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货物运输基础知识 题库

1第一章 货物运输基础知识 题库
1第一章 货物运输基础知识 题库

第一章:货物运输基本知识

第一节、船体形状及其参数

1、船型尺度包括( )。

Ⅰ.最大尺度;Ⅱ.登记尺度;Ⅲ.垂线间长;Ⅳ.型深;Ⅴ.型宽;Ⅵ.型吃水;Ⅶ.干舷。

A.Ⅱ,Ⅲ,Ⅵ,Ⅶ B.Ⅰ,Ⅱ,Ⅲ,Ⅴ C.Ⅲ,Ⅳ,Ⅴ,Ⅵ D.Ⅳ,Ⅴ,Ⅵ,Ⅶ

2、钢质船的船体型线图所表示的船体形状是()。

A.不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面 B.已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

C.代表船体的实际外形 D.大于船体的实际外形

3、船舶在设计时使用的尺度为( )。

A.船型尺度 B.理论尺度 C.实际尺度 D.最大尺度

4、船型尺度包括( )。

Ⅰ.最大尺度;Ⅱ.登记尺度;Ⅲ.垂线间长;Ⅳ.型深;Ⅴ.型宽;Ⅵ.型吃水;Ⅶ.干舷。

A.Ⅱ,Ⅲ,Ⅵ,Ⅶ B.Ⅰ,Ⅱ,Ⅲ,Ⅴ C.Ⅲ,Ⅳ,Ⅴ,Ⅵ D.Ⅳ,Ⅴ,Ⅵ,Ⅶ

5、从船舶型线图上量取的尺度为( )。

A.最大尺度 B.型尺度 C.登记尺度 D.实际尺度

6、沿船舶的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由首柱前缘到舵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称为船舶的()。

A.型长 B.两柱间长 C.垂线间长 D.A、B、C均是

7、在船舶要素中,船舶的主尺度包括()。

A.型尺度和登记尺度B.船长、船宽、型深和型吃水

C.计算尺度和最大尺度 D.登记尺度和型尺度

8、根据我国规定,以下()属于船舶船型尺度。

A.型深、型吃水、型长及型宽 B.型长、最大宽度及总长

C.全长、实际吃水及登记深度 D.登记长度、型宽及水线上最大高度

9、船舶的型长是指沿夏季满载水线,从()的水平距离。

A.首柱后缘量至舵柱前缘 B.首柱后缘量至尾柱后缘

C.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 D.首柱前缘量至尾柱前缘

10、根据我国的规定,船舶型宽是指()。

A.在船长中点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B.在船长中点处,由一舷的肋骨内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C.在船舶最大宽度处,由一舷的外板量至另一舷的外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D.在船舶最大宽度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11、船舶的型深D是指()。

A.在登记长度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下缘的垂直距离B.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C.在登记长度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D.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下缘的垂直距离

12、下列关于型深D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A.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

B.在型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干舷甲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甲板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D.在两柱间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

13、根据我国定义,型吃水d是指()。

A.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B.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水线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实际装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14、根据规范规定,钢质船的“型尺度”是()。

A.从型表面上测量所得的尺度B.从实际船体表面上所测得的尺度

C.船舶最大尺度 D.船舶登记尺度

15、沿夏季载重水线由首柱前缘到舵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称为船舶的()。A.垂线间长 B.登记长度 C.设计水线长 D.夏季满载水线长

17、船舶的首垂线是指()。

A.过船体最前端所做的垂线 B.过首柱前缘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C.过首柱后缘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D.过上甲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18、船舶的尾垂线是指()。

A.沿着舵柱前缘作的垂线 B.沿着舵柱后缘作的垂线

C.过上甲板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作的垂线 D.过船尾端点作的垂线

30、一般情况下,船舶最大长度与垂线间长相差()。

A.首垂线到船舶最前端的距离 B.尾垂线到船舶最后端的距离

C.首垂线到尾垂线之间的距离 D.A+B

第二节,船舶浮性

1、根据定义,船舶实际平均吃水比其型平均吃水大()。

A.平板龙骨厚度 B.船壳板厚度 C.干舷甲板厚度 D.间舱甲板厚度

2、船舶的浮心B是指船舶()。

A.总重量的中心 B.受风面积的中心 C.水线面面积的中心 D.水下排水体积形状的几何中心

3、船舶倾斜前后,重力和浮力()。

A.大小不等,位置不变 B.大小不等,位置改变

C.大小相等,位置不变 D.大小相等,位置改变

4、船舶纵倾前后,重力和浮力( ),浮心位置( )。

A.大小相等;不变 B.大小不等;不变 C.大小相等;改变 D.大小不等;改变

5、船舶横倾前后,重力和浮力( ),浮心位置( )。

A.大小相等;不变 B.大小不等;改变 C.大小相等;改变 D.大小不等;不变

6、以下( )措施有利于提高观测吃水的精度。

A.利用吊板、绳梯或小艇使观测者与水尺的观测位置尽可能接近

B.观测者视线与水面的角度应尽可能减小,观测者视线应尽可能与曲面表面垂直

C.携小尺至水尺的水线处,量取水线的确切位置

D.以上均是

7、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横倾前后的重力( ),重心横坐标( )。

A.相等;不变 B.相等;改变 C.不等;改变 D.不等;不变

8、商船水尺读数表示( )。

A.水面至水底的深度 B.水面到船底的深度 C.水底至船底的深度 D.水线到甲板的高度

9、平均型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的垂直距离。

A.上边缘 B.中心 C.下边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0、实际平均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的垂直距离。

