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机制砂混凝土配比质量控制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
男 男
助理工程 师
助理工程 师 助理工程 师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大本
大本 大本
三、选题理由
1、理由一 在施工中发现,机制砂试配的高标号混凝土虽强度合格, 但和易性不佳,在浇筑过程中易发生堵管,延长了浇筑时间, 且混凝土质量得不到保证; 2、理由二 我标段C50混凝土设计数量为17047m3,C55混凝土设计 数量为10934m3,如能降低单方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将为项 目部降本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项目部特成立QC技术攻关小组。
提高山区高速公路采用机制砂 配制高标号混凝土质量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项目部 2014年03月
一、工程概况
湖南省**高速公路第33 合同段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 城县境内,由于汝城县天然河砂稀少,价格较高,产量 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并且部分河砂的含泥量较高,质量 不能保证,而当地机制砂非常丰富,在工程建筑中使用 广泛,但由于机制砂颗粒表面尖锐,级配不良,石粉含 量高,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较大,特别在配置泵送混 凝 土 时 遇 到 较 大 难 题 。 而 我 标 段 C50 混 凝 土 数 量 为 17047m3,C55混凝土数量为10934m3,根据工地现场施工 需求,需采用泵送工艺施工的 C50 、 C55 混凝土方量为 13799m3。如何成功利用机制砂配置C50、C55泵送混凝土, 将是本项目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保障。
要因确认:六
末端因素:未添加粉煤灰 标准: 混凝土的性能100%符合要求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5日,QC小组决定由胡贵桥到对混凝土是否添加粉煤灰进 行检查,检查发现,现在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未添加粉煤灰。 QC小组对使用同样材料的混凝土配比进行了添加粉煤灰的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降低单方混凝 土的造价。 结论:是主要原因
80%
87.14 %
92.86 %
80 60 40 20 5 4 2
塌 落 度 过 小
2
出 现 离 析
1
泵 送 困 难
0
制表:刘阳
混 凝 土 和 易 性 不 佳
水 泥 用 量 过 大
塌 落 度 过 大
制表时间:2013年7月8日
频率 (%)
70
95.71 %
98.57 %
100
五、设定目标
1、目标值 保证混凝土施工 性能良好,降低单方 混凝土的成本,确保 项目部成本目标的实 现。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的课题目标确定 为:浇筑时塌落度需 控制在180-220mm, 为满足工期安排,5d 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 90%。
要因确认:十一
末端因素:夏季施工 标准:浇筑时混凝土的性能100%符合要求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6日,QC小组决定由肖龙波对混凝土夏季施工情况进行调查。 本地区靠近广东,夏季气温较高,尤其是中午时间,为此,项目部制定了夏季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高标号泵送混凝土均在夜间施工,且混凝土罐车 上均覆盖保湿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前,我们对混凝土的坍 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测量,均满足规范要求。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
主管部门 试验室 制表人
2013年7月14日
从考核结果可以看出,试验室人员都是专业人员,对混凝土施工的具 体施工及理论知识都非常了解,满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不会对混凝土施 工的合格率产生直接影响。 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三
