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感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们知觉不熟悉的客体时,由于 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或者当知觉的 条件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我们 的知觉就难以保持恒常性了。因此,知 觉恒常性的保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错觉(cllusion)。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产生错觉,但错觉 不同于幻觉, 它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 物必然要产生的带有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的 知觉。
(2)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 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3)后象: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 在短时间内仍不小时的现象。
(4)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 的现象。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所谓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 感觉能力,它的指标是感觉阈限,即能 引起感觉的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一 般来讲,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 关系。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 现实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 象
3、人 的 心理是积极能动的 反映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 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 实主观的能动 的反映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现象、特征、 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现象。
(一)感觉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当事物的个 别的,某些方面的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 人的大脑,就产生了感觉(sensation)。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特性
(1)适应
感觉器官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而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所谓“入芝 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就是感觉适应的典型例 子。大多数感觉的适应,一般都表现为 感受性的逐渐降低或暂时消失。
由于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分析器的活 动可以影响另一种分析器的感受性,这就是 联觉。比如:同一个黄瓤西瓜中挤出的汁分 为两杯,一杯中加入食用红色,另一杯不加。 不知者品尝起来,大都觉得红色西瓜汁更甜, 这就是色─味联觉。
感觉的补偿与发展
一个正常人,出生之后就具备了各种感觉器 官和初步的感觉能力。随后,在长期的生活 和实践过程中,人们的不同方面的感受性在 不同的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1)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方位知觉 4)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 1)估计 2)分辨 3)确认 4)预测 (3)运动知觉 1)真动知觉 2)诱动知觉 3)自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并作进一步加工的特 性就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错觉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①受知觉整体性和理解性的影响,即原有知
识经验的影响;
②受强烈的情绪影响,如所谓“八公山上草 木皆兵”等。
③感、知觉器官的协调不当等。 大部分错觉的形成是暂时的,一旦了解了事
实真相,会很快消失。
(三)意识:
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 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 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的一些东西; 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 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 意识指的是与物质相对应的精神实体, 包括思想、观念、信念、信仰、幻想、 梦等。心理学中的意识,多指就心理状 态而言的意识。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
物种发展的必然:从感应性--感受性-- 反映属性的进化结果
个体发生过程揭示了脑的这样一个本质功能 脑重与体重、年龄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破坏性结果所提示的变化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心理活动的内 容来自客观现实。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大脑对现实的 主动反映。
意识状态:睡眠、催眠、白日梦、注意 等。
意识水平: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是意 识的不同水平,注意是意识的最高水平, 注意指向的内容是意识最清楚的内容。
(4)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朝向和集中。注意是对意识内容的 选择,意识是具体的内容。
谢谢!
另外,当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 生活的需要,其它方面的感觉能力可以获得 突出的发展,以资补偿。如盲人丧失了视觉, 但其听觉和触摸觉、振荡觉都得到了特别的 发展,可以靠触摸识字读书,依靠竹竿探路 等等,都是感觉补偿的例子。
(二)知觉
1、概念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从个体发生史来看
① 脑重量:新生儿390g 9个月660g 2-3岁900-1000g 7岁1280g
成人约1422g
轻
重
② 大脑皮层: 薄
厚
③ 脑沟、脑回:浅
深
3、从近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 1861年法.Broca解剖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Broca中枢,左半球额叶的 额下回
感觉性失语: 颞叶的颞上回 失写症:额叶的额中回 失读症:顶叶的角回
感受性又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 受性。感觉阈限也可以再分为绝对感觉 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种感觉在其它感觉的影响下发生的感受 性的变化,叫作感Fra Baidu bibliotek的相互作用。
其发生的一般趋向是:一定条件下,弱刺激 引起的弱的感觉可以增强其它同时发生的感 觉的感受性。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
人的知觉是一个主观加工处理感觉 信息的过程。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 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这 种使知觉保持完备性的特性被称为知觉 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记出 来, 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其中,词语对知觉的理解性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结构关系,是知 觉最基本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知觉的对象 和背景可以互换。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 观的。主观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体的知识,经 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客观方面: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以及刺激 物的新颖性都可以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于事物的理解就能越 深入,越精确。此外,个人的动机与期望, 情绪与兴趣,爱好以及定势等,对于知觉的 理解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 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 知觉的恒常性,或称常性。知觉的恒常 性普遍地存在于各类知觉当中。尤以视 知觉最为突出。
对比感觉和知觉,我们可以知道,感觉是人 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脑对 事物整体的反映。
人类一般是以知觉的形式来直接反映事物, 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成分而存在于知觉 之中。因此,有人也统称之为感知觉。但严 格地说,二者是不同的心理过程。
2、知觉的种类
对知觉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知觉 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 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 觉等;根据反映对象的不同特性,还可 以把知觉划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等。
1、从物种发展史推断:
(水母) (细胞分工) 腔肠动物 (水螅) — 网状结构 感觉
环节动物 (蚯蚓) (NC功能分工) 阶段 节肢动物 (昆虫) 结状结构
