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恺与本土建筑

崔恺与本土建筑
崔恺与本土建筑

本土设计在这个总的立场下大概应该有这样一些基本的论点,一个是文化论,系统研究文化与建筑的关系,将本土文化的要素用于当代建筑的创新。

环境论。系统研究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将建筑和景观环境保护和生态设计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论,系统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建筑创作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社会问题。

技术论。系统研究建筑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将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应用于建筑创新。

方法论,系统研究本土设计的创作方法,回归用现代设计技术开展的理性分析,重视工程实践,提高设计质量和创新度。

我认为本土设计的理念绝对不是一种本地人设计的市场保护主义主张,而是研究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它也区别于过去的继承传统和民族风格的讨论,民族风格是泛指一个民族建筑共同的特色,而本土设计关注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寻求具体的特色。继承传统一般理解是以传统为本去延续发展,而本土设计是以现实现地为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我认为本土设计不同于国际上地域主义建筑理论,这特指国际主流之外的欠发达地区的现象,尤其是在当今中国处于世界经济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对中国建筑的定位显然也不适宜用地域主义来定义。

本土设备也不同于重视建筑传统形式相关性的文脉主义,应该说本土设计的内涵远远超过有关形式的命题,它也更不同于乡土建筑所指非专业性设计和建造,而是广义的建筑环境要素,其设计显然也是专业性的活动。我把本土设计比作一个大树,这扎根于本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环境沃土,其中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状态,地域文化脉络,科学技术的基础,土地、环境的资源,气候资源,生物材料资源等等。通过立足本土的理性主义思考,生发出多元化的建筑创作,其中包括生态建筑,地景建筑,文脉建筑一系列的多样化的,所以这不是导向一个特定的一类建筑,而是呈现出非常丰富的一种建筑多元化的景像,我认为这是本土设计区别于以往某一类理论产生某一种设计的基本的模式。

结合我自己几年来的创作,也是用本土设计的立场进行了梳理。其中第一个是强调本土,本土设计强调尊重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的要素与当代建筑有机结合。各位同行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我设计的拉萨火车站,首都博物馆,还有得胜尚城,还有苏州火车站,还有今年完工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文化中心,这些都是根据不同地方文化的特色寻找出一些新的设计的思路,然后产生一些新的建筑的空间环境。

在这就简单介绍一下在咱们学会组织下,为青海玉树震后重建的康巴艺术中心的项目。具体的地点我就不详细讲了,它处于中心,旁边有广场和何镜堂院士设计的博物馆,还有庄大师设计的行政中心,我们位置也处于河道的边上。我们在设计当中不希望简单的套用藏族建筑的符号语言,而是从藏族建筑当中的一些聚落,空间的关系寻找出发点,所以我们首先是想延续传统城市的机理,结合藏族建筑以内院合院式的建筑特色为主,所以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院落当中采用不同的一些主题来进行设计。

外面墙面的材料和一些必要的反映藏族文化的符号。总的是三个层面的问题,整个设计也是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说这一部分是大剧院,旁边有一个小剧场,这边是图书馆,然后这边是文化馆还有电影院和剧团,整个组织成一个聚落型的街坊,让人们进入这个街区的时候很像进入藏族的传统村落,而不是进入宏大的标志性的建筑,这不仅仅让开了城市跟周边地区的一些城市通路,而且也跟旁边的南侧的小学,也跟它呼应,当然也创造了一些滨河的活跃的城市空间,这些都是在总体布局上的一个考虑,把一个单体建筑打散成一组建筑,形成一组融入城市的聚落空间。

因为这样一种总体的构思,所以使整个建筑变得异常的活跃,这并不是有一个主立面,而是有若干的空间的组合,形成一系列的可以引人入胜的一些空间,我们在设计当中也不断的在完善,现在已经进入到施工图的后期。里面的空间包括室内的设计,包括藏族建筑对光,对材料,对色彩的使用都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在逐渐的落实。

整个建筑外立面还是希望能够体现出藏族特色,但是整个援建工作又是内地的施工单位,我们也跟施工单位沟通是不是可以采用汉族的工匠跟藏族的工匠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说整体的主体结构和大面积的建筑外墙,这些基本的功能都是有咱们施工队来做。但是到了具体的一些窗子,一些檐口的做法我们希望直接采用吸收藏族工匠艺术家,由他们来做,这样结合一方面能够更有保证把藏族的特色反映的更加精美,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让受灾的本地人参与到未来的建筑当中,而不仅仅等着接受外来援助,我觉得这些都有一些积极的意义。这是后来深化的一些成果,最后逐渐的落实建筑的材料,前不久我们团队又到现场去跟当地指挥部沟通。

里面的室内设计和外面的景观而且由我们统一来设计,我们觉得在设计当中不断的研究藏族建筑的一些设计的手法,以及对当地明媚的阳光,高原气侯环境的响应,在设计当中我们青年建筑师也非常兴奋,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本土设计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让建筑仿佛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以往也有这种经历,比如说四川凉山的彝族文化中心,还有泰山桃花域游客中心。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接近于完工的项目,就是重庆万州的三峡移民纪念馆。这是为了三峡,建设三峡大坝,有300万当地的军民不得不迁往希望的城市,最后政府决定在万州,等于长江的上游为移民做一个纪念馆,这是任务的来源,当时做了有关三峡建设以及移民重大的社会事件相关的研究,当然也对特定的场地做了一些研究。