A.上边缘 B.中心 C.下边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1、当船舶有纵倾和横倾时,平均吃水为()。

A.首中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B.首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C.左右舷的六面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D.左舷首中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16、某轮船长200m,漂心在船中前0.50m,d F=10.20m,d A=12.35m,则该轮的漂心修正量为()m。

A.+0.003 B.-0.003 C.+0.005 D.-0.005 (-0.005375)

漂心修正量=t*XF/LBP

17、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纵倾前后的重力( ),重心位置( )。

A.相等;不变 B.相等;改变 C.不等;改变 D.不等;不变

18、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Ⅸ”字体的底边缘,则该处的吃水为()。A.8ft 6in B.9ft C.9ft 3in D.9ft 6in

19、船舶平均吃水等于首吃水与尾吃水之和的0.5倍成立的条件是( )。

A.漂心与稳心重合 B.浮心与重心重合 C.稳心和重心重合 D.漂心在船中

20、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处时,则该处的吃水为该数字加上10cm。

A.顶边缘 B.底边缘 C.中间 D.1/3处

21、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处时,则该处的吃水读数即为该数字。

A.顶边缘 B.底边缘 C.中间 D.1/3处

22、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处时,则该处的吃水为该数字加上5cm。

A.中间 B.顶边缘 C.底边缘 D.1/3处

23、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尺标志如图所示,则该处吃水为()。

A.6.80m B.6.90m C.6.95m D.7.00m

24、在水尺标志中,其数字高度和两数字间距( )。

A.公制为10cm,英制为3in B.公制为10cm,英制为6in

C .公制为5cm ,英制为3in

D .公制为5cm ,英制为6in

25、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Ⅷ”字体高度一半处,则该处的吃水为( )。

A .8.00m

B .8.05m

C .8ft 3in

D .8ft 6in

26、船舶进出不同水密度水域时平均吃水改变量计算公式为21100s s TPC ρρρρ???- ???。公式中,

密度ρs 为( )。

A .新水域的水密度

B .原水域的水密度

C .标准海水密度

D .标准淡水密度

27、某船由密度为ρ1=1.021g/cm 3的水域驶入密度为ρ2=1.004g/cm 3的水域,船舶排水量Δ

=12015t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16.82t/cm ,则船舶平均吃水改变量为( )cm 。

A .10

B .12

C .14

D .8

28、当漂心位于船中但有拱垂时,按2A

F M d d d +=计算的平均吃水的精度( )。

A .与吃水大小有关

B .与拱垂大小有关

C .与水密度有关

D .与吃水差大小有关

29、对于普通货船,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通常随吃水增大而(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A 、B 均是

30、某船正浮时由淡水进入海水,漂心在浮心之前,则在海水中时( )。

A .首倾

B .尾倾

C .正浮

D .纵倾状态不定

31、船舶由海水水域驶入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变化不定

32、船舶由淡水水域驶入半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

33、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在( )情况下,计算船舶的( )误差较小。

A .大量载荷变动;吃水差改变量

B .少量载荷变动;排水量改变量

C .少量载荷变动;平均吃水改变量

D .B 、C 均对

34、海水密度的增加( )。

A .将减小船舶的排水量

B .将增加船舶的排水量

C .不影响排水量

D .对排水量的影响不能确定

35、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大于等容吃水。

A .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

B .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

C .首倾且漂心在船中后

D .A 或C

36、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等于等容吃水。

A .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

B .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

C .尾倾且漂心在船中

D .以上都有可能

37、船舶的平均吃水通常是指船舶( )处的吃水。

A .漂心

B .稳心

C .重心

D .船中

38、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曲线的用途主要是计算船舶( )。

Ⅰ.吃水差的改变量;Ⅱ.平均吃水改变量;Ⅲ.初稳性高度的变化量;Ⅳ.装载量的变化值;Ⅴ.重心高度的变化量。

A .Ⅰ,Ⅱ,Ⅲ

B .Ⅱ,Ⅲ

C .Ⅱ,Ⅳ

D .Ⅲ,Ⅳ,Ⅴ

39、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在数值上等于( )。

A.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浮力的改变量

B.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排水量的改变量

C.正浮时排水量变化1t船舶其吃水变化的厘米数

D.A、B均是

40、船舶的漂心F是指()。

A.船舶排水体积的形心 B.船舶水线面面积的几何中心

C.船舶所受重力的作用中心 D.船舶倾斜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41、将少量载荷装于船舶漂心垂线处时,则船舶()。

A.首尾吃水不变 B.吃水差不变,平行下沉

C.首吃水减少,尾吃水增加 D.首吃水增加,尾吃水减少

42、对于箱形船而言,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随船舶吃水的增加而()。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A、B均是

43、某轮装载后尾倾,则船舶的等容平均吃水( )船舶的船中平均吃水。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取决于船舶漂心相对于船中的位置

计算题

1、某轮到港时排水量Δ=15000t,d M=8.15m,TPC=25t/cm。现在港卸货1000t后又加载500t,之后由标准海水区域进入水密度为1.006g/cm3的区域,其吃水为()m。