末端因素:搅拌设备老化 标准: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4日,QC小组决定由曹乐到现场检查搅拌站拌合设备情况, 检查发现,搅拌设备为2010年新购置的,已使用三年,但外观情况良好,搅 拌机各部件工作正常,没有破损情况,经现场搅拌试验,搅拌出的混凝土和 易性良好,满足要求。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搅拌设备虽已使用三年,但经过精心的保养,满足 混凝土施工要求,对混凝土的合格率不构成影响。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
混凝土 质量合 格率 100%, 单价最 优 混凝土 强度合 格,和 易性改 良
徐波
2013.7.14
6
未添加粉煤灰
试验、分析
胡贵桥 2013.7.15
7
水灰比不当
检测不同水灰 比的混凝土性 能
试验、分 析
混凝土的性能 100%符合要求
彭亮
2013.7.1 5
8
搅拌时间不足 外加剂选择不 当 混凝土运距过 远 夏季施工
现场调查搅拌 时间
对添加不同品 牌外加剂的混 凝土进行检测 对运到工地的 混凝土进行检 测 对现场调查
二、QC小组概况
中铁***局**高 速公路33标QC 小组 2013年6月10日 注册 25G-03号 2013-001
小组名 称
开始日 期
本次活 动课题
课题 现场型 类型
提高山区高速公路机制砂配制高标 号混凝土质量 2013年6月10日~2013年11月10日
本次活 动时间
接受QC 普及教 育
120小时9人
6
泵送困难
合计
1
70
70
70
1.43
100
100
100
说明:表中频率为该项问题在所有问题中占的比例。 制表:刘阳 制表时间:2013年7月8日
图4-1混凝土和易性不佳,塌落度过小
图4-2混凝土和易性不佳,出现离析
图4-3机制砂混凝土存在问题排列图
频数
63 56 49 42 35 28 21 14 7 0 56
调查、分 析
试验、分 析 调查、分 析 调查、分 析
搅拌时间满足配 合比要求
混凝土的性能 100%符合要求 浇筑时混凝土的 性能100%符合 要求 浇筑时混凝土的 性能100%符合 要求
刘阳
2013.7.1 4
2013.7.1 5 2013.7.1 6 2013.7.1 6
9
徐波
10
刘阳
11
肖龙波
制表:刘阳
四、现状调查
机制砂混凝土存在问题统计表
序 号
2 频率 累计频率 备注 (%) 80 7.14 80 87.14
缺陷项目
缺陷频数 累计频数
56 5 56 61
1 混凝土和易性不佳 水泥用量过大
3
4 5
塌落度过小
塌落度过大 出现离析
4
2 2
65
67 69
5.71
2.86 2.86
92.86
95.71 98.57
六、原因分析
图6-1因果鱼刺图
环 境
混凝土运距过远 夏季施工 责任心不强 质量意识差 外加剂添加量不当 水灰比不当 机制砂质量差 搅拌时间不足
人 员
技术经验不足
搅拌设备老化 计量设备不准确
混 凝 土 质 量 差
未添加粉煤灰
方 法
材 料
设 备
七、要因确认
序 号 1 2 3 4 末端因素 责任心不强、 质量意识差 技术经验不足 搅拌设备老化 确认内容 检查工人操作 情况 复查人员记录 现场检查设备 检查标定证书 确认方法 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调查、分析 标准 合格率100% 有持证上岗且能 实际操作 验证人 验证时间
制表时间:2013年7月16日
要因确认:一
末端因素: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 标准:培训合格率100%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5日,QC小组决定由张海波到现场对拌合站的操作人员进行 询问了解情况,发现工人对质量要求了解,对混凝土质量责任心良好,同时 QC小组组织了拌合站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了考核。具体情况见下表 考核情况调查表 班组人数 16人 刘阳 考核情况
张海波 2013.7.15 罗奕 曹乐 2013.7.14 2013.7.14
设备性能满足要 求
有且100%合格
计量设备不准 确 机制砂质量不 佳
胡贵桥 2013.7.14
5
检测机制砂性 能
检测添加粉煤 灰和未添加的 同标号混凝土 的性能
检测、鉴定
机制砂质量100% 合格,试配结果 合格
混凝土的性能 100%符合要求
要因确认
要 因
1
2
机制砂质量不佳
未添加粉煤灰
八、制定对策
表8-1 对 策 措 施 表
序 号 要 因
机 制 砂 质 量 不 佳 未 添 加 粉 煤 灰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 点
项 目 部 试 验 室 项 目 部 试 验 室
时间
负责人
1
对机制砂进行 检测,并针对 不同类型的机 制砂试配,调 整混凝土配合 比的和易性 在确定的配合 比基础上,用 等量取代方法, 掺入一定比例 粉煤灰。
要因确认:八
末端因素:搅拌时间不足 标准:搅拌时间满足配合比要求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4日,QC小组决定由刘阳对拌合站的搅拌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中发现,搅拌站拌合时间严格按照试验室要求进行,骨料搅拌均匀, 对混凝土的合格率未造成影响。 结论:不是住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九
