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瓮安县草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瓮安县草塘

那乡硫铁矿(延续、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Guizhou Coal Min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311号

2015年6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 (3)

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

1.2 工程简况 (3)

2 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整治及污染防治措施 (4)

2.1 生态环境 (4)

2.2 地表水环境 (9)

2.3 地下水环境 (10)

2.4 环境空气 (11)

2.5 声环境 (12)

2.6 固体废物 (13)

3 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14)

4 环境经济损益 (14)

5 环境风险 (14)

6 环境可行性分析 (15)

6.1 与相关规划及政策协调性分析 (15)

6.2 清洁生产水平 (15)

6.3 总量控制 (15)

6.4 公众参与 (15)

7 总体结论 (15)

8 要求与建议 (16)

1 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那乡硫铁矿。

2)建设单位: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那乡硫铁矿。

3)建设地点: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镇。

4)建设性质:延续、变更。

5)建设规模:设计生产能力为硫铁矿5万t/a,服务年限8.8a。

1.2 工程简况

瓮安县草塘那乡硫铁矿位于瓮安县草塘镇,最早于2003年6月获得采矿许可证,由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那乡硫铁矿开发建设,2012年矿山提出采矿权转让申请,《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那乡硫铁矿(延续、变更)开发利用方案》已由贵州松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并取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备案函“黔国土资矿管函【2014】1425号”。

那乡硫铁矿矿山面积为0.2816km2,开采深度+1157m~+1090m,保有资源/储量51.04万t,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49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8.55万t。矿区铝土矿资源/储量1.62万t,设计生产规模为5万t/a,服务年限8.8a。

区内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C

jj),属典型的沉积型矿床,共划分为3

1

jj)中下部。

个矿体,矿区内硫铁矿分布于九架炉组(C

1

设计采用露天开采、公路运输开拓方式,矿体先采用液压破碎锤破碎后再用挖掘机采挖,岩围较硬部分采用中深孔松动爆破后再用挖掘机采挖。

矿山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工艺,按矿体Ⅲ→矿体Ⅱ→矿体Ⅰ的顺序依次开采。

矿山供电电源从附近的农网10kV农网T接,工业场地配变电站。采用清洁能源供职工洗浴及食堂生活用热水。

本项目产品为硫铁矿原矿,销售给企业制作硫酸,伴生铝土矿一并开采,销售给氧化铝厂。

矿山年工作日按300天,矿山在籍总人数24人,出勤人数20人。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462.82万元,环保工程投资160.6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34.7%。

2 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整治及污染防治措施

2.1 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

矿区地形以低中山侵蚀溶蚀地貌为主,评价区内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为轻度水土流失区;评价区为典型的农业生态环境区,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目标;评价区除蛇和蛙为省级保护动物外,无其他保护性的珍稀动植物。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土地、植被、野生动植物、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等。

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露天矿施工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因采场地表剥离、工业场地、矿区道路等建设开挖地表、移动土方和弃土石渣造成原有地貌破坏、植被等消失。施工过程中的场地开挖对土地造成扰动影响,堆填土石方、取土石方等工程将引起水土流失量增加,引起局部生态环境恶化。

施工期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1)施工期生态环境管理:施工过程中尽量采取较友好的施工方式,减少临时占地,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施工期的环境管理,落实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

(2)水土流失整治措施:施工中不得将土石方任意弃置,废土石堆场必须修建符合要求的拦挡坝,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破坏区,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对于工业场地和废土石堆场,应按《水保方案》要求先行完善场地和堆场截排水沟。

(3)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措施:优化总体布局,用地要尽量少占用耕地、林地、灌丛、天然草地等植被较好的地块,以减少对表土和植被的破坏、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尽量将施工临时用地布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免增大土壤与植被的破坏面积。保护和利用好表层的熟化土壤,施工前把表层的熟化土壤集中起来,堆存于废土石堆场;待施工扰动结束后,再覆土于新塑地貌区,以利于植被恢复。

3)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

①对地表形态、地形地貌的影响

运营期间产生大量剥离土石运往废土石堆场堆置,对采场、剥离土石堆场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但矿山可通过采坑回填等方式,尽量恢复原有地形地貌。

②土地占用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运营期露天采场、剥离土石堆放均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工业场地也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项目土地占用,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有一定的影响。

开发活动中的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将会导致矿区土地功能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农作物的变化,将使评价范围内人均耕地占有量减少,农业生产能力降低,但对区域性土地利用结构影响不大。在服务期满后,矿区所在地可能转变为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因此对露天开采区域的影响将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

项目占用部分旱地及水田,占用的耕地将丧失耕种能力,这部分耕地为3.52hm2,占评价区耕地总面积154.04hm2的2.29%,占用比例较低,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对于项目占用的耕地,面积较大,丧失耕种功能的土地应由业主首先进行经济补偿。同时在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必须开展土地复垦和整治,根据当地的原有地形地貌和特征,采取恰当的复垦方式,尽量恢复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

③对野生动物及植被的影响

植被:地表土壤剥离和堆存压占的地面,不仅使区内的植被丧失,而且破坏了植被的连续性,使地表植被分布变化。运营期间剥离土石堆放以及运输抛遗压占植被,均会对植被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项目建设破坏的有林地面积为2.19hm2,占评价区林地总面积3.85%,占用比例较低,且均为常见植物种,总体来说对区域植被分布的影响较小,不会破坏区域的生态平衡。

动物: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会引起以这些植被为食活栖息的动物进行迁移,造成动物分布的变化。除此之外,采场生产、运输产生的噪声、震动会对附近的动物的居住环境造成影响,引起动物的迁移。

影响区域内动物分布很少,多是一些常见种,除蛇类、蛙外属于贵州省重点保护动物外,无其他国家或地方保护动物。项目的建设对蛇和青蛙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