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流涕、咳嗽、厌食、流产等症状。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影响力,在养殖业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正确的防治措施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1. 加强猪场管理:

(1)疫苗免疫:及时给予猪只进行疫苗预防免疫,可有效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并防止病毒传播。

(2)严格消毒:定期对猪舍、饮水设施、饲料槽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防止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3)合理饲养: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隔离措施:对新进猪只要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异常症状后再投入养殖场,以避免可能的病毒传播。

2. 提高疫苗的效果:

(1)疫苗选择:选用疫苗时要根据猪场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覆盖范围广、免疫效果好的疫苗,并按照说明书和兽医的建议正确使用。

(2)免疫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疫苗的免疫周期和持续期来确定免疫时间和频率,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3)合理配套:根据疫苗间的免疫抑制效应,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顺序和间隔时间,避免疫苗产生不良反应。

3. 强化检疫工作:

(1)引进猪只检疫:对引进的猪只进行严格的检疫,包括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确保无病毒感染后再引进猪只。

(2)隔离观察:对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隔离观察,观察一定时间,确保无异常症状后再投放到正常猪群。

4. 做好与兽医的合作:

(1)定期请兽医进行检查和询问:定期请兽医来猪场进行定期检查,了解猪只的生长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2)寻求兽医的指导和建议: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兽医是专业的,可以帮助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和解决实际问题。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需要加强猪场管理,提高疫苗效果,强化检疫工作,以及与兽医的合作。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殖业的正常运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对养猪业危害严重。 诊断临床诊断该病一般表现为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持续性发情和不孕等繁殖障碍症状。少数病猪双耳、外阴、尾部、腹下及口腔等皮肤紫绀,很快消失;育肥猪一般感染后症状轻微,多出现呼吸道症状;公猪发病率较低,表现为厌食,精神沉郁,性欲降低。 实验室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间质性肺炎是此病的最常见的病变,另外还可见心、肺、肝、脾、脑等组织器官毛细血管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微循环障碍。 抗原检测:荧光抗体技术和免疫酶技术可直接用于检测组织中的PRRS抗原。病毒分离也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首选材料是肺、扁桃体、脾、淋巴结和血清,可用于病毒分离的细胞有原代细胞PAM、传代细胞CL2621和恒河猴肾细胞系Marc-145。 抗体检测:目前已建立起了数种抗体检测方法,如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血清中和试验(S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但常用ELISA试验和IFA试验。 防治做好引种时的检疫工作。大力提倡自繁自养,但需引进种猪时,应选择无病史的猪群,并索取官方兽医检验证明,对新购入猪应隔离检查8周以上,确认无PRRS方可混群。

加强猪场的防疫管理。落实与外界隔离措施,及时检查猪场是否存在PRRS猪,对种猪定期进行抗体监侧,阳性者及其仔猪坚决淘汰。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消毒,提高日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有效控制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 明确免疫目的、制定免疫制度。免疫注射对感染PRRS病毒的猪只能减轻临床症状,但不能根除PRRS。免疫注射对正在患PRRS的猪群和风险性高的猪群是有效的。免疫注射并不能保证100%不发病,因而不能完全依赖免疫注射。还应制定一种切实可行的免疫制度以预防和控制PRRS病毒的感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养猪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呈地方流行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1、临床症状急性型。①母猪:是主要的受害猪群。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发热(40~41℃)、咳嗽,并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部分母猪双耳、腹部及其外阴部皮肤出现一过性青紫色血斑,所以有人称该病为蓝耳病。还有部分母猪出现肢体麻痹性神经症状。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流产率可达50%~70%)、死胎(可达35%)、木乃伊胎(可达25%)和产出弱仔猪。流产胎儿多发生在妊娠后期,而后出现重复发情、受胎率低(受胎率可降低5%)。 ②仔猪:以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感染后症状明显。早产的仔猪,在出生后当时或几天内死亡。大多数初生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不振,呼吸困难,眼睑水肿,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肢麻痹,打喷嚏,嗜睡。有的仔猪耳尖、耳边、四肢末端和腹侧皮肤发绀,死亡率高达80%~100%,而耐过的仔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③生长猪和肥育猪:对该病的易感性较低,感染后仅表现轻度的临床症状。④种公猪:发病率较低,一般为2%~5%。公猪感染后,主要表

