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贺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

浅论李贺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

李贺(约公元770-816年),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李白齐名,被誉为“豪放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不羁、奔放激昂、意象丰富、独特奇崛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对后世诗歌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贺的诗歌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他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

和所倚赖的文化背景上。

李贺的生平经历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李贺自幼聪慧好学,博览

群书,深受古典诗歌和民间歌谣的熏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在家乡和长安这样的文化名城,他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李贺接触和学习了大量的古典诗歌,从中汲取了养分,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表现手法。李贺还曾游历各地,见识到了各种各样

的风土人情,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他的诗歌里充满了对自然、对人与世界的独到见解,这些都与他的生平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贺的性格特点也是其诗歌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李贺性情豪放,胸怀壮志,不

拘一格,敢为天下先。他对传统诗歌形式提出了挑战,注重意象的丰富和生动性,大胆采

用明喻、暗喻,使诗歌表现手法更加生动丰富。李贺性情豁达,不拘小节,有很强的创新

意识,敢于突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敢于挑战读者的审美习惯,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

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特点,使得李贺的诗歌在当时的文坛上脱颖

而出,成为一位备受赞誉的诗人。

李贺的诗歌风格也与他所倚赖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

极其辉煌的时期,有着丰富多彩的诗歌传统。李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受到了许多

前辈诗人的影响,同时也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贺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敢于挑战

传统,这在当时的文坛上是非常前卫的,也为他的诗歌赢得了更广泛的赞誉。唐代社会的

开放包容也为李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的诗歌表现手法大胆奔放,意象丰富

多姿,更符合了当时读者对诗歌的审美取向。

李贺的诗歌艺术风格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他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的影响,也有他所倚赖的文化背景的推动。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得李贺的诗歌在中

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一位备受后人推崇的“豪放诗人”。他的诗歌艺

术风格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浅论李贺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

浅论李贺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 李贺(约807-约847),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白居易齐名,被誉为“李杜”。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奔放不羁、豪放不羁的风格,被誉为“诗仙”,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贺的诗歌艺术风格形成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个人性格、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李贺的生平经历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史书记载,李贺生于长安(今西安),少年时期便受到文化的熏陶,深受著名文人韩愈的影响。后来,他考中进士,担任过宫中四监官之一,出使边疆等职,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尤其是他在边疆的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汉族与异族的文化碰撞,从而形成了跳脱传统的诗歌表达风格。 李贺个人性格的特点也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传记记载,李贺性格豪放不羁,好酒作诗,不拘小节。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充满激情与张扬,反映了他个人豪迈、不羁的性格特点。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的表达,这些都是他独特的个人性格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文化环境也是影响李贺诗歌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唐代,诗歌创作是社会上层文人的主要活动之一,文人们通常都有着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李贺受到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学习了前人的诗歌艺术风格和技巧,同时也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 李贺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受到生平经历、个人性格的影响,也受到了当时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奔放不羁,充满奇思异想,表现了他对生活和文化的独特理解和阐释,为后世诗人树立了激情澎湃、奔放不羁的典范。李贺的诗歌艺术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贺的诗歌特点

