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落归根到问祖寻根——析华裔美国作品中美国华裔的种族及文化认同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叶落归根到问祖寻根——析华裔美国作品中美国华裔的种族及文
化认同历程
[摘要]中华民族是有着浓重“根意识”的民族,离散于他乡的美国华人对“根”有着特殊的情节。基于不同时期美国社会的历史、政治及社会背景,美国华人的“根意识”呈现出“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到“盘根错节”再到“问祖寻根”的流变。这一流变过程实则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美国华裔的种族及文化认同历程。
[关键词]美国华人;根意识;流变
中华民族是一个强调归属的民族,在美国生活的华裔面对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冲突,迫切需要的是归属感(the sense of belongingness),世代美国华裔都不得不面对“根在何方”的问题。汉语中“根”(root)一词承载了不同层面的含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学者王灵智教授指出“根”的第一层含义是“生命的延续”(maintenance of life);第二层含义指“身份归属地”(the source from which one derives one’s identity。[1]182从这个层面上看“根”象征着美国华人的种族及文化取向。华人移民美国始于1820年,之后陆续有几次移民浪潮,比较大规模的移民潮分别是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热时期;20世纪50年代的移民政策宽松时期及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移民时期,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批美籍华人回流。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固然同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有关,这些背景之下的美国华人“根”意识流变也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本文对《金山》、
《唐人街》、《骨》等几部华裔美国文学中主要人物的“根”意识进行分析,将“根”意识划分为四类,并对四类“根”意识的表现时期、主要人群及具体表现进行剖析,证实了“根”意识的流变对美国华人文化及种族身份认同过程的导向作用。
一、落叶归根
自19世纪50年代起,大批广东等地男子由于内战等因素背井离乡,加入美国西部的铁路修建及淘金大军。随着铁路完工及采矿业的衰落,这些没有专长、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华人只得从事白人不齿的洗衣工、服务员等工作;抑或是充当黑奴的替代品,在种植园挥洒汗水。完全与美国主流社会隔绝,同时由于城市就业竞争压力,白人及黑人极度排斥廉价的华人劳动力,排华暴行猖獗。早期华人远涉重洋皆为生活所迫,得不到主流社会认同的华人也只能以寄居者(sojourners)身份自居,认定自己只是美国的过客,辛苦劳作只是为了能够衣锦还乡回到中国。
汤婷婷在《中国佬》中塑造了多位早期华人形象,其中曾祖父及外曾祖父都是夏威夷的拓荒者,两人共同的心愿都是“我想回家去”。[2]117黎锦扬《花鼓歌》中的查理在旧金山唐人街“自从十五年前买下间餐馆后,笑容就从没有从他脸上消失过。他准备挣够一大笔钱,然后退休回广东老家安享晚年”。[3]104王灵智将“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归结成为一种“寄居心态”(Sojourner Mentality)。[1]193该心态在华人中普遍存在,对于他们来说,美国只是人生道路中的一个驿
站,中国才是真正的家,灵魂的归宿,即便生前不能如愿,死后遗骨也必须运回故土安葬。正如布鲁斯在《茶壶烈酒》中的描述的“如果死后不埋在家乡的地下,他们的灵魂就会到处游荡,无依无靠,永不安宁”。[4]24《中国佬》中再现了在内华达山脉开采铁路的华人临终前的场景“别留下我在雪下挨冻。把我的尸体运回家(中国)”。[2]138伍慧明《骨》中讲述了华埠单身汉梁爷爷为死后能被运回中国埋葬而收养“契纸儿子”的故事。美国政府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Law”)剥夺了美国华人的公民权,而种族歧视加深了美国华人及主流白人的裂痕。永远无法像他们出生在美国的儿女那样做到“落地生根”。
二、落地生根
中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盟国关系,《排华法案》因阻碍中美关系正常维系而在1943年12月被废除,随之而来的是大批中国移民涌入美国,其中的一部分是女性。华裔女性的到来打破了华裔“单身汉”社会的局面,并为华人社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出生在美国的华人成为华埠的主流。相对于FOB(Fresh of Boat)——中国移民,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出生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华人的“根意识”具备“落地生根”的特征。美国宪法保障了出生在美国的华裔的公民权,ABC同父辈最大的差异在于他们是合法的美国公民,他们的根就在美国,没有在中国的人生经历,ABC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父母口中的故事,伍慧明在《骨》中通过出生在美国的莱拉之口描述
了对ABC中国社会的认识是“那些长不出胡子来、双肩软绵绵的太监,还有裹着三寸金莲小脚的宫女们,被吓得战战兢兢的童养媳。”[5]40美籍华裔作家汤婷婷在被冠以“中国作家”头衔的时候声明“事实上,我是一个美国人,一个美国作家,我和其他美国作家一样都希望能够写出一部优秀的美国小说。”这就体现出了第二代美国华人的美国式身份的认同。
叶落归根是大多数早期美国华人的梦想,但仅有少数华人实现了自己的“金山梦”衣锦还乡。部分华人在美国的敌对环境中摒弃了中国梦,渐渐认同了自己的美国身份,“落地生根p三、盘根错节不论是老移民还是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裂变过程,在最终确认身份归属之前,他们会经历“盘根错节”的痛苦过程,即对“我是谁”的困惑及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导致的人格分裂。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是所有美国华人都会有的疑问。《喜福会》中的钟林冬发问“我思考我们的两张面孔,我思考自己的意图。哪一种是美国的?哪一种是中国的?哪一种更好?如果你表露出一种,你总得牺牲另一种?”[6]304-305《骨》中的大女儿莱拉深知“在她面前的选择不是当华人还是当美国人,而是她可以带着变化不定的混合传统生活,她容纳她的经历和传统的所有方面”。[7]6
由此可见,华裔文化身份具有杂糅性(hybridity),众多华裔美国作家以亲身经历为模板,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复刻了美国华人身处两
种文化背景之下的复杂心态:强调自身是黄色面孔白色心“香蕉人”的同时又肯定了通过祖先或父母所体现出的中国根。汤婷婷、谭恩美等华裔作家用美国的思维,美国人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化,诠释中国典故。美籍华裔作家杨萱表明:“作为亚裔美国人,我的世界更宽广。我是百分百的中国人,也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8]161对于这些华裔作家来说,对美国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排斥他们保留中国文化的根。文化身份的“盘根错节”是新老移民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四、问祖寻根
“香蕉人”无论如何努力摆脱自己的中国身份,肤色还是将他们排除在了美国主流人群之外,他们还是白人眼中的“他者”。尤其是生活在“华人区”的美国华裔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唤起了被边缘化人群的民族意识,美国华裔也开始追溯中国文化,寻找家族的“根”。汉森理论(Hansen Theory)揭示了移民后裔的寻根文化心理,即“移民的儿子希望忘记的东西,移民的孙子希望记住。”[9]190
《中国佬》、《金山》等作品均通过追忆家族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问祖寻根”意识。汤婷婷在《中国佬》中叙述:“我想到中国去,我想和广东人交谈交谈,我想搞清楚什么使他们西行,并变成美国人。”[2]84仅有八分之一中国血统的美国作家邝丽莎以华人自居,并为华人身份感觉到自豪。王灵智将“民族自豪感”(Ethnic Pride)归结为美籍华裔“问祖寻根”的原因。一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