整个的场地座落在上岗上,面对的是长江和万州老城,背后是新区的文化中心和行政建筑,所以说空间尺度很大,而这个建筑并不大,只有一万多平米,我们希望把这个建筑结合整个环境和本身所反映三峡的主题,做成了一个像巨石一样的体量来组成,隐喻三峡峡谷的空间,通过这样一种空间隐喻来布置内部的展览,使内部的空间也能够提示到整个纪念馆的主题。

总的来讲是有多面体建筑来构成的内外空间非常丰富的一组展览建筑。整个建筑形态可以看到,因为后面是很高的山,也有很大的一个行政中心,我们这一组小建筑体量很,按照一般建筑来处理,很难跟大的山水尺度协调起来,我们在设计当中采用超尺度的办法,刚好

也是纪念馆,他可以有很大的墙面,在设计上可以解决尺度的问题。总的是用清水混凝土来建造,中间加一些钢结构,目前这一部分工作基本上都做按了。内部也形成特有的空间,隐喻三峡,然后把消失的淹没在城市之下的建筑模型作为展览放在底层空间,上面可以有参观者来浏览,也纪念消失的城市。现在布展还比较滞后,目前的工作做外部景观跟周围的场地衔接,内部空间设计还没有开始。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空间结合结构和混凝土的墙体,已经基本上都完成了。

设计实践。以最小干预度保证完整性,以谦卑和恭敬的态度和古人对话,我们这些年做的跟历史有关的历史博物馆项目,比如说殷墟博物馆,还有无锡红杉遗址博物馆,这个相关学报也做了介绍。今天我们介绍一个敦煌莫高窟游人中心,这不是一个博物馆,这也是为莫高窟保护服务的一个项目。这个位置在敦煌机场旁边,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离莫高窟的保护区也有一段距离,有15公里,这是处于整个沙漠、戈壁的边上,旁边是敦煌的绿洲。整个场地因为靠近飞机场,所以在飞机起降的时候经过从场地上方通过,我们这一次飞机快下降还有离跑道100多米高,刚好可以路过这个建筑从顶上飞过去。

建设这个游客中心主要意图就是要有效的来保护莫高窟的壁画本身的质量,现在每年参观莫高窟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大概一年到莫高窟参观,还不是到敦煌参观,到莫高窟参观的人达到65万人,一天都超过了一万多人。因为旅游季节很短,所以说非常集中,这造成了大量的人带来很多湿气和盐分进入洞穴,造成壁画很严重,现在做游客中心,就是要在游客中心里面让游客看两场电影,一场是数字电影,一场是球幕电影,这可以把敦煌莫高窟里面洞窟精美壁画看的很清楚,然后把发展的由来讲的信息很清楚,因为人们在游客中心比较清晰的了解到这个文化背景,所以到洞窟参观变成比较简单,或者说只有少量的洞窟将来可以开放,大部分洞窟将来要封闭起来作为长久的保留给后来留下更好的遗产。

现在的状况洞窟里面基本上是黑的,我们站在口上拍的时候背后还有光线,实际上里面都要拿着电筒,因为讲的很慢,所以一波游客要在洞窟里面滞留时间很长,造成壁画的损失很厉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通过限制游客在洞窟内停留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现在很多的壁画颜色都掉了,这个壁画慢慢出现被腐蚀的感觉。

我们建筑因为处于遗址区的外面,又跟敦煌大漠相衔接,在设计上采用沙丘,像流动沙丘一样的建筑语言,当然也结合内部的空间的组织,尤其是大量的游客要转换成社会车辆,停下来进入到游客中心,然后看展览,看电影,然后乘车进入到里面参观。因为电影一场是20分钟,一波是200人,将来这四个电影院连续播放的时候就有八百人,实际上差不多每20分钟有800人左右的流动,这个建筑本身流动空间也是应对这样一种使用方式。当然这样设计当中呈现出来整个建筑的现代设计语言,因为要模仿自然的环境和丘陵,沙丘,但又不能够简单的用以往比如说我们盖一个大盒子半地下的,日本人做过一样,他房子很现代,最后在上面堆沙子,最后基本上把建筑埋起来了。我们今天希望建筑用曲面化设计,用三维建模形成的,这也体现了今天设计技术的进步。这些模型都作为出图的一个辅助的资料,都给到施工队,施工队又专门请了比较好的测量公司,这个在一般项目公司是没有的,用我们的软件来空间定位,最后这一次去看的时候大量混凝土基本浇筑完成,感觉比我们预想要好

一些。施工队的经验也是没有的,他们是广西的施工队,以前低价中标,接到手以后像一个烫手山芋,我们后来多次跟他们配合,最后他们请了一个测量公司,来把这个模板放线问题解决。

当然我们也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跟刘家平院士工业室合作做了地道沟,降温,还有双层屋檐,这既解决热辐射问题,当时我们想要修正将来施工当中的一些缺陷,用后置的预制顶板的办法来找,但是这一次去看发现一次浇筑比较准了,将来后期的施工我们也更有信心了。这个是远景,现在能够看到微微的露出一点,我们从莫高窟出来旁边就是戈壁、沙滩,这就是已经呈现出来的。因为到11月份要全面停工,因为天气太冷了,现在工地上都停下来了。总的完成的质量和呈现出来的建筑的尺度还是让我们非常的振奋。

将来整个外墙,因为这一次没有要求做青灰混凝土,我们外墙准备用干粘石喷砂工艺,用喷浆的办法作为完成面,将来完成面不是灰色的,应该是浅黄色的,浅土黄色,然后上面有很多的石子和颗粒。

