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0.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载体,是发挥城市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主导作用,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条件。随着城市社会经济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赋予了城市基础设施新的内涵和特性。如何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间的相互关系是确保城市更加合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谈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1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和配套服务的各类设施,包括公用事业、公共工程、城市环境和交通设施等,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具体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交通,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汽(电)车、出租汽车、航空、铁路、长途公路运输等;二是
环境保护,如垃圾收集和处理、污水收集和处理、防火、防洪、园林、绿化等。此外,还有能源、供排水、邮电通信等。
1.2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1.2.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它既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又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先打好基础,因地制宜,科学预测,超前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性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整个城市为其预测基础和发展目标的。其服务方式、供给方式、输送渠道等都是分别在相关特定的系统中实现的。如道路网络系统形成城市道路骨架,联系城市内外交通;水、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各自形成网络系统,把服务输送到千家万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是部分公用行业具有垄断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1.2.3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共性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它的产品是为全社会、全体市
民服务的,这是它有别于其它商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特征,其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使用都不能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公平、保证稳定的原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一些公共服务产品实行价格控制,致使部分公用企业以市场经济产品制造成本,按计划经济的商品价格销售,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脱节。
1.2.4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城市基础设施大多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推进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要目的。因此,投入是政府的,产出是全社会共享的必须把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放在整个城市经营活动中来统筹考虑。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2.1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内容
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不仅包括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气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等广义的内容,也包括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民需要的消费经济领域的城市管理概念,同时也涉及到人口、治安、社团组织、社会福利等在内的城市社会管理。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是以
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发挥城市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综合管理。
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职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主要是实现政府从基础设施生产领域逐渐退出的目的,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将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供给中,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与效率;对市场供给基础设施的弊端实行规制,克服市场供给的盲目性,在保证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基础上,保证消费者利益。
3.烟台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从2002年伊始,烟台市政府就提出了“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思路。那时的烟台市:城市中心老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的管道燃气设施……人居环境对于市民而言,无疑是最珍贵的,于是烟台市政府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从居住人口最密集、问题最多的社区入手,在全国创造性地啃起了旧城改造的“硬骨头”。至2003年底,成功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人们拿着锦旗找到了市政府……当年,烟台首先捧回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奖牌。2004年,烟台市政府一鼓作气,继续开展旧城区改造,并得到建设部的认可,拿下了人居方面的更高层次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旧城区的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这些都悄然地改变着烟台市的面貌,绿地在增加,
街巷变得齐整,健身、休闲小广场遍布社区……终于在2005年烟台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烟台市的建设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这一奖项的获得可以说明烟台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取得的一点成绩。
4.烟台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烟台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不得不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就存在许多的问题,下面就以其中主要的几个方面为例简单分析一下。
4.1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关键是规划,如何使规划思路和规划风格,适应需要,应该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当务之急解决的问题。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幅度扩张经济总量、加快扩张城市规模与循序渐进完善城市功能一直处于矛盾之中。
4.1.1整体空间格局需要进一步明晰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开发的飞速发展,福山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从村镇建设向有规模的城市建设转变的过程中,城区
内部在城市空间层面上的发展存在着无序和不协调的问题。表现为城市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质量,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滞后,最终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管理的质量。
福山区内由于土地用途混杂,且建设时间大多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因此,主要街道景观的直观表象相对破旧,并且“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氛围。很难与包括福海路、河滨路、永达街、永安街等已经修整一新的城市主要街道相适应,更谈不上现代化的都市景观。
4.1.2各功能区域的边界不明晰,缺乏特色,基础设施缺乏
现状区域内用地犬牙交错、功能各异,缺乏整体考虑与主导方向。而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文教学校等用地占据沿街和交叉口等重要位置,同时区内分级的生活服务与配套设施缺乏且大多不成规模。当前我区城市规划虽然在扩张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上有所成就,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财政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规划工作不够科学全面,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4.2科学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由于福山区城市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条块关系不够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共同负责,共同参与管理的制约机制。城市管理仍处于行政管理与依法管理并存,人治与法制相连,执法与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