现为一般性临床症状,但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活力降低,配种受胎率下降,精液可带毒,4周后才能逐渐恢复。慢性型。此为该病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亚临床型。感染猪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或有很轻微的临床症状。种公猪表现轻微的嗜睡、厌食和轻微发热。但种公猪感染后至少21天仍可通过精液排毒,若与种母猪交配防治,则可将此病传染给母猪。2、诊断要点抗体检测。目前可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易于操作,最为常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已有商品化的试剂盒)四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病理组织学检查。间质性肺炎是常见的变化,还可见到脑炎、心肌炎等病理变化。在诊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与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瘟等相鉴别。3、预防措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进行依法管理,因此要采取“双轨运行”、群防群控的技术措施,进行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要加强猪群的药物保健(预防)。在母猪哺乳期、断奶前后、保育阶段、生长阶段,要定期地进行预防性保健:电解多维(或支原净)+金霉素(或抗病毒1号)+阿莫西林等,每个月保健5~7天。预防其他细菌感染,提高抗病能力。4、治疗措施猪群发病后,要及时控制疫区,就地扑灭传染源。紧急接种疫苗,提高特异性免疫力,保护好易感猪群。对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猪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主要影响猪的繁殖和呼吸系统。该病主要通过病毒的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传播,是猪场中 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将介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是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关键措施之一。要加强猪场的管理,做 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要加强猪场的禁止外来猪只进入的措施,避免病毒通过猪只间的接触传播。在进出猪场的人员和车辆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管理。 二、加强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市场上已经有多种猪繁 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疫苗可以选择。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可以帮助猪免疫系统形成保护 性抗体,减少病毒的传播和病害的发生。疫苗接种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疫 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三、管理猪群健康 猪场应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保持猪群的健康状态。猪的饲养环境应注意保持舒适和 卫生,饲喂合理的饲料,定期进行体检和疾病监测。对于病情较重的猪应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还应加强猪群的营养补充和饮水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 四、加强环境监测 猪场应定期检测环境中的病毒污染情况。通过对环境中空气、饲料、水等样品的采集 和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病毒的存在和传播情况。一旦发现病毒污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 行处理,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五、加强人员培训 猪场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他 们应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病症,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还应加强人员的个人卫生和 防护意识,注意洗手和消毒,佩戴口罩和防护服。 六、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药物 治疗中,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照规定剂量和用药周期进行使用。还应注意药 物的质量和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药物。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是人类重要的食用动物之一,而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保障猪场生猪健康、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在日常养猪生产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常见猪病的预防,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保障猪的健康成长。本文将对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做一介绍。 1. 疾病:猪瘟 预防控制措施: (1)猪瘟疫情预防工作是猪业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防疫工作要执行到位。 (2)猪舍要保持干燥,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猪舍。 (3)注意饲料、饮水的卫生,注意从正规场所购进有保障的生猪。 (4)严格执行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瘟的最有效手段。 2. 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预防控制措施: (1)猪场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治工作要做好,关键是要注意猪舍的卫生环境。 (2)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染物,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畅通。 (3)定期对生猪进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注意生猪饲料的卫生,尽量避免受到外界病菌的侵害。 3. 疾病:猪传染性胃肠炎 预防控制措施: (1)保持猪舍环境的干燥和通风,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 (2)适时的背后丢药预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湿冷季节表现得更为明显。 (3)注意病猪与健猪的分开饲养,坚决销毁病死猪、外来病猪。 (4)注意猪场周围环境卫生,病原体可能通过空气、粪便、饮水、食料以及鼻分泌物传播,要做好疾病传播的控制。 预防控制措施:

(1)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熟悉、常见的猪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传染能力非常强。 (2)对于猪链球菌病,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的消毒,把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扫。 (3)合理、有规律的投喂饲料,让猪保持好的状态。 (4)合理调配疫苗,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预防控制措施: (1)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过空气、食水、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很强。 (2)合理的健康生产管理,均匀合理的喂养,合理的防接种疫苗。 (3)及时消毒,保持猪场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 7. 疾病:口蹄疫

最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正确诊断和预防【动植物养殖】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正确诊断和预防 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正确诊断 1、临床症状:临床经验表明,阴性猪场暴发PRRS和阳性猪场的发病特点及临 床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前者以母猪繁殖障碍(孕猪的死产或早产等)和哺乳仔猪的高死亡率(高达40%)为特征,有的早产胎儿脐动脉有出血斑点,三周龄以内的 哺乳猪呈现眼睑水肿;后者以保育仔猪及哺乳后期仔猪的呼吸综合征为特点,如有其宏观世界病原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可高达20%~40%,而母猪繁 殖障碍不突出,大约为5%~10%。 2、血清学检查:实践证明,血清学检查是确诊猪群是否有PRRS感染或流行的 必要手段,关键在于用好的诊断液,以减少或避免出现误诊。 3、病原学检查:在各种病原学的检查方法中,PCR技术最具有实用意义,样 品用可疑病猪的淋巴结、脾、肺等组织。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 在目前,疫苗仍然是我国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并在一些传染病的控制中发 挥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到PRRS,情况究竟如何呢?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又怎样?国内 外专家有两种观点,即可以使用活疫苗和慎用活疫苗两种观点,笔者较偏向于第二种观点,也就是慎用活疫苗,其原因有: 1、猪场PRRSV的毒株不同,因此使用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不能确定,也许在某 些情况下使用活疫苗有效,但在一般情况下,活疫苗的免疫不能预防该病的发生。 2、PRRS的流行学特点,表现为持续性感染,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凡是能引起持续感染的疾病,疫苗免疫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3、PRRSV属于RNA病毒,RNA病毒是极易变异的,那么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就 是一个未知数。

4、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但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可以给感染猪场的母猪接种以产生免疫力;另外,在阳性猪场和感染猪场,也可以采用后备猪通过接触基础猪来获得PRRS免疫力的做法,该项做法比较可靠,也是行之有效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因、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因、流行病学及防 治措施-养猪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所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疾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此后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该病例的报道,我国于1996年由郭宝清等在流产胎儿中分离到PRRSV。近年来,全国许多省份都有该病流行的报道,是我国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因、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1、病原该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1991年在荷兰兽医研究中心,从感染的病猪分离得到,并命名Lelystad病毒(LV)。病毒粒子呈卵圆形,有囊膜,直径50~65 nm,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分为两个毒株型,即欧洲型和美洲型,两者在抗原性上有一定的差异。2、流行病学目前,猪是唯一感染PRRSV的动物,其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育肥猪发病较温和。该病可以通过空气、直接接触、精液及粪便等多种途径传播,还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胎儿致病。另外,猪场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也是该病流行的不利因素。3、诊断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妊娠母猪后期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率高,发病仔猪出现间质性肺炎的特征性病变及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PRRS。但该病的确诊还有赖于实验室诊断,其方法分为血清学诊断和病原学诊断。3.1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试验操作容易,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的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建立四种