面向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确实我们虽然有一些机会做这些有特色的地域建筑,但是我们平常大量的工作还要面对今天的城市生活,所以我们在以往的设计当中也是针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功能设计一些有时代特点的建筑。比如说山东广电中心,大连软件园,参与到奥林匹克中心的下沉庭院的设计和铃珑塔。今年有一个小的地产项目,北京中电建筑艺术工坊,这个获得银奖。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正在介绍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瞭望塔,这实际上是奥运会之前为奥运会设计,当时征集了很多方案,我们方案最后入选,当时做了初步设计因为很多原因停下来了,因为工期紧,建造难度大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后来转向设计了铃珑塔,那个是比较简易的,临时满足电视转播的使用。这个正在建筑的塔,建成之后铃珑塔可能要搬走重新的组装,我觉得钢结构总归有条件,但是还是浪费大,在重新做的时候能不能利用原来的材料,这也是比较难说的一件事。

这个下面大厅也是一个集散大厅,然后有一些商业服务,展览。上部空间当中因为有五个塔组成的,将来上部空间比较丰富,既有观众可以上去看北京的中轴线的了望大厅,也有餐厅,也有一些企业可以搞一些活动的会所,当然也有一些大型活动组织的控制中心,最后整个五个屋顶平台都可以上人,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丰富的塔,跟一般的电视塔不一样,更强调人可以在塔身上面有很动的活动,我们为五个塔身还可以登高,中间还有很多的平台,几个塔来回走动。当然考虑到这个塔身上要安装礼华、灯光这些功能。

景观设计也是我们来做的,现在也都在实施当中。这就是在森林公园上方看的塔的位置,像五朵花一样,上面是五环,周围的景观用绿坡给覆盖起来,里面大厅的景象跟整个的象征性的造型有关。这是顶上的瞭望大厅,这是夜景。灯光也很重要,所以在一天当中从白天到晚上,灯光如何亮,如何变成一种生长的感觉,我们也做了一项设想,当然有一些还是在落实当中。这是现场施工的一些景象,这个柱子已经到了100多米了,在鸟巢那看得很清楚。

最后一个是关于本土设计应该注重建筑技术发展,传统材料和现代技术结合。我下面讲一下在徐州为徐州建筑技术学院做的图书馆,我们采用BIM三维设计平台,这是我们院第一个完整的全专业用这样一个技术系统平台做的设计,现在已经在建造当中。建筑比较简单,我们只是希望做一些绿色和生态,同时又希望能够整个完成度比较高,尽量减少额外的为了遮挡管道和不必要的结构出现的一些装修,最后呈现的建筑也是虽然在学校主轴线上,但是结合环境做的比较自由,然后很多的平台和绿化。

今天我就利用简短的时间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设计实践和思路,我觉得本土设计是一个大话题,也有很多的思考,还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延续,但是我觉得自己干了二十多年,也想的比较清楚,我自己将来的路就在本土设计这条路上走下去,我希望每一个建筑都能体现本土文化和对本土文化的关注,谢谢大家

采风心得

采风心得 篇一:采风实践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 艺术设计学院 环艺102班 王婉静 201000944219 20XX/10/1 采风实践报告 好的设计灵感很多时候来源于生活,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为了加深队我们空间设计,建筑形态等专业科目的了解。怀揣着队艺术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憧憬我们踏上了北上的行程。为期十天的行程我们不仅看到了各时期的建筑样式在当代的发展,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起来这次采风实习我可谓是受益良多!关于这十天的参观及学习,我总结了两出两点:1、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2、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下是我对这几天参观学习的一些感受。

北京这个城市可以说是个很神奇的城市,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同时它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所以它即有历史沉淀的伟大文化同时又包含了现代社会的先进。所以北京的古代和现代建筑是我们考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古代建筑 来到北京天安门和故宫是不的不去的地方,我们行程的地一天就参观了这座宏伟的建筑。故宫为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紫禁城全貌紫禁城宫殿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第三章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3.1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 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 筑的旗手”,并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一起称 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3.1.1柯布西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基础中的形式美学 勒·柯布西耶作为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自 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 一格。“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它使我们能清晰地 了解体块,赞美简单几何体。”秉承这样的理念,他一直 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普通的方形、圆 形以及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设计 模式。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体现了他对 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精确控制。正如勒·柯布西耶在1911年写到:“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他成功地利用明暗光线的对比,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使用大量的图样产生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 3.1.2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 柯布西耶主张在建筑设计中进行“革命”。他始终强调机器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所以更加具有合理性。他曾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推翻,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柯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主张:“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在具体设计上,柯布西耶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一方面使建筑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技术的原则。他是第一个提倡巴黎提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的人。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 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 普瓦西,由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 设计。这幢白房子使用钢筋混凝土 结构,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简单 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 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 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 部件的是那个长条形排窗,完全不 同于早期中世纪时期的建筑给人 的那种印象。建筑表面平整,但光 影变化丰富,从不同的方向看过 去,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 别墅外形简单,但内部空间复杂,

柯布西耶作品赏析

勒.柯布西耶 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现代建筑运动的积极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住房比作机器,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理性学习。同时,又把建筑看做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造型艺术学。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 * 底层架空: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特支柱使一樓挑空。 * 屋顶花园:將花園移往視野最廣、濕度最少的屋頂。 * 自由平面: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即可。 * 横向的长窗: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的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 自由立面: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

