功能构成单一化
随着区域化和城市化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日益复杂,客运交通枢纽需要将多层次、多方式和多样化需求衔接起来,结合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经验,枢纽功能呈现综合化、复合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表2 纽约大都会地区综合客运枢纽[5] 综合枢纽名称
交通模式 宾夕法尼亚车站(
Pennsylvania Station

城际铁路+市内地铁+长途汽车+市内公交 大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 )
通勤铁路+市内地铁、公交 纽新港口局汽车站(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 )
长途汽车+市内地铁+市内公交 纽约乔治华盛顿大桥汽车总站(Gorge Washington Bridge
Bus Terminal )
汽车站+市内地铁+公交 新泽西日报广场交通中心(Journal Square Transportation
Center ) 城际巴士+通勤铁路+公交
图3 宾夕法尼亚车站和纽新港口局车站 单一化的枢纽功能难以满足客运交通一体化发展需要,但在既有枢纽及规划中存在公路、铁路场站分离,公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缺乏衔接的问题如,顺德汽车站、容桂汽车站、三水汽车站等。

图4 佛山顺德汽车站、容桂汽车站和三水汽车站
4 相关建议
4.1共享都市圈综合枢纽资源
为增强佛山的区域辐射力和城市竞争力,需要大力改善现有的佛山区域交通设施。

目前广州已经基本形成了辐射亚太和全国的海铁空枢纽,广州机场、铁路枢纽是华南区域性综合枢纽。

佛山市提升区域辐射力的最直接就是依托广州资源,建构区域交通联系。

基于广佛同城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加快完善与广州区域枢纽的衔接条件,实现佛山连接世界、辐射全国,构造面向国际和国内的“区域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4.2大力构建以高铁、城际轨道为核心的综合客运枢纽
未来区域高铁/城际轨道将成为区域间联系最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佛山需要构建以高铁、城际轨道为核心的综合客运枢纽,支撑佛山市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

主要考虑以贵广南广铁路引入为契机,推进佛山西站建设,与广州共同形成广佛都市圈国家级铁路枢纽体系,依托珠三角城际轨道,构建面向珠三角区域综合客运枢纽体系。

图5 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
4.3重点整合优化公路客运枢纽功能
公路客运枢纽与高铁、城际轨道站融合,与城市地铁衔接,构建公—铁复合枢纽。

将公路客运站与高铁、城际轨道站和城市地铁站衔接,提高枢纽规模化效应、实现枢纽交通运营
组织的高效运作,集约枢纽用地并减少用地需求,更好地支持促进城市发展。

结合佛山西站、佛山机场等区域设施,布置佛山西站汽车客运站、佛山机场汽车客运站,建设成复合型综合交通枢纽,增强上述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辐射力。

结合城际轨道站,优化调整既有规划三水汽车站、龙江汽车站等公路客运站的选址,实现城际轨道与公路客运站整合布置。

结合城市轨道站,调整南庄、南海汽车站汽车客运站布置。

4.4协调公路客运站周边土地利用
调整、优化整合公路客运场站周边用地,完善道路交通设施,避免车站对城市的分割作用,并充分利用交通综合体为载体建立贯穿车站的交流轴,将客运枢纽两侧的城市街区联系起来,改善两侧交通联系条件,促进车站及周边片区一体化共同发展。

公路客运枢纽经一体化整合(长途、城际、公交等多方式),具有较高的交通可达性,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以促进办公、购物、酒店、餐饮、文化娱乐等潜力开发,带动周边土地升值。

同时,依托枢纽频繁人流,大力促进片区内服务业发展,带动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

重点针对三水汽车客运站、顺德汽车客运站、南庄汽车客运站、南海大沥汽车站周边用地性质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

图6 三水汽车站周边用地调整规划
【参考文献】
[1].罗伯特.D.亚罗, 托尼.西斯. 危机挑战区域发展——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三洲大都市区第三次区域规划[M].蔡瀛.商务印书馆,2010
[2].Kevin Connolly and Marianne Payne. Bay Area Rapid Transit’s Comprehensive Station Plans, Bay Area Rapid Transit, San Francisco[R]. Calif,2013.
[3].郑德高, 杜宝东. 寻求节点交通价值与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探讨国内外高铁车站与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07 V ol.22, No.1
[4].杜恒. 空港与高铁枢纽联合发展的意义和途径[J].综合运输,2010.10
[5].The 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EB/OL]./bus-terminals/pabt -history.html
【作者简介】
孙烨垚,男,硕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工程师。

电子信箱:suny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