答案:8.06

2、为保持某轮在相对密度为1.008的水域中与在标准海水中的吃水不变,需卸下货物322t,则该轮在标准海水中的排水量为()t。

答案:19414.7

第三节、船舶重量性能和容积性能

1、对一般干散货船而言,表征其重量性能的指标有()。

A.载重量和净吨 B.排水量和登记吨

C.总吨位和舱容系数 D.排水量和载重量

2、杂货船的航次净载重量NDW等于()。

A.总载重量减去航次储备量及船舶常数

B.排水量减去空船排水量

C.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及航次储备量和船舶常数

D.A、C均对

3、船舶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减去航次储备量及船舶常数为()。

A.航次净载重量 B.排水量

C.空船排水量 D.A、C均对

4、普通干散货船的航次储备量ΣG包括()。

A.燃润料和淡水 B.供应品 C.船员和行李及备品D.A、B、C都是

5、下列物品属于总载重量的是()。

A.螺旋桨 B.备品 C.固定压载 D.锅炉中的水

6、船舶的总载重量DW一定时,船舶的NDW与()有关。

A.航线长短 B.油水消耗定额 C.船舶常数D.A、B、C都是

7、普通杂货船的包装舱容为散装舱容的()。

A.85%~90% B.90% C.90%~95% D.95%

8、普通杂货船的散装舱容较包装舱容()。

A.大10%~15% B.大5%~10% C.小10%~15% D.小5%~10%

9、船舶的总载重量等于船舶的满载排水量减去()。

A.船舶常数 B.空船重量 C.航次储备量 D.净载重量

10、下列()在签订租船合同时,常被用来表征普通货船的装载性能。

A.空船排水量 B.净载重量NDW C.总载重量DW D.夏季满载排水量ΔS

11、船舶的空船重量包括()。

A.船体、机器设备及船员行李的重量

B.锅炉中的燃料、冷凝器中水的重量及备件

C.船体、机器设备及船舶舾装的重量

D.B+C

12、船舶总载重量DW是指()。

A.船舶装载货物重量之和 B.船舶的总吨位

C.在任一水线时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 D.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燃料油和淡水的重量之和

13、船舶总载重量一定时,船舶的净载重量NDW与下述()无关。

A.空船排水量 B.航线长短 C.船舶常数 D.油水储备

14、杂货船的航次净载重量NDW是指()。

A.船舶净吨

B.具体航次中船舶实际装载的货物重量

C.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

D.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限度的货物及旅客等的重量

15、下列()可以被用来统计普通货船的拥有量。

A.排水量△B.总吨GT C.总载重量DW D.B或C

16、下列()常被用来统计普通货船的重量拥有量。

A.装载排水量ΔB.夏季满载排水量ΔS C.总吨位GT D.总载重量DW

17、通常情况下,杂货船在装货计算时所使用的货舱容积是()。

A.包装舱容 B.散装舱容 C.A和B均是 D.A、B均不是

18、在营运管理中,()常被用以作为航线配船、定舱配载、船舶配积载等的重要依据。A.总载重量DW B.夏季满载排水量ΔS C.船舶装载排水量ΔD.净载重量NDW 19、通常情况下,表征船舶载重能力大小的指标是()。

A.总吨GT B.总载重量DW C.空船重量ΔL D.船舶装载排水量Δ

20、通常情况下,表示船舶载货能力大小的指标是()。

A.净载重量NDW B.满载排水量 C.总吨GT D.总载重量DW

21、总载重量DW的主要用途有()。

①签订租船合同的依据;②收取运费的依据;③船舶配积载的依据;④统计船舶拥有量;⑤计算航次货运量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2、船舶净载重量是以()作为1公吨的。

A.1m3的容积 B.2.83m3的容积 C.1000kg的重量 D.1.1328m3的容积

23、船舶的总载重量DW包括()。

①船舶常数;②空船重量;③货物、压载水重量及航次储备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4、净载重量NDW的主要用途有()。

①表征船舶的载货能力;②签订租船合同的依据;③船舶配积载的依据;④计算航次货运量的依据;⑤统计船舶拥有量的依据。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5、船舶的总载重量等于船舶的满载排水量减去()。

A.船舶常数B.空船重量 C.航次储备量 D.净载重量

26、()表征船舶空间容积大小。

A.空船排水量 B.满载排水量 C.载重吨D.船舶登记吨

27、作为计算造船、租船、买卖船舶等费用基准的是()。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吨 D.总载重量

28、货船的舱容系数是指:()。

A.全船货舱总容积与船舶净载重量之比

B.每一净载重吨所占有的货舱容积

C.船舶对每一吨装在船上的货物所提供的货舱容积

D.A、B、C均是

29、船舶资料中所记载的舱容系数是()。

A.定值B.变量 C.船舶刚开始营运时是定值,以后为变量 D.无法确定

30、有关船舶的舱容系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具体船舶其舱容系数随航线的变化而变化

B.舱容系数小的船舶装运大量轻泡货,可充分利用船舶的载重能力

C.散货船的舱容系数是散装舱容与其航次净载重量之比

D.舱容系数大的船舶装运大量重货,会浪费其容量能力

31、运河吨通常()船舶吨位证书中的登记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均可能

32、对于普通船舶,通常按()计收运河通行费。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净吨 D.运河总吨

33、通常以()为指标统计船舶建造能力。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净吨 D.运河总吨

34、货舱内所能容纳无包装的小块状、颗粒状、粉末状的货物的最大体积称为()。A.干货舱散装容积 B.干货舱包装容积 C.液货舱容积 D.液舱柜容积

35、按吨位征收的营运性费用系指()。

A.运费 B.租金 C.海事赔偿费用 D.港口各种使费

36、船舶总吨GT的大小由其()决定。

A.围蔽处所容积 B.载重量吨 C.液舱容积 D.货舱容积

37、船舶净吨NT的大小由()决定。

A.重量吨 B.封闭处所载货容积 C.封闭处所容积 D.液舱容积

38、船舶净吨NT()。

A.随排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B.随排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C.随排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不定 D.与排水量无关

