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英语文化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则是主宰语言的灵魂,二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具备文化的所有属性,因此,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化。语言通过自身的表达、交流和记载的功效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反映出来,承担着保留、扩展和传播文化的使命,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发展文化的基础,与文化密不可分。不懂得语言背后的文化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若想真正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文化导入,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语言信息背后的文化意义,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听说读写译过程中出现文化障碍的可能性。

一、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文化包含一个民族创造出的所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能够体现出该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的全部特性,包括该民族的语言特点、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等。中西方在思维方式、历史进程、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其差异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英汉语言文化的不同之处。

1.问候

熟人或朋友相遇的时候彼此问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中英两种文化在问候的方式上却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素来秉持着“民以食为天”的古训,长久以来在饭时前后人们常用的问候方式便是询问对方“你吃了吗?”这种问候方式并不意味着真正关心对方是否已经用餐,只是和英语中的“Hi”,“Hello”一样,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问候方式。而英语国家的人在表达问候时的常用话题是天气状况,如“It’s sunny,isn't it?”,有时也会谈论服饰、赛事、运动等等。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注意问候方式的差异,如若按照汉语问候方式将“你吃了吗?”译成英语向西方人表达问候,会令对方感很诧异,误把这句话当作用餐的邀请词。

2.道别

中西方道别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在告别时通常会把客人送到门外,并会礼貌地对客人说“慢走”、“有空来坐”、“再来啊”、“好走”、“一路顺风”等送客用语,这些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而一些道别方式通常会使西方人误以为是对他们的再次邀请。西方人道别的方式非常简单,在道别时,主人会站起身,边走边对客人说“Goodbye!”、“Good luck to you!”、“It’s nice talking to you.”、“It’s been a good day.”这些简单的句子。因此,在送别时如果对西方人说“Go slowly!”或“Walk well”,会令他们非常困惑,为什么要慢慢走?还要好好走?这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会使本来要表达礼貌含义的问候语在实际交际中完全失去意义。

3.称谓

戴昭铭在他的《语言文化学导论》一书中对“称谓”做了如下解释:称谓是人类社会中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该解释很好地说明了“称谓”,作为一种社会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西方在称谓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社会在称谓方面一向重视长幼、尊卑、贵贱的分别。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子女对父母、晚辈

对长辈必须使用尊称或敬语,如若直呼其名则会被视为缺乏教养或极不礼貌的行为。而一向强调“众生平等”的英语国家在称谓方面的禁忌则不太多见。无论是上下级间、师生间还是长幼之间都喜欢直呼对方的名字,以此来表示平等和亲切。此外,中国人在称呼德高望重的长辈时,会以诸如“李老”、“王老”的称呼方式表示对对方的敬仰和尊重,对于年长的人通常会以“老宋”、“老赵”的方式称呼表示友好和亲切。但若在跨文化交际中将“李老”、“老宋”等称呼方式直译为英语称呼对方,则会引起英语国家人士的不满和反感。因为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中,“老”字意味着“无用”、“衰弱”,任何与“老”字挂钩的称谓方式都在暗示一个人已经风烛残年、行将就木。因此,英语国家的人对“老”字非常敏感,不愿被人以“老”相称,而选择了“elderly”、“aged”、“senior”等称谓词语替代“old”。

4.隐私

所谓隐私是指当事人不愿或不便被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不愿或不便被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不愿或不便被他人侵入的个人领地。在英汉文化中,人们对待个人隐私的观念和重视程度截然不同,对语言中反映的有关个人隐私的谈论话题持不同的态度。西方人惯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隐私极为尊重,认为个人利益绝不容许被入侵犯,如若不是当事人自愿讲述,所有的个人的信信和个人私事都不愿意被人询问,否则将会因为对方刺探或侵犯其私生活而引起当事人感到厌恶甚至激愤。此外,向来喜欢独居的西方人守卫自己的家如同士兵守卫自己的城堡—样警觉,只要是未经自已允许就擅自闯入的人,哪怕是熟人,都有权向其开枪,以示自卫。而在汉文化中,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群居生活,彼此互帮互助,集体观念极强,因此,中国人的隐私观念几乎并不存在,哪怕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之间都可以谈论诸如彼此的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单位、收入睛况、家庭住址、宗教信仰等话题,在中国人眼中,这只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显示友好态度的—种方式。

5.客套用语

谦虚是美德,这是自古至今一直为中国人尊奉的古训。面对他人的赞扬,中国人往往会自谦,有时甚至会自贬,总觉得对他人的称赞受之有愧,常说“哪里 !哪里 !您过奖了!”或“鄙人/在下何德何能,怎能配您如此评价 !”等等,这些自谦的话都是用来表示自己对目前的成果并无骄傲之意的客套话,是督促自己继续努力的意思。而西方人面对这种谦虚会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发自内心地欣赏一个人才会对他表示称赞,而中国人的自谦会被他们认为是对他们鉴赏能力的否定。他们面对他人的夸奖通常都会欣然接受,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是“Thank you!”或“Thanks for saying so.”

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更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汉语作为一个高语境的语言,具有灵活性,而英语中存在着很多的规则,具有严谨性。因此想要学好一门语言,离不开它的大环境-----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