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因组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赖于功能基因或编码功能蛋白在外源宿主中的表 达
能够在各种选择性平板上通过可见性状筛选的到产 生脂酶、淀粉酶、七叶苷水解酶、甘油脱水酶及抗 菌活性的克隆子
方法一:对具有特殊功能的克隆子进行直接检测;
方法二:基于异源基因的宿主菌株与其突变体在选 择性条件下功能互补生长的特性进行
(3)底物诱导基因表达筛选(substrate-induced gene-expression screening,SIGEX)
原理:SIGEX 是用于能利用各种底物诱导的 分解代谢型基因的检出,并结合生物发光技 术用来筛选代谢相关基因及酶基因。由于编 码相关代谢基因或酶基因通常呈簇存在,通 常与该物质诱导的启动子和同源转录调控序 列毗邻,往往在有底物诱导的条件下才表达, 反之则不表达。
第一步:以 p18GFP为载体构
优点:操作容易、成本低、DNA提取率高、重复性 好
缺点:纯度低,腐植酸等污染严重,还需要经过纯 化处理才能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的需要。此外, 由于强烈的机械剪切作用,所提取的DNA片段较小 (1—50 kb) )且多为平端,不利于建库。
(2)间接提取法
操作方法:采用物理方法将微生物细胞从环境中分 离出来,然后采用较温和的方法抽提DNA,如先采 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微生物细胞,然后包埋在低熔 点琼脂糖中裂解,脉冲场凝胶电泳回收DNA。
欲插入目的片段的大小 所需要的载体拷贝数 使用的宿主 筛选方法
载体的选择要有利于目的基因的扩增、表达 及在筛选细胞中目标物质的表达量的调控等。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lone vectors
Cloning vectors
Size of inser segments
plasmid
为什么要研究宏基因组学呢?
99%以上的微生物未 (难 )被纯培养, 对微生 物世界的认识集中在不到1%的微生物上
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主要基于实验室纯培养 的单一微生物物种,对微生物群落作为整体的 功能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其个体的认识
二、宏基因组的研究步骤
分离特定环境生物DNA 纯化大分子量DNA进行克隆 将带有宏基因组DNA的载体通过转化方式转
要想了解生命的起源、本质、进化和相互作用及影 响,就必须对彼此密切相关的生物进行各个基因组 学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2.宏基因组(广义)
广义宏基因组是指特定环境下所有生物 遗传物质的总和,它决定了生物群体的 生命现象。它是以生态环境中全部DNA 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异源表达来 筛选有用基因及其产物,研究其功能和 彼此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揭示其 规律的一门科学
率。
测序过程:
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
↓ DNA聚合酶 (能和DNA模板的下一个碱基配对)
添加到测序引物的3’末端
↓ (释放)
焦磷酸(PPi)
↓ ATP硫酸化酶 加入 APS ↓
特异的检测峰 ↗ (微弱光检测)
ATP→→→→氧化荧光素(产生可见)
加入荧光素
(2)基于功能的筛选方法
以活性测定为基标记的特异 核酸探针与细胞内相应 的靶DNA分子或RNA分 子杂交,通过在荧光显 微镜或共聚焦激光扫描 仪下观察荧光信号,来 确定与特异探针杂交后 被染色的细胞。
三、宏基因组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海洋微生物
1、海洋生物活性产物的痕量存在; 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难于化学合成; 3、产生活性物质的海洋微生物难于人工培养
10
λphage
24
Cosmid,fosmid 35~45
BAC
120~300
PAC
100~300
YAC
250~2000
MAC
>1000
Vector structure
Expresslion hosts
circular linear circular circular circular linear
3.宏基因组(狭义)
狭义宏基因组学则以生态环境中全部细 菌和真菌基因组DNA作为研究对象,它 不是采用传统的培养微生物的基因组, 包含了可培养和还不能培养的微生物的 基因,通过克隆、异源表达来筛选有用 基因及其产物,研究其功能和彼此之间 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揭示其规律
4.宏基因组学
宏基因组学是一种基于无需预先培养来利用 环境样品基因组资源,获得活性物质和功能 基因的新技术,因而绕过了菌种纯培养障碍, 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遗传信息,极大拓宽了 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正成为国际生命科 学研究最重要的热点之一
宏基因组 (Metagenomics)
唐荧霜 20162002016t
1 宏基因组简介 2 研究步骤 3 应用及研究现状
一、宏基因组简介
1.产生背景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 完成,从结构基因组学进入以功能性基因组研究为 主的后基因组时代
人体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不仅受自身基因控制, 还与其他生物基因组相关。已证明体内菌群的组成 和活动与人的生长发育、生老病死息息相关。
所构建的工程菌可用于处理各种复杂污染物,是非 常有前景的降解酶系基因筛选方法;
所获取的多样性信息可以在废水处理的各种反应器 系统、污染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调控、微 生物对环境和气候的监测等研究中发挥作用
分析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检测评价环境健康
3.开拓天然产物新资源
2000年8月, Brady和 Clardy等人构建了一 个含有约7000000个5个, 并从 其中一个克隆发酵物 中分离出一系列具有 抗菌活性的长链N2酰 基酪氨酸类新化合物
