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文(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者之爱

——《论语》读后感之仁学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应当致力于人事,鬼神可以敬畏但要让他离远一点,这样,就可以算得有智慧了。宇宙万物充满了奥秘,但孔子所关注的无非人事。终其一生,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家庭、社会、国家的事务始终是他的首选。自西周“人本”意识觉醒以来,孔子第一个毫不含糊地把人和人事推到理论观照和政治实践的中心位置。

在神和人之间选择了人,这是孔子的一大功绩,是他构建仁学体系的出发点。

孔子专注于人,儒学就是人本之学。而子曰:“言仁必及人”,反过来也一样,谈到人学,也就是谈到仁学。

而在《论语》中,仁学的重要性也是可以轻易看出的。在全篇中,仁字共出现109次,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也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所以,我尝试浅论仁学,试图以此来小窥《论语》的奥秘。

一、亲亲

“亲亲”之爱,是说在个体“自爱”、“自敬”的基础上,进而要求由“自爱”、“自敬”推展到爱、敬自己的父母兄弟及其家族邻里。“亲亲”之爱,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至纯至真的爱。在家庭中,如果能真正做到儒家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和“夫义妻柔”,就可以为打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构建平等而和谐的家庭提供道德基石。然而,

就我个人而言,“亲亲”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也会做到的准则。如果仅以此就论仁的话,不免有些浅。不是说“亲亲”不是仁,而是最基本的仁。如果连“亲亲”都无法做到的话,不但不能称其为仁,也不能称其为人了。

二、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爱人”是仁学的出发点,也是仁学的最终目标。“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心中要有他人,要尊重他人,友善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从这一件小事就可以充分体现出孔子本人的爱人思想。厩焚,不问马也不问厩,只问人,可见人在孔子心中是占第一位的,而自己别的方面的损失则是次要的了。孔子以身作则,充分贯彻了爱人这一仁学准则。

而就思想内容方面,爱人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以己及人”一次,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他走了以后,别的弟子问曾参,“什么意思?”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见《论语·里仁》)忠恕,就是尽心竭力实践恕道,以博大的关爱之心寛厚待人——自己想要有成,先让别人建功;自己想要亨通,先让别人显达。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另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遭遇的,也不要加到别人头上。照此看来,“仁”应该是一种泛爱众的利他主义,一种先人后己的道德伦理境界,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的理想国。

不过,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天下已成为诸侯的天下,仁不仁,要看掌控财产权力的王公贵族愿不愿意。所以,就等级顺序而言,仁学的实施又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天上有风刮过,地面的草木顺风向偏倒。(《论语·颜渊》)人际关爱,要靠君子们居高临下地树立范式,才能风靡众庶,蔚为全社会的公序良俗。所以孔子奔波劳碌几十年去游说诸侯国君,希望得到任用。而他推行仁学的总纲则是“克己复礼”。

三、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礼”的规范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就归于“仁”了;践行仁道全凭自觉,不能由别人强制。这是大纲。看什么、听什么、说话、做事,都要合“礼”,不能“非礼”。这是子目。孔子对自己最器重的门生所作的解释举纲带目,可称经典。

春秋社会是一个“无道”无序的社会:天子式微,权在公室,大夫篡政,乱象丛生——诸侯、重臣凭借武力、权势重新洗牌,进行财产权力的重构,致使政权更迭频仍,民怨沸腾。归根结底,都源于维系社会的纲纪废弛了,即所谓“礼崩乐坏”。要想挽狂澜于既倒,就必须整顿纲纪,重建秩序,才能回归“有道”的社会。所以孔子要求身为贵

族的君子们,首先是诸侯和掌有实权的大夫们,从我做起,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到“礼”的规范中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视听言行。相对于“仁”而言,孔子的“礼”的内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大体说来,它无非就是指周礼。简单说来,就是君子们视听言行、吃喝穿住、立身处世的游戏规则。“礼”无所不在,渗透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复礼”则“归仁”。《论语·学而》中有若的话应当出自夫子的教诲。“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意思是,“礼”的运用最要紧的是回归和谐;古圣先王的理想政治,以实现“和”为最高境界。可见,“天下归仁”,构建人与人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才是仁学的终极目标。

当然,以上三点只是对仁学的简要分类而已,仁”其实是一个包含甚广、关涉甚宽的概念,是对人性、个人品质、人与人(社会)的关系的一种全方位的要求。其内涵非常丰富,很难以几个抽象的词(概念)或者几个单一的属性予以概括。它既是孔子思想核心,同时也是孔子思想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

另外一个方面,众所周知,任何理论的实施,都有赖于权势的认同。在春秋环境之下,还把宗法和礼制当作理想政治,自然就会被认为迂阔不切实际了。

不合时宜,这就注定了孔子身世坎坷,只能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然而我这里并不欲就此进行讨论,因为无论如何,孔子的成就,甚至仅仅就仁学这一方面来说,不只是一个时代可以接纳的,也不只影响了一个时代。

仁学是治世之学,虽则不能“平天下”,但它“治天下”的卓特功能不可取代。仁学,又是对社会的哲学思考,蕴涵深刻的政治哲理。不止于古代,对于多元文化的现当代,它的理论价值仍然不可忽视。“至圣”孔丘,生前弟子三千。即便后世名闻遐迩的战国四公子,凭借权势与财富,其门客数也不过如此。其生前,《道德经》尚未行世,作为学术派别的道家尚未成形;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是最早具备规模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派——即便在尔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在公认的“孔墨显学”中也列位墨家之前。

孔丘,能在几百年以后的《史记》中以“世家”立传,尊为“至圣”,他的学术和品格得到今人和古人的一致认可。我们读《论语》,读“仁”,不仅是在读一种道德规范,也是在读孔子的毕生。

论及“仁”,孔子首先就是当之无愧的仁者,正是因为有了他这位仁者的仁者之爱,才有不断的思考,才有了儒家,有了《论语》。

我们不敢忘“仁”,更不敢忘“仁者”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