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3
NH3
xNH3
6.081*103 0.0228 5 E 2.67*10
xNH3 1 xNH3 0.0228 0.0233 1 0.0228
p* NH 3
X NH3
例4-2
1.013*105Pa和20℃时,NH3在水中平衡溶解度为,气相中:NH3 平衡分压2*103Pa,液相2.5kgNH3·100kg-1H2O. 试求此时相平衡系数 m,亨利系数E和溶解度系数H 解:先求 xNH , n NH 2.5/17
图中的关系线称为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 (1) 在同一溶剂(水)中,不同气体的溶解度有很大差异。例 如,当温度为20℃、气相中溶质分压为20kPa时,每1000kg水中所 能溶解的氨、二氧化硫和氧的质量分别为 170kg、22kg和0.009kg。 (4) 溶解度曲线: 这表明氨易溶于水,氧难溶于水,而二氧化硫居中。 气液相平衡关系用二维坐标绘成的关系曲线称为溶解 (2) 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着气体分压的提高,在液相 度曲线。气体的溶解度通过实验测定。图 2-2图2-3及图2-4 中的溶解度加大。例如在 10℃时,当氨在气相中的分压分别为 分别示出常压下氨、二氧化硫和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在 40kPa 和100kPa时,每1000kg水中溶解氧的质量分别为395kg和 气相的分压之间的关系(以温度为参数)。 680kg 。
(3) 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气相分压下,溶解度随温度降 低而加大。例如,当氨的分压为60kPa时,温度从40℃降 至10℃,每1000kg水中溶解的氨从220kg增加至515kg。 由溶解度曲线所显示的共同规律可知: 加压和降温 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对吸收操作有利; 反之,升温和减压 对脱吸操作有利。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的 应用在Y-X坐标图上表达更 为清晰,如图2-5。 气相组成 在平衡线上方(点A1),进 行吸收过程;气相组成在平 衡线下方(点A2),则为脱 吸操作。吸收过程的推动力 为Y1-Y*或X1*-Xc,脱吸的 推动力为Y*-Y或Xc-Xc*。 * 吸收液的最高组成为 X1;尾 气的最低组成为 Y* 。
从传质角度考虑,上述三个步骤可以概括为吸附质(溶质)在
单相中扩散和相际间扩散。 不论溶质在气相或液相,它在单一相里的传递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分子扩散,二是对流传质(涡流扩散)。
(1)分子扩散 在静止或滞流流体内部,若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则因分 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使该组分由浓度较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 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现象: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用一块隔板将容器分为左 右两室,两室分别盛有温度及压强相同的A、B两种气体。当抽 出中间的隔板后,分子A借分子运动由高浓度的左室向低浓度的 右室扩散,同理气体B由高浓度的右室向低浓度的左室扩散,扩 散过程进行到整个容器里A、B两组分浓度均匀为止。
1.1 吸收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吸收的目的
(a)制取产品 例如,用98%的硫酸吸收SO3气体制取发烟硫酸, 用水吸收氯化氢制取31%的工业盐酸, 用氨水吸收CO2生产碳酸氢铵等。 (b)从气体中回收有用的组分 例如,用硫酸从煤气中回收氨生成硫胺;用洗油从煤气中回收 粗苯等。 (c)吸收气体混合物一个或几个组分,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如合成橡胶工业中以酒精吸收反应气,分离丁二烯及烃类气体; 用液化氢吸收裂解气中的乙烯和丙烯等;用洗油吸收焦炉气中的芳 烃。 (d)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主要包括原料气净化和尾气、废气的净化以保护环境。 例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及其他硫化物, 燃煤锅炉烟气、冶炼废气等脱SO2、水洗二氧化碳等。
第三节 吸收过程机理
3.1 单相传质
当不平衡的气液两相接触时,若y>y*,则溶质从气相向液相传 递,为吸收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溶质(吸附质)由气相主体向相界面传递,即在单一相(气 相)内传递物质; (2)溶质在气液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液相,即在相界面 上发生溶解过程; (3)溶质自气液相界面向液相主体传递,即在单一相(液相)内 传递物质。
