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顾炎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错训练
2011届高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陈湘龙
2011年1月17日
【考情分析】
1.考试题型 本专题试题的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命题,试 题呈现形式多样。
2. 2009-10年新课程高考各地试题在本专题的考点分布表
浙江 思想 科技 文学 书画 戏剧 09文字演化 道家 心学 09指南针外传 09诗经 山东 墨家兼爱、节用 儒家中庸 江苏 09心学 李贽 广东 王阳明心学
明清进步思 想的共同点 是何?
问题探究
(1)政治: ①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没落;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明清之际思 想活跃的原 因是何? ②清灭明朝,促进知识界进行反思。 ③市民阶层的增大,倡导“经世致用”。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萌芽。 (3)思想:理学、心学使儒学走向极端; “西学东渐”。
【考点扫描】科技与文化
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
科技成就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展对世界文 明发展的贡献。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觉先 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知道书法名家,了 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程 1、陆王 朱理学。 心学; 2、李贽 的思想主 张。
【考情分析】
1.考试题型 本专题试题的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命题,试 题呈现形式多样。
2. 2009-10年新课程高考各地试题在本专题的考点分布表
浙江 思想 科技 文学 书画 戏剧 09文字演化 道家 心学 09指南针外传 09诗经 山东 墨家兼爱、节用 儒家中庸 江苏 09心学 李贽 广东 王阳明心学
问题探究
(1)儒家:“人治”,偏重人的作用,实行 “仁政” (2)法家:“法治”,主张用法令统一思想, 中国古代有 哪三种治国 思想?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道家:“无为而治”,即要顺应时势和民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 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
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产 生 条 件
作 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 用 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员,提供了统治的思想上和理论上 相似: 1、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的准备,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 对后来辛亥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 2、都反封建、反君主专制。 的进步;影响亚洲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文明主要内容 475B.C 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
1、春秋 孔子/老 子思想; 2、战国 时期的百 家争鸣; 3、儒家 思想的形 成。
封建社会 汉
1、“罢黜 百家、独尊 儒术”; 2、汉武帝 兴办太学和 其他确立儒 学独尊地位 的措施。
1840年



1、黄宗羲、 顾炎武和王 夫之的思想 主张; 2、明清时 期儒家思想 的发展。
Leabharlann Baidu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区别
中 国 西 方
主 抨击君主专制,反对儒家正统,提 张 出”“工商皆本” 。未明确提出建 立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 理论体系。是对旧制度进行修补。
性 质
批判专制制度、消灭专制王权、特 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民主、平等和 自由;明确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设计政治方案,完整理论体系。 资产阶级思想。
实战演练 (2010浙江)“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 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010山东)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①② B.①③ C. D.③④ C ②④ (09年江苏)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 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D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 .王阳明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 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已相当强大。
不是资产阶级思想。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政治:封建专制强化,统治稳固; 文化: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文化专制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 阶级: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
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 汉武帝推行: “罢黜百家”实质:文化专制政 政治:启用儒生; 策,禁锢思想,抑制文化民主。 思想:罢黜百家; 教育:太学、各级学校
(1
(2)结果: 积:正统、主流 消:专制、迷信、维护
问题探究
(1)政治:①大一统的局面得到巩固; ②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到汉代儒 学开始成 为正统的 条件? (2)经济: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文化:①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形成。 ②董仲舒对儒学进行顺应时代的改造。 ③汉武帝维护政治一统的需要。
问题探究
思想比较

孔、孟、荀的思 想有何异同? 孔子 爱人、宽容 以德治民, 爱惜,取信 性相近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本恶


民本 人性论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思想创立及其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创立 形成 独尊 创新 春秋 战国 战国 西汉 宋明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二程/朱 陆/王 批判 明清 李贽 仁、礼、中庸;为政以德;教育 仁政;性本善 仁义、王道;性恶论 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理;三纲五常;格物致知客观唯心 心即理;“致良知”
2011届高三历史复习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演变、科技 与文化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陈湘龙
2011年1月17日
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
475B.C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1840年

