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_(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一、命题分析:何时实现过渡比较合适?
1.从工业化的进程看:
其一:世界经验 其二:中国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标准 值
2005年全国平均的水平
人均GDP(美元) 2400~4500 1703 产业 一产 25 ~15 12.5 结构 二产 38~45 47.2 % 三产 37~40 40.3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8月9日发布首部工业化 劳动 一产 40~30 46.9 蓝皮书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 力结 2004年 二产 25~30 22.5 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构% 数据 三产 35~40 30.6 院副院长陈佳贵任组长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 消费结构(%) 40~35 城镇为36.7%; 化进程”研究课题组成果),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 食品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 农村为45.5% 程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已进入工 数)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一五计划中 大中型建设项目(限额以上项目)的相关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总数
共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694个,实际施工的达 到921个 外援项目 156项是苏联援建的;68项是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罗马 尼亚、保加利亚等6国援建的 156项工程 军事工业企业44个(其中航空工业12个、电 的构成 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 (实际施 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钢铁工 工150项) 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3个);化学工业企业 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 (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25个、石油工 业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本专题主要思考题:
1.你认为新中国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原因? 2.延伸题:你如何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一、命题分析:何时实现过渡比较合适?
几个参照系:
1.从工业化的进程看: 2.从生产力的发展现况看: 3.从中共制定的路线看: 4.从生产关系的变革速度看: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第四章专题: 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本专题主要教学内容:
一、命题分析:为什么说是“提早”? “提早”了多少年? 二、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二、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2.对农村出现的新的贫富差别的担忧。
农村重新出现了买卖土地、借放高利贷 和租佃土地、雇工生产等现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二、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3.对发展资本主义的担心。
经济
1 2 3 4 5 6
1951.2.1 1951.4.10 1951.9.12 1951.9.15 1952.11.9
0.38 10.36(大约)
7
8 9
1953.6.4
1954.1.23 1954.6.19
6.1
0.035 0.088
6.1
0.035 0.088
6.1
0.035 0.088
10
总体水平 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 国,接近1910年的俄国 人均水平 当于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 10% 济中的比重 现代工业占工农业 17% 总产值 就业结构 城市职工809万人,占全国劳动力 的4.5% 城镇化水平 不足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一、命题分析:何时实现过渡比较合适?
4.从生产关系的变革可能速度看:
中国仅用了7年——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一、命题分析:何时实现过渡比较合适? 考察结论:
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 ‚五毒‛行为:即行贿、偷税漏税、盗 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 情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二、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4.解决工业化所需积累。
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计划体 制、在政府的主导下组织进行工业 化……
“合作化后,组织起来的农民,自己动手搞水利。人 还是那些人,但组织起来,力量就大得多,积肥、改良 农具和种子、改进耕作技术等等以前不易办的事,之后 都不难了”
——《陈云年谱》(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P29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以前认为最尖锐、最严重的粮 食问题,依靠农业集体化“顺利地 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年 89年
70年至120年左右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一、命题分析:何时实现过渡比较合适?
3.从中共制定的路线看:
1953年6月正式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教材P83
若按每年最少200亿元的 剪刀差推算,建国后的前 30年至少是6000亿元。
“据雷锡易等人测算,从1952年到1978年,中国农业通过剪 刀差方式向工业转移的剩余为6320亿元,加上农业税共达7264 亿元。扣除国家给农业的发展、建设等方面的资金1730亿元, 农业实际向工业净提供资金5534亿元,平均每年205亿元。”
材料2
1949年我国主要工业品人均占有量
中国产量 落后于 落后于 落后于 落后于 英国的时 法国的 美国的 德国的 时间 时间 时间 间 生铁 0.46公斤 210年 160年 190年 160年 原煤 59公斤 250年 119年 160多 109年
钢 0.29公斤 120多年 106年 94年 水泥 1.22公斤 落后于这些国家
1.意识形态的压力。 2.对农村出现的新的贫富差别的担忧。 3.对发展资本主义的担心。 4.解决工业化所需积累。 5. 国家安全的需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二、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1.意识形态的压力。
1949年12月-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李茂岚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P136
从1952年到1986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从农业拿 走5823.74亿元,年平均为200—300亿元。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新民主主义论 ——评毛泽东这篇论文的根本错误》
王明
新民主主义,理论自托陈; 资革成功后,资行社不行。 苦心劝其改,怒意流于形。 列义被修正,前途迷雾存。
于1939年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50年代苏联对华贷款总表
50~100年 1.从工业化的进程看: 至少100年 2.从生产力的发展现况看: “相当长的时期” 3.从中共制定的路线看: 4.从生产关系的变革速度看: 可以很短!
