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冀晓辉,雷海科①,腾燕,赵和照,李代蓉,王东林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肿瘤内科,重庆400044)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诱导化疗方案㊂诱导化疗结束后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维持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维持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对照组停止化疗并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 ),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㊂结果截止2018年12月,维持治疗组患者PFS 高于对照组(P <0.05);维持治疗组患者诱导化疗时大多数不良反应进入维持治疗后都有明显减少(P <0.05)㊂结论晚期直肠癌给予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PFS ,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㊂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维持治疗;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耐受性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9-0138-02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No.2015ZDXM040)
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No.LC2016W02)
作者简介:冀晓辉(1984-),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㊂从事肿瘤综合治疗研究㊂
①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室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有数据统计发现全世界2012年的新增病例为140万,死亡病例为70万,且其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1〕㊂在我国其发病率为29.44/10万人,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为第三位,死亡率为第四位〔2〕㊂外科手术是直肠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为晚期,无法给予手术治疗,诱导化疗则成为常用的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但是是否给予维持化疗,临床一直有所争议㊂本研究旨在观察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㊂纳入标准:(1)经内镜咬取黏膜进行病理检查或者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腺癌的患者;(2)至少有一处可测量病灶;(3)无法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晚期肿瘤患者;(4)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5)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㊂排除标准:(1)在3个月内接受过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2)放化疗期间给予手术切除原发灶或者转移病灶的患者;(3)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4)转移病灶均为不可测量病灶,如癌性胸腔积液㊁腹腔积液㊁骨转移;(5)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㊂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维持治
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㊂维持治疗组患者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37~76(51.33±8.92)岁;左半结肠6例,右半结肠8例,乙状结肠13例,直肠
18例;低分化型27例,高㊁中分化18例㊂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36~76(51.91±9.16)岁;左半结肠7例,右半结肠6例,乙状结肠14例,直肠10例;低分化型22例,高㊁中分化15例㊂两组患者年龄㊁性别㊁肿瘤部位㊁Dukes 分期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对照组:患者给予诱导化疗治疗方案㊂诱导化疗采用均采用予标准方案的联合化疗(FOLFOX /FOLFIRI /XELOX /XELIRI),得到靶病灶最大缩小率时进行随访㊂(2)维持治疗组:诱导化疗方案同对照组㊂得到靶病灶最大缩小率后给予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具体方案为卡培他滨
1000mg /m 2,口服,每天2次,d1~14,21d 为1个疗程,直至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㊂1.2.2 分析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随访至2018年12月,观察两组患者PFS 并进行比较㊂PFS 为从第1天的治疗到发现临床/放射学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间隔㊂(2)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㊁消化道反应㊁脱发㊁肝肾功能损害㊁外周神经毒性㊁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㊂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FS比较 维持治疗组患者PFS高于对照组〔(11.42±1.42)个月vs(9.36±1.19)个月〕(P<0.05)㊂
2.2 维持治疗组患者诱导治疗期与维持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起始时,以5-FU为基础联合化疗治疗过程中,大部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为Ⅰ或Ⅱ级㊂1例(2.22%)Ⅲ级消化道反应,2例(4.44%)Ⅲ级神经病变,3例(6.67%)Ⅲ级手足综合征,2例(4.44%)Ⅲ~Ⅳ级骨髓抑制㊂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期间或无化疗间隙观察到,大多数的Ⅰ~Ⅱ级和Ⅲ~Ⅳ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㊂除手足综合征外,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的其余不良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㊂见表1㊂
表1 维持治疗组患者诱导治疗期与维持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n=45〕
组别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黏膜反应神经病变手足综合征诱导治疗期7(15.56)4(8.89)8(17.78)3(6.67)10(22.22)维持治疗期2(13.33)3(6.67)5(11.11)2(4.44)2(4.44)χ20.4750.2220.991 1.081 4.597 P0.4910.6380.3200.2980.032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对结直肠癌研究的深入,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出现了显著进步,各种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4〕㊂即便如此,由于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病灶扩散,对身体损害严重,其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㊂诱导化疗是指放疗或者手术前进行的化疗;维持治疗是指病人完成初始化疗制订的化疗周期数,并达到最大的肿瘤缓解疗效后,继续采用有效的单药化疗或靶向治疗进行延续治疗㊂有研究〔5〕认为维持治疗在病人预后方面的疗效并不低于持续化疗,而卡培他滨是临床较多选用的维持治疗方案㊂
卡培他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口服细胞毒性制剂,其本身并无细胞毒性,口服后能够经过肠黏膜迅速吸收,在肝脏被羧基酯酶转化为无活性的中间体5’-脱氧-5’氟胞苷,然后通过肝脏和肿瘤组织的胞苷脱氨酶的作用转化为5’-脱氧-5’氟尿苷,再在肿瘤组织内经胸苷磷酸化酶催化,转化为氟尿嘧啶,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㊂已有临床研究〔6〕证实,卡培他滨口服后肿瘤组织内的氟尿嘧啶浓度明显高于血液和肌肉等其他组织中的浓度,而且能够与多种抗肿瘤药物起到协同作用㊂在本研究中,截止2018年12月,维持治疗组患者PFS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预后㊂从不良反应方面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骨髓抑制㊁消化道反应㊁脱发㊁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㊂就维持治疗组而言,维持治疗期手足综合征发生率(4.44%)低于诱导治疗期(22.22%)(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㊁不可逆或者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说明维持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㊂
综上,晚期直肠癌给予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PFS,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㊂
参考文献:
〔1〕 李道娟,李倩,贺宇彤.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J〕.肿瘤防治研究,2015,42(3):305.
〔2〕 王瑞玲,李雪,孙鹏,等.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8(16):85.〔3〕 罗世政.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临床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4,10(4):340.〔4〕 林义办,彭翔,邓建中,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
康复,2015,12(3):320.
〔5〕 郑晓川.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42.〔6〕 苏正曙,陈建望,孙余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
2017,32(1):77.
(收稿日期:2019-05-06;修回日期:2019-06-11)
(上接137页)
〔2〕 杨勇,陈维毅,易兴彪.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疗效观察〔J〕.骨科,2016,7
(1):40.
〔3〕 张继锋.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
(4):73.
〔4〕 FASEL J H,ASSAL M,RAY A,et al.A modified postero⁃medi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extensile anterior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ilon fractures(AO/OTA43-
C)〔J〕.J Orthop Trauma,2014,28(6):138.〔5〕 RAMLEE M H,KADIR M R,MURALI M R,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ree commonly used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for treating Type III pilon fractures〔J〕.Med Eng
Phys,2014,36(10):1322.
〔6〕 潘炜.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J〕.甘肃医药,2013,32(4):
259.
(收稿日期:2019-03-26;修回日期: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