李贺的诗歌特点 提及古代诗歌 ,人们常常会习惯性地联想到唐诗 。唐代,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浓厚的文学 氛围造就了一批杰出的诗人, 脍炙人口的佳作层出不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关于李贺的诗歌特点,欢迎阅读。 李贺(公元 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仕途蹭蹬, 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 诸王孙”的李贺, 目睹朝政昏暗, 国势衰微, 加上自己遭际坎坷, 因而愤强激越, 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 形成了“长吉体”诗风。 李贺天才奇旷, 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 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总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的艺术特色。 一、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 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 奇特的构思是长吉体成功的因素之一。 李贺创作诗歌感情 炽热,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想,画 面气象万千, 新意迭出。 想象在唐诗中起重要的作用, 它与比喻和夸张关系密切, 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都来自诗人丰富的想象。李白 和李贺都是典范。然而,李贺同李白最大的区别,在于李贺诗作想象十分奇 特,并妙用大量通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获得更高 层次的审美享受。 使作品更具艺术的震撼张力, 达到袭人心脾的效果。 幽幻神奇、 缥缈无端。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 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赞叹了他的高超的琴艺。诗中描绘琴声时运用 了多种艺术手法, 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 “敲水玉”, 还有以“挟剑赴长桥” 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人耳目一新。又运用通感的手法, 以视觉写听觉。用“别浦云归”、“芙蓉叶落”、“秋鸾离”形容琴声的清悠优 美,以越王夜游天姥,仙女骑鹿渡河形容琴韵的轻盈飘逸。更见匠心独运,令人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征呢?下面来看看! 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看他的《恼公》一诗,铺写人物形貌风神不遗余力,词语求新奇,华丽的藻绘触目皆是。前人论此诗,多说晦涩不通。其实李贺的这首诗,用了许多省略,许多暗示创造了一个隐约朦胧的境界,我们尽可以在不理解中欣赏诗里的清词丽句和奇妙的思致。“歌声春草露”妙在以春草上露珠状写歌声圆润清亮,妥贴切当。“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极能摹写美人的风姿绰约,娇绕万种。诗中的描写繁密跳断,又时有重复。这正如一簇野花,枝枝香气四溢,色彩艳丽,而花枝丛杂,缺少安排。但是我们可以在这种丛杂中体味到触目皆春的美感。而《恼公》末四句从两方落笔,前二句写出丽人难近的怅惘(“汉苑寻宫柳,河桥阂惊钟”。)后两句写出家中妻室对诗人情遇难再的幸灾乐祸,更是奇特中带着诙诡。(“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奇情幽思是李贺的绝大长处。我们看《苏小小墓》,诗人从幻想中的幽灵着笔,兰露如泪,兰花如烟,如茵绿草,松风水冷,组成了一个幽灵的世界。《湘妃》、《秦王饮酒》、《秋来》等都有与此相类的特点,成为李贺诗歌中一个很鲜明突出的现象。 中唐诗坛产生出李贺的这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诗歌,一方面是唐诗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唐诗到李杜,题材的广泛、手法的变化、体裁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境地。他们是丰碑,更是不易跨越的障碍。中唐诗人的境况即是为此:前辈诗人的辉煌成就可以给他们以借鉴,诗坛的喧嚣过后他们能够在师承之中冷静地有所扬弃,有所创新——形势逼着他们要有更细微的观察体会,更深刻的挖掘,更广泛的开拓。和李杜相比,中唐诗家调不那么流畅了,格不那么高了,气不那么浑厚了,胸怀也不那么宽广了,但他们的体裁、手法、句式也有了更多更大的变化,这种发展的结果即是中唐诗坛的百花齐放、各占风流。中唐诗坛上风格多样的诗歌,正体现了这种最可宝贵的独特性,所以也正是其个性和成就所在。

谈谈李贺诗歌的独创性

谈谈李贺诗歌的独创性 谈谈李贺诗歌的独创性 李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李贺诗歌以奇崛冷艳,朦胧晦涩,虚幻荒诞的独特个性而著称。 李贺诗歌是中唐璀璨诗坛上独具风采的一笔。他也被称认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富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1]无论他奇诡的诗风,艳丽的遣词用语,幽冷的意境,还是瑰丽的神鬼世界都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给人无限的审美感受。盛唐时期明星璀璨,诗歌创作达到了最高峰,中唐诗人似乎难以为继。在大历十才子为主要创作者的中唐前期,他们的诗歌或描绘山水、或吟唱隐逸,风格不出清雅一派,在内容和风格上,流于平庸,没有太大新意和发展。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努力打破传统的诗歌风格,改变以往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追求诗歌内容和语言的新颖,和体格的变化,于是出现了韩孟诗派以求新求变为艺术追求的诗人群体。年辈较小的李贺,深受韩愈的赏识,在诗歌创作上展现出高超的才华。他的诗歌,继承了韩孟诗派诗人“奇崛险怪”的艺术追求,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表现出光怪陆离,想象非凡,造语奇特的特点。有人称之为语言的“陌生化”(田耘《李贺诗歌的“陌生化”特征》),也有人称之为“边缘性”(杨远义《论“鬼才”李贺诗歌的边缘性》),或表述为“过度修辞”(蒋寅《过度修辞:李贺诗歌的艺术精神》),无论哪种表述,都是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的表现。 一、“冷艳”的语言风格 在李贺诗歌的语言风格上,历来人们以“冷艳”二字概括。他的作品里有大量的诗句运用了秾丽的色彩词,比如“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色、“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紫色、“三十六宫土花碧”中的绿色等。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序》中说“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 [2]。他用这些艳丽的词汇勾勒出一幅幽冷的图画,如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描述冷落荒芜、被时光流逝洗尽铅华的汉代宫殿:有雕刻着精致图案的栏杆,悬挂着芳香花朵的桂树,碧绿茂盛的苔藓;在《开愁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代,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浓厚的文学氛围造就了一批杰出的诗人,脍炙人口的佳作层出不穷。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昏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总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奇特的构思是长吉体成功的因素之一。李贺创作诗歌感情炽热,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想,画面气象万千,新意迭出。想象在唐诗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与比喻和夸张关系密切,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都来自诗人丰富的想象。李白和李贺都是典范。然而,李贺同李白最大的区别,在于李贺诗作想象十分奇特,并妙用大量通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使作品更具艺术的震撼张力,达到袭人心脾的效果。幽幻神奇、缥缈无端。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赞叹了他的高超的琴艺。诗中描绘琴声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敲水玉”,还有以“挟剑赴长桥”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

