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计算机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病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理论课,如何将它上得生动有趣?我觉得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分运用他们的思考能力,才能上一堂好课。于是我根据初中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对教材作认真的解读和适当的重组后,决定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教学内容为:围绕着计算机病毒这个中心关键词,构建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什么是病毒?病毒有什么特征?计算机中了病毒之后有哪些表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如何预防,中了病毒之后如何处理?。五个内容做到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
计算机病毒相关官方网站
1、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
2、网安检测-深圳市计算机病毒防治中心
3、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病毒防治专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4、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防治电脑病毒的意识,培养学生驾驭计算机的信心。
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1.认识领域: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人为制作的程序。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传播方式。
(3)了解病毒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4)知道防治病毒的方法。
2.操作领域:
(1)能够利用互联网借助搜索引擎了解病毒的有关信息、防治病毒的某些方法。
(2)懂得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
(3)学会下载、安装、升级杀毒软件。
3.情感领域和扩展目标:
(1)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负责任地、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提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的育成。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和预防处理方法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节课基于学生基本情况设计的:由有一定基础学生的活动,带动其他同学共同思考。采取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办法。启发式自主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学生教学生”的合作性学习。
【教学过程】
分小组竞赛,四大组,抢答问题多的组给予分值奖励。本节课的作业有两邻座共同完成的书面作业,有每个人都需提交的电子文档作业。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一段《红野猪》(有关于熊猫烧香的搞笑flash)动画,来切入这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病毒。
【新授课】
一、用一张图片(烧香的熊猫),提问,小胖闹笑话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并且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和上网搜索,时间为2分钟,把答案记录在学案上,然后各组开始抢答,教师计分。
抢答结束后,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给出标准定义(书上第八十六页:是指其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能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程序代码),并分析定义的关键词语,再给出《熊猫烧香病毒的核心代码》来辅助学生记忆。
主要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有害的一组程序代码。
病毒的历史•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二、既然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有害程序,又不能传染给人,那么为什么把它称为“病毒”呢?那它一定有与病毒相似的地方。引导学生结合生物上所了解的病毒,讨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可以从计算机中毒的全过程来探讨。(你对病毒的特性有什么了解?)先各小组讨论或上网自助学习五分钟,然后抢答。
抢答结束后,教师总结学习思路。
1、从计算机病毒的如何入侵,来引出其具有“传染性”。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己复制进去,从
而达到扩散的目的。这是计算机病毒与其他有害程序的主要区别。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它的计算机当你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它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侵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2、传染到计算机之后,病毒紧接着就要找个地方生存,并且为了避免被人发现,它应该怎么做?引出
其具有“寄生性和隐蔽性”。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代码分析,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开来的。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而PC机对DOS文件的存取速度可达每秒几百KB以上,所以病毒转瞬之间便可将这短短的几百字节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3、病毒藏起来以后是不是马上就发作呢?给出几个典型的例子,引出计算机发作需要条件,既具有“触
发性”。黑色星期五病毒,它发作的条件是:每月的13号且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CIH病毒,它其中的一个版本就是在每个月的26号发作。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只有这样它才可进行广泛地传播。
例如:黑色星期五,“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在逢13号的星期五发作。国内的"上海一号"会在每年三、六、九月的13日发作。
4计算机病毒被触发了以后,它要干些什么呢?引出其具有“破坏性”。良性病毒可能只显示些画面或出点音乐、无聊的语句,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破坏动作,但会占用系统资源。•恶性病毒则有明确得目的,或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或加密磁盘、格式化磁盘,有的对数据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教师总结学习思路。病毒从无到发作全过程。
三、很自然的联想到,计算机病毒发作了以后我们的计算机会有什么表现呢?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使
用计算机的经验来讨论都有什么表现。(教师提供几种常见的病毒,让学生上网搜索如果电脑中了这样的病毒会有什么症状呢?)。教师总结归纳(书上八十七页,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一二三四五点)。
病毒发作•⑴计算机无故死机⑵计算机无法启动⑶Windows3.X运行不正常⑷Windows9X无法正常启动⑸微机运行速度明显变慢⑹曾正常运行的软件常报内存不足⑺微机打印和通讯发生异常⑻曾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⑼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长度发生变化⑽运行Word,打开文档后,该文件另存时只能以模板方式保存⑾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