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抗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抗药性

药学院王淑平222010329210165 关键词:抗药性抗药性机制抗生素

摘要:主要介绍微生物抗药性的概念,抗药机制,以及我们如何防止或者是减弱微生物的抗药性。

抗药性又称为耐药性,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当药物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时,抗药性一词等于药物剂量失败或药物耐受。抗药性多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耐药性则亦指因长期服药,造成相同剂量却不如当初有效的情况。耐药性程度是指该药对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一般不同的药物的抑菌浓度差异较大。

抗药性的存在并不是自抗生素大量使用后才开始的。他也是依照物种之间互相对抗求生存的法则,既然某霉菌能分泌抗生物如盘尼西林来消灭某细菌,那么该细菌若没有对抗之方法岂不就灭种了。所以该细菌自古以来便发展出对抗抗生素的方法,或是改变其细胞壁,或是产生抗生素分解?所以抗药性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自古即有。然而自发现抗生素以后至今之大量使用抗生素,却使得只有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细菌能够存活下来,于是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就越来越多,人类用来对抗病菌的武器“抗生

素”有效的也就愈来愈少。虽然仍有新药在研发,细菌发展抗药性的速度却不下于人们发明新药的速度。所以有人悲观的预期“后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无效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有6种:

①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某类药物作用的结构缺失,如某些细菌在青霉素存在时转变成细胞壁缺失的L型,使青霉素无法发挥作用;产生药物失活酶或者是钝化酶:

②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和吸收能力降低, 如委内瑞拉链霉菌细胞通过膜透性发生改变, 阻止四环素进入细胞;

③激活膜上抗药泵蛋白将进入到胞内的药物泵出胞外,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抗性菌株就可通过膜上含有的质子/药物交换蛋白,将质子泵入,药物泵出;

④合成某种酶将化学治疗剂被变为无活性的形式,如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产生??内酰胺酶, 使青霉素分子中的??内酰胺环开裂而失去抑菌作用;

⑤药物受体的亲和性或数量下降, 如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30S核糖体亚基发生改变, 不再与链霉素结合, 从而使链霉素失活;

⑥被药物阻断的代谢途径发生遗传改变,如有的抗磺酸药物的菌株,改变了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性质, 合成了一种对磺酸药物不敏感

的酶。

那么如何让微生物的抗药性减弱呢?首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应给予隔离,防止耐药细菌的交叉感染,医务工作者定期检查带菌情况。再次,加强药政管理,必须规定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必须规定避免使用供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或者用于牡畜的治疗,以免对易用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然后,不断研制新的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的“轮休”。细菌产生耐药性后,在停用有关药物一定时期后,细菌可恢复对该药物的敏感性。所以有计划的将抗菌药物分批交替使用,对控制细菌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作用。

如今我国已重视这一问题,卫生署、乃至于健保局对于医师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严格规范,对于民众的建议则是以下的“三不政策”:

(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百分之九十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立抗生素。

(三)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

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抗生素抗药性对全民健康是一大威胁,不仅是药物的剂量加大同时也使得药物的效果逐渐变差,所以微生物抗药性的控制对民众或者是医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医界及民众共同努力达成减量及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之目标,我们才能享受在有感染症时、有抗生素可以救命的善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