李贺诗歌的个性化艺术特征

李贺诗歌的个性化艺术特征 李贺诗歌的个性化艺术特征 李贺的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关于李贺诗歌的个性化艺术特征是什么呢? 李贺的诗以凄艳诡谲的诗风,“惊迈时辈”,在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独树一帜,其诗歌意象风格独具,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关于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超越现实的荒诞险怪 艾青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可以说是最富于想象的诗人之一。李贺的想象,是一种常人的思维很难进入的、甚至近于病态的天才幻想。正是这种丰富奇特的想象,使得李贺笔下的诗歌意象“幽深诡谲”、“奇而入怪”。对李贺诗歌意象的这一美学特点,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里有非常形象的概括:“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李贺诗歌意象的“奇而入怪”、“虚荒诞幻”首先表现为大量超现实意象的塑造。李贺深受屈原、李白的影响,为表达其苦闷情怀,总是竭力创设虚幻的、超现实的意象世界,如:“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等。比如同样是称颂丝织品的精美奇绝,白居易的《缭绫》基本上是从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提炼出意象来进行比喻:“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而李贺《罗浮山人与葛篇》却是大量借用让人感到诡异莫测的意象来表达:“博罗老仙时出洞,千载石床啼鬼工。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李贺诗歌意象的“虚荒诞幻”还表现为在塑造现实意象时,不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样式去加以描摹,而是经过移位和变形,重新拼合在一起,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比如在李贺的笔下,风可以是酸的:“东关酸风射眸子”;鱼能够当坐骑:“放妾骑鱼撇波去”;浮云会发出水声:“银浦流云学水声”……凡此种种,无不给人以新奇的感受。钱钟书有一段话虽然不是直接评价李贺的,但用它来概括李贺

李贺诗歌艺术特色

李贺诗歌艺术特色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艺术特色 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6],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秋来〉可见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 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 设色秾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又引谭友夏云:“诗家变化,盛唐已极。后又欲别出头地,自不得无东野、长吉一派。”钱锺书的《谈艺录》辟有八章是专论昌谷诗,说李贺在六朝作家中最近鲍照,除在诗中说鬼外,“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又说“若偶然讽喻,则又明白晓畅,如《马诗》二十三绝,借题抒意,寄托显明。”钱锺书发现李贺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符合西方几个著名诗人(如英国的柯勒律治)的风格[7]。葛瑞汉在《晚唐诗选》中称李贺:“久被漠视之后,最近才被重新发现的诗人。” 思想内容 李贺的诗多方面反映中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其诗歌的思想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坚持正统,反对藩镇割据,歌颂历史上为国家统一和在中唐平叛乱战争中作出过贡献的英雄人物,揭露并抨击藩镇叛乱、祸国殃民的罪行。如:《猛虎行》。