39、船舶净吨NT与()有关。

A.封闭货物处所容积、型吃水、型深及旅客数量

B.封闭货物处所容积、型吃水、型深

C.封闭货物处所容积、型吃水

D.封闭货物处所容积

40、船舶总吨GT的大小()。

A.与排水量成正比 B.与排水量成反比

C.与排水量的关系不能确定 D.与排水量无关

41、船舶的巴拿马运河吨或苏伊士运河吨()。

A.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 B.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

C.与排水量的关系不能确定 D.与排水量无关

42、运河吨()。

A.在建造时由设计者确定 B.可由各航运国家的当局丈量

C.一定由运河当局丈量D.可由运河当局授权的船级社丈量

43、()常用来作为计算各种与营运效益有关的港口使费或税金的基准。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吨 D.净载重量

44、由舱容系数的定义可知,舱容系数较小的船舶,适合装运()货。

A.轻 B.中等 C.重 D.散粮

45、通常情况下,杂货船的包装舱容()散装舱容。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46、船舶的舱容系数是指船舶的()。

A.货舱舱容与船舶净载重量之比 B.货舱舱容与实际装货重量之比

C.散货舱容与排水量之比 D.包装舱容与总载重量之比

47、以下关于我国远洋船舶净吨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A.船舶丈量所得的货舱总容积

B.船舶除了载运客货以外的容积

C.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有效容积

D.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

48、世界上造船业和航运业表示船舶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船舶满载排水量 B.船舶总吨GT C.船舶总载重量DW D.船舶净吨NT 49、衡量船舶容积性能的指标有()。

A.登记吨 B.舱容系数 C.舱柜容积 D.A、B、C均是

50、船舶的登记吨是指船舶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各项规定()的专用吨位。

A.以吃水为丈量单位 B.以重量为丈量单位 C.以容积为丈量单位 D.B 或C

51、船舶规范和国际公约中常用()来划分船舶等级及作为技术管理和设备要求的基准。A.船舶尺度 B.船舶总载重量 C.船舶排水量 D.船舶总吨

52、()常用来作为计算各种港口使费或税金的基准。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吨 D.净载重量

53、由舱容系数的定义可知,舱容系数较大的船舶,适合装运()货。

A.轻 B.重 C.袋装 D.中等

54、一般货船,总吨GT比净吨NT()。

A.大 B.相等 C.小 D.关系不定

55、以下有关运河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为船舶交纳港务费的基准 B.向运河管理当局交纳运河通航费的基准

C.作为船舶交纳引航费的基准 D.A、C均是

56、杂货船的舱容系数是指( )。

A .包装舱容与净载重量之比

B .散装舱容与总吨之比

C .包装舱容与总载重量之比

D .货舱舱容与船舶净载重量之比

57、有关船舶总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时也据以计算某些港口使费

B .交纳引航费的基准

C .作为确定海损最高赔偿额的基准

D .A 、C 均对

58、船舶登记、检验和丈量的收费基准是根据船舶的( )来确定的。

A .总吨

B .净吨

C .总载重量

D .A 或B

59、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有关船舶净吨的说法正确的是:净吨是( )对应的吨位。

A .指货舱及压载舱的容积

B .所有围蔽空间的容积

C .指除了载客货以外的容积

D .指船上作为营运性处所的容积

60、船舶登记吨是( )。

A .容积吨

B .重量吨

C .液舱柜容积吨

D .货舱容积吨

61、船舶净吨的大小除了与其载货处所总容积有关外,还与( )有关。

A .型深

B .型吃水

C .船体形状

D .A 、B 均是

62、登记在船舶吨位证书上,表明船舶规模大小的尺度是( )。

A .全部尺度

B .计算尺度

C .登记尺度

D .最大尺度

63、以下( )属于船舶的登记吨。

①总吨GT ;②净吨NT ;③运河吨;④载重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计算题

1、某船卸货前测得排水量和油水储备量分别为8215t 和236t ;卸货后测得排水量和油水储备量分别为3093t 和156t ,则其卸货量为( )t 。

答案:5042

第四节、船舶静水力资料

1、根据船舶( )查取静水力曲线图。

A .平均型吃水

B .平均实际吃水

C .空载吃水

D .满载吃水

2、船舶每厘米纵倾力矩MTC ( )。

A .随吃水的增加而减小

B .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大

C .与吃水大小无关

D .与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3、船舶静水力曲线图的垂向坐标表示船舶的( )。

A .船舶平均型吃水

B .船舶平均实际吃水

C .复原力臂

D .满载吃水

4、表征船舶在静止正浮状态下其平均吃水与船舶若干性能参数的一组关系曲线称为( )。

A .静水力特性参数表

B .静稳性曲线图

C .静水力曲线图

D .动稳性曲线图

5、静水力曲线图中,关于浮心的曲线一般包括( )曲线。

A .浮心距船中

B .浮心距基线

C .浮心距船首

D .A 、B 都对

6、按我国习惯,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漂心距船中距离f x 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心F 在船中前或船中后,

f x 均为负值 B .漂心F 在船中前或船中后,f x 均为正值

C .漂心F 在船中后,

f x 为负值;反之为正值 D .漂心F 在船中后,f x 为正值;在船中

前为负值 7、按我国习惯,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浮心距船中距离

b x 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心B 在船中前或船中后,

b x 均为负值 B .浮心B 在船中前或船中后,b x 均为正值

C .浮心B 在船中后,b x 为负值;反之为正值

D .浮心B 在船中后,b x 为正值;在船中前为负值

8、船舶的静水力曲线图是表示船舶正浮状态下的( )与吃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

A .船型系数

B .静稳性要素

C .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

D .A+C

9、我国的规定,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 )曲线时,其计量长度应自船中处量起。

A .方形系数C b

B .浮心距船中距离X b

C .漂心距基线高度

D .横稳心M 距船中距离

10、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是指船舶的( )。

A .吃水变化1cm 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B .吃水变化1cm 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C .吃水差变化1cm 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D .吃水差变化1cm 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11、船舶的每厘米纵倾力矩MTC 是指船舶( )。