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 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朗香教堂勒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

崔恺大师讲座心得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听学术报告总结 (创新学分专用) 学号:1103430120 姓名:付舒音 特殊评语:

报告名称:“立足本土的设计思考”学术讲座 举办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主讲人:崔恺 主讲内容:本土设计师的设计思考 时间:2011年4月26日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423室报告总结: 第一次听到崔恺大师的名字,是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读过一篇杂志,是对他的专访,从那篇报告里,我了解到了他的建筑观以及他的故事。他的态度:基于中国的设计。这种态度很有社会责任。至此,便对他带着一丝钦佩仰慕之情。没有想到,我也能有机会和大师面对面,近距离听他的讲座,给我们讲解他的建筑和人生。 崔恺,1957生于北京,1984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崔愷建筑工作室主持人。崔恺院士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程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工程"人选、"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梁思成建筑奖"等荣誉;曾获得国内外41项奖项。受邀参加过11项国内外大型展览。出版学术著作包括《工程报告》、《德胜尚城》、《本土设计》、《中间建筑》等。 摘录一段大师的建筑观: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建筑至于我是一种文化。史学之远,哲学之深,文学之妙,及至生活万象,涵括其中。 建筑至于我是一种交流。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用者汇集一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建筑至于我是一种使命。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人之品格,尽显其中。 建筑至于我是一种旅程。长路漫漫,始于足下,脚踏实地,潜心求索,乐在其中。 这便是崔恺大是自己总结的他的建筑观。大师之言无不看出其潜心,无不看出其任重而道远,无不看出其使命感。也因为这样,总有机会做出好的作品。有理想,自然有策略、有姿态,就会是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加之对建筑的控制能力,对本土的建造技术的关怀,确实不出好作品都难。何况,崔大师这种基本是在一条正确的路上,做批量生产了。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立足本土的设计思考”。这个命题在当时甚至是现在,也十分切合时情。很多大学生都有着出国深造的欲望,那么出国深造真的有那么的吸引人么?真的会给中国带来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思想么?那么,立足本土的设计师又该怎样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完成本土化思考呢?有同学提问,是否有必要出国。崔说,有必要,去看看好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才能做好设计。崔的最后总结词是“本土的理性主义”;这让我想起来了上次来讲座的汤桦,汤欣赏平民建筑的那种图景,可以说是“孤独的浪漫主义”。崔展现的仿佛是大军压境,而汤却是一卒独进。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仅30多年间,中国建筑创作领域经历了从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到新现代主义建筑探寻等过程,建筑创作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欣喜于建筑创作领域繁荣之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并不是如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以自身成熟、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为基础,而是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工业化与后工业化交织在一起的不均衡转变。这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与诸多矛盾纠结的关联是我们当下真实的创作语境。 崔恺大师曾说过,本土设计的提出,他也跟业界的同行多次做过一些交流,大家也有一些不理解或者有一些担心。他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崔恺大师认为本土设计是以自然和人文环境,