西周
秦 汉
魏晋南 唐 宋 元 北朝


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演进 物质文明——经济结构及特点 精神文明——主流思想演变、科技与文化
主观唯心
挑战正统;童心说;批评现实。
黄/顾/王 批判;提倡;提出工商皆本
利用 冲击
维新 康 /梁 托古改制 新文化 陈/李/胡/李 儒家思想成为反对矛头
问题探究
积极影响: 1、历史影响: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增 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塑造民族性格。 如何认识 儒家思想 的影响 ? 2、现实影响? 3、世界影响:历史上对东亚东南亚巨大影响;中 华文化的象征;和谐国际、人际关系。
汉字起源、演变 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京剧产生和发展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历史影响
成就 影响
造 ①最初刻文字于甲骨、青铜器上,后书写于竹木 纸 简和帛。②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粗糙。③ 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4世纪传到朝鲜,12C欧洲 人类文明史上重要发明;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实战演练
(2010山东)“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 B 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010浙江)“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 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不以人助天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制天命而用之 (2010广东)“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 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考点3 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更多吸收佛、道因素更加强调 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1)特点: 融合佛道解释儒家义理。 2、 宋明理学有 (2)核心: 理 何特点? (3)代表: 北宋:二程 理是世界的本源; 南宋:朱熹 方法论:格物致知
2.
(1)“心” 南宋:陆九渊 (2)反省内心。 明朝:王阳明 (1)致良知,知行合一
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适应统一趋势 (2)特点: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3)基本主张: a、“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加强中央集权
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神话皇权,加强君权 c、“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稳定秩序
董仲舒对儒 学有哪些新 发展?
解答方法:以审题→思考→解答为线索。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 景及相关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考虑,切不可只浮在题目的表 面去回答。
考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 根 经济、 本 政治、阶级、思想、社会环境
2、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道家: 老子 (“道”;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 孔子(核心、政治、教育)、孟子、荀子(主张) 墨家: 墨子 法家: 商鞅、韩非子 (1 3、意义: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①雕版: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868 15世纪传到欧洲。成为文艺复 印 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 兴、宗教改革的工具; 刷 ②活字: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胶泥字。 促进文化的发展,社会进步。 术 后出现木活字。 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 ①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 火 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 丹经 》。 药 ②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火药广 泛应用。 指 ①战国:发明了指南仪器—— 司南,后又出现了 南 指南车、指南鱼。 针 ②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14世纪初,传入欧洲。 把欧洲“骑士阶级炸得粉碎”, 推动西方社会进步;促进火器、 采矿冶金发展; 13世纪传入西欧,为欧洲航海 家发现美洲和事先环球航行提 供了重要的条件,打开了世界 市场,并建立殖民地。
复习方法指南 制表归纳法:本专题涉及到许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著和论述, 科技和文化艺术成就,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制表归纳,置疑比 较等方法进行识读,记忆,体验,表述效果较好。 材料学习法: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及思 想流派的观点,产生个人的置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 史结论。 知识迁移法: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它的历史现象和现实 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形成结论。
知识点拔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都继承了孔孟“仁”“礼”,是儒学的发展; 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消极影响:
1、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进步; 2、不合理的观念:尊卑等级、重男轻女、因循守 旧、重义轻利,重礼轻法
实战演练 (2010江苏)“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2010山东)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 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革新 B.仁爱 C.齐物 D. D 节用 (2010山东)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 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 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B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考点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
(1)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准,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2)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私欲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1)主张“经世致用” (2)“工商皆本”
(3)反对封建君主制度,“天下为主君为客。
问题探究
1、反传统、反教条。 2、反专制、倡民主。李贽主张个性发展。 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李贽痛斥“存天理,灭人欲”; 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 实质: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 家思想的范畴。
【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 诸子百家 课标要求 知道儒道墨法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春秋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儒学成为正统 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 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宋明理学
知道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和陆 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明清之际儒学 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等思想家 及其思想主张和影响;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 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