脊椎 低级(鱼类) 动物 高级(灵长类)
管状 感觉专门化 知觉 结构 脑干、中脑发育 阶段
大脑发育 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大脑及其皮层的发育 劳动、语言 意识
4、错觉(cllusion)。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产生错觉,但错觉 不同于幻觉, 它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 物必然要产生的带有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的 知觉。
(2)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 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3)后象: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 在短时间内仍不小时的现象。
(4)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 的现象。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所谓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 感觉能力,它的指标是感觉阈限,即能 引起感觉的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一 般来讲,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 关系。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 现实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 象
3、人 的 心理是积极能动的 反映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 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 实主观的能动 的反映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现象、特征、 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现象。
(一)感觉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当事物的个 别的,某些方面的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 人的大脑,就产生了感觉(sensation)。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特性
(1)适应
感觉器官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而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所谓“入芝 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就是感觉适应的典型例 子。大多数感觉的适应,一般都表现为 感受性的逐渐降低或暂时消失。
由于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分析器的活 动可以影响另一种分析器的感受性,这就是 联觉。比如:同一个黄瓤西瓜中挤出的汁分 为两杯,一杯中加入食用红色,另一杯不加。 不知者品尝起来,大都觉得红色西瓜汁更甜, 这就是色─味联觉。
感觉的补偿与发展
一个正常人,出生之后就具备了各种感觉器 官和初步的感觉能力。随后,在长期的生活 和实践过程中,人们的不同方面的感受性在 不同的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1)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方位知觉 4)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 1)估计 2)分辨 3)确认 4)预测 (3)运动知觉 1)真动知觉 2)诱动知觉 3)自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并作进一步加工的特 性就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错觉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①受知觉整体性和理解性的影响,即原有知
识经验的影响;
②受强烈的情绪影响,如所谓“八公山上草 木皆兵”等。
③感、知觉器官的协调不当等。 大部分错觉的形成是暂时的,一旦了解了事
实真相,会很快消失。
(三)意识:
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 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 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的一些东西; 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 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 意识指的是与物质相对应的精神实体, 包括思想、观念、信念、信仰、幻想、 梦等。心理学中的意识,多指就心理状 态而言的意识。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
物种发展的必然:从感应性--感受性-- 反映属性的进化结果
个体发生过程揭示了脑的这样一个本质功能 脑重与体重、年龄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破坏性结果所提示的变化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心理活动的内 容来自客观现实。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大脑对现实的 主动反映。
意识状态:睡眠、催眠、白日梦、注意 等。
意识水平: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是意 识的不同水平,注意是意识的最高水平, 注意指向的内容是意识最清楚的内容。
(4)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朝向和集中。注意是对意识内容的 选择,意识是具体的内容。
谢谢!
另外,当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 生活的需要,其它方面的感觉能力可以获得 突出的发展,以资补偿。如盲人丧失了视觉, 但其听觉和触摸觉、振荡觉都得到了特别的 发展,可以靠触摸识字读书,依靠竹竿探路 等等,都是感觉补偿的例子。
(二)知觉
1、概念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从个体发生史来看
① 脑重量:新生儿390g 9个月660g 2-3岁900-1000g 7岁1280g
成人约1422g
轻
重
② 大脑皮层: 薄
厚
③ 脑沟、脑回:浅
深
3、从近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 1861年法.Broca解剖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Broca中枢,左半球额叶的 额下回
感觉性失语: 颞叶的颞上回 失写症:额叶的额中回 失读症:顶叶的角回
感受性又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 受性。感觉阈限也可以再分为绝对感觉 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种感觉在其它感觉的影响下发生的感受 性的变化,叫作感Fra Baidu bibliotek的相互作用。
其发生的一般趋向是:一定条件下,弱刺激 引起的弱的感觉可以增强其它同时发生的感 觉的感受性。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
人的知觉是一个主观加工处理感觉 信息的过程。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 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这 种使知觉保持完备性的特性被称为知觉 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记出 来, 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其中,词语对知觉的理解性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结构关系,是知 觉最基本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知觉的对象 和背景可以互换。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 观的。主观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体的知识,经 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客观方面: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以及刺激 物的新颖性都可以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于事物的理解就能越 深入,越精确。此外,个人的动机与期望, 情绪与兴趣,爱好以及定势等,对于知觉的 理解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 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 知觉的恒常性,或称常性。知觉的恒常 性普遍地存在于各类知觉当中。尤以视 知觉最为突出。
对比感觉和知觉,我们可以知道,感觉是人 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脑对 事物整体的反映。
人类一般是以知觉的形式来直接反映事物, 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成分而存在于知觉 之中。因此,有人也统称之为感知觉。但严 格地说,二者是不同的心理过程。
2、知觉的种类
对知觉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知觉 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 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 觉等;根据反映对象的不同特性,还可 以把知觉划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等。
1、从物种发展史推断:
(水母) (细胞分工) 腔肠动物 (水螅) — 网状结构 感觉
环节动物 (蚯蚓) (NC功能分工) 阶段 节肢动物 (昆虫) 结状结构
脊椎 低级(鱼类) 动物 高级(灵长类)
管状 感觉专门化 知觉 结构 脑干、中脑发育 阶段
大脑发育 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大脑及其皮层的发育 劳动、语言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