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规模2020年总人口1800万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90%左右。城镇人口预计每年增加0.6%至0.8%。考虑到影响城市人口集聚的多方面不确定性,本次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目标暂时按2000万人预留。
交通发展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500万辆
预计到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5200———5500万人次/天。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占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本市交通由铁路交通枢纽、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公共系统等组成。北京将调整完善客运站设施,继续改造并完善北京南站及北京北站。以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和北京北站为主要客站,丰台站和新北京东站(通州站)为辅助客站,形成“四主两辅”的总体布局。
基础设施2020年中水将成重要水源
2020年全市城镇人均生活综合用水量标准为185至300升/人。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完善城市雨水排除系统。2020年,中心城、新城区的雨水管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高城市重点地区、交通干道、立交桥等排水系统对超标准降雨的排泄能力,消除内涝。预计2020年全市污水总量约18亿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和新城污水量约16亿立方米。尽快配套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回收利用系统,2020年全市污水管道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另外,建立中水回用系统,逐步使中水成为城市绿化、河湖生态、道路浇洒、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等主要水源。
新城发展重点是通州顺义亦庄
新城是在原有的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其中,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3个新城。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应成为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共同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
空间结构规划“两轴-两带-多中心”
记者看到,在北京市域范围内,规划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如上图)。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多中心”是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其中,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
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8大城市职能中心区。
旧城保护积极疏散旧城居住人口
在旧城保护和复兴中,首先统筹考虑旧城保护、中心城调整优化和新城发展,合理确定旧城的功能和容量,疏导不适合在旧城内发展的城市职能和产业,鼓励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
积极疏散旧城的居住人口,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社会网络的改善与延续问题,提升旧城的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的素质。
积极探索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危房改造模式,停止大拆大建。制定合理的房屋质量评判和保护修缮标准,逐步改造危房,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生活质量。严格控制旧城的建设总量和开发强度。逐步拆除违法建设以及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城市绿化2020年人均绿地40至45平方米
根据规划,2010年以前北京为生态城市起步阶段,2010年为生态城市的成型阶段。北京将促进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即从传统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型;促进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绿地率达到44%到48%;人均绿地面积40到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到18平方米。
市域绿地系统由中心城、平原地区、山区三个层次构成。
专访
新规划考虑三方面问题
经过近十多年的飞速发展,199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的建设区域基本上都已经用完,因此需要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陈刚称,新规划是北京大发展的新契机。
此次新规划参照了国际一些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主要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城市性质。包括功能、目标等。
二是规模。北京能够承载多少人口,需要在多大规模土地上发展,什么样的状态是适宜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如何利用。
三是布局。就是北京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是集约式发展还是粗放式发展。陈刚称,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出分阶段目标。
到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将调整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将有机疏散旧城,市域战略转移,村镇重新整合,区域协调发展,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31条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应充分依托现有卫星城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健康新城。
第32条新城发展策略
(1)发挥市场机制和公共投资的作用,按照次区域的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各新城的发展模式和开发强度,积极引导各新城地区的分工与协作,合理高效配置资源,统筹区域发展。
(2)在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积极发挥区(县)政府的作用,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机制创新、高效务实、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发展平台。
(3)根据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主导方向、产业布局和建设时序,合理确定市域范围内新城的布局、职能与空间规划,使城市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互为依托,不断完善城市的结构与功能;合理确定新城规模,增强新城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
(4)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注重把握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新城的规模和建设时序。
(5)积极发挥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采取以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土地开发与交通设施建设相互协同,建立以公共交通为纽带的城市布局及土地利用模式,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
(6)高品质、高标准建设新城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