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观照下边城杨宪益译本探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顺应论与翻译综述
顺应论自提出以来,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翻译理论与实 践,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内不少学者对 此提出自己的见解。陈喜华( 2001) 提出,在“顺应论”的 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 态的顺应过程。翻译的标准放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其实 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将这些不同的内涵具体化,既有利于 翻译实践,也有利于翻译标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袁斌业 ( 2002) 指出,语言顺应论给翻译两点启示: 第一,译者完全 可以按照跨文化交际的具体语境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 第 二,除了胡译、乱译外,现有的每一种翻译方法并无正误之 分、优劣之别,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廖晶( 2005) 从 “语用顺应论 ”视 角 审 视 翻 译,尝 试 构 建 连 贯 统 一 的 翻 译
第6 期
139
尚利明: 顺应论观照下《边城》杨宪益译本探析
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请看下例。
Chatong boatmen nicknamed him Yue Yun. ① 29
例 1.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
① Son of Yue Fei,a brave patriotic general of the Song
顺应论观照下《边城》杨宪益译本探析
尚利明
( 河南理工大学 万方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摘 要: 文章从顺应论角度分析杨宪益《边城》英译本,指出杨宪益《边城》英译本是译者动态顺应语境和语言
结构的产物,进一步证实了顺应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第 11 卷 第 6 期
2012 年 11 月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7864.
Nov. 2012
在顺应论观照下,以上学者分别对翻译本质、翻译标 准、翻译方法、翻译过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顺应论 应用于研究翻译现象的可行性。
三、从顺应论分析《边城》杨宪益译本
《边城》是沈从文的优秀中篇小说。它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以撑渡老人外孙女翠翠 和船总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为线索,描述了青年男女的纯 洁情爱、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邻里之间的善良互助,歌颂 了湘西世界的山水之美、风情之美和人性之美。该小说被 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 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也被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 家选入大学课本。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 究专家、诗人,曾与夫人戴乃迭合译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 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边城》英译本便是其 中之一。以其深厚的的语言功底,扎实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为基础,杨在《边城》译本中顺应西方读者的接受需求,采 用多种翻译策略,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乡土文化,陶冶情 操奉上了一道大餐。本文拟从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顺应 两方面来评析《边城》杨宪益译本。
1. 语言结构顺应 英汉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 属于印欧语系。在翻译中,要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必须考虑到每种语言的结构特点。杨宪益在《边城》翻译
收稿日期: 2012 - 07 - 15 作者简介: 尚利明( 1982 - )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理工大学 万方科技学院讲师,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语言结构顺应; 语境顺应; 《边城》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864( 2012) 06-0138-02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一、顺应论简介
顺应 论 是 在 1999 年 由 国 际 语 用 学 会 秘 书 长 Verschueren 在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Verschueren 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 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 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 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种种适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 三个特征: 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语言具有 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境决定这些选择的范围; 商 讨性指“所有的语言选择都不是机械地做出的,或是严格 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 略的基础上进行的; 顺应性指人们可以利用语言变异性和 商讨性的特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作出顺应性的选择。在 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 一定程度的顺应意识下的语言动态顺应的结果。这种顺 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 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
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17
Dynasty,who fought against invaders. Yue Yun is presented on
译文: Most home - steads near the water are set among the stage as a handsome and courageous young fighter. 28
过程基本模式,并对其中涉及的各因素加以简析。辛春晖 ( 2005) 认为,语言顺应的动态性给翻译的启示是: 译者完 全可以按照跨文化交际的具体语境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 评判译文的标准是看它是否顺应译文读者的时间、语境和 语言结构。贺华丽( 2006) 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 等诸方面对源语和目标语作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 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 Verschueren 语用综观说的 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
peach and apricot trees,so that in spring wherever there is
顺应论自提出以来,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翻译理论与实 践,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内不少学者对 此提出自己的见解。陈喜华( 2001) 提出,在“顺应论”的 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 态的顺应过程。翻译的标准放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其实 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将这些不同的内涵具体化,既有利于 翻译实践,也有利于翻译标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袁斌业 ( 2002) 指出,语言顺应论给翻译两点启示: 第一,译者完全 可以按照跨文化交际的具体语境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 第 二,除了胡译、乱译外,现有的每一种翻译方法并无正误之 分、优劣之别,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廖晶( 2005) 从 “语用顺应论 ”视 角 审 视 翻 译,尝 试 构 建 连 贯 统 一 的 翻 译
第6 期
139
尚利明: 顺应论观照下《边城》杨宪益译本探析
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请看下例。
Chatong boatmen nicknamed him Yue Yun. ① 29
例 1.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
① Son of Yue Fei,a brave patriotic general of the Song
顺应论观照下《边城》杨宪益译本探析
尚利明
( 河南理工大学 万方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摘 要: 文章从顺应论角度分析杨宪益《边城》英译本,指出杨宪益《边城》英译本是译者动态顺应语境和语言
结构的产物,进一步证实了顺应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第 11 卷 第 6 期
2012 年 11 月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7864.
Nov. 2012
在顺应论观照下,以上学者分别对翻译本质、翻译标 准、翻译方法、翻译过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顺应论 应用于研究翻译现象的可行性。
三、从顺应论分析《边城》杨宪益译本
《边城》是沈从文的优秀中篇小说。它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以撑渡老人外孙女翠翠 和船总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为线索,描述了青年男女的纯 洁情爱、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邻里之间的善良互助,歌颂 了湘西世界的山水之美、风情之美和人性之美。该小说被 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 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也被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 家选入大学课本。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 究专家、诗人,曾与夫人戴乃迭合译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 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边城》英译本便是其 中之一。以其深厚的的语言功底,扎实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为基础,杨在《边城》译本中顺应西方读者的接受需求,采 用多种翻译策略,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乡土文化,陶冶情 操奉上了一道大餐。本文拟从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顺应 两方面来评析《边城》杨宪益译本。
1. 语言结构顺应 英汉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 属于印欧语系。在翻译中,要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必须考虑到每种语言的结构特点。杨宪益在《边城》翻译
收稿日期: 2012 - 07 - 15 作者简介: 尚利明( 1982 - )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理工大学 万方科技学院讲师,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语言结构顺应; 语境顺应; 《边城》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864( 2012) 06-0138-02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一、顺应论简介
顺应 论 是 在 1999 年 由 国 际 语 用 学 会 秘 书 长 Verschueren 在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Verschueren 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 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 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 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种种适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 三个特征: 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语言具有 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境决定这些选择的范围; 商 讨性指“所有的语言选择都不是机械地做出的,或是严格 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 略的基础上进行的; 顺应性指人们可以利用语言变异性和 商讨性的特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作出顺应性的选择。在 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 一定程度的顺应意识下的语言动态顺应的结果。这种顺 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 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
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17
Dynasty,who fought against invaders. Yue Yun is presented on
译文: Most home - steads near the water are set among the stage as a handsome and courageous young fighter. 28
过程基本模式,并对其中涉及的各因素加以简析。辛春晖 ( 2005) 认为,语言顺应的动态性给翻译的启示是: 译者完 全可以按照跨文化交际的具体语境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 评判译文的标准是看它是否顺应译文读者的时间、语境和 语言结构。贺华丽( 2006) 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 等诸方面对源语和目标语作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 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 Verschueren 语用综观说的 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
peach and apricot trees,so that in spring wherever there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