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经济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历史时期淮河地区的人地关系

——————————————————————————姓名:于永梅 J10814016

——————————————————————————专业: 08历史学

——————————————————————————

【摘要】:淮水,它和我们这个民族一样的古老。上古时期,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四渎”;《禹贡》:“导淮自桐柏,东入于海”在淮河独流入海时期,淮河能畅流入海,洪涝在还不多,流域基本上按自真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着,可谓“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历史上淮河一直以来名人辈出,羽扇纶巾,而淮河在自两岸的人地关系自金明昌五年八月黄河决堤入淮开始一直面临着考验,而如今,出了水患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污染严重,处理好淮河流域的人地关系,我们都在路上。。。,

【关键词】:人地关系,淮河,,自然灾害

【正文】

身为淮河子女的我小时候经常听起老人们无奈的唱着:“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的歌谣,长大了我才明白原来说的是我们身边的淮河。在我印象中,淮河的支流涡河淝河就没出现过淘米洗菜的场景。因为她给我留下的整体印象就是:水位不稳定,不发水就干旱;好脏,污染严重。人地关系可以说是不协调,迫近的需要改进。近日上了淮河流域经济史这门课,我对淮河的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位于北纬31 —36度,东经112-121度之间,淮河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①包括今天的河南中部和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北部以及山东的南部。淮河流域的西部,南部和东北部为山丘环绕,中不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黄淮海大平原。②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渫潼河、新汴河等。见淮河主要支流特征表。淮河湖泊:淮河流域水系中有许多湖泊,较大的湖泊有缄西湖、城东湖、瓦埠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将淮河流域分成七个小区:豫西经济区,淮南经济区,淮南近丘陵以及平原区,上游淮北。中部淮北平原区原区,下游苏北平原地区,沂沭泗流区。③

淮河古称淮水。它和我们这个民族一样的古老。说道三代时期淮河流域的国族,首先要说到淮夷。淮夷原是东方少吴氏鸟图腾案的一支,夏代以前,已由金山东曲阜至潍水一带迁徙至淮水流域,与当地土著融合。④相传,伏羲氏和女蜗的氏族部落就活动卞这流域上游的颖河岸边和今天的河南省淮阳一带。三王之首的夏禹不仅娶了淮河岸边的涂山氏为妻,而且,为疏导淮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使这一片天地变得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就建都于此。而夏,商王朝的兴起,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淮河流域因为傍近中原,又与夷连成一片等优势在夏代的重要性有二:一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区域之一,以涂山氏为代表的该区域不落与禹结成政治婚姻联盟,对于禹号令诸侯,淡定夏王朝的政治基础至关重要。二是泰康失国至泰康中兴时期夷夏争夺的主要区域。三是商人兴盛之地,是汤灭夏的根据地。⑤

淮河,大河也。历史上这条大河两岸,战事纷坛,曾多少次刀光剑影,鼓角齐鸣,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淝水之战、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曹操吕布的彭城交兵……漫卷战火狼烟的风云。淮河自古多豪杰。许多人的名字,至今仍像耀眼的星辰,闪烁在我们的上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庄子、老子;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刘邦、曹操、诸葛亮、朱元璋;民族英雄关天培,巾帼英雄梁红玉,神医华伦,书圣王羲之和颜真

①《淮河水利简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

②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1页

③李宗新,吴宗越:《淮河的治理与开发》,上海译文出版公司,1990年10月第一版

④李修松:《淮夷探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二期

卿,史学家司马光,文学家施耐庵和吴承恩;更有少林名僧,梁山好汉,扬州八怪……文才武略,风靡云蒸,人杰地灵。殊不知,在这条大河两岸的人们子历史上就在不停地与这条大河的威力较量着,前进着。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列强常以淮河相毗邻;其后,但凡历史上出现南北分治,也多以淮水为界,仅南北朝,南方的宋、齐、梁、陈,北方的北魏、北齐、北周诸国对峙170多年之久,就是划淮而治的。到了统一时期,淮河又常是州、郡、府、道的边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西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屯田,郡县农业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东晋十六国时期进行了漕路的开发,注入涡水漕路,蒗荡渠—颍水漕路,中渎水—泗水漕路,彭城—泗渎口间的泗黄漕路,淮河干流漕路的开发,修之与利用将人地关系处理的很协调,十六国和东晋对峙时期淮北坞堡经济发达,东晋南朝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被超市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等措施使其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发展较好。

隋唐五代时期进行大运河等沟通南北水道的开发,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以及漕运的进一步开发,裴耀倾的江淮漕运改革,刘晏再兴漕运改革进一步协调了人地关系,促进了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其农业随着均田制的开发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农田水利的兴修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其造船,纺织,陶瓷等手工业得到很好的进步。

宋金对峙时期其淮河经济遭到了破坏,不仅是战争带来的人祸,还有黄河夺淮自然灾害的加剧等天灾,元代的河患以及贾鲁治河,以及清中叶自然灾害与土地兼并的激烈使淮河经济走向衰落。

上古时期,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四渎”,《禹贡》:“导淮自桐柏,东入于海”在淮河独流入海时期,淮河能畅流入海,洪涝灾害不多,流域基本上按自真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着,流域的河南省部分,皖西北及鲁西南部分是素称发达的中原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淮南地区渐次得到开发与繁荣。大量确凿的史料证明,在公元1128 年黄河南泛夺淮入海前数千年里,淮河水系具有足够的排泄能力,将其流域内洪水顺利排泄入海,并未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由于人民生活的富裕,故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谚广为流传。

同时,历史时期的人们不停地改善着进行各种措施与淮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进行着改善与抗争。是什么让这条大河喜怒无常呢?

“历史时期南北各地的湖泊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呈现出各种类型,既有逐渐消失的湖泊,也有新生的湖泊,既有由小变大的湖泊,又有有大便小的湖泊,同时南北两地的湖泊变化呈现明显的不同:一般而言,以中原为中心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变化特点是:湖泊数量不断减少,面积不断缩小。在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大量湖泊消失的同时也出现了高邮湖,洪泽湖这样一些新的湖泊。”⑥

“北魏以后泗水中下游入海河道的淤塞,沂,沭二水的改道,洪泽湖和南四湖形成。这是历史上淮河水系最为显著的历史变迁。淮河本位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公元12世纪以前,黄河偶然决口,只有部分河水南泛入淮,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即被堵塞,没有改变淮河独流入海的大势。金明昌五年八月,‘河决阳武旧堤’,灌封丘而冬”⑦

在公元12 世纪黄河开始南泛夺淮入黄海前, 起初不过是轻浅如线的一股细流,涓涓湲湲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危岭野谷,它不停息地集聚着,流淌着。当时淮河中下游河漕深广,两岸天然堤非常发育,隋唐时代的邗沟和通济渠两条南北向运河就是由淮河河口段沟通的。从公元1128 年起,淮河水系发生了重大变迁:首先是黄河南泛夺淮入南黄海达700 余年(公元1128 年~1855 年) ,使淮河河性发生了重大改变;其次是洪泽湖在明清二代扩张形成,湖面构成淮河中游的地方性侵蚀基淮面,这种基准面的抬升是淮河中游洪涝灾害的根源;第三

⑥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版,第13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