A .吃水差变化1cm 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B .吃水变化1cm 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C .吃水变化1cm 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D .吃水差变化1cm 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12、船舶静水力曲线图是表示船舶在静止、正浮状态下其( )。

A .船体受力情况的曲线

B .吃水与各特性参数的关系曲线

C .吃水与载荷弯矩的关系曲线

D .静稳性力臂与船舶横倾角的关系曲线

13、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计算不同吃水时的船舶装货重量,船舶可供查取的资料是( )。 ①船舶载重表尺;②船舶静水力曲线图;③船舶强度曲线图;④船舶静水力特性参数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某轮在始发港开航时吃水d =10.00m ,TPC =20.0t/cm ,途中耗油水300t ,中途港卸货1000t 后又加装货物500.0t ,其他因素不计,问该轮从中途港开出后吃水( )m 。

A .9.60

B .9.90

C .10.10

D .10.40

15、某轮在始发港开航时吃水d =9.00m ,TPC =20.0t/cm ,途中消耗油水200.0t ,则到港时的吃水为( )m 。

A .8.90

B .9.00

C .9.10

D .9.50 )查取静水力参数表。

.平均实际吃水 C .空载吃水 D .满载吃水

17、根据船舶( )查取载重表。

A .平均型吃水

B .平均实际吃水

C .空载吃水

D .满载吃水

18、以数值表的形式给出船舶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与吃水的关系图表称为( )。

A .载重表

B .静稳性曲线图

C .静水力曲线图

D .静水力参数表

19、船舶的载重表是表示船舶正浮状态下的( )与吃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

A .浮性要素

B .静稳性要素

C .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

D .A+C

计算题:

1、某轮装货前测得平均吃水为6.12m,TPC = 20t/cm。5h后测得平均吃水为6.98m,TPC = 21.8t/cm,若假定该段时间内船上油水等重量不变,则装货量估计为()t。

答案 :1797

2、某杂货船在某一装载状态下的平均吃水为5.00m(TPC=24.0t/cm),因装货,平均吃水增为5.60m(TPC=25.0t/cm),则装货量为()t。

答案:1470.0

3、某轮平均吃水为4.7m(TPC=8.5t/cm),因卸货平均吃水变为4.2m(TPC=7.9t/cm),则卸货量为()t。

答案:410

第五节、船舶载重线标志

1、普通货船的载重线标志中,勘绘在船中两舷,表示干舷甲板位置的水平线段称为()。A.分舱标志线 B.干舷线 C.甲板线 D.安全线

2、船舶储备浮力的大小是根据()来确定的。

①船舶的结构;②船舶的用途;③船舶的航行时间;④船舶的航行区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的夏季载重线是以标有()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A.F B.X C.S D.T

4、船长()者应标绘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A.小于100m B.大于100m C.等于100m D.A+C

6、我国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冬季载重线是以标有()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A.D B.F C.W D.Q

7、载重线标志中各条载重线的()为船舶在不同航区和季节中所允许的最大装载吃水的限定线。

A.下边缘B.上边缘 C.线中央 D.下2/3处

9、普通干散货船的热带载重线用英文字母()表示。

A.F B.LT C.T D.R

10、我国沿海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夏季淡水载重线是以标有()的水平线段表示的。A.F B.Q C.MQ D.S

11、各类船舶勘划载重线标志的目的是规定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航行时船舶的()。

A.最小干舷及最小吃水 B.最小干舷及最大吃水

C.最大干舷及最小吃水 D.最大干舷及最大吃水

12、一般来讲,木材船的夏季木材载重线()其他船舶的夏季载重线。

A.稍低于B.稍高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13、我国沿海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热带淡水载重线是以标有()的水平线段表示的。A.RQ B.MR C.R D.TF

14、船舶干舷是根据()勘定的。

A.建造规范 B.稳性规范 C.载重线公约 D.避碰规则

15、船舶的储备浮力是指()。

A.水密空间的大小 B.保留的排水体积

C.所保留的干舷高度值 D.水线以上船体水密空间所提供的浮力

16、船舶干舷越大,表示船舶的()越大。

A.纵强度 B.设计吃水 C.吃水差 D.储备浮力

17、同一船舶装货越多,其干舷越(),储备浮力就越()。

A.小;小 B.小;大 C.大;小 D.大;大

18、载重线圈中的横线与()的高度一致。

A.夏季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热带载重线 D.淡水载重线

19、一般来讲,木材船的北大西洋冬季木材吃水()其他船舶的北大西洋冬季吃水。A.稍大于 B.等于 C.稍小于 D.不能确定

20、散装液体货船及其他货船的载重线标志的组成,包括()。

①各条载重线;②载重线圈和水平线段;③船级社名称缩写;④甲板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我国国际航行船舶热带淡水干舷用()来表示。