课堂讨论:你认为开始实现社会主 义改造应该以何为标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二、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马林科夫在1952年苏共十九大上的讲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是 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 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 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 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 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问题, 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曾经遇到了的,苏联 是用有计划地领导和发展农业合作化的方法解决了, 我们也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解决它”。
11 12 13
总计
1954.10.12
1954.10.12 1955.2.28 1955.10.31
5.2
2.78 2.47 7.23 68.78
5.46
2.78 2.47 7.23 66.133
5.46
2.78 2.47 7.23 62.88 3.283
资料来源:原苏联著名经济学家М· 斯拉德科夫斯基《苏中经济贸易关系史(1917-1974)》 И·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1952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
欧洲为8.15;美国为19.8; 俄罗斯为5.5;日本为4.4。 当于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 现代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 26.6% 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35.5% 人均钢产量 2.37公斤 印度是4公斤;美国是538.3公斤 人均发电量 2.76度 印度是10.9度;美国是2949度 资料来源:肖浩辉《毛泽东决策思想研究》, 湖南人民 出版社,1999版。第37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人均GDP (中国为1) 人均水平
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预计最晚到2021年中国将 城市化率(%) 40~50 43% 实现工业化。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一、命题分析:何时实现过渡比较合适?
2.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现况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材料1
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
序号 时间 金额 用途 1950年2月14日 1 12亿 经济建设 1951年2月1日 2 9.86亿 购买军用物资 1952年9月15日 3 0.38亿 种植橡胶 1952年11月9日 4 10.36亿 购买60个步兵师装备 1953年6月4日 5 6.1亿 购买海军装备 1954年1月23日 6 从1950年到1956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约13亿美元 0.035亿 有色金属公司 1954年6月19日 (52亿卢布)的贷款,其中4.3亿美元用于经济发展,其余 7 0.088亿 有色金属和石油 部分主要用于购置军火。 1954年10月12日 8 5.46亿 特种军事用途 1954年10月12日 9 2.78亿 转让中苏合营公司苏联股份 1955年2月28日 10 2.47亿 转售安东苏军物资 1955年10月31日 11 7.23亿 转售旅大军事基地苏军物资 总计 56.76亿旧卢布,另加利息5亿旧卢布,共计62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陈云)认为,一五时期农产品的供需是紧张的, 开荒、修水利、合作化是农业增产的三种方法,根据以 往经验,合作化是花钱少、收效快的好办法(一般可增 产10%到30%)。当时轻工业的增产主要不是增加投资的 问题,而是原料的问题”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P303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50年代苏联给中国贷款的统计 亿(旧卢布)
序号
时间
1950.2.14
协议金额
12 12.36 3.4 6 0.7 10.36
实际使用
12 9.86 3.4 6 0.38 10.36
军事(其中抗美援朝)
12(基本全部) 9.86(9.86) 3.4(3.4) 6(6)
——毛泽东: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专题: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因
关于我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测算
1978年,农村商品零售额810亿元, 价格高于价值15-20%,收购农副 产品460亿元,价格低于价值25- 30%。 1978年农民向国家提供积 累为3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