晏婴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表

晏婴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表 周次 2 主讲卢义峰地点信息中心记录人崔凯参加人员全体信息技术组人员 简要过程 中心议题:讨论制定教研组计划 一、组长传达第一次教研组长会议上的内容。 二、经过讨论,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本学期的重点。 1、重视本学期的信息技术学生作品比赛,挑选学生,积极指导学生制作电脑作品,并挑选优秀作品送交参加比赛,力求取得优秀的成绩,继续保持附小学生电脑比赛中所取得优异成绩。 2、重视组内老师的互相听课,以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三、讨论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1、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运用各种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课。 2、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统一要求。及时开展备课组教研活动,交流和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收集意见和想法。同时组内老师积极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心得。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要注重自己的计算机业务学习,自学一些软件的使用,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这和信息技术本身这门前沿学科相关,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思想,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强化本学科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4、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保证校园网安全有效地运行,努力做到绿色上网。保障学校网站、办公平台、图片摄影中心、教室多媒体、办公室电脑等正常运行。根据不同层次,对本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和常用课件制作培训,提升各学课教学方法的更新, 时间: 2013.3 晏婴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表 周次 3 主讲卢义峰地点信息中心记录人崔凯参加人员全体信息技术组人员 简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 崔恺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崔恺 发表时间:2019-09-20T21:24:14.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作者:崔恺刘瑞涛[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了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借助于先进的测绘技术,才能够及时查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的科学性。身份证号码:41010519760428XXXX 河南郑州 450000;身份证号码:41232719790804XXXX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了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借助于先进的测绘技术,才能够及时查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的科学性。文章主要围绕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论述,介绍技术测绘以及数字城市的概念,分析当下在进行数字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基础测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地运 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基础测绘;数字城市;概念内涵;有效举措引言 数字城市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趋势。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对城市实施数字化管理,使得整个城市全面网络覆盖,运用数字技术发挥城市的功能,基础测绘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合理分析,以提高其运用效果,促进数字化城市更好地发展。 1基础测绘和数字城市的概念基础测绘是结合了多项测绘的相关数据而形成的一种较为全面的专业测绘数据,具体包括房产的测量、土地的测量、工程的测量以及相关地市的测量等。在进行基础测绘时,为了保证测绘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必须要借助于各种数字化的技术,比如数字化测绘技术及3S 技术证。通过技术先进技术,能够保证基础测绘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城市规划以及审批的内容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绘,保证基础测绘更加科学、高效、规范。数字城市是以数字的形式对城市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不仅包括城市的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也包括一些人文经济和基础设施等。数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描述。数字城市的发展主要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数字城市的构建能够对各种信息以及技术数据进行自动搜索,进行动态监测,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准确的依据以及准确的定位信息。为了保证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必须要借助于基础测绘,对各种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才能够保证城市规划,实现对城市的进一步管理。 2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数字城市建设中GPS技术的应用 GPS接收机、数字处理软件、终端设备等是GPS测量技术的主要组成,其具有较多的功能,精准的定位,操作难度较小,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等一系列优势,在本项技术运用中,可以结合测量工程情况,对数据采集计划、路线图等合理制定,开展定位工作,采集相应数据,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应用GPS技术,首先要对工程资料、规范要求等详细了解,对数据采集作业计划科学制定,根据技术要求对作业计划的可行性科学分析,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促使数据采集作业计划与实际情况所符合;同时,对GPS技术应用方案合理规划,综合运用快速动态测量、常规静态测量等多种形式。完成这些工作后,借助于GPS技术对城市建设工程有效定位,对工程各个方面实时测量,对各种信息数据精确获取和分析,进而帮助工作人员对地质条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深入掌握,对地震、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出现几率科学评估,将防灾应急系统构建起来。 2.2 GIS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数字城市建设中应用GIS技术,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实施可视化管理。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用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立体感强,而且符合城市规划需求。应用GIS技术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数据库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对于数据信息有效管理,不仅可以整理,还能自动分类,分层次存储,便于城市规划工作的稳定有序展开。GIS技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视化操作,科学化处理工程测量数据,包括地形图、地层图等等都可以运行软件形成。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可以明确,GIS技术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不仅工作更加便捷,而且还可以用于内业测量工作中和外业测量工作中,对城市道路使用情况充分了解,掌握城市基础设施的具体情况,对于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也能够充分了解。 2.3全面进行规范化生产以及质量管理工作为了保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字城市建设有条不紊推进,需要进一步规范相关行业,保证生产,尤其是对质量进行管理既要保证收集到空间地理数据的准确性,也要规范我国测绘的市场,推进基础测绘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另外,要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资料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查以及严格的质量把控,保证测绘行业的质量水平。另外,强化我国基层测绘工作,实现数字化建设。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避免在基础测绘行业出现任何的违规行为,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不能够给予制裁,影响到社会行业市场的稳定性。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完善法律法规的方法,才能够真正为基础测绘行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以及准绳,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够有据可循。 2.4完善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在基础测绘开展过程中,会不断有新数据产生,而过去一些数据也会变得没有价值,如果在系统中同时存储新数据和旧数据,那么系统就会出现数据冗余问题,制约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良好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构建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定期清除那些没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将新的数据加入进来,以便对城市基础设施、地理位置的变化情况及时反映。同时,也需要定期维护现有的测量标志,采取针对性的完善措施。结语 基础测绘数据在数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用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当下基础测绘的信息不够全面、基础测绘工作不能够有效开展、测绘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等,限制了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了有效推进数字城市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并且采取有效的举措,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和办法,有效推进测绘水平的提升。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质量管理标准,保证基础测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有条不紊地推进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参考文献

勒.柯布西耶作品一览

勒.柯布西耶作品一览 作者:不详 来源于:中国建筑图库网(建筑图库下载|建筑资料下载|图库下载|资料下载) 发布时间:2005-7-17 23:50:58 作品欣赏 萨伏伊别墅是什么样呢?著名建筑 师崔恺用这样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它:“那 一天小雨,当我们推开院门穿过绿篱,亭亭玉 立的白色小楼便静静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绕过架空的门廊,走进宜人的门厅,循坡道而 上,在屋室中徘徊,空间在流动,视线在流动; 别致的楼梯,多变的隔断,浴室的躺衣,厨房 的壁柜,室外的条案,室内的家具,以及白色、 黑色、蓝色、绿色,一切都是那么质朴、简单, 一切又都是那么新颖别致,独具匠心,不要说 70年前,就是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毫不落 伍和逊色,这才是大师!” 巴黎萨伏伊别墅 20世纪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鼎盛时期,建筑师们在这一时期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作品。在浩如繁星的作品中,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以其独特的魅力,长久地为人们所钟爱。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郊区的普瓦西,由现代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并于1930年建成。 马赛公寓大楼 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充分地体现了 勒·柯布西耶战前要把住宅群和城市联合在一起的想法。1945年反法西斯联军迫近 柏林,勒·柯布西耶应当时任法国战后重建部长之邀,设计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 该项目直接由政府拨款,并且没有固定建造地点的限制,4个放置在马赛风景中心带 的地点都可考虑。当然,设计与建造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Andre Wogensc ky , 柯布西耶的一位关系密切的合伙人所说“冗长的会议和讨论、刻板的工作方式、 政府官员愚蠢的想法,批评和攻击几乎摧跨了这个项目。” 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的马赛公寓,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是巨大的,165 米长,56米高,24米宽,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 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 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还设有入口、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 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 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 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8层布 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 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文化客厅_首都博物馆新馆_崔恺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2006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了! 从远处看去,沿长安街缓缓升起的绿色文化广场,烘托起宏伟的巨构。青铜体珍藏的专题展厅、木质体包容的基本展厅、石墙体收纳的科研办公,通过纯净的玻璃幕墙连接在一起。轻盈舒展的大屋顶,如同盛唐建筑的飞檐,笼罩着这一切,映射出内部空间的朦胧景象。贯穿东西的干挂石墙轻轻提起4m,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分别。椭圆的青铜体以10∶3的比例向北倾斜,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屋顶和它完全脱开,阳光从环形天窗洒下,令人仰视神往。传统风格的材料与先进的建构技术,浸透着千年文化古都的底蕴和传承。 文化客厅——首都博物馆新馆 崔恺 崔海东 沿着青白石铺砌的中心御道步入礼仪大厅,一座34×51×34m的巨大客厅,这里将举行重要的活动与庆典。西面是总服务台、临时展厅、基本展厅,五层的空中四合院再现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仿佛空中楼阁。东面是多媒体演示、多功能厅、专题展厅,封闭的造型使观者倍感神秘。南面,迁移自历代帝王庙的景德牌楼彰显礼仪,10m处的空中花园映出优美的剪影。大厅与木质体的南平台、青铜体的东平台通过自动扶梯、坡道连结,生成趣味独特的空间景观。椭圆筒水平的展厅与螺旋的坡道交错,斜墙斜柱流露出现代艺术的韵味。 城市景观的融入,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明亮、温馨 的文化休闲环境。楔形的竹林庭园缓缓下沉,从东北角向南、向西延伸进地下一层的综合服务区域,以一个视野绝佳的玻璃电梯作为结束。曲径通幽、绿影婆娑的青石玉竹,映衬着咖啡厅、文博服务的浓浓暖意。 每当节日的夜晚,北立面的石墙孔洞透出点点微光,南立面的窗户则形似八卦。青铜表面的乳钉被洗光灯扫亮,木盒子从玻璃后面透出温暖的机理。长城、金鼎、宝盒,交融在宣纸般轻薄的屋顶下,融进北京城的星空。灯具切换的生动场景,犹如光的剧目。 建筑向西南方向靠拢,沿长安街和白云路的城市空间尽可能开阔,非对称设置的青铜体提示着街角。礼仪入口在北、日常 长街新景

