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三节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主要内容:
晶体缺陷的概念,研究晶体缺陷的意义,晶体缺陷的种类
点缺陷的概念、种类,点缺陷产生的原因,晶格畸变的概念,间隙原子,置换原子,晶格空位,
线缺陷的概念,线缺陷的种类,刃型位错、螺型位错的特征,正刃型位错、负刃型位错,左螺型位错、右螺型位错,混合型位错,位错周围的应力场,位错周围的晶格畸变,柏氏矢量的概念,柏氏矢量的确定、表示方法,用柏氏矢量判断位错的类型,位错密度,位错在晶体中的特性。
面缺陷的种类,晶体表面,晶界,小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亚晶界,堆垛层错,相界,晶界的特性。
二、要点:
缺陷的概念及缺陷的种类。
三、方法说明;
晶体内部的缺陷确实存在,晶体内部的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了解晶界与相界的区别,晶界的特性。
重点概念:是晶格畸变,间隙原子,置换原子,位错,亚结构。
难点:是螺型位错,用模型讲述会更清楚。
授课内容:
一、点缺陷
点缺陷的类型及特点:
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晶体中位于晶格结点上的原子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其平衡位置为中心作热运动。当某一瞬间,某个原子具有足够大的能量,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制约,跳出其所在的位置,使晶格中形成空结点,称空位。挤入间隙的原子叫间隙原子;
占据在原来晶格结点的异类原子叫置换原子。
1、空位
空位是一种热平衡缺陷,即在一定温度下,空位有一定的平衡浓度。空位在晶体中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空位是由原子脱离其平衡位置而形成的,脱离平衡位置的原子大致有三个去处:
(1)迁移到晶体表面上,这样所产生的空位叫肖脱基空位;
(2)迁移到晶格的间隙中,这样所形成的空位叫弗兰克尔空位;
(3)迁移到其他空位处,这样虽然不产生新的空位,但可以使空位变换位置。
晶格畸变:由于空位的存在。其周围原子失去了一个近邻原子而使相互间的作用失去平衡,因而它们朝空位方向稍有移动,偏离其平衡位置,就会在空位周围出现一个涉及几个原子间距范围的弹性畸变区,叫晶格畸变。
2、间隙原子
处于晶格间隙中的原子即为间隙原子。在形成弗兰克尔空位的同时,也形成一个间隙原子,另外溶质原子挤入溶剂的晶格间隙中后,也称为间隙原子,他们都会造成严重的晶体畸变。间隙原子也是一种热平衡缺陷,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平衡浓度,对于异类间隙原子来说,常将这一平衡浓度称为固溶度或溶解度。
3、置换原子
占据在原来基体原子平衡位置上的异类原子称为置换原子。由于原子大小的区别也会造成晶格畸变,置换原子在一定温度下也有一个平衡浓度值,一般称之为固溶度或溶解度,通常它比间隙原子的固溶度要大的多。
二、线缺陷
线缺陷的类型及特点:
线缺陷有刃型位错,螺型位错和混合型位错
1、刃型位错的定义: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线(即位错线)若垂直于滑移方向,则会存在一多余半排原子面,它象一把刀刃插入晶体中,使此处上下两部分晶体产生原子错排,这种晶体缺陷称为刃型位错。多余半排原子面在滑移面上方的称正刃型位错,记为“┻”;相反,半排原子面在滑移面下方的称负刃型位错,记为“┳”。
2、刃型位错的结构特征
1)有一额外的半原子面,分正和负刃型位错;
2)可理解为是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线,可是直线也可是折线和曲线,但它们必与滑移方向和滑移矢量垂直;
3)只能在同时包含有位错线和滑移矢量的滑移平面上滑移;
4)位错周围点阵发生弹性畸变,有切应变,也有正应变;
5)位错畸变区只有几个原子间距,是狭长的管道,故是线缺陷。
3、螺型位错的定义
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线(即位错线)若平行于滑移方向,则在该处附近原子平面已扭曲为螺旋面,即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是按螺旋形式排列的,这种晶体缺陷称为螺型位错。根据原子旋转方向的不同,螺型位错可分为左螺型和右螺型位错,通常用拇指代表螺旋前进方向,其余四指代表螺旋方向,符合右手法则的称右螺旋位错;符合左手法则的称为左螺旋位错。
4、螺型位错的结构特征
1)无额外的半原子面,原子错排程轴对称,分右旋和左旋螺型位错;
2)一定是直线,与滑移矢量平行,位错线移动方向与晶体滑移方向垂直;
3)滑移面不是唯一的,包含螺型位错线的平面都可以作为它的滑移面;
4)位错周围点阵也发生弹性畸变,但只有平行于位错线的切应变而无正应变,即不引起体积的膨胀和收缩;
5)位错畸变区也是几个原子间距宽度,同样是线位错。
5、刃型位错与螺形位错的不同
(1)螺形位错没有额外半原子面;刃形位错有一个额外半原子面。
(2)螺形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的晶格畸变管道,其中只有切应变,而无正应变;刃形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其中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
(3)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位错线运动的方向与位错线垂直;位错线与晶体滑移的方向垂直,即位错线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6、混合型位错
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线(即位错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滑移方向,即滑移矢量与位错线成任意角度,这种晶体缺陷称为混合型位错。混合型位错可分解为刃型位错分量和螺型位错分量,它们分别具有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特征。
位错的易动性
晶体中位错处的原子处于高能不稳定状态,因此在切应力作用下原子很容易移动。含有位错晶体的滑移过程实质上是位错的运动过程,此过程中原子实际的位移距离远小于原子间距,这种滑移要比两个相邻原子面整体相对移动(即刚性滑移)容易得多。
7、柏氏矢量
用来描述位错区域原子的畸变特征(包括畸变发生在什么晶向以及畸变有多大)的物理参量,称为柏氏矢量。它是一个矢量,1939年由柏格斯(J.M.Burgers)率先提出。
柏氏矢量的确定
柏氏矢量可通过柏氏回路来确定。在含有位错的实际晶体中作一个包含位错发生畸变的回路,然后将这同样大小的回路置于理想晶体中,此时回路将不能封闭,需引一个额外的矢量b连接回路,才能使回路闭合,这个矢量b就是实际晶体中位错的柏氏矢量。
1)右手法则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其正负可用右手法则确定,如图所示。(通常先人为地规定位错线的方向,然后用右手食指表示位错线的方向,中指表示柏氏矢量的方向,当拇指向上是为正刃型位错,向下时为负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且规定柏氏矢量与位错线正向平行的为右旋;反向平行的为左旋。
8、柏氏矢量的特征
1)用柏氏矢量可判断位错的类型。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者为刃型位错,平行者为螺型位错,既不垂直又不平行者为混合位错。
2)柏氏矢量反映位错区域点阵畸变总累积的大小。柏氏矢量越大,位错周围晶体畸变越严重。
3)用柏氏矢量可以表示晶体滑移的方向和大小。位错运动导致晶体滑移时,滑移量大小即柏氏矢量b,滑移方向即为柏氏矢量的方向。
4)一条位错线具有唯一的柏氏矢量。它与柏氏回路的大小和回路在位错线上的位置无关,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或改变方向时,其柏氏矢量不变。
5)若位错可分解,则分解后各分位错的柏氏矢量之和等于原位错的柏氏矢量。
6)位错可定义为柏氏矢量不为零的晶体缺陷,它具有连续性,不能中断于晶体内部。其存在形态可形成一个闭合的位错环,或连接于其他位错,或终止在晶界,或露头于晶体表面。
三、面缺陷
晶体中面缺陷的类型与特点