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 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 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
山东曲阜孔庙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作者及作品简介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先 后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经典,为传 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 的记录。它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a、 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B、答问体。C、对话体。 D、边叙事情的经过、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合称“四书”
讨论
1你喜欢哪一则?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返回
第一章
让仁爱丰盈 天地
社会需要仁爱之心
•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关爱别人,就 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这个故事 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
《论语》十则
复习《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 孔子言行的记 录,是研究孔 子思想的主要 依据。
• 《论语》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 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 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
• 《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 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
孔子的仁爱思想
•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 基本含义:仁爱是人学。 强调自律,修养人格; 强调积极入世,追求充实 人生; 强调推己及Hale Waihona Puke Baidu,实现和谐 人际关系。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先秦卷),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反省检查
(一)
自己
精 读 课 文, 探 究 课 文 思 想 内 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交往
遵守、奉行 (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指德、行优秀的人 宽容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 人之一。
曲阜孔庙
• “东方圣城”——曲阜。 • •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孔 姓人口占1/5。 • 因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 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 •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 圣城之一。
明确:这三则是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 省”讲宽恕。
A:谈学习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君子不器
学习要时常复习, 学思结合
B:谈修身做人
做人要心胸宽阔, 有朋……乎?人不知而不 有修养,不应沮丧 愠……乎? (别人不了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 不周等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 君子不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怨恨,心里不满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不解 危险
学 习 方 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 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学 习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态 记住 满足 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慎于言而敏于行
诲人不倦
思考与练习
• 你如何看待孔子主张的“三年之丧”? • 有人说,爱自己就是自私,爱别人才 是无私。孔子却认为要想爱别人,首 先就要爱自己,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 你如何看待孔子思想中“仁”与“礼” 的关系?
孔子的人生格言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 。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文本链接
• 孔子“仁”的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 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泛 爱的成分。这两方面互相矛盾的内容不是 简单硬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当时现实矛 盾的基础。
李学勤等:《十三经说略》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孔子的仁爱思想
•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所谓“礼”,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包 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其根本点 是尊卑贵贱有严格规定的等级制度。所谓 “仁”,不仅指主观的道德修养,即“克 己”、“爱人”,也指客观的伦理教化, 即按照周礼所规定的秩序来调整统治阶级 内部的矛盾,亦即所谓“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