检测PRRSV抗体的方法: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血清中和试验(SN)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3.1.1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IPMA由Wensvoort等在1991年率先建立,是当时最早用于PRRSV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至今仍是常用的检测手段。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从感染后6天的猪体中检测出PRRSV抗体。但由于该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一定主观性,须肉眼判断,所以不适于大规模检测。3.1.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IF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在美国被广泛应用,该法需细胞培养、荧光镜检,结果依肉眼观察,具有一定局限性。3.1.3 血清中和试验(SN)SN特异性好,但由于中和抗体出现时间较晚,不适用于早期诊断。Yoon等人为添加20%新鲜猪血清或小鼠血清增加补体含量,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可在PRRSV感染的早期作出诊断。3.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ELISA主要用于PRRSV抗体检测,具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性。Dea[5]等建立的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工感染的猪检测结果表明,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达到100%和96%。 3.2 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与其他的诊断方法相比,除了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外,还可以鉴定毒株类型,并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提供了方法依据。另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病原学诊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和分子生物学诊断。3.2.1病毒分离与鉴定取病猪的肺脏、血清或淋巴结,将其病料接种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或传代细胞系CL- 2621、MarC - 145进行培养,经传代后出现特征CPE者,表明病毒分离呈阳性。也可将细胞培养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夏季常见传染病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夏季常见 传染病之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我国内地于1996年首次在暴发流产的胎儿体内分离到PRRSV(引发蓝耳病的病毒)。近年来,美国流行一种严重的生殖道疾病称为急性或非典型PRRS,是由新型毒力更强的PRRSV 毒株引起,由此说明PRRSV正在不断变异,这对控制和扑灭该病提出了严重挑战。 本病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育肥猪发病温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可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往外排毒,有证据显示感染猪在临床症状消失后8周仍可向外排毒。 本病传播迅速,只要经呼吸道感染,因此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高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本病也可垂直传播。公猪感染后327d和43d所采集的精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714d从血液中可查出病毒。以含有病毒的精液感染母猪,可引起母猪发病,在21d后可检出抗体。怀孕中后期的母猪和胎儿对PRRSV最易感。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养殖密度大,可促进本病流行。 猪病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4d。 1、根据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母猪病初精神倦怠、厌食、发热。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这种表现往往持续6周,而后出现重新发情的现象,但常造成母猪不孕或产奶量下降,少数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一过性血斑。有的母猪出现肢体麻痹性神经临床症状。 2、仔猪以228日龄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明显,死亡率高达80%。早产仔猪在出生后当时或几天内死亡,大多数出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安、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的仔猪耳部发紫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 3、育成猪双眼肿胀,发生结膜炎和腹泻,并出现肺炎。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精液量少。 猪病防治: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疗法,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对症疗法。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这项工作应反复进行。此外,应加强进口猪的检疫和本病的监测,以防本病扩散。 通过血清学方法可以检测到PRRS体液免疫应答,在感染后714d 可以检出特异循环抗体,并可持续1年以上。 目前国内外均已研制成功弱毒疫苗和灭活苗,一般认为弱毒苗效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 控措施-养猪技术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携带的病原体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危害断奶后的保育猪及早期生长的育肥猪,病猪的主要特征为咳嗽、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发热、厌食,猪只体重迅速下降,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猪生长缓慢,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1、病因分析病原性因素。多种病原体之间混合、并发或者继发感染都能够引起该病。例如,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都是引起该病的潜在病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都是继发引起该病的病原,也是造成病猪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引起该病的根源是猪支原体肺炎,其导致机体更加容易感染猪胸膜放线杆菌等细菌以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病毒。环境和应激因素。气候剧变,猪群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温度明显变化、湿度过大,通风较差,空气质量较(即含有较高水平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以及长途运输、断奶、转群、混群等,都能够诱使该病发生。机体免疫力降低。猪摄取营养不足或者患有疾病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免疫抑制性疾病等,都容易引起该病。2、临床症状病猪在急性期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精神萎

