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病原菌
正常 菌群
G-
淋病奈瑟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沙雷菌 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菌
32
尿液检验的临床意义(清洁中段尿)
菌落数 (CFU/ml)
< 5×10 4 (5~10)×10 4
>10 5
结果评价
盛放容器
原则上应置于无菌容器内; 容器灭菌应采用干热、湿热或紫外线照射。
4
(二)标本采集
采集时间和部位
抗菌药物使用之间,选择合适部位;
送检时间和方法
采集后应当立即送检 可将标本放入转运培养基中,部分标本可放4℃保存; 脑膜炎和淋病奈瑟军需35~37℃保温送检。
5
(二)标本采集
安全防护
防止污染、传播和自身感染;
观察、前处理
直接 涂片
报告
快速 检验
报告
分离培养 (需、厌氧、CO2培养)
可疑菌落 (必要时先做培养)
增菌(需氧、厌氧、 CO2培养)
涂片检查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试验 报告
19
血液标本常见的病原菌
球菌 杆菌
G+
金葡、表葡 A、B、草、肺链 肠球菌 厌氧链球菌 产单核李斯特菌 炭疽芽孢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不明原因发热
24h内采集3份血;
24h内采集2~3份血标本;
每次采血间隔大于1h; 每次间隔大于1h;
若24h后阴性;
若24~36h培养阴性;
再采集2份以上血;
再采集2份以上血标本。
17
血液的运送
采集后立即送检 可短时间室温保存 切勿冷藏
18
(四)检验程序
标本选择 采集(保存运送)
注意培养时间
加做无菌对照
涂片染色检查
结合培养细菌的生长特点对照判断
8
(四)检验程序
标本选择 采集(保存运送)
观察、前处理
直接 涂片
报告
快速 检验
报告
分离培养 (需、厌氧、CO2培养)
可疑菌落 (必要时先做培养)
增菌(需氧、厌氧、 CO2培养)
涂片检查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试验 报告
尿液的采集
采集方法
直接导尿、小儿收集包、留置导尿管
28
尿液的运送
采集后立即送检 室温保存不超过2h 4 ℃保存不超过8h
淋病奈瑟菌培养不能冷藏
29
(四)检验程序
标本选择 采集(保存运送)
观察、前处理
直接 涂片
报告
快速 检验
报告
分离培养 (需、厌氧、CO2培养)
可疑菌落 (必要时先做培养)
增菌(需氧、厌氧、 CO2培养)
15
血液的采集
特殊患者采血方式
非急性感染可疑菌血症
间歇性寒战或发热
24h内采集2或3份;
发病前0.5~1h采血;
采血间隔不应小于3h;
急性发热可疑菌血症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0min内采集2份;
在1~2h内采集3份;
接种于需氧和厌氧瓶; 若24h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
16
血液的采集
特殊患者采血方式
涂片检查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试验 报告
30
尿液的检验
菌落计数
定量接种尿液培养标本 根据细菌在平板上的生长情况 定量报告每毫升尿液中所含有的细菌数(CFU/ml)
31
尿液标本常见的病原菌
病原菌
正常 菌群
G+
金葡 化脓性链球菌 肠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 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非致病性棒状杆菌
第二十六章
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第一节 临床标本采集及检验程序

检查单据

标本采集

培养方法
四 检验程序
2
(一) 检查单据
随时登记
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以及是否已用抗生素;
及时检查
标本类型、来源、送检目的。
3
(二)标本采集
无菌操作
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注意严格无菌; 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等注意避免杂菌污染;
9
第二节 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血液标本
脑脊液标本
尿液标本
生殖道标本
粪便标本
穿刺液、引流液标本
痰液标本
脓液及分泌物标本
10
血液的采集
采血指征
发热(≧38 ℃ )或低温( ≦36 ℃ ); 寒战、白细胞增多(>10 ×109/L )、核左移;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RP升高; 皮肤、粘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
静脉穿刺
可戴手套固定静脉,严禁触碰穿刺点; 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轻轻颠倒混匀以防凝血;
采血量
成人10~20ml/瓶;儿童1~5ml/瓶。
14
血液的采集
采血时间和次数
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即刻采血; 24h内采集2~3次,多次采血宜更换部位; 入院前2周内接受抗菌药:选用中和培养瓶; 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发病前0.5~1h采血;
11
血液的采集
皮肤消毒
70%乙醇 30s; 10%聚维酮碘或1%~2% 碘酊,由内向外大于3cm; 穿刺后用70%乙醇脱碘; 对碘过敏患者,70%乙醇脱碘60s干燥后采血。
12
血液的采集
采血部位(肘静脉)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肘动脉或股动脉 疑似骨髓炎或伤寒:病灶或髂前(后)上棘取骨髓1ml
13
血液的采集
21
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草链、肠球菌
化脓性心包炎
金葡、溶血性链球菌、肺链
肝硬化败血症
金葡、铜绿
烧伤后败血症
金葡、铜绿
22
第二节 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血液标本 尿液标本 粪便标本 痰液标本
23
尿液的采集
采集指征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耻骨上压痛 肉眼脓尿或血尿 不明原因发热,无局部感染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 膀胱排空功能受损,有尿潴留
及时检验和报告
收到标本后,及时登记、检验并报告有关结果; 国家规定的传染病检验结果,及时汇报并送上级部门。
6
(三)培养方法
培养基
增菌肉汤、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伊红美蓝平板、巧 克力平板、新耶尔森菌培养基、沙保培养基等等
培养方法
需氧培养
厌氧培养
二化碳培养
7
(三)培养方法
区分污染菌和病原菌
观察菌落是否在划线上
结核分枝杆菌
球菌 杆菌
G-
脑膜炎奈瑟菌 卡他布拉汉菌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 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流感嗜血杆菌 大肠埃希菌
不动杆菌
20
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
疖、痈、和脓肿继发的败血症
金葡、溶血性链球菌
尿路、胆道、胃肠道炎症粘膜败血症
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金葡、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24
尿液的采集
采集原则
用药前采集 尿液在膀胱至少停留4h
25
尿液的采集
采集容器
不与尿液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 广口、容积≧50ml 洁净、无菌、加盖、封闭 盖子容易开启 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
26
尿液的采集
采集方法
清洁中段尿 最常用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方法
耻骨上膀胱穿刺 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