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洪湖一中毛盼盼
【教材分析】
从大的方面来说,《文化生活》是在课改之后新增的模块,并且是其标志性的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前越来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小的方面来说,本框题承接了前面所学的简单的文化概况,更进一步的分析了文化横向积累也就是文化传播过程。为之后学习文化的的纵向积累以及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等做好铺垫,因此比较重要。
【学情分析】
首先,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因此,在文化方面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文化传播就在我们身边,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现象。但是由于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较弱,很难将获得文化传播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认知水平。因此,在施教中教师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让学生发现、感悟与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提炼上升到理论层次,并践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及其各自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难点:教育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团队有我,快乐分享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为学生展示洪湖特色文化——鱼米水乡,红色革命根据地。
[活动一]
请学生介绍十堰市或郧西县特色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
提问:我们刚刚是在进行什么交流?——文化的交流(进入主题)
二、讲授新课
说到湖北十堰,我们不能不谈座落于此的中国第一仙山——武当山。接下来,展示武当文化:
感受武当文化——道教思想感受武当文化——建筑艺术
感受武当文化——武术感受武当文化——服饰文化
感受武当文化——绘画艺术感受武当文化——道茶文化
感受武当文化——医药文化
[活动二] 《北纬30°﹒最美中国》栏目组来到了我们十堰,欲拍摄一期《北纬30°﹒武当行》,栏目组的记者来到我们班,想要通过采访你来了解我们武当文化是通过哪些途径走出十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栏目组工作人员讲述一下武当文化的传播途径.
途径具体事例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其他途径
教师总结: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途径一——商业贸易(以茶为媒、以人为媒)
途径二——人口迁徙(道往何处去)
途径三——教育(武馆、道廉文化教育基地、道茶艺馆、人大宗教学)
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教师讲述:二、文化传播的手段
最早的传媒: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
1.传媒及其发展(学生活动:排一排传媒发展的阶段)
2.大众传媒(出现标志、形式、作用、地位)
[活动三] 《北纬30°﹒武当行》的拍摄与播出将为武当文化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你还能借助哪些媒介来传播武当文化呢?(并请简要说明你选择这种传播媒介的原因)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并列举一些方式和媒介作为补充
[活动四] 《北纬30°﹒武当行》的拍摄即将告一段落,接下来将对该纪录片进行包装和宣传,节目组邀请你作为武当文化的传播使者,为其写一段宣传语。
教师活动:同学们的宣传语都特别的富有新意、富有激情,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武当之风采,我也同样能够感受到了大家为传播我们武当文化所做的努力。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曾有很多人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过巨大贡献,如:张骞、班超、玄奘、郑和以及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各国文化的交流。
教师讲述: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引进来:我们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走出去: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结束语:
三、板书设计——知识小结,形成体系
四、当堂练习——运筹帷幄,展我风采
作业一:判断下列事例中是否属于文化传播,若是,请指明其中所涉及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
事例是否属于文化传播途径
科学家南极科考
孔子学院
中法互办文化年
《于丹<论语>心得》版权
被韩国人抢购
作业二:运用文化传播的手段,将“我要去海南过寒假”这一信息传递给你的十个好朋友。(设计意图:本框知识点较简单,故应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按照现代课程和教育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能力得到提高、认识得到深华,把基本观点与十堰地方武当文化相交融。设计相当数量学生讨论和综合探究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尤其是从学生熟悉的武当文化的传播事例中体会到文化传播的途径;从《北纬30°.武当行》的拍摄和播出中,让学生体味文化传播需借助的媒介;从为此节目写一段宣传语的活动中,让学生体味做一名文化传播小使者的荣耀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争做中华文化传播使者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