(4)其它筛选方法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 但不同中子数目且不具 放射性的元素称为稳定 同位素(stable isotope probing,SIP)。环境中 的许多物质都可以用 SIP来标记,鉴定和分 析复杂样本中进行有特 殊代谢功能的微生物
(4)其它筛选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基于序列的筛选方法
①.随机鸟枪法(Shotgun sequencing)
将一条完整的目标序列随机打断成小的片段 , 分别测序 ,然后利用计算机根据序列间的重叠关系 进行排序和重新组装, 并确定它们在基因组中的正
确位置。
优点:为筛选新的天然产物提供了一种可选 择的途径, 从中挖掘上百万个新基因,揭示不 可培养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大片段插入Large size (Cosmid,Fosmic libraries筛选Library screening
功能驱动法 Function–driven
screening
序列分析法 Sequence-driven
Escherchia coli Escherchia coli Escherchia coli Escherchia coli Escherchia coli Saccharomyces
linear
mammalia
3.宿主系统的选择 在构建的过程中,细菌、酵母、链霉菌等为主要的宿主。 不同的宿主所产生的活性物质有明显的差异,目前构建的文 库如果筛选新的酶,采用大肠杆菌为宜;若是抗菌抗肿瘤物 质,选择链酶菌为宿主较为理想。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直接裂解法和间接提取法 (细胞提取法)
(1)直接裂解法
操作方法:将环境样品直接悬浮在裂解缓冲液中处 理,继而提取DNA并纯化,包括:
物理法(如冻融法、超声法、玻璃珠击打法、液氮研磨法) 化学法(常用化学试剂有表面活性剂、盐类、有机溶剂)
酶裂解法(加入裂解酶、蛋白酶K 和溶解酶等)
宏基因组工程与海洋生物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促 使人类了解许多为培养海洋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 及其功能产物,在海洋天然药物研究、海洋极端 环境微生物研究、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探索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2.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
挖掘降解基因和功能菌株,进行生物修复
获取任何序列的基因或功能,由此合成新物质或发 现新的生物物种。
入模式ronment samples 富集培养Enrichment Cultivation
DNA提取 DNA isolation
载体插入Vectors ligation 插入寄主Insert into the host
小片段插入Small size (plasmid)
优点: 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和经济的检测手段 增加了筛选的容量和效率 为高通量筛选提供了保障
不需要对在颜色筛选中使用的底物进行修改,勿需担心 因修改底物而产生毒性
可以从底物来推断得出未知的酶,继而推断基因的功能
缺点: 目标基因的结构性和适应性很敏感,无法用于分析
不能进入细胞质的底物,FACS对进样设备的要求 也比较高; 代谢特定底物的调控子和操纵子在位置上不一定都 相邻; 有些基因的表达除了受底物诱导外,还可能受其他 因子的诱导,有些基因并不需要诱导,是本底水平 表达的,有些可诱导基因在新的宿主中有可能不可 被诱导表达
screening
底物诱导基因 表达法SIGEX
screening
其它方法 Compound Configuration screening
1.样品中DNA的提取和富集
采用合适的方法,既要尽可能地完全抽提出 环境样品中的DNA,又要保持较大的片段以 获得完整的目的基因或基因簇。所以提取原 则是在最大提取量和最小剪切力之间折中
发掘极端环境为生物的新物种,了解其耐受机制, 帮助极端环境的污染修复。
从宏基因组中分离的重要基因元件组编成具有其他 活性成分、或可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基因簇,以替代 原有不易降解化合物,或直接降解环境中石油烃、 有害有害化合物、重金属。
2.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
可以有效地从环境中分离新的基因、在无底物情况下以异 丙基 —β-D硫代半乳糖苷( IPTG) 基因为诱导物去除阴性 克隆和 GFP表达的克隆子;
第三步:在培养基中添加底物 诱导代谢关基因的表达;
第四步:根据 gfp基因的表达 从宏基因克隆库中筛选出表达 代谢基因的克隆子 ,利பைடு நூலகம்荧光 激活细胞分离仪 (FACS)从琼 脂培养平板上将GFP表达的克 隆子分离出来。
的其他技术。
(1)基于序列的筛选方法
根据已知的基因和基因表达产物的保守序列设计引 物和探针,通过杂交或PCR扩增鉴定出已知基因的同 源物,进而筛选阳性克隆子
对鉴定新的基因成员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它已被有 效地用于鉴定系统发育学中的标志基因(如 16S rRNA基因 )和带有高度保守域的酶基因(如聚酮化合 物合成酶、葡萄糖酸还原酶和腈水合酶等 )
缺点:耗费大,需大量人力和物力;与个体微 生物基因相比,对序列片段进行分析则极为困 难。
(1)基于序列的筛选方法
②.焦磷酸测序( Pyrosequencing)
焦磷酸测序技术是在焦磷酸盐测序法的基础 上结合一种乳胶材料和皮升级反应孔,将基因组 DNA进行随机切割,批量地进行整个测序反应, 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破译6×106组以上的基因组 序列,比 Sanger法要快100倍,提高了测序的效
宿主菌株的选择主要考虑:
1 转化效率
2 重组载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稳定性 3 宿主能否提供必需的转录表达体系
4 对异源表达基因产物是否有较强的相容性
5 目标 ①基于核酸序列差异分析; ② 基于目的克隆功能的特殊代谢活性; ③基于底物诱导基因的表达; ④ 基于包括稳定性同位素和荧光原位杂交在内
优点:可获得大片段DNA(20—500 kb)且纯度高
缺点:操作繁琐,成本高,有些微生物在分离过程 中可能丢失,温和条件下一些细胞壁较厚的微生物 DNA 也不容易抽提出来。所获得的DNA产率比原位 裂解法少10—100倍
2.载体选择
载体系统的选择取决于所提取土DNA 的质量 及研究目的,需要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