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研究的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2 No.7Jul.2010
染 整 技 术
18
收稿日期:2010-05-05
作者简介:王钱(1983-),男,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改性涤纶的酸性染料上染
王 钱1 汪少朋2 武志云1
酸性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研究的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涤纶酸性染料可染(ADP)改性的两种方法:共混改性和共聚改性,叙述了其研究和发展状况,指出了制备ADP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涤纶;改性;酸性染料可染
中图分类号:TS 1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0)07-0018-03
(1.内蒙古工业大学 轻工与纺织学院 内蒙古 010051
2.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2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穿着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穿着舒适,还要求服装颜色鲜艳,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因此化学纤维只有通过改性才能满足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需求[1]。

涤纶纤维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它是疏水性的合成纤维,缺乏能与酸性染料结合的官能团,致使染色困难。

通常只能用分散染料染色,并且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或借助载体进行染色,成本较高,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而酸性染料价格低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2],且酸性染料可染涤纶(ADP)能与羊毛等同浴染色,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制备ADP成为许多科学工作者多年来不断追求的目标[3]。

几十年来,为纺制阴离子染料可染型(ADP)涤
纶,国外有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也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采用共聚法在涤纶纤维中引进带叔胺基的化合物,由于热稳定性差,效果不佳,未能获得工业应用;采用接枝法虽可制取ADP涤纶,但由于接枝后的纤维,拉伸性能差,也未能工业化;直至1972年,日本东洋纺公司采用叔胺基涤纶于PET共混纺丝研制成功后,才开发了ADP涤纶长丝——商品名“Cerece”。

用其制成的织物,染色后色彩鲜艳,但不足的是其色牢度差,同时还需采用高温(130℃)高压染色,仍不够理想。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ADP涤纶尚未获得广泛应用[4]。

鉴于涤纶纤维缺乏与酸性染料亲和的基团,并且结构紧密,不利于染料的扩散,所以为了使涤纶具有对酸性染料的亲和性能,就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疏松纤维的内部结构;(2)在涤纶大分子链中引进碱性的极性基团。

2.1 共混改性
1 酸性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的发展概况
2 酸性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的研究现状
第32卷第7期
2010年7月19
王 钱等:酸性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研究的进展
目前广泛采用切片共混纺丝来改善PET的染色性,其目的是为了使PET纤维物理结构变得疏松,从而使染料易进入纤维,也有引入含染座大分子的作用。

PET和锦纶6、锦纶66共混,虽可使染料上染率提高,达到染色改性的目的,但由于大量掺入了能与酸性染料结合的末端胺基,其结果会降低涤纶的物理性能及某些优越特性,造成加工上的困难。

PET和聚酰胺、PEG共混,由于添加了PEG,所得原丝的白度和耐酸稳定性降低,且添加的PEG易于从纤维中脱落而产生染斑,故此法也不理想。

PET和含有叔胺的二元醇的涤纶共混,此法共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将含有叔胺的二元醇和DMT经酯交换、缩聚反应后得到含有叔胺的涤纶。

第二步是将制得的含叔胺的涤纶先与PET共混,再经熔融纺丝即可制得酸性染料可染的涤纶纤维[4]。

美国专利[5]公开了PET和含叔胺基团的聚酰胺共混,由于使用了磷化物来提高涤纶的可染性,导致纤维的白度下降。

王连军等[6]将PET和含有一哌嗪环的聚酰胺在195℃下共混,获得了酸性染料可染的涤纶纤维。

2.2 共聚改性
通过引入含有碱性基团的共聚组分,使共聚酯对酸性染料具有亲和性,通常引入的第三组分为含氮的二元酸,二元醇或羟基酸[7],或者是胺(叔胺、季胺)类化合物。

这一改性方法对PET纤维与羊毛混纺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时将有裨益,但由于含氮的第三单体的热稳定性差,导致上染纤维色牢度差,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

(1)PET与一端带有叔胺基、另一端带有羧酸或酯的、平均聚合度为5~50的聚含氧亚烷基共聚制得共聚酯。

由于低分子胺在高温共聚反应中,易于热分解而导致显著着色,所以此法未能达到实用阶段。

(2)PET与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胺或铵盐,并且至少在一个末端基有酯形成基的线状乙烯聚合物共聚。

所谓酯形成基是指具有酯键形成能力的官能团,如-COOR、-COOH等。

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在1~5万时,分散性和染色性较好。

乙烯聚合物在试样内的添加量应合适,添加量过低,染色性变差,添加量过高,涤纶的机械性能降低。

(3)用双折射率为(15~100)×10-3的高取向聚酯未拉伸丝,经过疏水性基团引发剂、膨润剂、胺基乙烯酯改性剂处理,使之接枝共聚制的ADP。

此法会使纤维回缩,而且接枝后的纤维拉伸性能差,丧失涤纶的优良性能[4]。

1958年杜邦公司为了改进涤纶纤维的可染性,采用添加2%摩尔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作为第三组分制出称为达克伦T-64[8]的共聚品种。

同年,帝人公司和伊斯曼柯达公司用1,4-双羟基甲基环己烷代替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缩聚,制成了称为柯达尔或威可坦[8]的涤纶纤维。

加拿大专利[9]中,以1,4-双氨丙基哌嗪作为改性剂,先于对苯二甲酸、脂肪酸反应生成盐,再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缩聚,得到的改性涤纶对酸性染料有很好的上染率。