A.S B.T C.TF D.WNA

22、某船长为130m的国际航行干货船应标绘的载重线共有()。

A.6条 B.5条 C.4条 D.3条

23、某船长为100m的国际航行液货船应标绘的载重线共有()。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24、根据载重线公约的规定,夏季干舷等于夏季载重线()。

A.上边缘至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B.下边缘至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C.下边缘至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D.上边缘至干舷甲板下边缘的垂直距离

25、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中,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是以标有()的水平线段表示的。A.DBD B.WNA C.BDD D.TF

26、一般来说,干散货船的干舷比同级别木材专用船的干舷()。

A.小 B.相等 C.大 D.无法比较

27、在载重线海图中的区带内航行的船舶,不可能采用的载重线是()。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C.冬季载重线 D.以上均有可能

28、某远洋船某航次航经海区属于冬季季节区带,则该轮可采用()。

A.冬季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热带载重线D.A或B

29、《载重线海图》中区带是指该海区一年内各季风浪情况()。

A.变化不大 B.变化较大 C.没有变化 D.变化没有规律

30、《载重线海图》中的季节()。

A.与四季一样 B.与四季不一样 C.每年不同 D.每年修改

31、《载重线海图》中区带和季节区域的区别在于()。

A.区带较大 B.区带较小 C.二者中风浪频率和大小不同 D.没有明确的区别32、载重线公约要求()。

A.船舶在始发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 B.船舶在目的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C.船舶在中途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 D.船舶在整个航程都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33、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海域航行时,其海区及季节期划分以()恒向线为准。A.香港至汕头 B.汕头至苏阿尔 C.香港至苏阿尔 D.上海至苏阿尔

34、我国在承认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附则时,声明有保留,我国认为沿海区域应为()。A.夏季区带 B.热带区带 C.冬季季节区域 D.季节热带区域

35、由于(),国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无冬季载重线。

A.冬季风浪较小 B.南方冬季气温较高

C.冬季沿海海域不结冰 D.我国沿海海域属热带季节区域

36、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海域航行时,其海区及季节期划分以()为界划分的。

A.香港 B.汕头 C.苏阿尔 D.上海

37、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夏季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A.MS B.LS C.LX D.MX

38、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夏季淡水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A.LF B.MQ C.MF D.LQ

39、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热带淡水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A.TF B.LTF C.MRQ D.MTF

40、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热带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A.LR B.MR C.LT D.MT

41、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冬季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A.LW B.MD C.LD D.MW

42、在载重线海图中的热带季节区域内航行的船舶,不可能采用的载重线是()。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冬季载重线D.以上均有可能采用

43、根据国际规范的规定,当船舶()才可以勘绘木材船载重线标志。

①在甲板上装运木材时;②在舱内装运木材时;③其结构和设备满足相应规定时;④木材装载满足相应要求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4、船舶的载重线标志通常标绘于()。

A.船首两舷 B.船尾两舷C.船中两舷 D.船舶设计水线上

45、《载重线海图》中季节区带(或区域)是指该海区一年内各季风浪情况()。

A.变化不大 B.变化较大 C.没有变化 D.变化没有规律

第六节、货物亏舱与积载因素

1、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是指每一吨货物所占的()。

A.货舱容积 B.量尺体积 C.实际体积 D.以上都不对

2、所谓亏舱是指装货时()。

A.满载而不满舱的空间 B.无法被货物充分利用的空间

C.装载选港货的空间 D.散装舱容与包装舱容的差值

3、影响货物亏舱率大小的因素有()。

①货物的种类;②包装形式;③堆装方式及质量;④货物装舱部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不是亏舱的原因。

A.货物与货物之间存在间隙 B.货物与舱壁、横梁等存在间隙

C.衬垫及通风道 D.装载重货造成满载不满舱

5、货物的积载因数越大,说明()。

A.每吨货物所需容积越大 B.单位容积所能装载的货物越多

C.船舶利用率越高 D.每吨货物所需容积越小

6、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是指每一吨货物所具有的()。

A.货舱容积 B.量尺体积 C.实际体积 D.以上都对

7、某种货物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2.0m3/t,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1.80 m3/t,则其亏舱率为()。

A.8% B.10% C.12% D.14% SF=SF’/(1-Cbs)

8、某货舱装满时,货物体积为4828m3,所占货舱舱容为4956m3,则亏舱率为()%。A.2.4 B.2.8 C.2.7 D.2.6

9、某票包装货物不包括亏舱积载因数S.F=1.8 m3/t,亏舱率C bs=10%,则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 m3/t。

A.2.0 B.2.1 C.1.8 D.3.2

10、货物积载因数是指每吨货物()。

A.量尺体积 B.所占舱容 C.体积利用率 D.A或B

2018年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之第一章总论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之第一章总论含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 C )。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D )。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B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D )。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5.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B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6.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D )。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 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7.一个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8.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 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9.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 A )。