反对宦官专权,揭露他们扰乱朝政的祸国罪行和无能懦怯的丑态。如:《汉唐姬饮酒歌》。 无情揭露贵族官僚集团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腐朽生活。 反映自身和朋友的不幸遭遇,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有力地抨击任人唯亲的腐朽政治。如:《赠陈商》、《崇义里滞雨》。 揭示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对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如:《南园十三首》其二。 宣扬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神仙迷信,尖锐的嘲讽统治阶层追求长生的愚蠢行为。如:《苦昼短》。 作品分类 神怪诗 以描写鬼神怪异为题,是把楚辞的浪漫主义与唐诗的圆熟技巧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此类作品不算多,但在李贺诗的名作中,一半以上是属这类,后世诗评家称李贺为“鬼才”,称其诗为“鬼仙之辞”。例如《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 此诗本是写一片墓地景色以及诗人凭吊之情,但当诗人异想天开 地唤出一个美丽的精灵在其间活动时,死气沉沉的墓地就蓦然平添了种种幻觉。墓地上的一草一木、一风泉一燐影,都因精灵而跃跃欲生。李贺将可爱与可怖揉合在一块,这样撼动人的力量,决不是一幅客观景物的描写能够相比拟的。 讽喻诗 以唐代现实中的社会矛盾作为素材,而以古乐府和新乐府的形式创作。这类诗是李贺诗中较富思想性的一部分。诗人充分运用比兴和歌谣手法,巧妙地讽刺丑恶,热情地讴歌美好、激越地指斥不平,这些诗兼有民歌的清新明快、形象生动和格律诗的锤炼精粹,在唐代乐

分析李贺诗的艺术特征

分析李贺诗的艺术特征 分析李贺诗的艺术特征 李贺诗在中唐诗坛风格独特,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中唐诗人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很高,所以在中唐诗坛上流派很多,风格多样。但李贺的诗个性很突出,有自己奇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李贺的诗极富艺术魅力,很多人喜欢他。但他只活了二十七岁,可以说才高命短,很让人遗憾。倘若天假其年,相信他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来,那中国文学史就更精彩了。 天妒英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常见的事,虽然让人难受,却也无可奈何。所以杜甫就说:“魑魅喜人过,文章憎命达。”也算是看透世事了。看看历史上的著名诗人,那个不是人生坎坷,命运蹭蹬?屈原忠而被谤,一腔忧愤,自沉汨罗的遭遇成了后世文人永久的感叹唏嘘。欧阳修说:“非诗能穷人,殆穷而后工也。”清代的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说的都是同一道理。 李贺虽然是皇唐旧孙,可也命途多舛。到他的时代,李唐王朝已经衰落了。皇帝不思进取,大臣醉生梦死,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可李贺偏偏想有番作为。不想事与愿违。先是有人借他父亲名肃,进”同音,阻止他参加科举考试;后来也就做了个太常寺的封礼郎,终生郁郁不得志,在苦闷绝望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 但李贺的诗却作的很好,在他现存的243首诗中,名篇佳作不少。连毛泽东也很喜欢他的诗。李贺的诗确实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李贺喜欢把繁华的事物放在惨淡的意境中,在强烈的反差中体现出一种繁华走向衰败的萧条景象。这是唐王朝从贞观之治走向安史之乱的真实写照,也是李贺自己家世衰落的真实写照。李贺的诗歌像一个衣着豪华却已走向末路的王孙,也像一个浓妆艳抹、外表华丽,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黯然落泪的女郎。“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春天的夜月本来是怡人之景,但一两声鸦啼又凭添出了几分哀伤的情调。朱络

李贺的诗歌作品风格

李贺的诗歌作品风格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作品风格: 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语言悲冷凄苦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李贺把诗歌作为呕心沥血和事业,其母说他“呕出心乃已”。他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冷峭。宋代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云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秋来》这首诗中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悲冷的意象充分体现了李贺语言的艺术特色。别具一种魅力。 选词炼句,不落窠臼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 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在短暂的人生中,呕心沥血,标新立异,创作了二百多首光辉的诗篇,其风格独特、艺术高超,自成“长吉体”诗风。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总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是长吉体最为成功的因素。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①马克思把“想像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入类发展的伟大天赋”②。李贺创作诗歌感情炽热,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想,画面气象万千,新意叠出。想象 幽幻神奇、漂渺无端。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赞叹了他的高超的琴艺。诗中描绘琴声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敲水玉”,还有以“挟剑赴长桥”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人耳目一新。又有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用“别浦云归”、“芙蓉叶落”、“秋鸾离”来形容琴声的`清悠优美,以越王夜游天姥,仙女骑鹿渡河形容琴韵的轻盈飘逸。更见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通感的运用使诗作灵感激荡,意趣横生,韵味深长。 出神入化,想落天外。如《梦天》,诗人把月亮的幽光幻想成蟾、兔的泪水,把天空的云层描绘成琼楼玉宇。如“玉轮轧露湿团光”一句,把明月在云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真是虚幻离奇的奇想。《梦天》不仅意象奇特,构思也奇特,邀游月宫已是奇诡;突然转问哲理的探索,更是奇之又奇;在艺术构思 上,变幻奇谲,与李白的《古风》(十九)有迥异之处。同为梦游诗,李白诗的前后两部分一幻一真,一虚一实,而李贺诗却是一虚一玄,更显精奥含蕴。黎简语:“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③在诗人如橼巨笔之下,诗味仪隽永引人入胜,有悠然不尽之感。 想象奇伟,构思精巧。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这是李贺历来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忆君清泪如铅水”比喻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金铜仙人怀旧、惜别之痛——泪水涔涔,落地有声。“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想象尤其奇伟,表达历史无情的感慨,它的艺术魅力在于意蓄多层,言外有言,饱含深刻的哲理。司马光曾称此句“奇绝无对”④,因其风格独特,成为千古绝唱。《罗浮山人与葛篇》中用“毒蛇浓吁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来描写溽暑薰蒸,酷热难当的天气。《美人梳头歌》中用“一编香丝云撒地”来形容美人梳头临镜解鬃的一刹那。《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用“踏天磨刀割紫云”来赞扬端州石工采割砚石的技巧。李贺笔下,太阳