2.2 亨利定律
(1) 亨利定律
描述互成平衡的气、液两相间组成的关系。 当总压不高时,在恒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的 气体溶质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摩尔分率成正比。 由于组成有多种表示方法,所以亨利定律有多 种表达式。
(2) 亨利定律表达式
(a) 以p及x表示的平衡关系 当液相组成用物质的量的分数(摩尔分数)表示时, 则稀溶液上方气体中溶质的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物质的量的 分数(摩尔分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即: p*=Ex (a) 式中 p* —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x — 溶质在液相中物质的量分数; E — 亨利系数,单位与压强单位一致。其数值随 物系特性及温度而变。 E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2)吸收流程
(a)单一Hale Waihona Puke Baidu收塔流程
(b)多塔吸收流程
(a)气、液串联(逆流)
(b)气体串联、液体并联(逆流)
多塔吸收流程
(c)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再循环流程 (d)吸收-解吸流程
吸 收 塔
解 吸 塔
吸收剂再循环流程
吸收-解吸流程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2.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1)相平衡: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使混合气体与一定 量的吸收剂相接触,溶质便向液相转移,直至液相中溶质达 到饱和浓度为止,这种状态称为相际动平衡,简称相平衡或 平衡。 (2)饱和分压:平衡状态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称为平衡分 压或饱和分压。 (3)饱和浓度(溶解度):液相中的溶质浓度称为平衡浓 度或饱和浓度,也即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表明一 定条件下吸收过程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习惯上用单位质量 (或体积)的液体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x*=p/E
c*=H/p x*=y/m X*=Y/m
H
EM S
m
E P
例4-1气体中含NH 3%(摩尔分数),在操作压力为2.027*10 Pa下
3 5
3 3
通过填料塔,已知NH3在水中的平衡关系 p*NH ExNH, E=2.67*105Pa。求所得氨水的最大浓度(分别以摩尔分数和物质 的量比表示)。 解:最大浓度(极限)就是相平衡时的浓度。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 py* 2.207 105 *3% 6.081*103 Pa
E pm 1.013 105 *0.7636 7.712 104 Pa 77.12kPa
H
1000kg 0.72kmol m3 kPa 1 1 EM S 77.12kPa 18kg kmol
2.3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的应用
(1)选择吸收剂和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 性能优良的吸收剂和适宜的操作条件综合体现在相平 衡常数m值上。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大,加压和降温均可 使m值降低,有利于吸收操作。 (2)判断过程进行方向 根据气、液两相的实际组成与相应条件下平衡组成的
(2)吸收分类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等温吸收 溶解经常伴有溶解热或反应热,若热效应小,吸收过程无明显温度变化 非等温吸收 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1.2 吸收剂的选择:很大程度决定了吸收操作的成功与否
(1) 溶解度 对溶质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
(2) 选择性 (3) 挥发性 对溶质组分有良好的选择性,即对组分基本不吸收 或吸收甚微 应不易挥发
(b) 以p及c表示的平衡关系 若用物质的量浓度c表示溶质在液相中的组成,则亨利定律 可写成如下形式,即:
c p* H
