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_登岳阳楼_改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 岳 阳 楼
杜 甫
登岳阳楼全景
岳 阳 楼 夜 景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 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 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 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 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 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 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 样的感情呢?
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 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
3、展示成果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 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 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 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 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 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 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 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 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 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 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 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 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探究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庭照 虚 湖, 实 蓄为 交 势下 错 昔闻: 渴望向往已久 文, 今上:如愿以偿甚喜 描今 写昔 洞对
品诗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 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 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 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 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 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 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品诗
1、自主品析
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 最好?试作简要赏析。
品诗
2、深入透析: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 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 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 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 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景色特点: 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须溪 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
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 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 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 感。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 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 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 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 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 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1、听读:字音和节奏
2、单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
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5、背诵
初知意象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 样的感受?
置身诗境
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 及其特点 洞庭水、岳阳楼 吴楚、乾坤 孤舟 辽阔雄伟 开阔博大 孤单漂泊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景
洞庭湖的广 阔无垠,烟 波浩淼与气 势磅礴。
情
孤独凄苦 漂泊无定 忧国忧民
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 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 水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 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 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 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 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 博大深远的意境。
读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hè
tì sì
读诗
二二一、二一二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hè
tì sì
读诗
迁移拓展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 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 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思考
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 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 全诗作简要赏析。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 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 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 要赏析。
“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 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 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 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你联 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曹操《观沧海》 ) 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 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 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 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 意境:博大壮阔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 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 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 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 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 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 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 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 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 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夸张地写出了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特点,想象奇特, 在云间“下榻”,在天上 “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 置身仙境的情景。
谢谢大家
杜 甫
登岳阳楼全景
岳 阳 楼 夜 景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 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 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 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 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 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 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 样的感情呢?
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 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
3、展示成果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 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 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 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 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 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 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 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 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 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 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 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 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探究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庭照 虚 湖, 实 蓄为 交 势下 错 昔闻: 渴望向往已久 文, 今上:如愿以偿甚喜 描今 写昔 洞对
品诗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 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 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 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 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 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 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品诗
1、自主品析
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 最好?试作简要赏析。
品诗
2、深入透析: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 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 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 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 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景色特点: 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须溪 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
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 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 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 感。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 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 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 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 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 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1、听读:字音和节奏
2、单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
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5、背诵
初知意象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 样的感受?
置身诗境
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 及其特点 洞庭水、岳阳楼 吴楚、乾坤 孤舟 辽阔雄伟 开阔博大 孤单漂泊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景
洞庭湖的广 阔无垠,烟 波浩淼与气 势磅礴。
情
孤独凄苦 漂泊无定 忧国忧民
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 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 水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 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 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 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 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 博大深远的意境。
读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hè
tì sì
读诗
二二一、二一二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hè
tì sì
读诗
迁移拓展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 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 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思考
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 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 全诗作简要赏析。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 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 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 要赏析。
“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 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 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 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你联 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曹操《观沧海》 ) 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 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 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 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 意境:博大壮阔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 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 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 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 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 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 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 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 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 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夸张地写出了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特点,想象奇特, 在云间“下榻”,在天上 “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 置身仙境的情景。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