景观设计书籍 个人推荐

、古典类: 01.《园冶》计成 0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 二、生态类: 01.《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 (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三、设计理论类: 01.[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 02.《总体设计》k林奇 03.《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04.《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著者:薛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丛书分为《世界景园》《世界城市景观》《世界住宅》《环境小品》四个分册。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环境小品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城市景观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景园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住宅 评:据说是以薛健为中心的薛健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近三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一套可读性极强的好书,这套丛书从图片到文字完全是作者的原创,是作者四次出国考察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近万张清晰优美的照片后编著而成,反映了当前最典型,最著名和最新的景观作品。 05.「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 四、历史类: 01.《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02.《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变迁史》相比 03.《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张祖刚著评:100个古今中外的实例按照时间顺序穿起来———————————————————————————————————————————— 施工手册 01.[美国景观设计的速查手册](第二版)(原版)c.w. harris和n. dines编 02.Timesaver standards系列〈场地施工细部手册〉n. dines著王剑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崔恺的本土建筑创作研究

崔恺的本土建筑创作研究 崔恺致力于本土建筑创作,他的作品都有一种与空间,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亲和感。从外研社,拉萨火车站,安阳殷墟和德胜尚城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研究崔恺对人,空间,环境,历史和文化的关注,进一步了解他的本土建筑设计理论。 崔恺的建筑观: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文化。史学之远、哲学之深、文学之妙、及至生活万象,涵括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交流。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用者汇集一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使命。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人之品格,尽显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旅程。长路漫漫、始于足下、脚踏实地、潜心求索,乐在其中。 近20多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高品质的建筑作品,有的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地标性的建筑,曾几度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然而创造了这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建筑的建筑师却坦言自己不是有个性的建筑师,没有固定的设计理念,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他就是目前中国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崔恺。 崔恺认为在建筑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无外乎两方面: 一是使用者的行为要素,建筑有谁用,怎么用,有什么特殊要求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分析过程就是他的灵感来源,提不出问题,设计就是盲目。他的创作过程就是有针对性的,很明确地把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他又十分注重建筑的功能问题和使用者的需要。也许是他谦逊的性格,塑造的建筑也是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在服务人们。如果不能从始至终完成一个项目的整体设计,那么一定会和合作者沟通,保证共同的文化观念。 二是广义的环境元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他关心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尽可能让自己的建筑作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完成的所有的项目中都有过这样的尝试:让自己的作品与它所处的环境同构一体,静静的,不张扬的,不吸引人眼球的嵌在大背景之中,使之灵魂在那些静谧的空间中延续,与后人、与未来对话。 崔恺是本土杰出建筑师的代表,对本土设计有独到的见解。 本土设计有丰富而广泛的含义: 1.本土设计与空间的关系: 建筑空间要注重人的尺度和感受,它更注重的不是空间本身,而是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连接关系, 是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本土设计要创作出符合当地环 境的建筑,让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特色,让人们重新找到 认同感。 这一点在外研社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北京外研社办公楼 设计1995年 外国语大学出版楼是东西方语言文化交流的场所,东 西方建筑文化是这空间构思的核心。拱券的点缀、构架的 组合使它具有丰富的表情和多重的隐喻。 外研社设计采用减法,进行立体空间造型设计。天桥 与周边建筑轮廓形成尺度夸张的巨大洞口,强调和突出了 建筑的体量感。层层升高的片墙似乎是外研社企业文化的 隐喻,天桥也仿佛寓意外研社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三层