美国专利[10]中,以四甲基哌啶醇为改性剂,当涤纶中氮的质量分数为0.05%~0.25%时,得到的改性涤纶在酸性染浴中染色,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涤纶纤维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具有很好的抗起球性,既能纯纺,也能和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混纺。

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缺少染色基团,很难实现常压染色,酸性染料可染涤纶的研究更是一个难题。

毛/涤混纺织物的染色,通常需要分别对涤纶和毛条进行条染,这一方面加大了染色工艺控制的难度,延长了产品对市场的响应时间[11],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生产成本。

酸性染料可染涤纶纤维可与羊毛、丝绸等同浴染色,且上色均匀,同时也解决了上述难题,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和市场前景,一旦实现工业化,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纺织品的附加值提升做出贡献。

4 参考文献
3 结语
吴海霞,杨 韬,周静宜等.聚酯纤维的染色改性[J]聚酯工业,2000,13(3):11.
Yan hui, Jun zhao. Acid dyeable polyester compositions[P].US6576340,2003-06-10.
丁金玲,汪少朋,黄关葆.酸性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研究的
[1]
[2]
[3]
Vol.32 No.7Jul.2010
染 整 技 术
20
进展[J].聚酯工业,2008,21(4):9.
蒋听培.涤纶染色改性(第四讲),阴离子染料可染
型共聚酯纤维的制备及有色涤纶的鉴别[J].合成纤维,1985,(3):42-49.
ChinuraKazuya,IwataHiroshi,NakamuraYasuo,etal.
Polyestercomposition[P].USP,3867478,1975-02-18.王连军,刘 方.酸性染料可染聚酯添加剂的合成及表征
[J].聚酯工业,2007,20(5):11-14.
蒋听培.涤纶染色改性(第一讲),涤纶染色改性的目的
和方法[J].合成纤维,1984,(5):49.
孙静珉.聚酯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Reid William M,Shaw Barry M.Acid dyeable
polyester[P].CANP,974340,1975-09-09.
TanikellaMurty S,Von SusaniOdorich.Acid-dyeable fibers of polyester modified with tetramethy lpiperidine polyether glycols[P].USP,4001190,1977-01-04.
赵国梁,武荣瑞.用于与羊毛混纺的低温可染聚酯纤维
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02,25(4):1-5.
[4][5][6][7][8][9][10][11]64问:使用中文名称和中文符号应注意什么?答:单位的中文名称在文章的叙述性文字中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但单位的中文符号按规定是“只在小学、初中教科书和普通书刊中在有必要时使用”,因此在科技性的论文中应尽量不要使用。

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是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指数名称由相应的数字加“次方)构成,但长度的2次和3次幂分别表示面积和体积时,则其相应的名称分别为”“平方”、“立方”,如单位m 2、m 3的名称为“平方米”、“立方米”,不应称为“二次方米”、“三次方米”。

单位的中文名称与中文符号是有区别的,千万不要把两者搞混了。

尤其不应出现既不是中文名称,也不是中文符号的诸如“摩尔/升”(如是中文名称则应把“/”改成“每”;如是中文符号则应为“摩/升”)等一类的“东西”出现在科技论文中,而在来稿中这类问题又是经常出现的,应引起重视。

65问:书写和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有何规定?答:单位的国际符号在科技论文中与数值一起来表示某个物理量的量值,可用于一切使用单位的场合。

国家有关规定明确指出:“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只在通俗出版物中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

”因此作为学术性期刊的本刊,当然属于“一律使用”的范畴。

在来稿中大多已使用了国际符号,但不彻底,还经常冒出几个中文符号,尤其对“min,h,d,a”这些单位符号,仍使用中文符号分,时,天,年。

这里主要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写3 d、5 h 别扭,这是因为他们在写“d”、“h”时只是把其
读成字母,而不是将其读成单位名称。

在书写单位的国际符号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所有单位的国际符号均无例外地采用正体;二是单位的国际符号,除来源于人名的用大写外,其它均为小写体(升例外,虽然它不是来自人名,它可用大写也可用小写,而且推荐用大写)。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来稿中经常出现大小写乱用的情况,如米的单位用“M”、吨的单位用“T”、公斤的单位用“Kg”、摩[尔]的单位用“Mol”、帕[斯卡]的单位用“pa”、电子伏的单位用“ev”(应为“eV)、赫[兹]的单位用“HZ”(应为“Hz”)等。

66问:组合单位的国际符号如何构成?答:组合单位符号的构成规则为:①相乘的组合单位有2种形式,如电阻率的单位为“Ω•m”或“Ωm”,后一种形式中单位符号间也可以不留空隙,写成“Ωm”。

但当单位符号同时也是词头时,应尽可能将它置于右侧,以免引起混淆。

如把“Ωm”写成“mΩ”,则表示“毫欧姆”而非“欧姆米”。

②相除的组合单位有3种表示方式,如质量浓度的单位为“g/L”、“g•L -1”和“gL -1”。

但要注意的是,用斜线表示的形式中,斜线“/”只能有一条,因为如出现2条以上“/”,必将引起歧义。

如将透气量的单位写成m 3/m 2/s,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m 3•s)/m 2;二是m 3/(m 2•s),在这里正确的是后一种。

如把该单位写成(m 3/m 2)/s,确已避免了歧义,但有无法读的问题,因此“/”还是只用一条好。

③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一般采用负数幂的形式。

④平面角的单位“度、分、秒”的符号在组合单位中应该用带圆括号的“(º)、(′)、(″)”形式。

科 技 论 文 书 写 规 范 100 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