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题目: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历层次:专升本
学号:209212082
姓名:张华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当今,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人们对以传统文化激烈批判者的形象即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有了新的研究和发现,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与思想传统、学术传统以及审美传统等三个重要关系方面,并且形成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对这一研究作了详细的叙述,为研究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鲁迅;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1]。如何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各种最新先进理论与哲学思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发展之路,提升中国人民大众的新型生命力与斗争力,顺利实现旧思想到新思想的转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鲁迅根据中国当代现实社会的恶现象,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精髓,精心撰写了大量批判旧社会给劳苦大众带来的身心摧残的文章,惊醒当时一大批民众,使这些人经历一次思想的涅槃,由奴役王国到自由王国,从封建走向开放,敢于同封建主义斗争的新生力量。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当是指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这一双重关系,前者人们非常关注并成为对鲁迅研究的重点,而对后者的认识与关注则有一个发展过程[2]。20世纪后期,随着传统文化意义的不断发现,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80~90年代期间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对这20年间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可以为研究鲁迅大下坚实的基础。
一
80~90年代的研究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第一阶段(1976-1989):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之间关系;第二阶段(1990-2000):鲁迅与传统文化核心与深层关系,同时,这一研究也开始出现停滞。这两个阶段的研究虽然前后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就研究环境而言,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思想的解放,意识形态对学术研究的直接影响在不断减小,学术研究不断突破“左”的束缚回归自身,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的研究重新被人们所重视。思想解放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海外各种思潮的不断涌入,尤其是美国的鲁迅研究也相继传入并从
方法论上对国内鲁迅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使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始了跨文化的交流与研究,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调整,研究视野不断开阔,对推动这一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研究主体而言,这两个阶段的研究主体呈现新老交替状态,两代学人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构成直接影响。老一辈学者从“文革”的噩梦中走出,他们的热情再度表现出来,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并明显表现出传统文化修养深厚的优越性,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经典与学术方法的熟悉为后来年轻学者们所不及。但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高,第一阶段过去之后,许多老一辈学者相继停止他们的耕耘,从而使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新时期以来,轻一代学者不断成长起来,他们一开始就表现出自身的特点。由于思想的不断解放,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传入,以及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加宽,使他们的理论素养,表现出不同于前辈的理论思维的敏锐;同时,他们有前辈学者长久的学术研究成果积累,使得他们的研究一开始就能够在前辈的基础上走向深入;再就是,由于历史距离的不断拉开,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的研究会更加冷静,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会更加深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批判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年轻一代学者明显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隔膜,传统文化知识修养不足;同时,因为时代的变化,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氛围有所感受,从而与老一辈学者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仅仅从某种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论出发来研究传统文化,与从对传统文化自身的感受与理解出发来研究传统当然存在巨大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局限,不仅有传统文化背景的失落,而且有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年轻一代学者面对传统文化时所最感困难的原因所在,也是鲁迅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很快走向停滞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第三,这两个阶段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些明显特征:一是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的研究不断走向自觉。这表现在学术研究从政治阴影中不断走出,向鲁迅与传统文化自身回归,人们明确认识到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问题是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课题。1987年6月16日郭志刚在《光明日报》发表《鲁迅与传统文化》一文,从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研究的必要性问题。文章非常明确地肯定鲁迅在批判、反抗传统文化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对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部分的研究与借鉴”。这是直接从文化角度提出鲁迅与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研究的重要文章,标志着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走出此前的自发状态而走向自觉。二
是出现了大规模集中的研究。由于这一研究不断走向自觉,从而出现了多次大规模集中研究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的活动。1981年与1991年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前后,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的深入探讨,将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尤其是1991年以“鲁迅与孔子”为主题集中讨论鲁迅与儒家文化传统之间的继承关系,是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集中、意义最为重要的一次。三是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整体的研究。这就是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官方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四是研究成果丰硕,出现了大量的论文与专著。
二
具体研究而言,第一阶段的研究具有这样几个重要内容:
首先是海外鲁迅研究的传入。1977年,也就是思想解放刚刚开始的时候,美籍学者李欧梵出版《五四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一书,运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概念来研究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鲁迅的‘反传统’的倾向与他对通俗故事、寓言、民间宗教仪式、神话社戏等‘小传统’的爱好密切相关”[3]。1979年,美籍学者林毓生在他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一书中说,“在面对传统文化时,鲁迅既全面否定中国传统,又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伦理道德中发现有些因素还有意义,两者都是出于理智和道德的考虑,而不是有一方面是出于感情或是其它方面的考虑。只可惜他对中国传统因素的那些积极看法尚未能引导他找到把中国的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反而使他陷入困扰之中,面对自己深深信仰的‘全面反传统主义’产生了负疚感。”[3]这是说鲁迅在未能找到传统文化出路的时候对自己的反传统思想有所保留,认为自己反传统的行为是一种历史过失,从而产生自责的情感反应。这实际上是没有分清“反传统”与“反封建”的关系,后者是传统文化中阻碍社会进步的负面因素,对于此,鲁迅始终反对,看不出有什么“负疚感”。1985年前后,李欧梵在《鲁迅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性》[4]一文中,全面论述鲁迅的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向现代的创造性转换。
海外研究所传入的一些概念在从思维方式上对国内鲁迅研究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国内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定势现象,其重要表现就是对他们所运用的概念。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反思就直接沿用,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常常在这些概念的规定下重复甚至是注解而不是突破。如“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概念[5](P123-139)在鲁迅与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研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