靡,食欲不振或者停止;眼分泌物增加,发生结膜炎;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呈现典型的腹式呼吸。大多数病猪会由急性转变成慢性,主要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或者停滞,机体消瘦,死亡率升高或者形成僵猪。哺乳仔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呼吸困难,并伴有神经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生长育肥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发热,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条件较差或者发生混合感染,会导致临床症状明显加重。3、实验室诊断该病可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死猪的剖检变化,结合最近一年内发生过的各种疾病,可进行综合判定。如果需要确诊则要采取病原鉴定,即在无菌条件下取病猪的鼻分泌物、血液、肝脏、肺脏等病料,经过染色镜检观察病原体形态,经过培养分离得到纯化病原,通过生化试验鉴定具体病原,并结合动物接种试验进一步确定,根据以上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果是由于细菌引起发病,需要时还可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4、防控措施免疫预防。猪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适合本场情况。尤其是要加强母猪免疫,确保后代仔猪经由吮食初乳得到充足的母源抗体,从而防止在哺乳阶段感染疾病。同时,仔猪还要适时免疫接种各类疫苗,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由于混合感染细菌和病毒而引起的呼吸道病。母猪在配种前或者分娩前大约1个月必须接种猪喘气病菌苗、猪瘟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以及蓝耳病疫苗。如果猪场发病严重,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免疫接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猪萎缩性鼻炎和巴氏杆菌二联苗、副猪嗜血杆菌苗等,确保机体健康状况良好,防止其在产房内排出病原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 4、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 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 8、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如今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如今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猪繁殖与猪呼吸综合征综合防治措施

猪繁殖与猪呼吸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措施 近年来,猪繁殖障碍类疾病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生日益严重,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传播与蔓延愈演愈烈,给养猪企业、尤其是给种猪场带来了难以估算的损失。 PRRS于1996年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首先暴发,随后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初次暴发该病主要表现为母猪的急性繁殖障碍,最明显的表现是流产率极高,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的发生明显增多。仔猪成活率不到10%。猪场一旦感染PRRS就很难根除,PRRS病毒往往会在猪群中无休止地循环传播,虽然母猪的急性繁殖障碍症状明显减轻,但由于规模化猪场仔猪的不断产生,敏感种猪的频繁引入,使该病表现为仔猪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显著增高,并伴有敏感种猪的散发性急性繁殖障碍的发生,因此,PRRS会长期影响猪场的生产。多年惨痛的教训也证明:那种认为PRRS会在已暴发过的猪场自然平息的观点是不科学的,由于受这种观点的影响,使PRRS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PRRS的肆虐,已逐步为广大养猪企业接受。由于该病可引起猪的免疫调节紊乱,可导致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以及疫苗免疫程序不当和继发感染疾病的防制措施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常常导致PRRS的防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控制PRRS呢?根据PRRS在猪场发生的具体情况向同仁推荐一些较为有效的疫苗免疫程序和综合防制技术。 1 疫苗

目前疫苗免疫是预防PRRS的主要手段,PRRS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在国外已经商品化。PtanaDura(1997)报道应用西班牙毒株研制成功一种灭活疫苗,用于免疫母猪和公猪效果不错,该苗需进行2次(间隔3周)基础免疫,对怀孕母猪的攻毒试验表明其免疫保护率可达70%以上;Rogan等(1999)研究表明:PRRS灭活疫苗免疫猪后,能刺激猪产生抗ORF5、ORF6、ORF7编码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并能降低毒血症和阻止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 美国的Gorcyca等研制的弱毒疫苗,可用于318周龄猪和后备母猪的免疫,在接种7天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免疫期可达16周。弱毒疫苗接种后,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较短,田间试验表明这种苗对PRRS 流行地区的保育猪和哺乳猪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哈兽研郭宝清等于1996年首先分离到国内的流行毒株(CH1a)。利用该分离株在PRRS病毒专嗜Marc145细胞上连续传代,获得了1株可用于疫苗生产的适应细胞传代的疫苗毒株。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PRRS灭活疫苗,经田间试验证明免疫保护率在85%以上,已经现地推广应用100多万头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与此同时,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采用国外引进的弱毒疫苗种毒研制成功了PRRS弱毒疫苗,该疫苗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特别是对PRRS流行地区的保育猪和哺乳猪有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对PRRS暴发猪场的紧急预防接种也有明显的效果。 2 非疫区和PRRS阴性场的疫苗免疫程序和综合防制措施 2.1 疫苗免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