末端因素:外加剂选择不当 标准: 混凝土的性能100%符合要求。 现场验证情况: 2013年7月15日,QC小组决定由徐波到试验室检查外加剂的选择情况, 检查发现,在前期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过程中,试验室已选择多种外加剂进 行试验,并针对外加剂的掺量进行试验。所以,试验室已根据使用的地材和 水泥选择了合适的外加剂。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
合格率
施工班组 拌合站 制表人
不合格 0
合格 10 日期
良好 6
100%
2013年7月16日
从考核检查表表中可以看出,拌合站的操作人员都是本专业工种的施 工队伍,对此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操作非常了解,满足此分项工程的施工 要求,不会对混凝土施工的合格率产生直接影响。 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二
末端因素:技术经验不足 标准:有持证上岗且能实际操作。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4日,QC小组决定由罗奕对项目部试验室的技术情况进行检 查,检查了解试验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并进行询问了解情况,发现试验 室人员对混凝土施工熟悉,了解质量标准及混凝土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质 量责任心良好。 考核情况调查表 人数 6人 罗奕 考核情况 不合格 0 合格 0 日期 良好 6 合格率 100%
要因确认:四
末端因素:计量设备不准确 标准:有且100%合格。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4日,QC小组决定由胡贵桥到拌合站检查计量设备标定情况, 检查发现,且每年均按期请政府质检部门进行标定,计量系统稳定准确。调 查情况见下表 计量设备标定调查表 搅拌 设备 购买时间 使用时间 标定次数 检查结果 总体评价
1#
2# 制表人
2010
2010 刘阳
3
3
6年
6年 时间
合格
百度文库合格 2013.7.15
良好
良好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计量设备均按期进行了标定,计量设备稳定可 靠。因此,计量设备是准确的。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五
末端因素:机制砂质量不佳 标准:机制砂质量100%合格,试配结果合格:.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4日,由徐波检查料场的机制砂的质量情况,并对机制砂外 检的试验报告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机制砂检查频率合格,机制砂质量符 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质量标准。 同时,QC小组针对不同的机制砂进行试配,发现虽然混凝土强度均合格, 但部分试配结果混凝土和易性不佳,不能满足工地泵送要求。 因此,机制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对混凝土的合格率有 直接的作用。 结论:是主要原因
二、QC小组概况
序 号 1 2 3 4 5 6
姓名
年 龄 39 34 42 33 34 28
性 别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职称
组内职 务 组 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 员
文化 程度 大本 大本 大专 大本 大本 大本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工程 师
工程师
指导老 师
组 员
7
8 9
28
26 26
要因确认:十
末端因素:混凝土运距过远 标准:浇筑时混凝土的性能100%符合要求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6日,QC小组决定由刘阳检查混凝土浇筑时的运距及浇筑时混凝 土的情况。通过在检查发现,混凝土浇筑时运距一般为1km~10km,运输时间为 5min~30min,因使用混凝土罐车运输,途中一直在搅拌,故对混凝土的性能不 会造成大的影响。在混凝土运输到工地后,我们现场进行坍落度试验,与在拌合 站刚拌合完成的混凝土坍落度进行对比,发现坍落度的损失一般为5~10mm,对 混凝土的合格率无直接影响。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七
末端因素:水灰比不当 标准: 混凝土的性能100%符合要求 调查分析情况: 2013年7月15日,QC小组决定由彭亮到试验室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 发现所有的混凝土配比均是试验室经过多次试验,在多组试验数据中选择的 最优水灰比,该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满足强度要求。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