A.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 B.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 C.内容与本质 D.时间先后 10.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人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 D )。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 ABCDE )。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 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同步习题及答案doc资料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同步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P3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P3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P4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P4 5.商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位置转移,而物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P3 6.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P23 7.流通活动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 )P3 8.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四部分。( )P10 9.物流科学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P1 10.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从属于物流。( )P3 11.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过程。( )P4 12.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P4 13.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P16 14.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 )P17 15. 商流的研究内容是商品流通的全过程。()P3 16.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就是商品实物物流的最佳路线必经之处。()P4 (二)单选题 1.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包括()。P4 A.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2.物资的特性有( )。P5 A.物质性和效用性 B.效用性和现代性 C.美观性和效用性 D.现代性和物质性 3.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P5 A.形质效用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社会效用 4.流通为实现物资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目的,必须克服( )。P3 A.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B.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观察距离 c.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观察距离和时间距离 D.供需之间的产品的观察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5.资金流可以认为从属于( )。P3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 流通辅助性活动 6.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 )。P3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流通辅助性活动 7.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关系是( )。P2 A.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B.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C.生产决定流通,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D.流通决定生产,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8.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 )。P3 A.空间效用 B.所有权效用 C.时间效用 D.形质效用 9.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是( )。P5 A.加工活动和信息 B.物流活动和信息 C. 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 D.商流和物流 10.没有(),生产系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生产系统将会停顿,失去存在的意义。 A、生产、流通 B.加工、物流 C.物流、商流 D.生产、商流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流通活动的有( )。P3 A.商流 B.物流 C.资金流 D.信息流 E.流通辅助活动 2.按照作用分类,物流可分为( )。P7 A.供应物流 B.销售物流 C.生产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知识小结

附加知识: 排列组合知识小结: 一、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分类计数。 2.乘法原理:分步计数。 二、排列组合 1.排列数(与顺序有关): )(),1()2)(1(n m m n n n n A m n ≤+---=Λ !n A n n =,n A A n n ==10,1 如:25203456757=????=A ,12012345!5=????= 2.组合数(与顺序无关): !m A C m n m n =,m n n m n C C -= 如:3512344567!447 4 7 =??????==A C ,211 2672757757=??===-C C C 3.例题:(1)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组成一个没有重复的3位数,共有___6034535=??=A ____种取法。 (2)从0,1,2,3,4这五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组成一个没 有重复的3位数,共有___483442 414 =??=A A ____种取法。 (3)有5名同学照毕业照,共有__1201234555=????=A _种排法。 (4)有5名同学照毕业照,其中有两人要排在一起,那么共有 _48)1234()12(4422=?????=A A ___种排法。 (5)袋子里有8个球,从中任意取出3个,共有___38C ____种取法。 (6)袋子里有8个球,5个白球,3个红球。从中任意取出3个, 取到2个白球1个红球的方法有___1 325C C ____种。

