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表面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表面活性剂胶团的大小和形状: • 表面活性剂的大小和形状影响着它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特 别是在纳米粉体的合成中,往往胶团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纳 米颗粒的粒度大小、粒度分布和形状。 • 胶团的大小可以用缔合成一个胶团粒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或 离子的平均数目,即聚集数来衡量,通常用光散射法测定胶 团的“分子量”来确定胶团的聚集数。胶团的聚集数n可以 从几十到几千甚至几万。 • 在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不变的条件下,当亲油基团碳原子数目 增加时,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增加,使其从水中逃逸的趋势 增大,所以在水介质中的胶团聚集数相应增加。特别是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亲油性增加使胶团数增大的趋势明显。
• 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在浓度达到CMC时,表面活性剂会随 其浓度的增加而形成胶团,这一现象体现在表面活性剂的 表面张力与浓度曲线(γ-lgc曲线)上出现转折点,而溶液 的其他物理化学性质出现非理想化。 • 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形成的胶团带有较高的电荷, 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在胶团周围会吸引一些反离子,使 一部分正、副电荷互相抵消。但在胶团形成高电荷后,反 离子形成的离子雾的阻滞力大大增加,利用这一点可以调 整纳米粉体的分散性。由于这两个原因,使得溶液的当量 电导在CMC之后随浓度的增加迅速下降,因此,该点也被 用于测量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影响表面活性剂胶团大小的因素 • 胶团是靠表面活性剂分子憎水基的相互吸引缔合而形成的, 所以,分子的热运动和胶团表面电荷的极性基之间的静电 排斥增加了胶团形成的难度。增大分子的憎水基,降低温 度和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钠)都可以使胶团数增加,从而 使CMC降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反常的温度效应,其 水溶液的温度升高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反而下 降。
谢谢
• 反胶束溶液也称为油包水型(W/O型)乳液,它是表面活 性剂在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形成的球状聚集体,其尺寸要 比正胶团小,具纳米级水平,直径一般为5—50nm,而正 胶团尺寸范围较大,一般直径为10—1000nm。
二、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胶团化
•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分散,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 剂分子会从单体(单个离子或分子)缔合成为胶态聚集物, 形成胶团。溶液性质随之发生突变,此时的浓度,即形成 胶团的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简写为CMC),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的过 程称为胶团化作用。 • 表面活性剂随水溶液的浓度变化在溶液中形成胶团有一个 变化的过程。
三、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作用
1.控制纳米颗粒大小、形状 控制纳米颗粒大小、 控制纳米颗粒大小
•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决定其在溶液中必然形成胶团, 而胶团的大小和胶团的数目是可以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结 构决定的,一般的,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团的直径 为10—100nm,而胶团本身是一个微型反应器,胶团尺寸 大小限制了所生成产物的大小和形状,所以选择不同结构 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控制胶团结构和大小,可以得到尺 寸大小,粒子形态可控的纳米颗粒。纳米金属氧化物,像 氧化铁、氧化钛等的合成都可以采用表面活性剂来控制微 粒的形态和尺寸。
• 结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都是由性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由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另一 部分为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这两部分分别位于表面活 性剂分子的两端,构成了不对称的分子结构。
亲水基
亲油基
CH3(CH2)n
SO4Na
•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亲水亲油 性的两亲分子。它不仅能防止油水相排斥,消除油水之间 的界面,而且具有把两相连接起来的功能。 • 这种两亲性,使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一部分可以溶于水,而 另一部分易于脱离水。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其水溶液中很容 易被吸附于气-水(或油-水)界面上形成独特的定向排列 的单分子膜。正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或油水界 面)定向吸附的这一特征,使得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多特有 的表面性能,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 性,具有乳化、破乳、起泡、消泡、洗涤、分散于絮凝, 抗静电和润滑等多种功能。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 技术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 一、表面活性剂的介绍 • 二、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来自百度文库团化 • 三、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的作用
2012-1-5
2
一、表面活性剂的介绍
• 定义: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亲水亲油结构并具有降低表 面张力,减小表面能,能对溶液进行乳化、润湿、成膜等 功能的有机化合物。英文名为Surfactant或Surface Active Agent,英文缩写SAA。 • 分类:根据亲水基的性质分为,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为阴离子);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控制纳米材料结构 控制纳米材料结构
•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结构特点决定表面活性剂分子在 溶液表面能形成分子定向排列,利用表面活性剂这一特性 可以选择特定结构的表面活性剂,设计特殊的制备方法, 得到理想的纳米结构材料。例如,采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的可聚合单体在溶液中形成定向排列,然后引发聚合,就 可以得到与原始胶团结构一样的纳米结构材料。这一方法 被应用于药物载体或包覆膜的合成中,如脂质体的制备、 核壳药物载体的制备等。
• 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还表现为当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超 过某一特定浓度时(界面吸附达饱和)可通过碳氢链的 疏水作用或“疏水效应”缔合成胶团,溶液性质随之发 生突变。缔合作用自发进行且具有可逆性,由于胶团与 介质间不存在界面,这种缔合胶体是热力学上的稳定体 系,与一般的胶体有着本质的区别。
• 在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为正胶团,亲油基朝里, 亲水基朝外;在油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为反胶团, 亲油基朝外,亲水基朝里,下图为反胶团。
• 胶团的形状(随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而变化): • 1.球形胶团:浓度不太大,超过CMC不太多,而且溶液中 无其他添加剂及加溶剂,聚集度n为30—40。 • 2.棒状胶团:浓度较高,约为CMC的10倍或者更高,胶团 能量大,不太稳定。 • 3.棒状胶团的六角束:浓度继续增加,棒状胶团聚集成束, 形成棒状胶团的六角束。 • 层状胶团:浓度更大时,将形成巨大的层状胶团,表面活 性剂分子有序地层层排列,形成有序的模版。
2.改善纳米微粒表面性能 改善纳米微粒表面性能
由于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作用,纳米粉体表面有很多电荷或 官能团,其表面能很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纳米粉体微粒表面 能倾向于变小而出现团聚的特点。 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对固体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及其降 低表面张力的特点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亲水性或亲油性、表 面活性,同时对纳米微粒表面进行改性:一是亲水基团与表 面基团结合生成新的结构,赋予纳米颗粒表面新的活性;二 是降低纳米微粒表面能,使纳米微粒处于稳定状态;三是表 面活性剂的长尾端在微粒表面形成空间位阻,防止纳米微粒 的再团聚,由此改善纳米粉体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纳米 离子表面反应性、纳米离子表面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