式中 c —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H — 溶解度系数 溶解度系数的数值随物系而变,同时也是温度的函数。 对一定的溶质和溶剂,H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易溶气体有 很大的H值,难溶气体的H值很小。 对于稀溶液,H值可由下式近似估算,即: H EM S
在炼焦或制取城市煤气的生产中,煤 气中含有少量苯和甲苯等碳氢化合物,可 用洗油为吸收剂加以吸收。含有苯和甲苯 等碳氢化合物的煤气在常温下由吸收塔底 部送入,洗油从塔顶淋下,气液两相在塔 中呈现逆流接触,煤气中苯和甲苯等碳氢 化合物溶于洗油中,脱除苯和甲苯等碳氢 化合物的煤气从吸收塔的塔顶排出;吸收 了苯和甲苯等碳氢化合物的洗油(富油) 再生循环后使用并回收苯。将洗油用泵诵 经换热器加热到170℃后,自解析塔顶部 淋下,并与从塔底通入的过热水蒸气接触 ,苯从富油中脱除并被水蒸气带出塔,经 冷凝-冷却后,经油水分离器分层,除去 水得到液体粗苯,脱苯后的洗油经冷却与 富油换热,在送入冷却塔循环使用。
由上两式可得:x X (1 X )
y Y (1 Y )
当溶液很稀时, (c)式又可近似表示为: Y*=mX 上式表明,当液相中溶质含量足够低时,平衡关系在XY坐标图中也可近似的表示成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 为m。
亨利定律的各种表达式既可由液相组成计算平衡
的气相组成,也可反过来根据气相组成来计算平衡的 液相组成,因此,前述的亨利定律各种表达式可分别 改写如下:
在工艺生产中,化工单元操作不下30、40种
第一节 概述
吸收: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来分 离气体混合物的操作。 吸收体系:溶质A 吸收剂 S 本章以研究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原理为基础,判断吸收过程进 行的方向,极限和推动力;对于低浓度气体的吸收,利用相平衡 原理、结合物料衡算和吸收速率方程等,建立关联吸收过程有关 参数的方程,分析解决吸收过程的有关实际问题。
P* E y x P P
令 m
E P
(d)以X及Y表示平衡关系 在吸收计算中,为方便起见,常采用物质的量之比Y与 X分别表示气、液两相的组成。 物质的量之比定义为: x X = 液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液相中溶剂的物质的量=
Y = 气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气相中惰性组分物质的量=
1 x
y 1 y
比较,可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若气相的实际组成Y大于与液相呈平衡关系的组成Y* (=mX),则为吸收过程;反之,若Y*>Y,则为脱吸过
程:Y=Y*,系统处于相际平衡状态。
(3)计算过程推动力 气相或液相的实际组成与相应条件下的平衡组成的 差值表示传质的推动力。对于吸收过程,传质的推动力 为Y-Y*或X*-X;脱吸过程的推动力则表示为Y*-Y或XX*。 (4)确定过程进行的极限 平衡状态即到过程进行的极限。对于逆流操作的吸 收塔,无论吸收塔有多高,吸收利用量有多大,吸收尾 气中溶质组成Y2的最低极限是与入塔吸收剂组成呈平 衡,即mX2;吸收液的最大组成X1不可能高于入塔气相 组成Y1呈平衡的液相组成,即不高于Y1/m(X*)。 总之,相平衡限定了被净化气体离开吸收塔的最低 组成和吸收液离开塔时的最高组成。
(4) 粘性
(5) 其它
粘度要低,良好气液接触性及气液分离能力的吸收剂
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烧、不发泡、价廉易得,并 具有化学稳定性等要求。
1.3 吸收设备与流程
(1)吸收设备——塔设备 板式塔 填料塔
吸 收 塔 混合气 吸收剂
吸收尾气
吸收液
逆流吸收操作示意图
吸收尾气
溶剂
吸收质 惰性组分 吸收液
3
x NH3
3
n H 2O n NH3

100 /18 2.5/17
0.0258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y NH
*
3
p* NH3 p

2 103 0.0197 5 1.013*10
氨水浓度低,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
m
yNH3 xNH3
0.01787 0.7636 0.0258
第四章 吸 收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刘晓芳 sdjclxf@sina.com




化工过程60%属分离过程,其中主要有吸收,精馏, 萃取,干燥。 吸收指的是气相混合物的分离; 精馏和萃取用来分离均相液相混合物; 干燥针对非均相液固相的分离 按作用原理划分: 吸收、精馏属于气液传质 萃取属于液液传质。 干燥属热、质同时传递,但以传质为目的。
式中,ρ — 溶液的密度,kg/m3; Ms — 溶剂的摩尔质量
(c) 以y与x表示平衡关系 若溶质在气相与液相中的组成分别用物质的量的分 数y与x表示,亨利定律又可写成如下形式:
y*=mx
式中,y—与液相成平衡的气相中溶质物质的量的分数; m—相平衡常数,又称为分配系数,无因次 上式可由(a)式中两边除以系统的总压P得到,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