李贺诗的风格

李贺诗的风格 李贺诗的风格 李贺的诗,不论何种内容,想象都非常丰富,是著名的浪漫主义的诗人。那么李贺诗是什么风格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

高考作文素材——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宜阳)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的家庭,少年时才能出众,以远大自期,但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不能应进士试,只做了一个职掌祭祀的小官奉礼郎,死时才27岁。 李贺是一个很富有创造性的诗人。他在短短的生命中,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诗歌史上,他都可以说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政治的腐朽、卑微的官职乃至孱弱多病的身体都给这位富于幻想、热情冲动、渴望实现远大抱负的青年以沉重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熔铸到自己的创造中,便形成了独特的“长吉体”诗风。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在此,我主要就其艺术特色作一些粗浅的研究。 一、悲冷凄苦的语言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请看他的《秋来》诗: 枫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筒一编书,不遗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诗篇起句借“秋”发感,状景传情。秋风瑟瑟,落木萧萧,残灯衰照,络纬哀鸣,这些景物很容易触动才人志士的感伤情怀。但是李贺的感受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叹老,“惊心”、“苦”、“寒”、“衰灯”、“啼”、“素”这些强刺激、冷色调的字眼有力地表现出诗人生命之秋的锥心之痛和心灵之旅的绝望挣扎。秋风落叶而已,于诗人却是魂惊魄悸,无限悲凉;衰灯鸣虫罢了,于诗人却是啼饥号寒,凄神寒骨。如此冰凉透骨的感受,如此哀哀无望的倾诉,几人能有?谁人能敌?李贺何以这般伤心叫苦,堕泪惊魂?“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这是古往今来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李贺的不幸身世,惊人才华和科场绝望使他对瑟瑟寒秋风格外敏感,秋天似乎宣判了他人生前途的死刑,秋天似乎戕害了他卓异超绝的艺术心灵。于秋,除了络纬般呐喊,残灯般挣扎,他还能怎么样?一开始他便用这样的文笔营造了一个悲苦的环境。 接着诗人不禁问道:“在这混乱的年代,有谁肯读我的一编书简,不让那蠹虫蚀蛀,把我的心血化为尘土?”诗人其实是不想只做一介书生,他有着自己执着的追求,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国十三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等句子中可以看到年轻的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然而在无情的现实压迫下,他终于只能成为一个“寻章摘句”的书生。穷愁潦倒的际遇使李贺感到没有前途,悲愤抑郁之余,他便刻意追求艺术上创新,并深信凭借自己的才华可以取得成功。“唯留一简书,泥金泰山顶”(《咏怀二首》)就表明了他的决心和信心。然而诗人苦心创作的诗歌,却因混乱的时局,无人问津,徒然饱蠹虫之腹,如今即令呕心镂骨,练句锻章,亦有何益?诗人不由自主地怀疑起自己的人生价值起来。这三、四两句无疑是牢骚满怀,愤愤不平。上句正面提问,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形成原因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形成原因

摘要: 本文论述李贺诗歌具有诡奇难测鲜明风格的决定因素,内忧外祸的结果,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贺诗风,借助于历史和心理的镜子,透过他们奇诡瑰丽的诗歌风格,咱们能够看到他的诗歌在美学上的特征。正是在他的美学特征几方面的独特创造,使他的诗歌产生了语言,意境的陌生化效果。 关键词:李贺诗歌、主体投射性、陌生化美学效果、通感妙用 中图号:I206 引言

