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美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评美文摆脱手机依赖回归人际沟通

据报道,在湖南岳阳,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被一辆驶来的轿车碾压致死,而当时就在不远处,小女孩的妈妈却在低头看手机。此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危害产生忧虑。近年来,因为在马路上看手机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杭州有人一边看手机一边开车,掉进西湖;义乌一男子看手机过马路被疾驶的车辆撞飞……“低头族”在车流中穿梭,险象环生。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似乎更能佐证这一观点。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手机的功能早就溢出了单纯的通信意义,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吃饭、打车、网上购物、银行汇款、朋友间的金钱往来等都可以通过手机简单的操作轻松完成,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更是无以复加。

此前,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虽说“爷爷摔盘离席”只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偶发事件,但由手机引发的各种心理疾患,在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上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

技术是柄双刃剑。尽管手机的便利压缩了时空,虚拟空间里的狂欢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回归现实却是人的精神和情感变得更加空虚和苍白。在地铁里,沉默成为一种默契,人们低着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一旦有人大声讲话,被惊动的人们往往投以反感的目光;在聚会的饭局上,一桌人各玩各的手机,没人说话,间或有人发出笑声,大家会抬起头,疑惑地问“怎么了”。正如小说《手机》的作者刘震云所说:“我就觉得手机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

人们为何会患上手机依赖症?这需要从心理上去寻找病灶。现实的高压往往让人产生逃避的心理,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恰恰迎合了这种心理诉求。久而久之,这种逃避成为一种懒惰,更多的人愿意在虚拟的世界里表达诉求,以避免现实交际带来的纷扰。而手机依赖症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使人渐渐失去社会交际的能力,从而变得保守和封闭。“社会人”变成失控的“工具人”,人被物化、工具化,从而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陌生感。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习惯品质被抛弃,郊游、健身、看书、听音乐等让位于手机、网络,让人的身心逐渐浮躁、虚空,对工具的依赖感日趋加重,最终人与工具形成不可分割的捆绑。

摆脱手机依赖,回归现实的人际沟通,需要重建自信和信任,并形成宽泛自由的交流环境。人们因交际压力而选择逃避,也必将因信任和轻松而释放。一方面,要破除手机依赖症,需要对手机这一现代通信工具有全面的定位评估,需要重拾一些渐渐被抛弃的生活习惯,比如郊游、社交等,这个过程需要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完成。另一方面,身处信息社会,手机功能将越来越强大,从手机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我们在和亲人相处,与别人交往时,不妨将手机调成静音甚至关机,以面对面交流增强沟通效果,增进彼此情谊。然而,要彻底克服对手机的依赖,还得让社会用一种平和的节奏运行,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整个社会有深刻的改造、变革,而这注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遏制校园暴力还要回到教育本质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除了阳光和欢声笑语外,也难免有阴霾和暴力。近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恶性暴力欺凌事件多次被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提出要对全国中小学校学生之间因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以建设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2016年6月,李克强总理更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坚决遏制校园暴力这种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按照此次全国范围内中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时间安排,4到7月为各学校开展治理的阶段,9到

12月为专项督查阶段。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6年度的调查正好于7月完成,可视作对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在初中校园里效果的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在最近的一年里,初中生在校园里被同学推搡踢打过的占17.4%。而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发生的频率达到平均一个月一次从而应被视为重度欺凌的占3.3%。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初中阶段是从小学到大学各个教育阶段中校园暴力的发生率最高的。从这两点可以表明此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

校园暴力的直接后果体现在受害者身上,除了身体上伤害以外,更加持续和深入的伤害表现在心理上。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在受到各种形式的欺凌后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打击,会出现心理抑郁、焦虑、自卑并表现为失眠、饮食紊乱,对上学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生理与行为表现。校园暴力的高发期集中在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这是少年儿童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校园欺凌的经常性受害者会出现缺乏安全感、信任感,自信与自尊降低,攻击性增强等不良的人格特质。这说明校园暴力的不良后果是持续而深远的。除了对于受害者个人的伤害与不良影响外,校园暴力更具危害性的后果是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除了受害者以外,校园暴力涉及的各方还包括校园暴力的施行者、胁从者以及旁观者。

就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各种角色来说,没有任何人能从中获得利益。对于施暴者来说,他们一方面必然承担着可能为其暴力行为受到惩罚的风险,另一方面,以暴力来解决事情的行为倾向会在校园暴力行为中得到强化,这种危险的人格特征会对施暴者一生的工作与生活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对于胁从者和旁观者,校园暴力对他们的危害是形成了一个不良的社会示范,而这个不良示范同样也会作用于施暴者和受害人。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涉及到的所有学生来说,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以暴力取胜的社会,欺凌他人会得到快感,他人与旁观者大多冷漠无情,弱小得不到帮助,正义得不到申张。调查数据的结果显示受过校园暴力与欺凌伤害的同学比没有受过伤害的同学更容易去反过来对其他同学施予各种形式的暴力,这明确地表明了这种不良社会行为示范的后果,而这也是校园暴力最大的社会危害之所在。

在如何看待校园暴力和遏制校园暴力的问题上,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迷思和片面的看法。对于校园暴力,有人认为这是校园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只要是身体不受到严重的伤害,其他形式的校园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容忍的,并且经历校园暴力与欺凌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孩子变得坚强。而在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上,也过多归于受害者个人的特征,提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多是校园里的弱势群体,如身体瘦弱、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不善社交等。

所以,在遏制校园暴力的手段上,更多地主张要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以及应对校园暴力的技巧。另一方面,近年来各方面也过于强调把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惩罚作为遏制校园暴力的最有效手段,认为近年来校园暴力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于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实际上,这些看法都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对绝大多数的校园暴力行为来说,都达不到运用法律手段的程度,而仍只能通过道德和纪律来规范。而那种认为校园暴力具有一定合理性及将其原因和遏制手段归于个人的看法则是相当程度上放弃了人类的社会性,而倾向于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就学校教育的功能来说,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道德、进行爱的教育。所以,在遏制校园暴力上,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教育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结果也显示管理完善、师生关系和谐的初中校园暴力的发生率明显要低得多。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也着重强调了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有效遏制校园暴力这个问题上还是要回到教育的本质,完善学校的管理,加强纪律、道德以及爱的教育,建设一个平安与和谐的校园。

找回语言的温度

语言生活看起来是社会个体的事情,但实际上,语言生活的风气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当今社会语言生活中,人云亦云、照搬照套、复制粘贴的浮躁现象普遍,人们似乎忘记了语言的初衷——“言为心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