38876 56321 C ??= =?? 第一章、基础知识小结 一、随机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事件的包含 设A ,B 为两个事件,若A 发生必然导致B 发生,则称事件B 包含于A ,记作B A ?。 2.和事件 事件“A,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为事件A 与B 的和事件,记作B A Y 或B A +。 性质:(1)B A B B A A Y Y ?? , ; (2)若B A ?,则B B A =Y 3.积事件:事件A,B 同时发生,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积事件,记作B A I 或AB 。 性质:(1),AB A AB B ??; (2)若B A ?,则A AB = 4.差事件:事件A 发生而B 不发生为事件A 与B 事件的差事件,记作()A B AB -。 性质:(1)A B A ?-; (2)若B A ?,则φ=-B A 5.互不相容事件:若事件A 与事件B 不能同时发生,即A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是互不相容的两个事件,简称A 与B 互不相容(或互斥)。 6.对立事件:称事件A 不发生为事件A 的对立事件,记作A 。 性质:(1)A A =; (2)Ω==Ωφφ,; (3)AB A B A B A -==- 设事件A,B ,若AB=Φ,A+B=?,则称A 与B 相互对立.记作 。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3.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4.“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构成世界的本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精气。 6.精气概念源自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自于:云气说。 7.精气首见于着作:《管子》 8.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9.《内经》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与火 10.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第一章 概率统计基础知识(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节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节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随机变量 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等表示,它们的取值用相应的小写字母x, y, z 等表示。 假如一个随机变量仅取数轴上有限个点或可列的个数点 (见图1.2-1) ,则称此随机变量为离散随机变量,或离散型随机变量。 假如一个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充满数轴上一个区间 (a,b)( 见图1.2-2) ,则称此随机变量为连续随机变量,或连续型随机变量,其中a可以是,b 可以是+ 。 [例1.2-1] [例1.2-1] 产品的质量特性是表征产品性能的指标,产品的性能一般都具有随机性,所以每个质量特性就是一个随机变量。例如: (1) 设x是一只铸件上的瑕疵数,则x是一个离散随机变量,它可以取 0,1,2,…等值。 为了方便,人们常用随机变量x的取值来表示事件,如“x=0”表示事件“铸件上无瑕疵”;“x=2”表示事件“铸件上有两个瑕疵”;"x>2"表示事件“铸件上的瑕疵超过两个"等等。这些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为x取0,1,2 …等值是随机的。类似地,一平方米玻璃上的气泡数、一匹布上的疵点数、一台车床在一天内发生的故障数都是取非负整数 {0,1,2,3,…}的离散随机变量。 (2) 一台电视机的寿命x(单位:小时)是在[0,∞)上取值的连续随机变量。"x=0" 表示事件"一台电视机在开箱时就发生故障";"x 10000" 表示事件:"电视机寿命不超过10000 小时";"x>40000" 表示事件"电视机寿命超过40000小时"。 (3) 检验一个产品,结果可能是合格品,也可能是不合格品。设x表示检验一个产品的不合格品数,则x是只能取0或1两个值的随机变量。"x=0"表示产品是合格品,"x=1" 表示产品是不合格品。类似地,若检验10个产品,其中不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C.D.E )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22. 五脏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属阳的有(A. B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3. 以下在五行中属木的是(A.D.E )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概述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l、统计学是一门( )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 C、实质性科学 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 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8、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特征的名称 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中等学校数 B、国营企业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学生人数 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水塘中所养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D、全国总人口 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 业总产值”是( )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 A、数量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品质标志 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 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 A、测量值数据 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产品合格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A、工人人数 B、性别 C、文化程度 D、企业经济类型 5、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人数 B、身高 C、工厂数 D、机器台数 6、要调查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标志 7、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5万元、22万元、40万元、33万元 和65万元,则( ) A、“所有制”是企业的品质标志 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 C、“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 D、25、22、40、33、65是变量值 8、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因此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是只能用数值表现的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民族 B、职业 C、职称 D、文化程度 E、工作年限 10、要调查1000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选用的数量标志有( ) 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 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 C、10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 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 E、10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l、统计在研究客观事物现象时,是以客观事物现象的定量认识为基础的( ) 2、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3、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4、工资是离散变量( ) 5、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现象,着眼于个别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 6、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0件、6l件、62件、63件、64件,因此说有5个变量( ) 7、用文字表示的指标叫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叫数量指标( ) 8、品质数据用文字回答,但有时也用数值回答( ) 9、标志和指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 ) lO、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者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9分)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 寒与热 B. 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 误的? ()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 .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 者是指() A.五脏 B. 六腑 C. 奇恒之腑 D. 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 .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 .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 种病邪?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 水谷精微 B. 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 气滞 B. 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 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 的是() A.痰 B.饮 C.水 D.湿 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19.孙络是指() 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 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21.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 是() A. 督脉 B. 带脉 C.任脉 D.冲脉 22.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 素引起? () A. 喜伤心 B. 怒伤肝 C. 思伤脾 D. 悲伤肺 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 A. 暑邪 B. 热邪 C.痰饮 D.瘀血 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 A. 浮脉 B. 洪脉 C.弦脉 D.缓脉 25.肺的生理特性是() A. 喜润恶燥 B. 不耐寒热 C.体阴用阳 D.喜燥恶湿 2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 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27.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阴肺经 28.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阴阳离决 D.阴阳失调 29.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 据是() A.先祛邪不会伤正 B.先扶正可致留邪 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 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 30.肾所藏之精是指()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D.生殖之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 A.心的行血功能 B.脾的运化功能 C.肾的纳气功能 D .肝的疏泄功能 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 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 督脉 B. 任脉 C.带脉 D.冲脉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述(娄庆松杨静主编)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点 理解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和统计活动、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能力点 能结合现实中所遇到的具体事例说明什么是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量;能识别统计数据的类型 本章结构图 一、统计学和统计活动 二、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统计学和统计活动 教学目标; 1. 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 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的职能 4. 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 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法、学生自学和引导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新课: 一、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统计数据。例如,教学班级每天都要统计出勤人数,同学们考试后要统计总成绩、平均成绩、及格率、优良率等;企业管理人员要统计供、产、销、利、税等数字;许多媒体要报道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证券股票指数等。这些数字就是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室人们通过实际统计活动获得的。统计就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技术。。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也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学习统计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地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人们要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通过试验或调查来采集有关数据,并加以整理、归纳和分析,以便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数量表现做出统计上的解释。例如,统计需要哪一类数据,怎样去采集和加工这些数据,怎样从复杂纷繁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并解释这个结论,没有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说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二)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本书阐述统计学中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所涉及的统计工作指社会经济统计工作。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从其性质来讲它是一种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认识活动,是一门研究方法论的社会科学。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具有如下特点: 三、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的职能 (一)统计工作过程

基础理论试题及标准答案

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过程和__C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C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 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 活为目的的_B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A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 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 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 A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基础章

第一章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发展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1922年,在市场营销中确认了物流的作用。 A.弗瑞德·E·克拉克B.拉尔夫·布索迪 C.亨利·亚当斯D.居里·杜彼特 ()2、物流是对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过程。 A.生产B.分配C.消费D.流动 ()3、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A.具体性和局部性B.具体性和综合性 C.综合性和全局性D.局部性和全局性 ()4、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 A.社会物流B.企业物流C.区域物流D.综合物流 ()5、由卖方、生产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被称为。 A.第一方物流B.第二方物流C.第三方物流D.第四方物流()6、在物流领域采取的,如直达运输、联合运输、看板、实行按专门路线配送(货运专线运输)等管理和技术,这一目标的体现。 A.范围经济B.规模经济C.速度经济D.客户满意 ()7、通过物流活动的,能够对企业的成本降低的差异化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A.大跨度性与动态性B.实行按专门路线配送 C.联合运输和交流D.有效组织和协调 ()8、物流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开始的。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9、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管理结构和信息系统的相应推动,人们有能力在一个企业内部把物料处理、仓储等其他物流功能部门集成在一起形成具有 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应用。A A.生产物流与企业物流B.商业物流和实体配送职能 C.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D.供应物流和回收物流 ()10、对于一个零售商,物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它的与零售商店之间。 A.货物运输B.生产部门C.配送中心D.消费者 ()11、人们有时把供应链称之为。 A.物流网络B.物流C.配送中心D.微观物流 ()12、初始的物流是从人们的举、拉、推和计数等人工操作开始的。这是。 A.第一代物流B.第二代物流C.第三代物流D.第四代物流 ()13、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是。 A.智能型物流B.人工物流C.机械物流D.集成物流 ()14、在当今的许多物流体系中仍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的是。 A.人工物流B.信息物流C.自动化物流D.机械物流 二、多项选择题 ()1、从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划分为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