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及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及解释》实习报告
(姓名:范畅 班号:061084 指导老师:王传雷 成绩: )
一、实习要求
(1) 每人选择相邻的两个排列的高密度测量数据文件进行处理;
(2) 处理内容包括数据圆滑、格式转换、二维反演计算;
(3) 二维反演计算误差要求%20 ;
(4) 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地质任务;测线位置及地下情况;高密度电法数据资料质量评价;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及地球物理-地质解释(岩溶、裂隙发育情况调查,发育深度识别,基岩面的岩性划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1.地质任务
对广西合浦公馆石灰石矿区进行地球物理调查,探明岩溶、裂隙发育情况,发育深度识别,并进行基岩面等岩性划分。

2.侧线位置及地下情况
公馆矿区南邻北部湾,地表主要为虾池和荒地,地层比较单一。

上覆为第四系地层,局部基岩出露,揭露的第四系地层厚度为0-9米,其下为灰岩。

【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上泥盆统天子岭组(D 3t )、帽子峰组(D 3m )和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 1ym )。

简述如下:
A.天子岭组(D 3t )
上部薄层条带泥灰岩、粉砂质灰岩、厚层状灰岩互层;下部主要为灰绿色含磷细砂岩。

厚413m 。

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南一带。

B.帽子峰组(D3m)
灰、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夹薄层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等,底部带有一层灰绿色含磷细砂岩。

表层风化严重,呈砖红色泥质砂岩、砂质泥岩。

厚63-167m。

主要分布于矿区东西两侧。

C.孟公坳组(C1ym)
上部主要为中厚层状微粒生物灰岩;下部薄层-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质灰岩夹生物灰岩,局部相变为细砂岩、粉砂岩互层。

根据矿区钻孔揭露,表层灰岩质地相对较纯,颜色也较浅,下部炭质含量增加,颜色逐渐变深,局部地区转变成炭质页岩。

该层厚403m,为主要水泥用石灰岩。

【构造】
区内主要为一向斜构造。

轴部走向为北东向,向斜核部地层为下石炭孟公坳组(C1ym),两翼地层微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和天子岭组(D3t)。

矿区内发现有一条断层通过,断层走向北北西向。

该断层将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地层错断。

其断层性质不详。

3.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及资料质量评价
A.首先利用软件ZH38对高密度电法资料进行数据圆滑处理,手工圆滑的基本原则是:电场不能突变。

B.其次将圆滑后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可以转换为sufer格式,也可以转化为二维数据反演格式。

C.利用已有二维数据反演软件继续进行二维数据反演,使用的最小二乘法。

最后记录三次迭代误差。

图1 一号测线第一排列最小二乘法反演结果
图2 一号测线第二排列最小二乘法反演结果
一号测线第一个排列的最小二乘法反演结果见图1,第三次迭代误差为15.5%,满足要求(%20 );二号测线第一个排列的最小二乘法反演结果见图2,第三次迭代误差为13.7%,也满足要求;
图3 一号线第一排列和第二排列重复测点对比
一号线第一排列测点从0m 到295m ;一号线第二排列测点从150m 到445m 。

重复的测点为150m 到295m ,选取170m 到205m 之间的重复段进行对比,结果见图3。

三、电法资料处理结果的定性描述及分析
下表为一号线钻孔资料,根据钻孔资料以及高密度电法资料进行溶蚀和裂隙的判断以及地层的划分。

1.溶蚀和裂隙的判断、发育深度识别
根据一号线第一排列和第二排列的电阻率剖面图可见,经圆滑后的数据显示水平方向上电阻率并无突变,单纯的电法资料并不能说明这个地方就没有溶蚀和裂隙,所以据此无法推断该地区是否无溶蚀和裂隙现象、发育深度也未能识别。

2.地层的划分
图4 一号测线第一排列地层划分
一号测线第一排列的地层划分情况见图4,第二排列的类似,与第一排列吻合并平行,故没有画。

根据图4以及钻孔资料,将划分情况列举如下:
A. 0m-9m 基岩(根据视电阻率剖面图及钻孔资料估计)
B. 17m-18m 方解石(根据视电阻率剖面图及钻孔资料估计)
C. 18-60m 角砾岩(根据视电阻率剖面图及钻孔资料估计)
D. 60-100 灰岩(根据钻孔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