2008天津滨海新区CBD规划与建设开放性论坛_崔恺

53 崔恺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建筑师协 会副理事) 21世纪初叶,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和谐、 小康和创新型社会的崭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 以高屋建瓴的气势,继沿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 角洲地区大开发战略业已成功推进后,于2006年 又不失时机地作出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十 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为滨海新区 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 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由于家堡中心 商务区、解放路—天碱中心商业区、响螺湾商务 区、泰达金融街等4个紧邻的区域组成。其中,沿 海河南岸的响螺湾地区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招商和酒店、商务楼等项目建设阶段;解放路 已建成了长约2km的商业一条街,天津碱厂已开 始全厂迁移到临港产业区的工程,之后该厂区也 将扩展为现代商业购物中心街区的一部分,并与 于家堡地区连成一片;于家堡地区已完成总体规 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行动规划。其功能定位是: 滨海新区八大功能区之一的重点地区。是服务于 滨海新区乃至环渤海和东北亚地区的、以创新性 金融服务业为主导,以现代商务服务业为基础,以 高端商务商业、高端咨询服务、高端文化教育、居 住为特色的滨水型(三面濒临海河的“U”型区域)、 综合性现代服务业地区,并成为天津市的副中心 城区。 于家堡地区规划面积3.44km2,拟分成3期, 在15-20年内建成。为了开阔思路,达到国际较 高设计水平,塘沽区政府决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指导下的UIA(国际建协)合作,就于家堡地区 的城市设计举办面向全球的设计竞赛。本次竞赛 由塘沽区政府主办、塘沽区规划局承办,是UIA首 次在中国参与设计竞赛的组织工作,也是本次论坛产生的背景。竞赛结果由HHDesign(中国)获得第一名、i3Consultores,S.A.(西班牙)和HenningLarsen Architects(丹麦)分获二三名。此次竞赛活动有3个重要特征:第一是起点较高。UIA是国际性建筑师行业组织,有193个会员国,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负责开展会员国城市建筑、规划专业国际竞赛等活动。由于其介入,使得本次活动能在全球范围内公正、公开、广泛地征集和挑选优秀建筑、规划作品,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水平,保证设计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二是效果显著。此次城市设计竞赛,活动规格之高、涉及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在国内均属首例。竞赛活动不仅征集到了国际先进的优秀作品,也是天津滨海新区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对新区和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宣传力度并走向国际舞台的契机和平台,必将对下一阶段的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活动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第三是方法规范。本次活动是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有较大深度和内容配套的国际竞赛活动,历经竞赛活动策划——成立专门机构——成立国际竞赛评审委员会——编制征集资料——通过国际建协审核并向93个国家、地区相关会员单位发出征集信息——竞赛办公室与天津滨海新区CBD规划与建设开放性论坛主持人:崔 恺 【收稿日期】2008-06-24 【文章编号】1002-1329(2008)08-0053-09【中图分类号】T U9 84【文献标识码】C图1 于家堡CBD规划效果Fig.1 Bird’s view of Yujiapu CBD

敦煌山庄宾馆设计 简约中式设计风格的新起点

宾馆设计人:甘肃省建筑设计院张正康、鲍超、张宏颖 建成时间:1 995年 建筑面积:38000㎡ 山庄位于闻名中外的敦煌市南郊一著名风景区鸣沙山下。根据对崔恺的访谈记录整理,山庄是由主楼(宏远楼)、别墅、专家楼、学生喽、餐饮大院、生活院、动力大院、健身仕楼、餐饮大院(丰国祠)、二生活人院大院(静心堂)组成的建筑群体,有大小各类客房300 间。敦煌山庄的建筑是糅合了历史传统、当地实际环境和现代化设备的混合体,如丰国祠的建筑具有典型的汉唐遗风,而宏远楼和厢苑等建筑的外本文由:临夏酒店设计编辑整理发布墙均采用了一种俗名为沙甩石的工艺(以当地沙石、草泥为主要材料的夯土墙),不仅防风、挡沙,保温隔热性能也很好。宾馆室内以朴素的砖木装饰风格配以浅色的、水曲柳材质的明本文由:保山酒店设计编辑整理发布清式家具;顶的局部采用苇席贴面,所有的地面均采用专门烧制的青砖铺贴,充满传统和地方特色;环大堂的三面墙体上直接绘制由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杜大凯教授创作的《丝路丰碑》、《丝路英杰》、《丝路瑰宝》三幅系列壁画。大堂的吊顶源于莫高窟的莲花藻井图案。敦煌山庄宾馆设计是以一种低姿态的技术路线和建立在地域文化之上的本土策略,打造出了一个与苍茫的大西北,与璀璨的莫高窟艺术殿堂相匹配的氛围和境界。 这些宾馆的设计已基本上由国内的宾馆设计师承担,尽管不能讲成绩斐然,但其中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对高级宾馆项目的整体掌控能力上,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和锻炼。这一时期,国内建成的其他比较成功的高级宾馆还有外交部北京怀柔培训中心(1995年建成,崔恺、谈星火设计)、上海商务中心(1995年建成)、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哈尔滨天鹅饭店(1997年新西兰羊毛局室内设计大奖赛优秀奖)、上海国际网球中心(1998年建成)、上海青松城(1998年建成)。和80年代国内活跃的创作气氛和观点交流相比,90年代中前期宾馆设计行业内的学术探讨氛围却略显沉闷,除了对于夺回古都风貌命题的讨论外,鲜有令人振奋的观点交锋和辩论。倒是宾馆设计师的南来北上,通过跨地域的作品交流促进了宾馆设计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如张绮曼设计的杭州金溪山庄、南京金丝利喜来登酒店(1997年,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78900㎡。较早在客房中设置四件套卫生洁具的星级酒店,广州集美组设计的浙江世贸中心大酒店等,后者建成于1997年,分三大部分:商务酒店、会展中心和写字楼,其中商务酒店面积为35000㎡,含450个自然间,是广州集美组辐射全国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作品,也是简约中式宾馆设计风格的一个新的起点。