李贺、字:长吉,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郑王后裔,家世早已衰落,生活也相当贫苦,到了他父亲李晋肃,只是边疆上一名小小的从事官算了。李贺少时聪慧有诗名,志向远大,可在唐朝,仕进之路只有两条,一是依托身世,蒙租荫为官,另一途即是参加科举考试。前一条路是不通,后一条路却又因时辈的诽谤排挤而无缘得进。于是,李贺陷入失望当中,李贺的失望是在他对自身现实处境的熟悉一步一步深化而被加深的。失望以后的诗成熟了,眼前的景象不忍细看,自身的景况也不过于不堪,泪眼模糊当中却见到心灵空想着奇异世界。这是一种逃避,却是一种踊跃意义上的逃避,一种获取平衡的逃避。失望是逃避的动力,但逃避又成为诗人心理动力。在虚荒怪诞当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人生的真理,通过诗作他宣泄着自己的失望和悲哀,抒发着自己的嘲讽和含泪的苦笑。在对诗歌形式本身的刻意追求,对诗句的辛勤锤炼当中,诗人消磨着失望苦闷的时日,却写出了一首首迷离凄艳的诗篇。李贺诗歌的整体特征,诡奇难测。中唐诗坛产生出李贺的这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诗歌,一方面是唐诗进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即时期客体的中衰气象和自身原因,更主要的是李贺的身世,遭遇对诗人创作主体的影响,这是李贺诗作风格缘起的最具决定意义的一面,也将是理解李贺诗作的一把钥匙。无论他的哪一首诗,哪一种题材,都能够见到满怀崎岖之气的诗人的影子。代表作有《秋来》、《秦王饮酒》等。我查找的参考资料有不足的地方,还需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丰硕的研究。 1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分析 李贺诗歌的整体特征是:诡奇难测。看他的《恼公》一诗,铺写人物形貌风神不遗余力,词语求新奇,富丽的词藻触目皆是。前人论此诗,多说晦涩不通。其实李贺的这首诗,用了许多省略,许多暗示创造了一个隐约朦胧的境界,咱们

李贺诗歌风格

李贺诗歌风格 李贺诗歌风格 李贺诗歌充满奇崛冷艳、幽冥凄冷和荒诞离奇的风格色彩,他笔下的诗歌世界充满了鬼气和阴暗之色,却也不乏明洁的色彩。 一、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 幽冷、荒诞是李贺诗歌的整体风格。杜牧在《李长吉诗歌序》中曾用“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概括李贺诗歌总体风格,并高度赞扬了李贺天才般创作才能。钱钟书先生则认为,李贺的苦心创作,专在修辞设色上用力,不考究命意谋篇,同时指出李贺虽然立意谋篇不能情意贯注,而修辞设色,确实有惊心动魄、爽肌刺骨的力量。 钱钟书先生对于李贺诗歌的品评非常独到,钱先生说:“长吉词诡调激,色浓藻密”,概括出了李贺诗“构思奇特、想象诡异、手法新颖、意象跳跃、语言峭奇、瑰丽”等艺术特点。 二、李贺诗歌的文体风格 文体风格的表现总是离不开具体可感的语言形式,用字不仅是语言艺术技巧,同时也是创作主体胸襟、才思的反映。李贺诗歌的文体风格在“炼字”中得到充分体现。钱钟书先生《谈艺录》“长吉字法”论李贺诗风虚幻荒诞、词诡调激,凝重险急,指出其用字上的特点。李贺用字刻意求奇,“无一句不经百炼”。李贺诗中常常出现创新词,长吉诗中“奇”处处可见。在《感讽五首・其五》中“蟾光挂空秀”的“蟾光”指月;《贵公子夜澜曲》“腰围白玉冷”的“白玉”指腰带;《南山田中行》“冷红泣露娇啼色”中的“冷红”指秋花;以上所举,正是钱先生论李贺用字中所说“长吉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酒曰‘琥珀’”,以新奇之物代替常见之物。 李贺诗中的离奇比喻也同样是求新,李贺抓住喻体的特征,淋漓尽致的发挥想象。以此向读者展示一个迥异的艺术世界。《大堤曲》中的“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一句,把难得一见的“菖蒲花”与多节的老“枫树”相对,用“菖蒲花”比喻容易流逝的女子的青春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