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加速器计量检定操作细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器医用X 线辐射源检定操作细则
为规范实施加速器医用X 线辐射源计量检定,参照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源检定操规程》(JJG589-2008),结合我单位检测设备,制定《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源计量检定操作细则》。

加速器医用X 线辐射源检测
1、剂量比:(D20/D10)
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水模深度为20cm 和10cm 处吸收剂量,求出剂量比D20/D10。

2、组织模体比(TPR2010):
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探测器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辐射束指示于光野中心。

保持不变,电离室有效剂量点上方的水深分别为20cm 和10cm,测出相即为TPR2010。

TPR2010。

也可由剂量比(D20/D10)按式(1)计算
TPR2010=2.189-1.308(D20/D10)+0.249(D20/D10)2
3、X线辐射野均整度
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水下10cm 深度处与射线束轴垂直平面上,光野为10cm×10cm,辐射轴指示位于光野中心。

电离室中心沿光野两个相互垂直的主轴及对角线移动,测出剂量分布,求出均整区。

4、X线辐射野对称性
测量方法同5.1.2 测量对称束任意两点的吸收剂量的比值。

5、X线剂量示值的重复性
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剂量计的电离室有效测量点放在束轴的校准深度上,圆柱形电离室的轴与射线束相互垂直(平板形电离室,入射平面与辐射束轴垂直)。

同样的辐射条件检测5-10次,则测量剂量示值的相对偏差表示。

6、X线剂量示值的线性
检测条件同5,选取临床上常用的剂量(率)一档,剂量监测系统预置值由100MU、200MU、300MU、400MU 4 个值。

测量每个预置值(以Ui)。

7、X线剂量示值的误差
检测条件同4.1.4,选取临床上常用的剂量(率)一档,剂量监测系统示值为D′0 ,相对应的吸收剂量的实际值为D0,剂量值的误差用相对对偏差表示。

8、X线辐射野与光野的重合
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在校准深度上与垂直于射线束轴的平面,为参考点平面。

在参考平面上做正方形,其中心为射线束参考点平面交点,其各边与水模表面光野相应边平行。

设光野在参考点平面上为ABCD,光野为10cm×10cm,主轴为GH 和EF,中心为0。

电离室中心沿GH 和EF 移动,分别测出最大剂量率50%的点分别为E/,F/,G/,和H/。

以止4 点做出各边与ABCD 对应边相平行的正方形A/B/C/D/,即为辐射野。

9、. X射线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的测量和计算公式
1)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水模表面光野为10cm×10cm,电离室的有
效测量点在射线束轴上距水模表面的深度为校准深度。

电离室的轴与射线束轴垂直。

在有效测量点处的水的吸收剂量DW(Gy)
计算公式见JJG589-2008 第9 页
2)校准深度和水对空气阻止本领比SW.hiR
对医用加速器X 辐射源的吸收剂量做校准时,校准深度和水对空气阻止本领比随辐射质的变化见(JJG589-2008 第9 页表5)
10、医用加速器电子束辐射源检测
10.1 探头:电子专用探头。

10.2.深度剂量特性: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体模置于辐射束轴50%-100%剂量尝试的两个点上,将没得的吸收剂量与标称值相比。

10.3 电子辐射深度剂量特性:方法同3.2.1,测试点在100%和30%-80%剂量深度处,三档标称能量,连续两次测试应能覆盖临床所需的标称能量。

10.4 电子辐射穿透性的稳定性:同3.2.2 一档标称能量值。

10.5 电子辐射野的均整度、电子辐射野的对称性:同5
11.注意事项
1)、检测过程中做好检测人员防护。

2)、仪器应存于干燥仓库内,其环境温度为10~30℃,相对湿度不超过65%,且勿与酸碱或其他散发腐蚀性性气体存放在一起。

3)、仪器按说明术规定操作,仪器出现非人为故障,由制造厂负责修理。

12.检测技术依据
《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源检定操规程》(JJG589-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