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瞿秋白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摘要】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为日后中国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尤其是他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阐述,更是为早期的共产党人积极争取领导权提供了思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瞿秋白;无产阶级领导权
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权问题是由列宁最早提出的。
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东方各国共产党想要取得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要把无产阶级锻炼成政治领袖,无产阶级要在反帝斗争中把“自己提到革命领袖的地位”。
[1]1923年6月,瞿秋白在《新青年》中写道:“务使最易组织最有战斗力之无产阶级,在一切反抗旧社会制度的运动中取得指导者的地位,在无产阶级之中则共产党取得指导者的地位。
”但是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还没认识到争取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但没有明确指出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底由谁来
领导。
中国的民主革命想要取得胜利,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国外的经验我们了解到,无论是英法等国的革命,还是美国的独立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来领导。
当时共产党内许多人士对此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既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么理应由有资产阶级来领导,等到革命胜利后,国家继续发展资本主义;
还有些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得他们不能担当
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问题时,瞿秋白充分结合中国具体
实际,强调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争取领导权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瞿秋白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要掌握领导权的思想,并且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对如何实现领导权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民主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
瞿秋白在探索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发现革命的领导权问
题尤为重要,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更是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
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得他们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而中国的无产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中国的民主革命想要有所突破,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由无产阶级来掌握。
(一)科学划分中国资产阶级
中国在20世纪上半叶尚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要将封
建主义的中国转变为资本主义的中国,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
按照一般规律,资产阶级理应成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
但由于中西方国情存在差异,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开始侵略中国,使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也让中国彻底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此时国内出现的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毫无疑问,他们的身上多少带有封建主义的特征和殖民主义的奴性。
瞿秋白发现,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还因为他们跟封建主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充分分析其特点后,他正确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瞿秋白还指出,帝国主义想要直接控制中国的经济存在诸多困难,他们需要一个“中介”,而这个“中介”就是买
办阶级。
显然,来源于贵族地主阶级的买办阶级是革命的对象。
反观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他们
自然有强烈的反帝要求,正因如此,他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这种革命性又是不彻底的。
瞿秋白指出:“第一,民族
资产阶级害怕民众。
工农反帝,使他们能得利时,他赞成工农;工农反对他剥削,使他受损时,他便反对工农了。
第二,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军阀等有密切的关系。
有许多资产阶级在大城市里有工厂,同时在乡下有田地,所以,他们决不愿
意土地革命。
第三,这个阶级与帝国主义有密切的关系,勾结这个帝国主义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屠杀中国革命”。
得出这个结论后,瞿秋白准确地概括了民
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指出:“民族资产阶级从二次革命
失败起直到五卅运动的革命巨潮止,始终是一脚踏在革命里一脚踏在革命外,屡次想以妥协主义引导民众离开革命。
他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但是不要推翻帝国主义;他是要资产阶级性的改革的,但是不要用革命的手段。
资产阶级恨帝国主义,是因为帝国主义惹起民众革命;资产阶级加入革命,并非为着发展革命,而是为着停止革命。
所以,他们急急乎要保存并抓住革命的领袖权。
”[4]正因为如此,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成
为革命的领导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瞿秋白能对中国资产阶级作出如此分析,确实难能可贵。
(二)中国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归谁所有的问题也进行了
深刻的阐述,他在《自民治主义至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独有无产阶级能为直接行动,能彻底革命,扫除中国资本主义的两大障碍;就是以劳工阶级的方法行国民革命。
劳工阶级在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因此日益取得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指导权。
”瞿秋白通过对中国无产阶级状况的考察和分析,得
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工人是中国革命中最坚决的最彻底的人。
”
瞿秋白反复强调,现如今中国革命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然而,它以反对帝国主义为目标,它的前途,必然超出资本主义的范畴,最终达到社会主义。
瞿秋白还指出,“如果我们在党纲上限定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范围,认为中国革命虽由无产阶级领导,仍不免为资产阶级的革命,这一革命的胜利,仍旧是无条件的开发中国资本主义之发展,那是错误的。
中国革命的任务,既然是推翻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统治,既然是联合世界无产阶级打倒世界的帝国主义,自然,革命之党纲,应包含社会主义的成分―就是从帝国主义、军阀、官僚、买办之手中夺取中国经济之最高权,使中国加入世界无产阶级的经济机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显然,这样的任务资产阶级完成不了,只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才能完成。
