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根本上服务青少年科学发展
1、辅导青少年确立基本价值——
祖国利益至上; 坚持人民利益方向; 诚信守纪; 崇尚科学,热爱劳动; 和谐与包容;
2、帮助青少年构建人生支撑:
获得物质支撑的能力——学习能力、职业能力; 获得自我精神支撑的能力——坚定信仰、完善人 格; 获得社会支撑的能力——制度价值与规则、沟通 与合作;
德育低效的根源:从非道德环境到内化障碍
通常把“5+2≤0现象”归咎于不良社会环境、负面媒体文 化和不利家庭因素的影响作用。黑网吧、黄色书刊、西方 文化、父母离异常常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电视、网络、快餐 文化、家长素质等也常常成为人们指责批评的对象和替罪 羔羊。 “5+2≤0现象”是一种综合效应,不仅有校外不良因素和 家庭教育偏差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内耗--“抵消效应” ,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社会适应不良等 方面的原因;而作为学校,我们更应关注德育科学性与学 生品德形成内化障碍的原因。 解决“5+2≤0现象”的出路,既要净化社会环境与优化家 庭教育环境,还要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网络,形成“加和效应”和构建德育长效机制,更重要的, 是要探讨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科学规律,唤醒教育者与
(三)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青少年问题及事务需求加大
青少年社会福利需求日趋强烈:
1、获得基本生活条件; 2、获得健康保证; 3、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 4、满足学习就业的需求; 5、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 6、拥有社会团体和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 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求; 8、免于被歧视、剥削伤害的需求;
3、帮助青少年学会“和谐”:
பைடு நூலகம்
对他人要“容”,即个体对他人要有包容和接纳之 心,学会去理解他人,使相处具有融洽的氛围; 对社会要“适”,即个人要积极的去适应社会,接 触社会,关注社会,时刻处于主动的、积极的状态; 对自然要“和”,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不违背自 然规律的同时,主动合理地利用规律,做到“天人 合一”; 对自我要“知”,即对自我有完全的了解和接纳, 正确的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估自我,合理地接纳自 我;
青少年社会问题日趋显现,以推动发展和处置问 题为两大主题的青少年事务成新的趋势:
1、普遍性身心发展矛盾突出: 2、学习就业压力(分数排队、职业选择、娱乐不 足); 3、代际冲突(沟通、打骂) 4、道德发展(资讯多元与泛滥、主流意识影响力); 5、适应不良等个体问题社会影响力增大; 6、青少年的社会参与缺乏正式渠道与机制;
三、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
——创新与发展
(一)明确工具价值,从改变态度开始
尊重主体——把青少年作为活的、有发展性的 主体来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纳——区分接纳与赞赏的不同,拒绝判断, 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青少年; 自决——自我决定,尊重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 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个别化——把每一个青少年都看作是唯一的、 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一致性——对事业负责与对青少年 负责的一致性;
3、德育结果上道德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
价值虚化,存在两种话语体系的问题日趋严 重; 青少年行为社会化不可拒当; 社会上每一个人的道德能力都面临多重挑战;
二、对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 分析与认识
——德育, 改革发展视野下的话题
(一)经济改革持续深入, 道德教育面临新挑战
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不可避免,意识形态冲突长期 存在——选择; 现实化、物质化、契约化直接影响社会道德价值 ——构建精神家园; 传播方式走向大众化、草根化——自律; 权威社会逐渐让位于平等、 沟通、民主新格局——公民素养;
主要内容:
一、对德育形势的总体分析与认识 ——成就与问题
二、对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认识 ——德育,改革发展视 野下的话题 三、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 ——创新与发展
引子——德育低效的“5+2≤0”现象:
何谓“5+2≤0现象”?
“5+2≤0现象”是德育低效、0效、负效的代名词, 指学校五天的正向教育不如校外两天负面的影响作 用大。其实质是德育要求未能有效内化为学生品德, 相反,学校教育所不提倡甚至反对的内容却为学生 所认同。 “5+2≤0现象”具体表现为为学生品德上的知行脱 节、自我中心、价值西化、心理脆弱、网络沉迷、 低龄恋爱、违法犯罪等现象。
(二)教育持续变革, 直接影响德育成效性
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到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使命 —— 从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到使人获得持续 发展的能力 特征 —— 从集体化、标准化到个别化、个体化教 育
组织 —— 从以课堂学科为基本体系到以问题为中 心的跨学科结构 教育公平 —— 从一般性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到机会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 途径 —— 从以传授、读书为主到强调实践性过程、 创造性过程(广泛的社会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
(二)分层次用核心价值武装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必由之路,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 撑,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荣辱观——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 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二)脱离实际,脱离主体,问题不可忽视
1、德育目标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
目标高深,与现实生活脱离; 内容抽象,影响青少年理解; 标准单一,不适应当今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 多样化; 与人格塑造分离,造成众多心理问题出现;
2、德育过程形式脱离青少年主体性 传统德育以青少年为被塑造的客体,忽略受教育 者的主体性; 日常德育方向、内容、目标不从青少年出发; 大多数情况下,忽视德育过程中的群体互动; 教育活动中青少年的低参与, 甚至不参与;
一、对德育形势的总体 分析与认识
——成就与问题
(一)积极探索,持续创新,成绩显著
坚持传统(战略重视、思想明确、队伍整齐、 积极作为、注重实效等); 不断改革(贴近实际、丰富内容、改进方法、 创新形式、理论研究等); 整合力量(拓宽视野、社会动员、延伸资源、 项目运作、形成合力等); 确有成效(社会共识、青少年道德能力水平随 社会发展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