崔恺与本土建筑

本土设计在这个总的立场下大概应该有这样一些基本的论点,一个是文化论,系统研究文化与建筑的关系,将本土文化的要素用于当代建筑的创新。 环境论。系统研究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将建筑和景观环境保护和生态设计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论,系统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建筑创作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社会问题。 技术论。系统研究建筑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将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应用于建筑创新。 方法论,系统研究本土设计的创作方法,回归用现代设计技术开展的理性分析,重视工程实践,提高设计质量和创新度。 我认为本土设计的理念绝对不是一种本地人设计的市场保护主义主张,而是研究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它也区别于过去的继承传统和民族风格的讨论,民族风格是泛指一个民族建筑共同的特色,而本土设计关注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寻求具体的特色。继承传统一般理解是以传统为本去延续发展,而本土设计是以现实现地为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我认为本土设计不同于国际上地域主义建筑理论,这特指国际主流之外的欠发达地区的现象,尤其是在当今中国处于世界经济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对中国建筑的定位显然也不适宜用地域主义来定义。 本土设备也不同于重视建筑传统形式相关性的文脉主义,应该说本土设计的内涵远远超过有关形式的命题,它也更不同于乡土建筑所指非专业性设计和建造,而是广义的建筑环境要素,其设计显然也是专业性的活动。我把本土设计比作一个大树,这扎根于本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环境沃土,其中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状态,地域文化脉络,科学技术的基础,土地、环境的资源,气候资源,生物材料资源等等。通过立足本土的理性主义思考,生发出多元化的建筑创作,其中包括生态建筑,地景建筑,文脉建筑一系列的多样化的,所以这不是导向一个特定的一类建筑,而是呈现出非常丰富的一种建筑多元化的景像,我认为这是本土设计区别于以往某一类理论产生某一种设计的基本的模式。 结合我自己几年来的创作,也是用本土设计的立场进行了梳理。其中第一个是强调本土,本土设计强调尊重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的要素与当代建筑有机结合。各位同行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我设计的拉萨火车站,首都博物馆,还有得胜尚城,还有苏州火车站,还有今年完工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文化中心,这些都是根据不同地方文化的特色寻找出一些新的设计的思路,然后产生一些新的建筑的空间环境。 在这就简单介绍一下在咱们学会组织下,为青海玉树震后重建的康巴艺术中心的项目。具体的地点我就不详细讲了,它处于中心,旁边有广场和何镜堂院士设计的博物馆,还有庄大师设计的行政中心,我们位置也处于河道的边上。我们在设计当中不希望简单的套用藏族建筑的符号语言,而是从藏族建筑当中的一些聚落,空间的关系寻找出发点,所以我们首先是想延续传统城市的机理,结合藏族建筑以内院合院式的建筑特色为主,所以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院落当中采用不同的一些主题来进行设计。

访谈:中国建筑师的境外实践 崔恺

崔愷/CUI Kai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这个想法源自对建筑上的地方要素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共 同点所做的一种诠释,不是以派出国为主体的一种强势的文化,而是寻找大家的共同点……这恰恰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语境的要求,外交的语境和建筑文化的语境在这一点上还是有一种契合。”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外景(摄影:张广源) 采访时间:2014年12月15日 孙凌波:南非使馆项目是我国近年新建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使馆项目之一,这个项目从设计到最后建成历时9年时间,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这个项目从被委托到设计的历程? 崔愷:这个项目最初是通过竞赛,不是直接委托。那时候中国驻美国使馆和驻南非使馆是外交部的两个最大的新馆建设,驻美国使馆是委托贝聿铭先生做的设计,南非使馆的竞赛大概有三四家单位参加。但国外项目的竞赛有一个局限

性,就是不太可能竞赛之前去现场考察,只能根据行政司提供的一些设计资料和建设要求做,后来评审时可能还是对我们的设计策略或理念比较认同才选定了我们,但也告诉我们通过现场考察、踏勘还会有比较大的修改。 我第一次去现场是在2004年,到现场一看的确与地形图上的感觉不一样,原来的使馆是一个很小的别墅,周围是许多私人的花园洋房,使馆委托当地公司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一家家地收购,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馆建设用地。所以我们到现场时,原来的那些洋房和树木都在,大使领着我们一起转了多半天的时间,一个院儿一个院儿地看,还挺有感觉。地段上的树不少,又是非洲的树种,大使说能不能尽量多保留一点,我很同意,也同时提议这些老房子有的也可以保留,大使也很赞同。我感到和大使交流很重要,因为在馆舍建设中外交部很重视大使的意见,而以往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建筑风貌也肯定反映出大使们的外交文化态度,这也是让我们建筑师多少有些担心的。后来交流中知道大使的小孩恰巧也是学建筑的,这让我们感到有了更好的机缘,聊得就更放松,其实大使和馆里相关同志的想法很好、很务实,也讲文化、讲外交礼仪,不少想法大家都一致,气氛非常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