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九章吸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ppt
6
✓ 分子、原子、离子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仅 能吸收当照射光子的能量hv与被照射粒子的 E激 - E基 =(hv)n因为不同物质微粒的结构不同 ,共有不同的量子化能级,其能量差也不相同,因 此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若固定某一溶液的浓 度 C 和液层厚度 b ,测量不同 λ下的 A ,以 吸光度 A 对吸收波长λ 作图,就得到-吸收曲
c.光栅:在玻璃片或金属片上刻划均匀的线,1200 条/mm, 衍射、干涉原理。
(3)吸收池: 玻璃:可见, 石英:紫外、可见
(4)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光电管、光电倍增光,光电二极管 阵列)。利用光电效应,光照产生光电流,测定光电流的大小 。
(5)显示器: 检流计:72型。数字显示:722型。数字打印:UV-
入量要严格控制,可通过实验确定。
3.温度:通过实验确定温度范围,通常在室温下
进行。
4.溶剂:一般螯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提高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如Cu(SCN)42-在水中大
部分离 解,几乎无色;在丙酮中呈蓝色。
精选课件ppt
16
5.显色时间:通过实验找出适宜的显色时间。 6.干扰组分:共存组分与显色剂生成有色络合物,
精选课件ppt
14
9.3.2显色条件的选择
1、 溶液的酸度:M+L=ML(显色剂L存在酸效 应L(H))
a. 影响显色剂的溶度
b. 影响M的存在状态
c. 影响ML的组成和稳定性,如Fe3+-磺基 水杨酸pH组成颜色
2-3 1:1 紫红
4-8 1:2 棕褐
8-10 1:3 黄色
精选课件ppt
15
2.显色剂用量:显色剂过多有时会引起副反应,加
精选课件ppt
2
9.1.1 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1.光的基本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根据波长或频率排列。
波长范围 : 10-1 ~10nm 10~400nm 400~750nm 0.75~ 1000μm 0.1~100cm 1~1000m
光谱区域 : X射线
光谱
微波
紫外光 无线电波
可见光
红外
精选课件ppt
(2)准确度较高:
比色法 相对误差 5 % ~ 10 % ;
分光光度法 相对误差 2 % ~ 5 % 。
(3)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快速。
精选课件ppt
8
9.1.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①光通过溶液的情况: Ia为吸收光强度 It为透过光强度 Ir为反射光强度 Io 表示入射光强度 Io = Ia + It + Ir
度和选择性好。
3. 分光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
光源-单色器-比色精皿选课(件p吸pt 收池)-检测器-显11
(1)光源 : 钨丝灯:可见、红外 400-1000nm氢灯或 氘灯:紫外 160-350nm
(2)单色器:
a.滤光片:有机玻璃片或薄膜,利用颜色互补原理 。
b.棱镜:根据物质的折射率与光的波长有关。玻璃 棱镜:可见,石英棱镜:紫 外、可见。
M +L=ML 2.要求:
(1)选择性好; (2)灵敏度高,>104; (3)有色化合物ML要稳定,不分解; (4)ML的组成要一定(只ML无 MLn); (5)ML与L颜色差别大,吸收峰波长差: >60nm.
3.显色剂:要满足以上要求。无机显色剂在光度分 中应用不 多,这主要是因为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灵敏度和选择性 也不高。在 分析化学中应用较多的是有机显色剂,有机显 色剂及其产物与它们的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
④ Lambert—Beer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Kbc
K为比例常数,
2.摩尔吸收系数
b为液层厚度,c为溶液浓度
当 A = K b c 式中的 b 用 cm 为单位,c 用 mol·L-1 为单位时,K 用 ε 表示;得 A = ε b c
ε与ε吸称光为物摩质尔的吸性收质系、数入m射ol光-1·波长cm及-1 温度等因素有关。
因为 Ir在测定试样和空白溶液时其影响可相 互抵消,故可简化为:Io = Ia + It
②透射比T(Transmittance)的定义 T =It/Io
精选课件ppt
9
③吸光度A(Absorbance)的定义:
A = lgIo/It
因为T = It/10 所以 A = lg I0/It = lg1/T
精选课件ppt
10
第二节 吸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1.目视比色法:比较透过光的强度
标准色阶:在相同条件下显色,目视比较。
特点:灵敏度高,准确度低,不同人看,结果 不同,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也可用目视比色法
,因为比较的是透过光。
2. 吸光光度法:与光电比色法的原理相同,只是
二者获得单色光的方法不同,前者使用滤光片, 后者使用光栅、棱镜,因而比光电比色法的准确
线,即吸收光谱。
✓ 初步定性分析:不同物质吸收曲线的形状与最大
吸收波长不同。
✓ 定量分析:不同 C 的同一物质在吸收峰附近的 A 随 C ↑而增大,吸收曲线是吸光光度法中选择测
定波长的主要依据。
精选课件ppt
7
3.目视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的特
点
特点:
主要用于微量组分
(1)灵敏度高:测定含量为 1% ~ 10-3 %的微 量组分及测定含量为10-4 % ~ 10-5 %的 痕量组分。
3
2.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吸收光谱有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吸收光谱
单色
单一波长的光
光Hale Waihona Puke 光 复合光 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
光的互补
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 例混合得到白光,那么就称这两种单色
光为互补色光
光的互补示意图
精选课件ppt
4
精选课件ppt
5
KMnO4溶液的 吸收曲线
(cKMnO4:a<b<c <d)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
➢
第三节 显色反应及其显色条件的选择
➢ 第四节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五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 9-1-1 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 9-1-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 9-1-3 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 其仪器
240
精选课件ppt
12
第三节 显色反应及其显 色条件的选择
➢ 9.3.1 显色反应
➢ 9.3.2 显色条件的选择 ➢ 9.3.3 测量波长和吸光度范围的
选择
➢ 9.3.4 参比溶液的选择
➢ 9.3.5 标准精曲选课线件p的pt 制作
13
9.3.1显色反应
1.定义:将待测组分转化成有色化合物的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