二、阐述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思路
在长期革命的实践中,瞿秋白突出强调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而且对如何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些探索为以后中国共产党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提供了思路。
(一)通过掌握领导权凝聚战斗力
瞿秋白提出,“无产阶级是党的基础,他要在党的领导之下,争取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才是革命的领导核心,离开这个核心,革命的胜利将会渐行渐远。
瞿秋白还指出,“中国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应参与民权主义的运动,
并指导这一运动,这样中国国民运动的社会力量因之可以急速成长,而与世界社会革命结合”。
只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才能团结最广泛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参与到革命中来。
比如,对待民族资产阶级,我们要采取即团结又斗争的策略,但要“不断的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妥协主义的影响”,这样的民族资产阶级才更具有战斗力。
(二)强调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重要性
在五卅运动中,资产阶级软弱退让,使罢工斗争受挫,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小资产阶级的犹豫胆怯展露无遗,足以“证明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取得领导权之必要”[10],这
也是瞿秋白一直强调的问题。
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的爆发后开始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矛盾并且不断激化,随着戴季陶主义的出现,国民党右派疯狂排挤中国共产党,企图破坏破坏国共合作;其二,“天然领导权”的观点当时在党内甚嚣尘上,有些人士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性质决定了它“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这样的观点显然降低了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意识,尤其是在资产阶级右翼抢夺领导权时,无产阶级根本就来不及给予有效的应对,变向将领导拱手让给资产阶级。
瞿秋白对其观点进行了批驳,他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充分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是首要任务。
党中央果断接受了瞿秋白的观点,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四
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和左派国民党结合强大的斗争联盟,以与资产阶级争国民运动的指导,如此保证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国民革命的领导权”的策略。
这么说来,瞿秋白是第一个正确提出无产阶级要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思想的领导人。
(三)注重对政权和军权的领导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党中央领导人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认为革命领导权仅仅指的是对革命群众运动的领导,至于政权和军权,则不被包含在内。
在革命早期,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取得政权只会发生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本不会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更有甚者认为共产党取得政权遥遥无期,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中国共产党内部有些人士根本没有站在执政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认为现在的状况共产党掌握军队不合时宜,应该交于国民党。
一个简单的例子便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北伐前直接领导的军队只有一个,那便是叶挺独立团。
在国民革命时期,也是瞿秋白较早认识到军队和军权重要性的。
“五卅”运动失败后,瞿秋白对此及时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没有真正人民的武力”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号召“武装平民,成立全国统一国民革命军”[12]。
而后,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武装问题》中提到,革命斗争在达到一定阶段时,革命战争将成为斗争的主要方式,因此,党中央迫切需要革命的正式军队。
在革命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
下,瞿秋白意识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权和军权已然迫在眉睫了。
1927年5月,瞿秋白发表了《论中国革命中之三大问题》,他指出,“以前,所谓领袖权仅仅指群众运动中的领导权,至于政权与军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以外的,现在这个无产阶级领导权初创的形式已经不够了,现在无产阶级应当参加革命的政权,应当指导革命中的武力”[13]。
毫
无疑问,通过这些经典论述,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在党内不断深化,很多党内人士也发现,只有把领导权从群众运动扩展至政权与军权,才算真正抓住了领导权的实质,才能真正实现对国民革命的全面领导。
瞿秋白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使他能后充分把握中国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为中国革命解决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不仅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纵观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从一介书生到党的领袖,角
色的转变更加坚定了他无产阶级的信念,几十万字的稿纸更是彰显着他卓著的功勋。
他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中国国情,深刻探讨和阐述了中国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思想,指出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他与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其功绩卓著,后世当永志不忘。
【参考文献】
[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79.
[2]《新青年》(套装共1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
[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7―248.
[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5.
[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2.
[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86一487.
[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17.
[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28.
[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89.
[10]瞿秋白.《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中国革命史上的1925年》[J].新青年,1926(3).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央档案馆编)第2卷[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76.
[12]瞿秋白.《五卅后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的前途》[J].《向导周报》,1925(125).
[13]《六大以前》中共中央书记处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